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編年類
目錄類
別史類
傳記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政書類
  园

 琼花园 梦粱录在褚家塘东(七修𩔖稿琼花惟扬/州有之𩔖聚八仙 宦)
  (者陈源
取孙枝接于八仙根上至今流传杭褚家/塘琼花园是也杭志修于咸淳洪武而琼花园不)
  (载偶至褚塘一土地祠 (第 29a 页)
       姜特立(字邦杰丽水人/已上孝宗时任)
  吴端(光宗/时任)      杨应龙
   陈源(已上理/宗时任)
     毛献忠(恭帝/时任)
  何灌(字仲源祥符/人未审其次) (第 50a 页)
  姚世琯(归安人/中书)    邵祥云(鄞人/教谕)
  吴天志(建德人甲/辰进士)   朱徽(杭州人/教谕)
   陈源
(杭州/人)     俞澄(仁和/人)
  沈元鋐(萧山人癸/丑进士)   袁安(平湖人庚/戌进士 (第 44b 页)
 黄度(宋史本传字文叔新昌人隆兴元年进士绍熙/中守监察御史光宗以疾不过重华宫度连疏)
  (极陈父子相亲之义又劾 内侍陈源
杨舜卿林亿/年三人为今日祸根罪大于李辅国上不听遂去)
  (宁宗即位诏复为御史改右正言韩侂胄骤窃政 (第 11b 页)
 觉庆(续文献通考四明人姓毛氏号寿堂自幼穷究/妙典二十载弃俗出家投礼梅峰和尚深入悟)
  (门至元初至云间 陈源
家端坐而化/源改创所居为兰若漆其身祠之)
 怀信(献徵录字孚中俗姓姜氏奉化人年十五离家/从法华院僧子 (第 32b 页)
   陈琳墓在宝应县射阳村
   袁术墓在宝应县治南三百步墓门有碑
  南北朝齐褚澄墓在城北三十五里 陈源
桥澄用
   石十八片为椁上刻所著修养方题曰齐褚澄
   方后冢发为萧广得之遗命其子渊复为椁用
   (第 24a 页)
   禅定寺在云峰寺东俗呼小北庵康熙四十二年
赐今额四十四年
御书般若相三字匾额
   积庆寺在府东南又名坐化庵元至正辛巳邑人
    陈源
为庆禅师舍宅建庆坐化肉身在焉庵因以 (第 3b 页)
  (履如之何博大以直能地能天尔性则然譬彼泉/蒙其达成川尔学尔问圣师之心令君之训长湖)
  (汪洋鳞潜羽翔乐/只君子德音不亡)历元屡加修葺明洪武中知县
  宋彬重建明伦堂后县丞周宗博知县 陈源
崔谕
  相继葺治成化中知县张淮置祭器(附/)张淮置祭
  器记(礼器之制尚矣笾篚以竹俎豆以木簠簋登 (第 34a 页)
   吴其琰(震泽县学/) 徐 灏(常熟县学/)
   陈 鹏(新阳县学/) 周 乾(松江府学/)
    陈源
(松江府学/) 沈裕猷(奉贤县学/)
   彭缉熙(娄县学/)  李兆六(上海县学/)
   姚  (第 24b 页)
  兴安县旧额太平乡(曰土乞陂 翁家陂 赤口堰新塘 瓦硝塘 姨婆塘 路边
塘 曹家塘 沙塘 马塘 官路塘 羯羊塘杨源塘 白水陂灌田四百九十亩 大新塘 大
小官塘 祝家塘 乌石塘 弋湖塘 小新塘 小官塘 石头塘)
招贤乡(曰石头塘 童

家陂 舒家陂 李家陂 黄柏陂 高陂 山塘荒塘 侯家塘 翁家塘 红莲塘灌田五百二
十亩 和尚塘 曹家塘 路边塘 大山塘有二破塘 乌石塘 陈胜塘 岩前塘 新塘 前
塘 白石陂 郑塘 里清塘 萼塘 吴家塘外清塘 郭塘 丫角塘 
陈源
塘 李家陂 毛
陂 余村陂 汪陂 大陂 超化陂 余陂 青苗陂 叶陂 东塘 舍塘有二 大源塘 黄源
(第 64a 页)
 小事不敢有隐则大事何由蔽欺帝深然之
冬十二月资政殿学士致仕胡铨卒(谥忠/简)
(辛/丑)八年(金大定二/十一年)春正月诏罢内侍兼兵职
 时拟以德寿宫 提举陈源
带浙西副总管给事中赵
 汝愚(字子直汉恭宪王元佐/七世孙居饶之馀于县)论驳以为不当帝谕宰
 执曰汝愚 …… (第 53b 页)
 其无误帝深然之(洽为人质直端重有大臣体尝言/居家不欺亲仕不欺君仰不欺天)
 (俯不欺人幽不欺鬼/神何用求福报哉)
二月 内侍陈源
有罪窜郴州
 源提举德寿宫恃恩专恣其厮役亦补官帝闻而恶
 之乃窜郴州籍其家以进德寿宫
夏六月监察御史 (第 57a 页)
 北面再拜
九月群臣请帝朝重华宫不听冬十一月始朝
 帝制于后久不朝重华宫会九月重明节(帝生/辰也)群臣
 连章请帝过宫不听而召 内侍陈源
为押班中书舍
 人陈傅良(字君举温/州瑞安人)不草词且上疏力谏给事中谢
 深甫(字子肃台州临/海人景 …… (第 13b 页)
 来思与皇帝相见卿等奏疏已令进御前矣及会庆
 节帝复称疾不朝丞相以下皆上疏自劾乞罢黜嘉
 王府翊善黄裳请诛内侍杨舜卿彭龟年请逐 陈源
 
以谢天下太学生汪安仁等二百一十八人上书请
 朝重华宫皆不报十一月彦逾等复力陈帝始往朝
十二月夏主仁孝 …… (第 14b 页)
 吉(字从之吉/州龙泉人)等再上疏以请起居郎兼中书舍人陈
 傅良请以亲王执政一人充重华宫使台谏交章劾
  内侍陈源
杨舜卿林亿年离间之罪请逐之
五月寿皇疾大渐诏嘉王扩问疾重华宫
 寿皇欲一见帝数顾视左右陈傅良以帝不往 …… (第 17a 页)
 (以罗点签/书院事)

内侍陈源
等十人
 侍御史章颖(字茂献临/江军人)论源及杨舜卿林亿年离间
 之罪诏皆贬官斥外
八月召知潭州朱熹 (第 23b 页)
  刘士遴
 刘鸿勋    王孙恂   易尚猷
 单兴乙    余见龙   樊之芳
 孙斯荪     陈源
周   邹国栋
 孙显宗    雷令闻   范承炽
 萧世泽    严皆春   胡胜祖 (第 44a 页)
 赖大雅赣州人益阳教谕献贼胁从至再不屈正衣
 冠端坐骂贼贼怒断其首两旬面如生(见府志/)
 贺兴隆李东阳贺兴隆传长沙安化清塘乡人元季
 尝率 陈源
隆姚廷曙等聚乡子弟为兵驻镇安寨有
 警辄禦之陈友谅兵起授参军甲辰率其众来归太
 祖嘉之仍予故官徐达之 (第 11a 页)
 簿正色直言历御史谏官抗论时政无惮逆鳞策蜀
 帅吴曦必反已果陷蜀如先生言累疏请光宗重过
 华宫斥内侍杨舜卿 陈源
邪佞罪浮李辅国极言韩
 侂胄误国乞肆市朝皆不报即解官去由是党论起
 国是乖侂胄虽诛而横挑强胡之祸成矣 (第 18b 页)
河决卫州及延津京东埽㳽漫至于归德府诏南北两
岸增筑堤以捍湍怒
八年春正月诏罢内侍兼兵职时拟以德寿宫 提举陈
带浙西副总管给事中赵汝愚论驳以为不当帝谕
宰执曰汝愚言有理且可防微杜渐进呈太上亦以为
然遂下此诏令枢 (第 20b 页)
 朱熹行部至台知州唐仲友为其民所讼熹按得其
实而仲友与王淮同里且为姻家已除江西提刑未行
而熹论之淮匿其章不以闻熹论益力章前后六上淮

不得已夺仲友江西新命以授熹熹辞不拜遂乞祠差
主管台州崇道观熹自是杜门不出作武夷精舍居之
 二月癸卯窜 内侍陈源
于建宁源提举德寿宫恃恩
专恣其厮役亦补官帝闻而恶之故窜寻移彬州且籍
其赀进纳德寿宫 三月戊辰李焘上续 (第 6a 页)
寿皇闻之曰留正真宰相也帝念特立复除
浙东马步军副总管赐钱二千缗为行装 戊午金河
溢曹州 闰月庚申朔诏 内侍陈源
许在外任便居住 …… (第 22b 页)
履提控刋修辽史 乙亥诏 陈源
毋得辄入国门 丁
丑减江浙月桩钱额十六万千馀缗 辛巳金诏有司
今后诸处或有饥馑令总管节度使及提刑司先 (第 25a 页)
贫民 丙子金诏臣庶名犯古帝王而姓复同者禁之
周公孔子之名亦令回避  内侍陈源
为寿皇所逐蓄
憾已深帝即位自郴州召还源与其党杨舜卿林亿年
朝夕离间两宫故帝虽疾平犹疑畏不朝重华 丙戌 …… (第 26a 页)
之罪宰执侍从台谏但能仗父子之义责望人
主至于疑间之根盘固不去曾无一语及之今内侍间
谍两宫者固非一人独 陈源
在寿皇朝得罪至重近复
进用外人皆谓离间之机必自源始宜亟发威断首逐 (第 27a 页)
陈源
然后肃命銮舆负罪引慝以谢寿皇使父子欢然
宗社有永顾不幸与及汝愚入对又往复规諌帝意乃
悟汝愚更属嗣秀王 (第 27a 页)
  帝
绍熙四年春正月己巳朔帝朝重华宫 癸未金尚书
省奏大兴府推官苏德秀为礼部主事金主曰朕尝语

卿百官当使久于其职彼方任理官复改户曹寻又除
礼部人才岂能兼之若久于其职但中材胜于新人事
既经练亦必有济后不可轻易改除 辛卯蠲临安民
身丁钱三年 金赈河北诸路被水灾者 丙申金东
京路副使王胜进鹰金主遣谕之曰汝职非轻民间利
害官吏邪正略不具闻而乃以鹰进此岂汝所职耶后
毋复尔 二月戊戌朔诏 内侍陈源
特与在京宫观
甲戌皇孙生 丙寅出米七万石赈江陵饥民 庚午 …… (第 1b 页)
欲亲出经略西事仲鸿曰宥密之地斡旋
者易公独不闻吕申公经略西事当在朝廷之语乎汝
愚悟而止 以永州防禦使 陈源
为入内内侍省押班 …… (第 7a 页)
之切哉不报 庚申帝将朝重华宫复以疾不果丞相
以下上疏自劾请罢政不报(考异宋史光宗纪云是日/彭龟年请逐 陈源
以谢天)
(下按龟年传云光宗尝亲郊值暴风两感疾大臣希得/进见久之疾平犹疑畏不朝重华宫龟年以书谯赵汝) (第 10a 页)
(愚且上疏请首逐 陈源
居亡何光宗朝重华都人欢悦/寻除起居舍人此盖绍熙三年十一月事也纪系是年)
(十月庚申误今/据龟年传正之 …… (第 10a 页)
监孙逄吉等再上疏请朝重华丁巳起
居郎兼中书舍人陈傅良请以亲王执政或近上宗戚
一人充重华宫使台谏交章劾 内侍陈源
杨舜卿林亿
年离间之罪请逐之 五月寿皇疾大渐欲一见帝数
顾视左右陈傅良以帝不往重华宫乃缴上告敇出城 …… (第 16b 页)
知閤刘弼言于汝愚曰
侂胄所望不过节钺宜与之不从适叹曰祸自此始矣
遂力求补外 侍御史章颖等劾内侍林亿年 陈源

舜卿诏亿年源与外祠舜卿与内祠 甲申以兵部尚
书罗点签事枢密院事 戊子罢杨舜卿内祠林亿年
常州居住 (第 24b 页)
陈源
抚州居住 八月己丑朔安定郡王子
涛卒 辛卯初御行宫便殿听政 癸巳除知潭州朱
熹为焕章阁待制兼侍讲诰词 (第 2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