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別史類
傳記類
時令類
正史類
史評類
紀事本末類
載記類
雜史類
史鈔類
兴之绩盖念虑弥广则报应弥大又岂特晴霁而已
六年必大为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又论详议明堂赦
书疏曰臣仰惟 仁宗皇帝
在御之二十八年肇行宗祀
之礼当时所降赦书恩意特厚又别为手诏辟至公之
路杜私谒之蹊以新庶政载在史册垂之 …… (第 43a 页)
少故州县亦视为常程未免
徒挂墙壁臣愚欲望今兹出自圣意密谕三省枢密院
就此三两月间详议政事施设之大者用 仁宗
故实敷
为诏旨与赦俱下至如诸路刑狱有观望淹延累岁不
能决者州县赋税有轻重不均若登带积欠名存实亡 (第 43b 页)
 日上与群官壶口山升高时有紫气光彩照日
秋谷山在县东南八里高百二十五丈盘踞三里南连
 五龙山三十里潞志拾遗秋谷山郡东五里  元仁
 宗
大书秋谷二字以赐李孟秋谷者潞东山而李道
 复之别号也 姚燧李平章画像序上云未出阁有
 李道复日侍讲读 (第 3b 页)
 殿设宣圣像颜曾二子配又有会经堂德本行源二
 斋藏书万卷置山长一人为师山中石洞即故址也
 学士虞集撰记
云日楼西北十五里阳泉村 元仁宗
自怀孟来过此吕
 思诚撰碑
知乐亭北八里郗湫上元欧阳玄有记
老君洞承天山半旧名保阳庵相传老子麻姑仙炼 (第 58b 页)
 都
并王鸿和特穆尔泰定二年繇嘉王改封

汾阳王拜特穆尔库腾太子孙延祐七年封
云中王雅雅克阿实克布哈弟繇康国公晋封
宣宁郡王特穆尔布哈至大四年封
保德郡王伊实丹至大四年封
冀宁王特穆尔达实世祖时为相追封
临汾王和尔齐贾实喇孙英宗时封
云王博尔欢绰斯戬曾祖至正十八年追封
河东公海勒巴喀喇人太祖时封

应国公齐苏 仁宗
少时保傅见武宗初
稷山公库尔济苏承相
河东郡公陈元凯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
河东郡公段得礼部侍郎
西河 …… (第 32b 页)
 恻然封美圭平阳王使奉父居平阳予以恭王故连
 伯滩田济熿不与美圭田美圭上言连伯滩地隶平
 阳不隶太原因及曩诬搆事 仁宗
遣人视地果隶平 (第 35b 页)
 请输河东近仓旧法决事有议劄权归曹吏思廉自
 判牍尾某当某罪吏皆束手
郭贯字安道保定人大德十一年为河东廉访使至大
 二年 仁宗
至五台山贯进 (第 54b 页)
仁宗
因问廉访使默尔
 吉特何以有善政左右对曰皆副使郭贯之教也因 (第 54b 页)
 编次以进时武仁二宗将出阁求名儒辅导有荐者
 曰布衣李孟有宰相才宜令为太子师大德初武宗
 抚军北方孟侍 仁宗
于宫中进讲多所裨益及 (第 7a 页)
仁宗
 
侍母居怀孟又如官山孟常单骑从在怀州四年每
 进言尧舜之道惟孝弟今大兄在朔方大母有居外 (第 7a 页)
 之忧殿下当奉迎意旨以娱乐之则孝弟之道皆得
 矣及安西王阿南达之潜谋也丞相哈喇哈逊密使
 来告 仁宗
疑未行孟曰支子不嗣世祖典训今太子
 远在万里宗庙社稷危疑之秋殿下当奉大母急还
 都以折奸谋固人心不则 (第 7b 页)
国家安危未可测 仁宗

 豫未定孟复进曰倘邪谋得成以一纸书召还则母
 子且不克保何论宗社 (第 7b 页)
仁宗
戄然乃奉母后还大都
 时哈喇哈逊称病坚 (第 7b 页)
仁宗
遣孟往问计适成后使 …… (第 7b 页)
 身以及其亲非孝也遗祸难于其长非弟也得时弗

 为非智也临机不断无勇也仗义而动事必万全
 宗
曰当以卜决之孟召卜者使以吉告筮遇乾之暌
 占大吉孟曰筮不违人 (第 8b 页)
仁宗
起众翼之上马孟及诸
 臣皆步从入自延春门哈喇哈逊自东掖来就见至
 殿廊收首谋及同恶者悉送狱奉玺北迎武 (第 8b 页)
宗中外
 帖然 仁宗
监国使孟参知政事规画庶务群小多不
 乐既事定言于 (第 8b 页)
仁宗
曰执政大臣当自天子亲用今
 銮舆在道孟未见颜色不敢冒大任固辞弗许遂逃 (第 8b 页)
 去不知所之武宗初或谗孟当内难初定时尝劝
 宗
自取上察其诬弗听 (第 9a 页)
仁宗
为皇太子侍内宴饮半
 忽戚然改容上顾语曰吾弟何故不乐对曰赖天祖
 之灵神器有归然成今日母子兄弟之欢者 …… (第 9a 页)
 命搜访之得于许昌陉山召见玉德殿上指谓宰臣
 曰此皇祖妣命为朕宾师者特授中书平章政事同
 知枢密院事 仁宗
初真拜平章政事孟以国事为已 (第 9a 页)
 则先恤兵勤民则先察吏事欲究其本末言不惮于
 繁芜因建白一十五事英宗为皇太子又请慎简师
 傅时特们德尔为丞相盗观国史率同官达尔玛劾
 其十大罪 仁宗
震怒命解相位秦州山移言山本不
 动之物今而动焉由在野有当用不用之贤在官有
 当言不言之佞故有是异疏入 (第 11b 页)
 台治书侍御史议立尚书省不便忤宰臣意左迁两
 淮盐运转运使阴欲陷之俨黜贪理敝课复增羡河
 南省将以羡数为岁额俨谓病民为已非大臣体遂
 止 仁宗
初为户部尚书言遽罢钱不用恐细民失利
 不从以疾辞皇庆二年除南台侍御史不赴明年召
 为侍御史台臣有劾去 …… (第 73a 页)
 玩书不辍临终戒子弟当守恒业无急仕进正冠帻

 端坐而逝加封鲁国公谥文忠叔祖铉金进士元初
 为中都提学著春秋备忘四十卷 仁宗
命刻其书行
 世
王恩河中人知识明达勇力过人金末避乱鄜州元兵
 南下率众投元四太子麾下遂命总归附之众 (第 74a 页)
 廉洁固宜居风宪然武昌大郡非斯人不可竟除武
 昌后治广西高仙道之党计数千察罕止诛首恶数
 人馀悉宥之焚其籍事武宗 仁宗
定大计多所匡益 (第 24a 页)
 能文廉希宪辟掌库钥家世业儒同居二百口无间
 言恕羁丱如成人日记数千言年十三以书经魁乡
 校至元间贡礼曹辞不行 仁宗
初拜国子司业儒林 (第 27a 页)
 儒生师正四世胥庐墓五世孙曰厚六世曰雅七世
 曰文八世曰敬真九世曰直十世曰宗明当庆历初
 有司以姚氏十世同居闻于朝 仁宗
诏复其家十一
 世孙用和十二世孙士明十三世孙德自宗明至德
 又三世矣五十馀年而其家孝睦不替姚氏世为农 (第 41a 页)
 馆大学士知太史院领司天台事或请以瓦易都城
 苫廪德进曰若是役骤兴物必踊贵议遂寝敕中书
 自今凡集议政事必使德进预焉寻丐閒 仁宗
在东
 宫特令中书留之上召见白海行宫授中书右丞议
 通政院事领太史院如故以疾卒追封魏国公谥文
 穆 (第 31a 页)
 太后将幸五台徽政院请调军扈从省臣议昔大太

 后尝幸五台于住夏特默齐及汉军内各起扈从军
 三百人今遵故事从之令高丽王从太后之五台山
 时 仁宗
居东宫幸五台山王约諌不可久居即日还
 上京至顺元年遣使诣五台山作佛事元释佛日栖
 此 明成祖特敕于灵 (第 11b 页)
士李邦宁以其书上 仁宗
诏装潢成卷翰林集贤文臣
各题识之藏诸东观而王约吴澄袁桷祭文渊李源道
邓文渊虞集皆有所作矣昔苏武使匈奴 (第 12a 页)
  宗道宗宋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高宗孝
  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端宗金太宗章宗宣宗元
  太宗定宗宪宗成宗武宗 仁宗
泰定帝文宗宁宗
  明太宗仁宗宣宗英宗景帝宪宗孝宗武宗世宗
  穆宗悯帝凡一百四十三位其从祀功臣原祀 (第 14a 页)
  之四山场河泺商税截日免之诸路小稔审被灾
  者免之闰十一月以杭州绍兴等路岁比饥馑今
  年酒课免十分之三
 元史 仁宗
本纪延祐元年八月台州水发廪减价赈
  粜九月杭州水发廪减价赈粜
 元史英宗本纪至治二年十二月杭州火赈 (第 17a 页)
  船百艘海船二十艘故盗贼不敢发二十九年冬
  十月日本舟至四明求互市舟中甲仗皆具恐有
  异图诏立都元帅府以防海道
 元史 仁宗
本纪至大四年冬十月以蕲县万户府镇
  庆元绍兴沿海万户府镇处州宿州万户府兼镇
  台州
 杭州府志明 (第 22b 页)
 杨维桢浙东宣慰杨公神道碑父昌宋邳州万户府
  经历赠奉议大夫枢密院判官骁骑尉追封钱塘
  县子
 元
 元史诸王表越王图喇大德十一年从 仁宗
平内难
  有功封 (第 35b 页)
 辛彦博(嘉靖浙江通志洪武末为浙江按察使永乐/中迁布政使有善政不尚苛暴得吏民之心)
 李素(分省人物考平谷人永乐中任浙江按察司副/使发奸摘伏下无遁情用刑平而恕于民不扰)
   (仁宗
召为右/副都御史)
 周新(名山藏字志新南海人永乐中任浙江按察使/初至界见群蚋飞马首尾之榛中得一暴尸 (第 32a 页)
 许仲蔚(成化杭州府志字子均为新城令以文学名/新城县志仲蔚少博学有志用世尝条时务)
  (请建义仓置营田行乡饮藉田复制科兴学校 仁/宗
嘉之擢令新城能以素所自许者推行之政平)
  (民乂有卓茂之名时苏轼/守杭知仲蔚尤礼重之) …… (第 29b 页)
 梁曾(元史本传字贡父燕人大德元年除杭州路总/管户口复者五万二千四百户请禁暮夜鞫囚)
  (游街酷刑朝廷是之著为令十年召为中书参议/皇庆元年 仁宗
以曾前朝旧臣持授昭文馆大学)
  (士/)
 阿珠丹(万历杭州府志大德初为昌化达噜噶齐至民/元间邑燬 (第 3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