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史類
故事類
地理類
目錄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右后汉(六十四部二/百六十一卷)
魏武帝集三十卷 武帝逸集十卷 武帝集新撰十
卷 文帝集二十三卷 明帝集十卷 高贵乡公集
四卷 陈思王曹植集三十卷 又二十卷 司徒华
歆集二卷 司徒王朗集二十四卷 司徒陈群集五
卷 给事中邯郸淳集二卷 太子文学徐干集五卷
太子文学 应玚 集五卷 太子文学刘桢集四卷 魏
国郎中令路粹集二卷 行御史大夫袁涣集五卷
魏国奉常王修集二卷 刘廙集 (第 35a 页)
魏武帝集三十卷 武帝逸集十卷 武帝集新撰十
卷 文帝集二十三卷 明帝集十卷 高贵乡公集
四卷 陈思王曹植集三十卷 又二十卷 司徒华
歆集二卷 司徒王朗集二十四卷 司徒陈群集五
卷 给事中邯郸淳集二卷 太子文学徐干集五卷
太子文学 应玚 集五卷 太子文学刘桢集四卷 魏
国郎中令路粹集二卷 行御史大夫袁涣集五卷
魏国奉常王修集二卷 刘廙集 (第 35a 页)
帝为五官中郎将及平原侯植皆好文学山阳王
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广陵陈琳孔璋陈留阮瑀
元瑜汝南 应玚德琏 东平刘桢公干并见友善自
邯郸淳繁钦路粹丁廙杨修荀绰等亦有文采而
不在七人之列世所谓建安七子者 (第 21b 页)
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广陵陈琳孔璋陈留阮瑀
元瑜汝南 应玚德琏 东平刘桢公干并见友善自
邯郸淳繁钦路粹丁廙杨修荀绰等亦有文采而
不在七人之列世所谓建安七子者 (第 21b 页)
朱之屏妻夏氏桐城人
潘大培妻夏氏桐城人
钱懋采妻纪氏桐城人
汪泓妻张氏桐城人
许 应玚 妻刘氏桐城人
张忠焕妻吴氏桐城人
章元魁妻王氏桐城人
张公鉴妻何氏 媳陶氏桐城人
周 (第 24b 页)
潘大培妻夏氏桐城人
钱懋采妻纪氏桐城人
汪泓妻张氏桐城人
许 应玚 妻刘氏桐城人
张忠焕妻吴氏桐城人
章元魁妻王氏桐城人
张公鉴妻何氏 媳陶氏桐城人
周 (第 24b 页)
(方旨酒盈金罍管弦发徽音曲度清且悲合坐同/所乐但溯杯行迟常闻诗人语不醉且无归今日)
(不极欢含/情欲待谁) 应玚 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序(朝雁/鸣云)
(中音响一何哀问子游何乡戢翼正徘徊言我塞/门来将就衡阳栖往 (第 24b 页)
(不极欢含/情欲待谁) 应玚 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序(朝雁/鸣云)
(中音响一何哀问子游何乡戢翼正徘徊言我塞/门来将就衡阳栖往 (第 24b 页)
(秉/仁)越玉五重厕匏□(监察御史/臣范咸)分㚇立仗老肃爽
(监察御史/臣张孝挰)泰华千仞登跛牂(监察御史/臣杨开鼎)学优得文
愧 应玚(监察御史/臣冯元钦) 春兰秋菊杂藏莨(监察御史/臣欧堪善)风 (第 18b 页)
(监察御史/臣张孝挰)泰华千仞登跛牂(监察御史/臣杨开鼎)学优得文
愧 应玚(监察御史/臣冯元钦) 春兰秋菊杂藏莨(监察御史/臣欧堪善)风 (第 18b 页)
论辞贵乎体要尼父陈训恶乎异端辞训之异宜体
于要于是搦笔和墨乃始论文详观近代之论文者
多矣至如魏文述典陈思序书 应玚 文论陆机文赋
仲治流别弘范翰林各照隅隙鲜观衢路或臧否当
时之才或铨品前修之文或汎举雅俗之旨或撮题 (第 20b 页)
于要于是搦笔和墨乃始论文详观近代之论文者
多矣至如魏文述典陈思序书 应玚 文论陆机文赋
仲治流别弘范翰林各照隅隙鲜观衢路或臧否当
时之才或铨品前修之文或汎举雅俗之旨或撮题 (第 20b 页)
洛水于巩县(案近刻县/下衍而字)东径洛汭(案近刻/脱径字)北对琅邪
渚入于河谓之洛口矣自县西来而北流注河(案近/刻讹)
(作/洛)清浊异流皦焉殊别 应玚 灵河赋曰资灵川之遐
源(案灵近刻/讹作虚)出昆崙之神丘涉津洛之阪泉(案阪近/刻讹作) (第 6a 页)
渚入于河谓之洛口矣自县西来而北流注河(案近/刻讹)
(作/洛)清浊异流皦焉殊别 应玚 灵河赋曰资灵川之遐
源(案灵近刻/讹作虚)出昆崙之神丘涉津洛之阪泉(案阪近/刻讹作) (第 6a 页)
年作秦孝公会诸侯于逢泽(案近刻脱秦孝公/会诸侯于七字)斯其 处也故 应德琏
西征赋曰鸾衡东指弭节逢泽其水
东北流为新沟新沟又东北流径牛首乡北谓之牛
建城又东北注渠(案近刻 (第 39a 页)
东北流为新沟新沟又东北流径牛首乡北谓之牛
建城又东北注渠(案近刻 (第 39a 页)
(按史记秦本纪孝公二十年使公子少官率师会诸/侯于蓬泽徐广曰开封东北有蓬泽秦孝公句乃史)
(记原文非徐广音义且增一陂字又陂/汲郡墓四字亦与上文不接疑有讹误)竹书纪年作
逢泽斯其处也故 应德琏 西征赋曰鸾衡东指弭节 (第 38b 页)
(记原文非徐广音义且增一陂字又陂/汲郡墓四字亦与上文不接疑有讹误)竹书纪年作
逢泽斯其处也故 应德琏 西征赋曰鸾衡东指弭节 (第 38b 页)
郡墓竹书纪年作逄泽(一清按史记秦本纪孝公十九
年会诸侯逄泽徐广曰开封东北有逄泽不如郦所云)斯其处也故 应德琏 西
征赋曰鸾衡东指弭节逄泽其水东北流为新沟新
沟又东北流径牛首乡北谓之牛建城又东北注渠 (第 41a 页)
年会诸侯逄泽徐广曰开封东北有逄泽不如郦所云)斯其处也故 应德琏 西
征赋曰鸾衡东指弭节逄泽其水东北流为新沟新
沟又东北流径牛首乡北谓之牛建城又东北注渠 (第 41a 页)
魏载纪五
王朗(子肃/) 王弼
王粲(徐干/阮瑀) (陈琳 应玚) ( 孔璋/刘桢)
卫觊 刘劭
傅嘏 崔林
杨俊 高 (第 13a 页)
王朗(子肃/) 王弼
王粲(徐干/阮瑀) (陈琳 应玚) ( 孔璋/刘桢)
卫觊 刘劭
傅嘏 崔林
杨俊 高 (第 13a 页)
攻而自废矣
又案高诱淮南子注河出昆崙山伏流地中郭
璞山海经注河南出昆崙潜行地下 应玚 灵河
赋咨灵河之遐远兮于昆崙之神邱凌增城之
阴隅兮赖后土之潜流成公绥大河赋潜昆崙
(第 7b 页)
又案高诱淮南子注河出昆崙山伏流地中郭
璞山海经注河南出昆崙潜行地下 应玚 灵河
赋咨灵河之遐远兮于昆崙之神邱凌增城之
阴隅兮赖后土之潜流成公绥大河赋潜昆崙
(第 7b 页)
魏丞相军谋掾广陵陈琳孔璋撰案魏志文帝为五
官中郎将及平原侯植皆好文学山阳王粲仲宣北
海徐干伟长广陵陈琳孔璋陈留阮瑀元瑜汝南 应
玚德琏 东平刘桢公干并见友善自邯郸淳繁钦路
粹丁廙杨修荀绰等亦有文采而不在此七人之列 (第 3b 页)
官中郎将及平原侯植皆好文学山阳王粲仲宣北
海徐干伟长广陵陈琳孔璋陈留阮瑀元瑜汝南 应
玚德琏 东平刘桢公干并见友善自邯郸淳繁钦路
粹丁廙杨修荀绰等亦有文采而不在此七人之列 (第 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