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史類
故事類
地理類
目錄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右后汉(六十四部二/百六十一卷)
魏武帝集三十卷 武帝逸集十卷 武帝集新撰十
卷 文帝集二十三卷 明帝集十卷 高贵乡公集
四卷 陈思王曹植集三十卷 又二十卷 司徒华
歆集二卷 司徒王朗集二十四卷 司徒陈群集五
卷 给事中邯郸淳集二卷 太子文学徐干集五卷

太子文学 应玚
集五卷 太子文学刘桢集四卷 魏
国郎中令路粹集二卷 行御史大夫袁涣集五卷
魏国奉常王修集二卷 刘廙集 (第 35a 页)
曰孤若在不使仲宣无后始文帝为五官将及平原侯
植皆好文学粲与北海徐干伟长广陵陈琳孔璋陈留
阮瑀元瑜汝南 应玚德琏
东平刘桢公干并见友善干
聪识洽闻操翰成章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五官将文
学琳前为何进主簿初进欲诛诸宦官太 …… (第 20b 页)
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
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矣著中论二
十馀萹辞义典雅足传于后 德琏
常斐然有述作意其
才学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孔璋章表殊健微
为繁富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元瑜书记翩翩致 (第 22b 页)
  帝为五官中郎将及平原侯植皆好文学山阳王
  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广陵陈琳孔璋陈留阮瑀
  元瑜汝南 应玚德琏
东平刘桢公干并见友善自
  邯郸淳繁钦路粹丁廙杨修荀绰等亦有文采而
  不在七人之列世所谓建安七子者 (第 21b 页)
  朱之屏妻夏氏桐城人

  潘大培妻夏氏桐城人
  钱懋采妻纪氏桐城人
  汪泓妻张氏桐城人
  许 应玚
妻刘氏桐城人
  张忠焕妻吴氏桐城人
  章元魁妻王氏桐城人
  张公鉴妻何氏 媳陶氏桐城人
  周 (第 24b 页)
  传于时

  三国应玚
(第 51a 页)
德琏
南顿人奉孙父珣字季瑜司空掾
  玚仕魏为五官将文学多谙朝廷制度文帝与吴
  质书言 (第 51a 页)
德琏
常斐然有述作意其才学足以著书
  美志不遂良可痛惜
  应璩字休琏南顿人玚弟博学好属文善为书记
   (第 51a 页)
  (方旨酒盈金罍管弦发徽音曲度清且悲合坐同/所乐但溯杯行迟常闻诗人语不醉且无归今日)
  (不极欢含/情欲待谁) 应玚
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序(朝雁/鸣云)
  (中音响一何哀问子游何乡戢翼正徘徊言我塞/门来将就衡阳栖往 (第 24b 页)
  (秉/仁)越玉五重厕匏□(监察御史/臣范咸)分㚇立仗老肃爽
  (监察御史/臣张孝挰)泰华千仞登跛牂(监察御史/臣杨开鼎)学优得文
  愧 应玚(监察御史/臣冯元钦)
春兰秋菊杂藏莨(监察御史/臣欧堪善)(第 18b 页)
 论辞贵乎体要尼父陈训恶乎异端辞训之异宜体
 于要于是搦笔和墨乃始论文详观近代之论文者
 多矣至如魏文述典陈思序书 应玚
文论陆机文赋
 仲治流别弘范翰林各照隅隙鲜观衢路或臧否当
 时之才或铨品前修之文或汎举雅俗之旨或撮题 (第 20b 页)
 洛水于巩县(案近刻县/下衍而字)东径洛汭(案近刻/脱径字)北对琅邪
 渚入于河谓之洛口矣自县西来而北流注河(案近/刻讹)
 (作/洛)清浊异流皦焉殊别 应玚
灵河赋曰资灵川之遐
 源(案灵近刻/讹作虚)出昆崙之神丘涉津洛之阪泉(案阪近/刻讹作) (第 6a 页)
 年作秦孝公会诸侯于逢泽(案近刻脱秦孝公/会诸侯于七字)斯其 处也故 应德琏
西征赋曰鸾衡东指弭节逢泽其水
 东北流为新沟新沟又东北流径牛首乡北谓之牛
 建城又东北注渠(案近刻 (第 39a 页)
 是(五社津在今巩县北五里/崟㟶邱在县西北三十里)

洛水从县西北流注之
 洛水于巩县而东洛汭北对琅琊渚入于河谓之洛
 口矣自县西来而北流注洛清浊异流皦焉殊别
 玚
灵河赋曰资灵川之遐源出昆崙之神丘涉津洛
 之峻泉播九道于中州者也(按 (第 8a 页)
应玚
灵河赋有云咨/灵川之遐源兮于昆崙)
 (之神丘凌层城之阴隅兮赖后土之潜流涉/津洛之坂泉播九道之中洲云 (第 8a 页)
 (按史记秦本纪孝公二十年使公子少官率师会诸/侯于蓬泽徐广曰开封东北有蓬泽秦孝公句乃史)
 (记原文非徐广音义且增一陂字又陂/汲郡墓四字亦与上文不接疑有讹误)竹书纪年作
 逢泽斯其处也故 应德琏
西征赋曰鸾衡东指弭节 (第 38b 页)
郡墓竹书纪年作逄泽(一清按史记秦本纪孝公十九
年会诸侯逄泽徐广曰开封东北有逄泽不如郦所云)
斯其处也故 应德琏
西
征赋曰鸾衡东指弭节逄泽其水东北流为新沟新
沟又东北流径牛首乡北谓之牛建城又东北注渠 (第 41a 页)
有光武乡名符武氏遂
于此置光武县中宗复为南顿
颍水县西北三十里
小汝水县西南四十里
高阳邱县南四十里 应玚
南顿人兄弟俱有名自比高
阳氏才子故号高阳邱 (第 24a 页)
 陈琳(谏何进/召外兵)

 阮瑀(学蔡邕琳操之国/书檄皆 瑀作)
  应玚(字德琏作常斐/然有述 意)
 刘桢(字公干自逸气淳治闻路不耽世荣修与曹植/友善 邯郸 繁钦 粹丁□杨 荀伟等)
  (第 25b 页)
 陈琳(谏何进/召外兵)

 阮瑀(学蔡邕琳操之国/书檄皆 瑀作)
 应玚(字 德琏
作常斐/然有述 意)
 刘桢(字公干自逸气淳治闻路不耽世荣修与曹植/友善 邯郸 繁钦 粹 (第 25b 页)
   魏载纪五

    王朗(子肃/)    王弼
    王粲(徐干/阮瑀) (陈琳 应玚) (
孔璋/刘桢)
    卫觊      刘劭
    傅嘏      崔林
    杨俊      高 (第 13a 页)
   攻而自废矣

   又案高诱淮南子注河出昆崙山伏流地中郭
   璞山海经注河南出昆崙潜行地下 应玚
灵河
   赋咨灵河之遐远兮于昆崙之神邱凌增城之
   阴隅兮赖后土之潜流成公绥大河赋潜昆崙
    (第 7b 页)
 (案允见张记此论文笔如并州快剪爽人心目范书/全袭此段但小增损之惟难解易作悬解用庄子中)
 (语殊费诠释文人/狡狯固如是耶)
    应玚
玚祖奉字世叔才敏善讽诵故世称应世叔读书五行
俱下著后序十馀篇为世儒者延熹中至司𨽻校尉子
劭字仲远亦 (第 29b 页)
博学多识尤好事诸所撰述风俗通等凡
百馀篇辞虽不典世服其博闻

 (案玚字 德琏
应劭从子自应顺至玚并/有才名七世通显奉及劭事俱别见)
   崔瑗
瑗爱士好宾客盛修肴膳或言其太奢瑗闻 (第 30a 页)
 魏丞相军谋掾广陵陈琳孔璋撰案魏志文帝为五
 官中郎将及平原侯植皆好文学山阳王粲仲宣北
 海徐干伟长广陵陈琳孔璋陈留阮瑀元瑜汝南
 玚德琏
东平刘桢公干并见友善自邯郸淳繁钦路
 粹丁廙杨修荀绰等亦有文采而不在此七人之列 (第 3b 页)
颍阴城 博阳城丙吉所封邑 辰陵亭春秋襄十年
盟于此 木母台图经云即丁兰刻木为母像处 高
阳丘云 应玚
兄弟居此自比高阳才子因名焉 东门
池见诗 伏羲庙 汉光武庙 贾逵庙 商高宗陵
 柏冢应奉墓也 应璩墓 (第 4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