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史部
事见通鉴
扬州都督周馥请迁都寿春东海王越召馥馥不至(以/纪)
(传/修)十二月皮素为其下所杀以巴东监军 韩松 为益州
刺史(以通/鉴修)
晋孝怀皇帝永嘉五年(汉昭武皇帝嘉平元年/成武皇帝玉衡元年)春正月
壬申汉 …… (第 8a 页)
不竞此其兆朕也事见通鉴
三月诏讨东海王越以苟晞为大将军督青徐兖豫六
州军事越薨(以吕祖谦/标目修)建平都尉暴重杀 韩松 领三府
事益州将吏杀重以巴郡太守张濯行三府事濯战死
平西司马王异代之(以通/鉴修)
解题曰按载记罗 (第 9a 页)
尚为平西将军领护西夷校尉益
州刺史实开三府故三府官属表 韩松 等而暴重张罗王异 …… (第 9a 页)
通鉴
王浚遣督护王昌帅段疾陆眷等攻汉石勒大败段氏
遂附于勒(以列/传修)是岁王敦杀其从兄军咨祭酒澄澄将
玉机据广州王如降于敦(以吕祖谦/标目修)江阳太守张启杀
王异而代之寻卒三府表涪陵太守向沈行西夷校尉
(以通/鉴修)羌姚弋仲称扶风公(以通/鉴修)
晋孝悯皇帝建兴元年(汉昭武皇帝嘉平三年/成武皇帝玉衡三年)春正月
帝蒙尘于平阳(以本/纪修)二月丁未汉主聪弑帝(以通/鉴修)三月
向沈卒成取巴陵(以通/鉴修)
解题曰初成都之失守也罗尚犹统巴涪暨尚卒于
巴郡而巴乱矣故 韩松 治巴东而成亦遂取涪向沈
兰续退保涪陵终为成所并而已事见通鉴
夏四月壬申皇太子业即皇帝位改元
解题 (第 17a 页)
扬州都督周馥请迁都寿春东海王越召馥馥不至(以/纪)
(传/修)十二月皮素为其下所杀以巴东监军 韩松 为益州
刺史(以通/鉴修)
晋孝怀皇帝永嘉五年(汉昭武皇帝嘉平元年/成武皇帝玉衡元年)春正月
壬申汉 …… (第 8a 页)
不竞此其兆朕也事见通鉴
三月诏讨东海王越以苟晞为大将军督青徐兖豫六
州军事越薨(以吕祖谦/标目修)建平都尉暴重杀 韩松 领三府
事益州将吏杀重以巴郡太守张濯行三府事濯战死
平西司马王异代之(以通/鉴修)
解题曰按载记罗 (第 9a 页)
尚为平西将军领护西夷校尉益
州刺史实开三府故三府官属表 韩松 等而暴重张罗王异 …… (第 9a 页)
通鉴
王浚遣督护王昌帅段疾陆眷等攻汉石勒大败段氏
遂附于勒(以列/传修)是岁王敦杀其从兄军咨祭酒澄澄将
玉机据广州王如降于敦(以吕祖谦/标目修)江阳太守张启杀
王异而代之寻卒三府表涪陵太守向沈行西夷校尉
(以通/鉴修)羌姚弋仲称扶风公(以通/鉴修)
晋孝悯皇帝建兴元年(汉昭武皇帝嘉平三年/成武皇帝玉衡三年)春正月
帝蒙尘于平阳(以本/纪修)二月丁未汉主聪弑帝(以通/鉴修)三月
向沈卒成取巴陵(以通/鉴修)
解题曰初成都之失守也罗尚犹统巴涪暨尚卒于
巴郡而巴乱矣故 韩松 治巴东而成亦遂取涪向沈
兰续退保涪陵终为成所并而已事见通鉴
夏四月壬申皇太子业即皇帝位改元
解题 (第 17a 页)
开运元年钱氏建元祐中守苏文忠公重建法堂有
题梁(元祐五年岁次庚午二月辛卯朔二十五日乙/卯上梁庆元三年 韩松 刻曰东坡先生翰墨无)
(不载于碑刻惟智果院法堂脊记独未入石因命工/摹勒以永其传今堂上有阁乃以真迹置 (第 14a 页)
题梁(元祐五年岁次庚午二月辛卯朔二十五日乙/卯上梁庆元三年 韩松 刻曰东坡先生翰墨无)
(不载于碑刻惟智果院法堂脊记独未入石因命工/摹勒以永其传今堂上有阁乃以真迹置 (第 14a 页)
使程戬惧祸及己,遂与同谋,因结宋兵以为外应。挚闻,即遣兵捕之,讯竟具伏,汝霖及戬并其党弹压崔荣、副统 韩松
、万户戚谊等皆就诛,至是以闻。三年七月,设汴京东、西、南三路行三司,诏挚居中总其事焉。十月,以里城毕
监生苏同春、监生林芳梅、李明贤、贡生林超英,以上各喜捐银四元。职员苏郁文、布经历翁裕佳、职员林国忠、 韩松
昆、监生刘辉、布经历张熙德、贡生郑用哺、府经县丞彭栋、岁贡生林宗衡、余同安、张四川,以上各忻喜捐银四 (第 14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