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之祠宜可徙置长安合于
古帝王愿与群臣议定奏可大司马车骑将军许嘉等
八人以为所从来久远宜如故右将军王商 博士师丹
议郎翟方进等五十人以为礼记曰燔柴于大坛祭天
也瘗薶于大折祭地也兆于南郊所以定天位也祭地
于大折在北郊 (第 8a 页)
薛修等皆故二千石有名称天子纳而用之
时傅太后始与政事右将军傅喜数谏之由是傅太后
不欲令喜辅政上于是用 左将军师丹
代王莽为大司 …… (第 23b 页)
散万金以疏亚父喜立于朝陛下之光辉傅氏之废兴
也上亦自重之明年正月乃徙 师丹
为大司空而拜喜
为大司马封高武侯
后汉光武为萧王时以河内险要富实欲择守者而难
其人问于邓禹禹对曰寇恂 …… (第 24b 页)
弱弟躬浮云之志兼浩然之气频历二司
举动得礼以疾致仕侧身里巷处约思纯进退有度百
僚景式海内归怀往者孔光 师丹
近世邓彪张酺皆去
宰相复序上司诚宜简练卓异以厌众望书奏诏引恺
拜太尉 (第 30a 页)
皆刑罚不衷愚人
易犯之所致也由此观之则刑轻之作反生大患惠加
奸轨而害及良善也故臣统愿陛下采择贤臣孔光
等议
成仪侯梁统及群臣上言古者肉刑严重则人畏法令
今宪律轻薄故奸轨不胜宜增科禁以防其源诏下公
卿议光 (第 11b 页)
  谥号
汉哀帝时郎中令冷褒黄门郎段犹等奏言定陶共皇
太后共皇后皆不宜复引定陶蕃国之名以冠大号车
马衣服宜皆称皇之意置吏二千石以下各供厥职又
宜为共皇立庙京师上复下其议有司皆以为宜如褒

犹言 师丹
议独曰圣王制礼取法于天地故尊卑之礼
明则人伦之序正人伦之序正则乾坤得其位而阴阳
顺其节人主与万民俱蒙 (第 1b 页)
旦暮欲终不言恐使有功不著吉子
显坐微文夺爵为关内侯臣愚以为宜复其爵邑以报
先人功德
哀帝建平元年策免 大司空高乐侯师丹
为庶人罢归
尚书令唐林上疏曰窃见 (第 6a 页)
大司空丹
策书泰深痛切
君子作文为贤者讳丹经为世儒宗德为国黄耇亲傅
圣躬位在三公所坐者微免爵泰重识者咸以为宜复 (第 6a 页)
哀帝少在国见成帝委政外家王氏僭盛常内邑邑即
位多欲有所匡正封拜丁傅夺王氏权 师丹
自以师傅
居三公位得信于上上书言古者谅闇不言听于冢宰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前大行尸柩在堂而官爵臣等以
及 …… (第 8a 页)

惑世尤剧者也宜以时罢退及外亲幼童未通经术者
皆宜令休就师傅急徵故大司马傅喜使领外亲故大
司空何武 师丹
故丞相孔光故左将军彭宣经皆更博
士位皆历三公智谋威信可与建教化图安危龚胜为 (第 12b 页)
还之县官如此可以父子终
其性命不者海内之所仇未有得久安者也孙宠息夫
躬不宜居国可皆免以视天下复徵何武 师丹
彭宣傅
喜旷然使民易视以应天心建立大政以兴太平之端
高门去省户数十步求见出入二年未省欲使海濒仄
陋自 (第 50b 页)
   禹 孔光 马宫 王商 史丹 傅喜 薛

   宣 朱博 翟方进(子/义)谷永 杜邺 何武
   王嘉  师丹 
扬雄
 卷第一百三
   王莽
 卷第一百四
  后汉
   刘圣公 刘盆子 王昌 刘永(庞/萌)(第 62a 页)
等称引亡秦惑误时朝既尊
恭皇立庙京都又宠藩妾以比长信叙昭穆于前殿并
四位于东宫僣差无度人神弗祐而非罪 师丹
忠正之
諌用致丁傅焚如之祸自是之后相踵行之昔鲁文逆 (第 48a 页)

子独不得成帝崩哀帝即位王太后诏令傅太后丁姬
十日一至未央宫高昌侯董宏希指上书言宜立丁姬
为帝太后 师丹
劾奏宏怀邪误朝不道上初即位谦让
(第 57b 页)
师丹
言止后乃白令王太后下诏尊定陶恭王为恭
皇哀帝因是曰春秋母以子贵尊傅太后为恭皇太后
丁姬为恭皇后各置左 …… (第 57b 页)
幼君子啇封汝昌侯为太后父崇祖侯后更号
崇祖曰汝昌哀侯太后同母弟郑恽前死以恽子业为
阳信侯追尊恽为阳信 节侯
郑氏傅氏侯者凡六人大
司马二人九卿二千石六人侍中诸曹十馀人傅太后
既尊后尤骄与成帝母语至谓之妪与中山 …… (第 58b 页)
入为汉太子傅氏女为妃哀
帝即位成帝大行尚在前殿而傅太后封傅妃父晏为
孔乡侯与帝舅阳安侯丁明同日俱封时 师丹
諌以为
天下自王者所有亲戚何患不富贵而仓卒若是其不
长久矣晏封后月馀傅妃立为皇后傅氏既盛晏最尊
重哀 …… (第 60b 页)
郭氏诏况子璜尚淯阳公主除璜为郎显宗即
位况与帝舅阴识阴就并为特进俱被恩宠永平二年
况卒帝亲自临丧谥曰 节侯
子璜嗣元和三年肃宗北
巡过真定会诸郭以太牢上郭主冢赏赐甚多永元初
璜为长乐少府子举为侍中兼射声校尉及 …… (第 69a 页)
谓侯身时人以为笑后又加嘉位
特进曾迁散骑侍郎青龙三年嘉薨追赠光禄大夫改
封安国侯增邑五百并前千户谥曰 节侯
四年追封后
母夏为野王君帝之幸郭元后也后爱宠日弛景初元
年帝游后园召才人以上曲宴极乐元后曰宜延皇后 (第 112a 页)
简公无子立其弟过将去成景之族丙申杀甘)
(悼公而立成公之孙䲡子孙以邑为氏秦有甘茂生/罗楚有甘公撰星占 汉义阳侯
甘延寿吴将军甘宁)
(周卿士食采之邑也/又渴侯氏改为缑氏)荣氏(周大夫荣夷公其先食邑/于荣杜预云 (第 2a 页)
望出扶风琅邪)
(又有惠敷惠柔时常/州人惠厚下耀州人)厉氏(或作□姜姓风俗通齐厉公/之后汉有魏郡太守 义阳侯)
(
厉温见功臣表吴志孙皓以孙秀奔魏改姓厉氏唐有/厉归真善尽又光启登科有厉自南今东阳多厉氏望)
(出范阳宋 (第 42a 页)
  省总序
录尚书(自汉武帝时左右曹诸吏分平尚书奏事知枢/要者始领尚书事张安世以车骑将军霍光以)
(大将军王凤以 大司马师丹
以左将军并领尚书事后/汉章帝以太傅赵憙太尉牟融并录尚书事尚书有录) (第 4b 页)
千秋为富民侯以赵过为搜粟都尉
过能为代田一亩三畎岁代处故曰代田代田者耕田
之法耳而非受田之制也哀帝时 师丹
辅政建限田之 (第 3a 页)
 胶西相董仲舒集二卷 骑都尉李陵集二卷 左
冯翊张敞集二卷 谏议大夫王褒集五卷 谏议大
夫刘向集六卷 射声校尉陈汤集二卷 丞相韦元

成集二卷 谏议大夫谷永集二卷 凉州刺史杜邺
集五卷 骑都尉李寻集二卷  司空师丹
集五卷
光禄大夫息夫躬集五卷 太中大夫扬雄集五卷
太中大夫刘歆集五卷 成帝班媫妤集一卷 班昭
集三卷 (第 32b 页)
以歆移书上疏深自罪责愿乞骸骨罢及儒者 师丹

大司空亦大怒奏歆改乱旧章非毁先帝所立上曰歆
欲广道术亦何以为非毁哉歆由是忤执政大臣为众
儒所讪惧 (第 47a 页)
京兆尹时陈咸为少府在九卿高第陛下所知也方进
素与 司直师丹
相善临御史大夫缺使丹奏咸为奸利
请案验卒不能有所得而方进果自得御史大夫为丞
相即时诋欺奏免咸复因红阳 (第 64a 页)
侯事归咸故郡众人皆
言国家假方进权太甚案 师丹
行能无异及光禄勋许
商被病残人皆但以附从方进尝获尊官丹前亲荐邑
子丞相史能使巫下神为国求福几获大利幸 …… (第 64a 页)
勃陈平尚存不者几为奸臣笑业又言宜
为恭王立庙京师以章孝道时高昌侯董宏亦言宜尊
帝母定陶王丁后为帝太后 大司空师丹
等劾宏误朝
不道坐免为庶人业复上书讼宏前后所言皆合指施
行朱博果见拔用业由是徵复为太常岁馀左迁上党 (第 65b 页)
月复徵为諌
大夫宣每居位常上书諌争其言少文多实是时帝祖
母傅太后欲与成帝母俱称尊号封爵亲属丞相孔光 大司空师丹
何武大司马傅喜始执正议失傅太后指
皆免官丁傅子弟并进董贤贵幸宣以諌大夫从其后
上书諌曰窃见孝成皇帝时 …… (第 114b 页)
师傅急徵故大司马傅喜使领外亲故大司空何武
故丞相孔光故左将军彭宣经皆更博士位皆历三
公智谋威信可与建教化图安危龚胜为司直郡国皆
慎选举三辅委输 …… (第 117a 页)
还之县官如此可以父子终其性命不者海内之
所仇未有得久安者也孙宠息夫躬不宜居国可皆免
以示天下复徵何武 师丹
彭宣傅喜旷然使民易视以
应天心建立大政以兴太平之端高门去省户数十步 (第 118b 页)
敢不尽死唯陛下深察书奏上使侍御史收缚辅系掖
庭秘狱群臣莫知其故于是中朝左将军辛庆忌右将
军廉褒光禄勋 师丹
太中大夫谷永俱上书曰臣闻明
王垂宽容之听崇谏争之官广开忠直之路不罪狂狷
之言然后百僚在位竭忠尽谋不惧 …… (第 69a 页)
夏侯胜字长公初鲁共王分鲁西宁乡以封子 节侯

属大河大河后更名东平故胜为东平人胜少孤好学
从始昌受尚书及洪范五行传说灾异后事简卿又从
欧阳氏问 …… (第 81b 页)
尤骄恣欲称尊号丞相孔光 大司空师丹
执政谏争久
之上不得已遂免光丹而尊傅太后语在丹传上虽不
从寻言然采其语每有非常辄问寻寻对屡中迁黄门 (第 107a 页)
  朱博 翟方进(子/义)谷永 杜邺 何武 王嘉

   师丹 
扬雄
萧望之字长倩东海兰陵人也徙杜陵家世以田为业
至望之好学治齐诗事同县后苍且十年以令诣太常
受业复 …… (第 1b 页)
若上体不安择日絜齐露蓍正衣冠
立筮得吉卦则献其占如有不吉禹为感动忧色成帝
崩禹及事哀帝建平二年薨谥曰 节侯
禹四子长子宏 …… (第 37b 页)
号贵宠其亲属使上不得直
道行顷之太后从弟子傅迁在左右尤倾邪上免官遣
归故郡傅太后怒上不得已复留迁光与 大司空师丹
奏言诏书侍中驸马都尉迁巧佞无义漏泄不忠国之
贼也免归故郡复有诏止天下疑惑无所取信亏损圣
德诚不小愆陛 …… (第 42b 页)
与成帝母俱称尊号群下多顺指言母以子贵宜立尊
号以厚孝道唯 师丹
与光持不可上重违大臣正议又
内迫傅太后猗违者连岁丹以罪免而朱博代为大司
空光自先帝时议继嗣有持异之隙 …… (第 43a 页)
封为褒成侯后避王莽更
名均
马宫字游卿东海戚人也治春秋严氏以射策甲科为
郎迁楚长史免官后为丞相史司直 师丹
荐宫行能高
洁迁廷尉平青州刺史汝南九江太守所在见称徵为
詹事光禄勋右将军代孔光为大司徒封扶德侯光为 …… (第 46b 页)
欲纳女为援乃因新幸李倢伃家白见其女会有
日蚀之变太中大夫蜀郡张匡为人佞巧上书愿对近
臣陈日蚀咎下朝者 将军丹
等问匡对曰窃见丞相商
作威作福从外制中取必于上性残贼不仁遣剽轻吏
微求人罪欲以立威天下患苦之前频阳耿 …… (第 49a 页)
商与父傅通及女弟淫乱奴杀其私夫疑商教使章下
有司商私怨怼商子俊欲上书告商俊妻 左将军丹

持其书示丹丹恶其父子乖迕为女求去商不尽忠纳
善以辅至德知圣王崇孝远别不亲后庭之事皆受命
皇太后太 …… (第 49b 页)
之路塞矣于是 左将军丹
等奏商位三公爵列侯亲受
诏策为天下师不遵法度以翼国家而回辟下媚以进
其私执左道以乱政为臣不忠罔上不道 …… (第 51a 页)
为皇后又帝舅阳安侯
丁明皆亲以外属封喜执谦称疾傅太后始与政事喜
数谏之由是傅太后不欲令喜辅政上于是用 左将军
师丹
代王莽为大司马赐喜黄金百斤上将军印绶以 …… (第 55a 页)
之光辉傅氏之废兴也上亦自重之明年正月乃徙
为大司空而拜喜为大司马封高武侯丁傅骄奢皆
忌喜为恭俭又傅太后欲求称尊号与成帝母齐尊喜
与丞相孔光 (第 56a 页)
大司空师丹
共执正议傅太后大怒上不
得已先免 (第 56a 页)
师丹
以感动喜喜终不顺后数月遂策免喜
遣就国后又欲夺喜侯上不听喜在国三岁馀哀帝崩
平帝即位莽用事免傅氏官爵 …… (第 56a 页)
违明诏恐非法意不可施行圣王
不以怒增刑明当以贼伤人不直况与谋者皆爵减完
为城旦上以问公卿议臣丞相孔光 大司空师丹
以中
丞议是自将军以下至博士议郎皆是廷尉况竟减罪
一等徙敦煌宣坐免为庶人归故郡卒于家宣子惠亦
至二千 …… (第 63a 页)
趋事待士如是博以此自
立然终用败初哀帝祖母定陶傅太后欲求称尊号太
后从弟高武侯傅喜为大司马与丞相孔光 大司空师
共持正议孔乡侯傅晏亦太后从弟谄谀欲顺指会
博新徵用为京兆尹与交结谋成尊号以广孝道繇是 (第 71b 页)
师丹
先免博代为大司空数燕见奏封事言丞相光志
在自守不能忧国大司马喜至尊至亲阿党大臣无益 (第 7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