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史評類
載記類
正史類
政書類
 子楚汉风云属少年李忠直卿赋云云不将柳絮春
 风比好作梨花月夜看至于苏吉莘老李鹏翼冲霄
 与具瞻之子仲仪诗文多可传 李汾
(第 25a 页)
长源
太原平晋人为人尚气跌宕不羁性褊躁 (第 25a 页)
   元德明东山集三卷
 刘祁神川遁士集二十卷
 元好问遗山集中州集唐人鼓吹集
 薛元曦琼林集    李汾
讲义集
 李献能诗 (第 43a 页)
  游王官谷          王隆吉
不见高人耐辱公倚天山色自清雄凭君莫促东州驾
且看苍崖泻玉虹

  远祖雁门武皇         李 汾
死心唐室正诸侯铁马南来隘九州当日三垂冈上意
诸孙空抱腐儒羞
  读裕之弟诗藁有莺声柳巷深之句漫题三诗 (第 44b 页)
旷文
(庐陵人)皮尚宾(新淦人)杨如源(清江人)张明德(万载人)姚永
(南城人)朱 炯(高安人) 李 汾(金溪人)
周昌沙(湖口人)刘葆
(金溪人)鲁 宋(新城人)裘曰莲(新建人君弼次子)黄国光(吉水人)
魏文潢( (第 41b 页)
 (集/)
雷琯字伯威坊州人以荐书从事史馆博学能文时辈

 少有及者并州人 李汾
与伯威同在史馆以高蹇得
 罪伯威作诗送之颇讥翰林诸人不能少忍至与一
 书生相角逐使之狼狈而去有郎君未 (第 89a 页)
 金州杜门读书不以夷险萦心(冯/志)


李懋不知何许人有异术正大间游京兆行省完颜哈
 达爱其术(金史/本传) 李汾
(第 55b 页)
长源
平晋人系出雁门避乱入关京兆尹子容
 爱其才招致门下留二年去之泾州谒张公信甫一
 见即以上客礼之自是游 (第 55b 页)
  有隽才喜为诗工真草书正大初进封密国公璹
  奉朝请四十年日以讲诵吟咏为事与文士杨云
  翼赵秉文雷渊元好问 李汾
王飞伯等交善初宣
  宗南迁璹载其家法书名画一帙不遗居汴中口
  多俸少客至不能具酒肴蔬饭共食焚香煮 (第 12a 页)
   龙德宫          雷琯

紫箫吹断碧云归十二楼空尽玉梯䌽仗竟无金母降
仙裾犹忆化人携千年洛苑铜驼怨万里坤维杜宇啼
莫倚危栏供极目斜阳更在露盘西
   汴梁杂诗三首        李汾
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衣冠繁会文昌府
旌戟森罗部曲侯美酒名讴陈广座凝笳咽鼓送华辀
秦州王粲何为 (第 13b 页)
可不白也吾
愿为富郑公赵清献苏文忠之好佛而已矣不愿为梁
武唐敬及笮融之好佛也即好仙亦然吾愿为张子房 李长源
之好仙而已矣不愿为秦始汉武及高骈之好 (第 7b 页)
重博学有俊才喜为诗工真)
(草书累封密国公奉朝请四十年日以讲诵吟咏/为事与文士赵秉文杨云翼雷渊元好问 李汾
王)
(飞伯辈交善天兴初已卧疾时曹王出质璹请副/之哀宗怜而止之平生所著诗文甚多自删其诗)
(存三百首 (第 13a 页)
  政(文水人为德州兵马监押与讨贝州先登守者/莫能亢大军乘之以入南征侬智高亦有功累)
(拜武参军节度使时年七十/三能上马踊跃观者壮之)赵密(太原府清源人/政和中用材武)
(试河北队将金兵陷扬州士民数万从乘舆渡江/密露立水滨麾舟济之从张俊征战屡立功迁龙)
(神卫四厢都指挥使隆兴二年进少保/按清源/本传作清河但宋志太原无清河河字误今改正)
  ︹ 金︺李汾(字长源平晋人为人尚气跌宕不羁善读/史工诗雄健有法举进士不中用荐为史)

(第 23a 页)
  政(文水人为德州兵马监押与讨贝州先登守者/莫能亢大军乘之以入南征侬智高亦有功累)
(拜武参军节度使时年七十/三能上马踊跃观者壮之)赵密(太原府清源人/政和中用材武)
(试河北队将金兵陷扬州士民数万从乘舆渡江/密露立水滨麾舟济之从张俊征战屡立功迁龙)
(神卫四厢都指挥使隆兴二年进少保/按清源/本传作清河但宋志太原无清河河字误今改正)
  ︹金︺李汾(字 长源
平晋人为人尚气跌宕不羁善读/史工诗雄健有法举进士不中用荐为史) (第 23a 页)
 鹰坊吴淑富怙势肆暴戬等不礼淑富谮王罢之
初作宣传消息

 旧制凡命令徵求必下宣旨王即位宣旨频烦州郡
 疲于迎命 李汾
成建白令承宣奉王旨作书署名纸
 尾发下诸道按察守令谓之消息于是消息蜂午州
 县苦之
王问 (第 2b 页)
李汾
成曰闻郎将中将等以不得临民之任为憾
今欲交差何如对曰武人有吏才知民事者盖寡如有
才兼文武宽猛相济者无 …… (第 2b 页)
 以不义屈于是只以藏甲为罪流方庆于大青岛忻
 于白翎岛国人皆遮道泣送
右司议大夫郑兴辞职归罗州
 时 李汾
禧兄弟附察球尔酝酿金方庆之罪故兴耻与
 同朝乞归养母王怒谕遣之寻召还
令境内变元服 (第 6a 页)
都不从,率其将吏西走,至谷熟遇大元军,死之。乙亥,左丞李蹊送曹王与其子仝俱还。丁丑,恒山公武仙杀士人 李汾。
  七月庚辰朔,兵刃有火。辛巳,军士挝登闻鼓乞将刘益。癸未,尚书右丞颜盏世鲁罢。吏部尚书完颜奴申
咏为事,时时潜与士大夫唱酬,然不敢明白往来。永功薨后,稍得出游,与文士赵秉文、杨云翼、雷渊、元好问、 李汾
、王飞伯辈交善。初,宣宗南迁,诸王宗室颠沛奔走,璹乃尽载其家法书名画,一帙不遗。居汴中,家人口多,俸
昂 李经 刘从益 吕中孚+张建 李纯甫 王郁 宋九嘉 庞铸 李献能 王若虚 王元节 孙国纲 麻九畴 李汾
元德明子 元好问

赵沨

  赵沨,字文孺,东平人。大定二十二年进士,仕至礼 ……原常添寿四岁能作诗,刘滋、刘微、张汉臣后皆无称,独知几能自树立,耆旧如赵秉文,以征君目之而不名。 李汾

   李汾,
字长源,太原平晋人。为人尚气,跌宕不羁。性褊躁,触之辄怒,以是多为人所恶。喜读史。工诗,雄健有法。避
妇姒序拜堂下。问起居,受训敕,然后退。与元好问、李献卿、李微、杨奂、麻革、杜仁杰、商挺诸人友善。太原 李汾
者,负才使气,与庾会相国寺,语侵庾。庾正色责之,汾沮而退,坐客大服。一日,语兄赓曰:“吾闻财多害身。
                              林士应



   第三0 合约字

  同立合约字人陈由、吴港、林两协等。缘林两协父于道光十四年间,有给出圳户 金长源
址四围刺仔崙溪头开通圳道,引水灌溉匏靴崙庄等处田亩,经呈官存案。但此地俱 …… (第 1168 页)
                     太和庄 李华汉外二十一人



   第四九 议请开圳认纳水租约字

  同立议请开圳认纳水租约字人圳户 金长源,
结首吴福、陈意、黄汉、蓝貌佃等。窃惟垦地非有水灌,难以成田,是以议请开圳,必须工本,方可得利。匏靴崙 (第 1202 页)
大圳二结隘丁界内,各有垦辟地段,高难上水,欲就从前人有开过旧圳,崩坏不能引水而来,已属低不登高,必须另凿圳道,透接内旱溪,匏靴崙后溪源水砌筑码头堵栏,其水入品,始能流出通行分灌,改耕为田;若不设法开圳,终是旱园。但是开凿圳道,砌筑码头,动用工本浩大,众佃力薄,难以备应。爰有议请金 长源
为圳户,先备出资本择吉兴工,即由内乾溪等开起凿挖圳道,透出匏靴崙大埤二结等处,将来水出,即可分灌各佃 …… (第 1202 页)
              庄正 李添
                    同立合约字人 圳户  金长源
                           结首 黄汉
                  …… (第 1203 页)
  第六九 耕合约字

  立耕合约字人许却,有自备工资,今因乏圳耕作通流充足,向林炉观手内出 金长源
水圳一份,址在四围堡匏靴崙庄,时同堂议定,却应纳全年水圳租谷六石。其租谷 (第 127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