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黄师雍” 相关资源

地理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傳記類
正史類
  (广惠仓及诸仓积榖奏乞宽减内帑绫罗申省免/用旧例预解诸色窠名钱罢开化税场迁大府寺)
  (丞寻迁度/支郎中)
  黄师雍(宋史本传字子敬福州人宝庆二年进士调/婺州教授学政一以吕祖谦为法慕徐侨有)
  (清望欲谒之会其有召命师雍曰今不可往也侨/闻而贤之至阙以其学最闻师雍简淡寡欲靖厚)
  (有守言若不出口而于邪正之辨甚明视外物轻/甚故博采公论当官而行爱护名节无愧师友)
 蔡抗(万历金华府志字仲节元定之孙博通经史邃/于理学淳祐十一年知金华郡亟踵鲁斋北山)
  (二先生 (第 9b 页)
  (广惠仓及诸仓积榖奏乞宽减内帑绫罗申省免/用旧例预解诸色窠名钱罢开化税场迁大府寺)
  (丞寻迁度/支郎中)
 黄师雍(宋史本传字 子敬
福州人宝庆二年进士调/婺州教授学政一以吕祖谦为法慕徐侨有)
  (清望欲谒之会其有召命 (第 9b 页)
师雍
曰今不可往也侨/闻而贤之至阙以其学最闻 (第 9b 页)
师雍
简淡寡欲靖厚)
  (有守言若不出口而于邪正之辨甚明视外物轻/甚故博采公论当官而行爱护名节无愧师友) (第 9b 页)
 程 覃(宝庆间任)

  吴 潜(字毅夫宁国人端平间以秘阁修撰任)王 野(嘉熙间任详名宦)

   黄师雍(淳祐间任)
    包 恢(详建昌人物)

  赵时诂(乐清人开庆间以直焕章阁任)  马光祖(详名宦)

  陈 (第 39a 页)
 嵩之服除有向用之意殿中侍御史章琰正言李昂

 英(字淩明/番禺人) 监察御史黄师雍(字子敬/福州人)
论其无父无君
 乞寝宫祠削官远窜诏皆落职予祠翰林学士李韶
 与从官抗疏言陛下不能正奸臣之罪其过不专在 (第 59b 页)
 嵩之服除有向用之意殿中侍御史章琰正言李昂

 英(字淩明/番禺人)监察御史黄师雍(字 子敬/
福州人)论其无父无君
 乞寝宫祠削官远窜诏皆落职予祠翰林学士李韶
 与从官抗疏言陛下不能正奸臣之罪其 (第 59b 页)
则天下幸甚从之 史嵩之服除有进用之意十二月
乙未诏嵩之以观文殿大学士致仕殿中侍御史章琰
正言李昂英 监察御史黄师雍
论嵩之无父无君丑声
秽行律以无将之法罪有馀诛乞寝宫祠削官远窜翰
林学士李韶与从官抗疏曰臣等谨按春秋桓 (第 14b 页)
  罗德宽(东莞人以孙亨信/赠右副都御史)罗 昌(以子亨信累赠/右副都御史)
  卢 宾(东莞人以子祥累/赠右佥都御史)郑 美(东莞人以 子敬监/察御史
赠佥事)
  彭祖仁(东莞人以孙谊/赠右副都御史)彭智荣(东莞人以子谊/赠右副都御史)
  王朝翼( (第 11b 页)
十年十二月史嵩之服除有进用之意殿中侍御史章
琰正言李昂英 监察御史黄师雍
翰林学士李韶抗疏
论之乃命嵩之致仕诏不复用
  董宋臣丁大全之奸
理宗宝祐三年五月以宦者董宋臣干办佑 (第 43b 页)
 沙洪长敢洪长明沟军营港陈殊港马家浜港

 东沙曰东官港西官港盘船港川套港
 西沙曰南沙港第四港双港垂虹港徐文荣港随岸
 盘船港 黄子敬
港安乐潭王宽状界港北川沙洪胡
 椒沙通流港南川沙浜张成港下川港上川洪(元任/仁发)
 (海洲夜景断云 (第 31a 页)
 用复有牵制之者韶又论之擢翰林学士兼知制诰
 兼侍读不拜诏不许又三辞不许嵩之服除有乡用
 意章琰李昴英 黄师雍
论列甚峻诏落职予祠韶同
 从官抗疏引春秋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见诸侯
 不从王之罪以为今陛下不能正奸臣 (第 21a 页)
  (而判矣吁/可叹哉)
冬十二月诏史嵩之致仕

 (嵩之服除有向用之意殿中侍御史章琰正言李昂/英 监察御史黄师雍
论其无父无君乞寝宫祠削官)
 (远窜诏皆落职予祠翰林学士李韶与从官抗疏言/陛下不能正奸臣之罪其过不专 (第 46b 页)
仁卿见上文公
学派(闽书史名儒传正理学宗传/ 宋 理学 宗) (贡氏勉斋书院记/)
    侍郎黄子敬先生师雍
(第 7a 页)
黄师雍
(第 7a 页)
子敬
闽清人少从黄勉斋学宝庆二年进士
为楚州官属时李全反状已露 (第 7a 页)
师雍
密结忠义军别部
都统时青图之谋泄青被杀时雍不为动秩满朝议贤
(第 7a 页)
师雍
耻出史弥远门不往见之调婺州教授学政一
以吕祖谦为法慕徐侨有清望欲谒之会侨有召命则 (第 7a 页)
不往侨闻贤之至阙以其学最闻而李宗勉赵必愿赵
汝谈等亦先后交荐丞相乔行简许以朝除矣 师雍

见劝其归老行简不说遂出知龙溪行简罢史嵩之继
相迁粮料科延至私室谓曰粮料科密迩相府所以处
(第 7b 页)
师雍
不顾故与博士刘应起相善应起论嵩之嵩之
(第 7b 页)
师雍
左右之讽御史梅把弹 (第 7b 页)
师雍
差知邵武久之迁
宗正簿拜监察御史论嵩之罢之理宗欲以 (第 7b 页)
师雍
为侍
御史丞相郑清之沮之曰如此则臣不可留迁起居舍 …… (第 7b 页)
人兼侍讲即力乞去清之犹冀其少贬 师雍
曰吾欲为
全人终不屈数月卒被劾罢久之以直宝文阁奉祀起
为左史改江西转运使迁礼部侍郎命下卒于江西官
(第 8a 页)
师雍
为人简淡寡欲靖厚有守言若不出口而于邪
正之辨甚明视外物轻甚故博采公论当官而行爱护
名节无愧师友云(闽 (第 8a 页)
     (弟/)      余冲(字云翼罗源人又/迪之子及之侄)

   陈又新(字德益长邑/人实之父)  黄师雍(字子敬闽清人/景说之子师参)
      (之弟见起居舍/人兼侍讲)
黄起硕(字肤叔闽县/人居永福)
   林翀子(字应之闽县/人居永福) 陈铸(字鼎臣闽县人寄/居嘉兴报 (第 12b 页)
     (弟/)      余冲(字云翼罗源人又/迪之子及之侄)

   陈又新(字德益长邑/人实之父) 黄师雍(字 子敬
闽清人/景说之子师参)
      (之弟见起居舍/人兼侍讲)黄起硕(字肤叔闽县/人居永福)
    …… (第 12b 页)
   黄颖(字士奇永福/人恭之侄)  颜公起(字伯振/福清人)
   林昌泰(字壮行怀安人/枢之子桷之侄)黄焕(上舍字子达闽清/人景说之侄师参)
       (师雍/
之弟)    郭元龙(字舜臣/怀安人)
   常挺(字方叔连江人省试/赋魁见秘书省正字)
   徐梦 (第 34a 页)
孟傅(上虞人为楚州司户/参军单车赴官公退)
(闭户读易郡守部使者不敢待以/属吏修复陈公塘有灌溉之利) 黄师雍(福州人/宝庆初)
(为楚州官属出盗贼白刃之冲不畏不慑李全反/状已露师雍密结忠义军别部都统时青图之谋)
(泄全杀青师雍不为/动秩满朝议褒异)
周子镕(理宗时淮安主簿为/金所俘数遣蜡九谍)
(报边事后归/国授朝奉郎)彭义斌(理宗时为统制屯楚州李 (第 56a 页)
属吏修复陈公塘有灌溉之利)黄师雍(福州人/宝庆初)
(为楚州官属出盗贼白刃之冲不畏不慑李全反/状已露 师雍
密结忠义军别部都统时青图之谋)
(泄全杀青 (第 56a 页)
师雍
不为/动秩满朝议褒异)周子镕(理宗时淮安主簿为/金所俘数遣蜡九谍)
(报边事后归/国授朝奉郎)彭义 (第 56a 页)
  林夔孙(字子武古田人从朱子游党禁起学者惧/祸多变其学夔孙从讲论不辍嘉定七年)
(特奏名为县尉有书本义中庸章句蒙谷集行世/时受业朱子者同邑林师鲁林大春程若中余偶)
(蒋康国闽县郑文遹曾逢震侯官林宪卿/长乐陈枅郑申之连江林谟皆其最著也)赵汝腾
(字茂实古田人登宝庆进士官秘书郎轮对言节/用先自乘舆宫掖始累迁礼部尚书言前后奸谀)

(之臣何益陛下而深损于圣德兴利之臣何益陛/下而深戕于国脉则陛下私惠群小之心可以息)
(矣) 黄师雍(字子敬闽清人宝庆进士少从黄干学/耻出史弥远门不往见之为监察御史)
(首疏削金渊秩史嵩之终丧正言李昴英殿中侍/御史章炎共疏乞窜斥之师雍亦上疏论列又乞)
(籍□之家隶张叔仪皆/从之官终礼部侍郎)
潘牥(字庭坚闽县人端平/二年策进士牥对陛)
(下承休上帝皈德匹夫何异为人子孙身荷父母/劬劳之赐乃指豪 (第 19a 页)
  林夔孙(字子武古田人从朱子游党禁起学者惧/祸多变其学夔孙从讲论不辍嘉定七年)
(特奏名为县尉有书本义中庸章句蒙谷集行世/时受业朱子者同邑林师鲁林大春程若中余偶)
(蒋康国闽县郑文遹曾逢震侯官林宪卿/长乐陈枅郑申之连江林谟皆其最著也)赵汝腾
(字茂实古田人登宝庆进士官秘书郎轮对言节/用先自乘舆宫掖始累迁礼部尚书言前后奸谀)

(之臣何益陛下而深损于圣德兴利之臣何益陛/下而深戕于国脉则陛下私惠群小之心可以息)
(矣)黄师雍(字 子敬
闽清人宝庆进士少从黄干学/耻出史弥远门不往见之为监察御史)
(首疏削金渊秩史嵩之终丧正言李昴英殿中侍 (第 19a 页)
御史章炎共疏乞窜斥之 师雍
亦上疏论列又乞)
(籍□之家隶张叔仪皆/从之官终礼部侍郎)潘牥(字庭坚闽县人端平/二年策进士牥对陛) (第 19a 页)
(土者法/诏从之)李韶(连江人端平中知漳州号称廉平朝/廷分遣部使者诸路称提官褚韶疏)
(极言/其弊) 黄师雍(闽清人宝庆间知龙溪县转运使/王伯大上其邑最后历礼部侍郎)
︹元︺
   阚文兴(建康人为漳州万户府知事至元十七年/陈吊眼作乱文兴率兵与战死之妻王氏)
(被掠义 (第 27a 页)
 (及策应京/湖皆有功)贾涉(知楚州治边有方金人不犯界/李全畏其威名归附涉抚绥之)应纯
 之(知楚州崇儒术兴学/校脩城池民赖其德)赵仲(知楚州脩筑城池节制/屯营军马州人便之)
  黄师雍(宝庆初为楚州官属出盗贼白刃之冲不畏/不慑李全反状已露师雍密结忠义图之谋)
 (泄师雍不为动/全亦不加害)
余介(淮东提刑兼知淮安州淳/祐初提兵应援安丰有功)耿世
 安(淮东副总管初谍报北兵至制置使贾似道调往 (第 19a 页)
 之(知楚州崇儒术兴学/校脩城池民赖其德)赵仲(知楚州脩筑城池节制/屯营军马州人便之)
 黄师雍(宝庆初为楚州官属出盗贼白刃之冲不畏/不慑李全反状已露 师雍
密结忠义图之谋)
 (泄 (第 19a 页)
师雍
不为动/全亦不加害)余介(淮东提刑兼知淮安州淳/祐初提兵应援安丰有功)耿世
 安(淮东副总管初谍报北 …… (第 19a 页)
 (人或劝其少自勉强彭祖曰凡通经术/固当修行可委曲从俗苟求富贵乎)翼奉(东海下/邳人少)
 (笃学不仕治齐诗尤精律历阴阳之占元帝初以诸/儒荐徵待诏宦者署数言事宴见天 子敬
焉上封事)
 (必采究经史穷极阴阳/官至博士谏议大夫)陈球(下邳人少涉儒学善律/令举孝廉累官侍御史) (第 22b 页)
 (官工部郎中绍定初知南剑州兼福建提刑招捕使/悉平闽广江浙之寇累拜端明殿学士参知政事同)
 (知枢密院事卒/赠少师谥忠肃) 黄师雍(福州人少从黄干学宝庆初/进士为婺州教授有文学名)

(第 26b 页)
兼知制诰、兼侍读,不拜,诏不许,又三辞,不许。

嵩之服除,有乡用之意,殿中侍御史章琰、正言李昂英、 监察御史黄师雍
论列嵩之甚峻,诏落职予祠。韶同从官抗疏曰:「臣等谨按《春秋》桓公五年书:『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
临事是非不可回折。所著奏议、《经筵讲义》,《进故事》、《通祀辑略》、《味言发墨》、《阳岩文集》。 黄师雍

黄师雍,
字子敬,福州人。少从黄𠏉学。入太学。宝庆二年,举进士。诏为楚州官属。出盗贼白刃之冲,不畏不慑。李全反状已露, 师雍
密结忠义军别部都统时青图之,谋泄,全杀青, 师雍
不为动,全亦不加害。秩满,朝议褒异, 师雍
耻出史弥远门,不往见之。调婺州教授,学政一以吕祖谦为法。李完勉、赵必愿、赵汝谈皆荐之。 师雍
慕徐侨有清望,欲谒之,会其有召命, 师雍
曰:「今不可往也。」侨闻而贤之,至阙,以其学最闻,宗勉在政府,力言于丞相乔行简,行简已许以朝除。 师雍
以书见行简,劝其归老,行简不悦,宗勉之请遂格。

知遂之龙溪,转运使王伯大上其邑最。行简罢,宗勉与史嵩之入相,召 师雍
审察,将至而宗勉卒。嵩之延 师雍,
密示相亲意, 师雍
不领;迁粮料院,又曰:「料院与相府密迩,所以相处。」 师雍
亦不领。嵩之独相,权势浸盛,上下惧祸,未有发其奸者。博士刘应起首疏论嵩之,帝感悟,思逐嵩之。 师雍
与应起相善,故嵩之疑 师雍
左右之,讽御史梅杞击 师雍,
差知兴化军,旋夺之,改知邵武军。及应起为监察御史, 师雍
迁宗正寺簿,寻亦拜监察御史。首疏削金渊秩,送外居住。再疏斥赵纶、项容孙、史肯之。嵩之终丧,正言李昴英、殿中侍御史章琰共疏乞窜斥之, 师雍
亦上疏论列,帝感悟,即其日诏勒令致仕。权直舍人院刘克庄封还词头,乞畀嵩之以贴职如宰臣去国故事,遂得守 ……官也。观文,职也。元降御笔但云『守官』,无『本官职』之辞。观文之命,自克庄启之。朋邪顾望,不可赦。」 师雍
遂劾克庄临事失身犯义,免所居官,琰亦继劾克庄, 师雍
又乞籍嵩之家隶张叔仪,皆从之。

未几,昴英劾临安尹赵与𥲅及执政,琰亦劾执政,帝怒昴英并及琰。郑寀乘间劾琰、昴英,又嗾同列再疏,以昴英属某人,琰属 师雍。
师雍
毅然不从,独击叶阊乃与𥲅腹心。琰、昴英去国,寀于是荐周坦、叶大有入台,首劾程公许、江万里,善类日危矣。未逾月,坦攻参政吴潜去,陈垓为监察御史,时寀、与𥲅、坦、垓、大有合为一, 师雍
独立。寀恶之尤甚,思所以去 师雍,
未得,招四人共谋之。会大旱求言,应招者多指寀、坦等为起灾之由,牟子才、李伯玉、卢钺语尤峻。坦等伪撰匿名书,诬三士, 师雍
榻前辨,谓:「匿名书条令所禁,非公论也,不知何为至前。」因发其伪撰之迹。适钺疏誉 师雍,
寀乃以钺附 师雍,
帝不听,擢 师雍
左司谏。

未几,寀入政府,谢方叔、赵汝腾疏其奸,寀遂罢去。 师雍
与丞相郑清之故同舍,然以劾刘用行、魏岘皆清之亲故,清之不乐。坦喜曰:「吾得所以去之矣。」遣其妇日造清之妻,谮曰:「彼去用行、岘,乃去丞相之渐也。」帝将以 师雍
为侍御史,清之曰:「如此,则臣不可留。」迁起居舍人兼侍讲,即力丐去。清之犹冀 师雍
少贬, 师雍
曰:「吾欲为全人。」终不屈。数月,坦卒劾 师雍
及高斯得俱罢。久之,以直宝文阁奉祠,陈垓又嗾同列寝之。清之卒,起 师雍
为左史,既而改江西转运使,迁礼部侍郎,命下而卒于江西官舍。 师雍
简淡寡欲,靖厚有守,言若不出口,而于邪正之辨甚明,视外物轻甚,故博采公论,当官而行,爱护名节,无愧师 ……学足以承其家,而不幸蚤丧,徐鹿卿论议明达,克施有政,赵逢龙之清操,汝腾之不挠,孙梦观之平直,洪天锡、 黄师雍
、徐元𤇍、李伯玉皆悉心直言,不避权势,孙子秀政绩著见,皆当时之杰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