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史類
故事類
目錄類
傳記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正史類
   右谶纬(四部十/二卷)
太元经九卷(扬雄撰/宋衷注)太元经十卷(陆绩宋/衷注)太元经十卷
(蔡文/邵注)太元经十二卷(陆绩/注)太元经十四卷(虞翻/注)太元经
十二卷(范望/注)太元经讲疏四十一卷(章/察)太元经发隐三
(章/察)说元一卷(王/涯)元颐一卷 太元经六卷(王涯/注)太元
经十卷(宋维/翰注)太元经十卷(林瑀/注)太元经传三卷(杜元/颖撰)

元经疏十八卷(郭元/亨)演元十卷 (陈/渐)
补正太元经十卷(范/谔)
(昌/)太元经释文一卷(林/瑀)太元经手音一卷(程/贲)太元音训
一卷(冯 (第 10a 页)
  赵抃守蜀皆宾礼之赐冲退素所请也察将死其
  乡人梦察以小童自随投谒告别曰此间嚣尘非
  修行地吾归阆苑矣察盖明术数得道者云 陈渐
演元十卷
  晁氏曰皇 (第 17a 页)
陈渐
撰渐尧佐之族子也国史有传 (第 17a 页)
 谓庸盖亦犹王氏之说也
 朱子曰龟山中庸有可疑处如论中庸不可能乃是
 佛老绪馀决非孔子子思本意罗先生 陈几叟
诸人
 以龟山中庸语意枯燥不若吕与叔之浃洽此可见
 公论之不可掩矣
侯氏(仲良/)中庸说
  一卷 (第 16a 页)
先生子四人迟过遂遽皆秉麾节邦人号
为万石廖氏(闽书/简录) (道南源委/延平府志) (宏/)
    宗正陈知默先生渊
陈渊字 (第 27a 页)
知默
初名渐字 (第 27a 页)
几叟
沙县人莹中从孙渊初受
业程门独先于莹中继亦受业龟山与罗豫章为友龟
山称其深识圣贤旨趣妻以女当知馀杭时 (第 27a 页)
害上一着猛省则可以入道矣先生服膺
此语凡世所嗜好一切禁止故学问日新尤不可及然
其晦迹求志人鲜知者沙县 陈默堂渊
每诣先生竟日
乃还谓人曰自得仲素日闻所未闻奥学清节南州冠 …… (第 4a 页)
  (二十馀载就豫章授官博罗主簿之岁溯上二十/九载当在崇宁三年甲申按是年以后龟山皆赴)
  (官非在家也所云见龟山于将乐者此则未合再/考龟山年谱辛巳春沙阳 陈默堂渊
投书问学以) …… (第 7a 页)
    (知是/否)
圣道由来自坦夷休迷佛学惑他岐死灰槁木浑无用
缘置心官不肯思(学道以思为上孟子曰心之官则思/书曰思曰睿睿作圣惟狂克念作圣)
(佛法一/切反是)

不闻鸡犬闹桑麻仁宅安居是我家耕种情田勤礼义
眼前风物任繁华
今古乾坤共此身安身须是且安民临深履薄缘何事
祗恐操心近矢人(外吾圣人之学申韩佛/老皆冇书在决择也)
彩笔画空空不染利刀割水水无痕人心但得如空水
与物自然无怨恩(吾道当无/疑于物)
权门来往绝行踪一片閒云过九峰不似在家贫亦好
水边林下养疏慵

   颜乐亭用 陈默堂

平时仰止在高山要以亭名乐内颜颠倒一生浑是梦
寻思百计不如閒心斋肯与尘污染陋巷宁容俗往还
坚守箪瓢 (第 17b 页)
心不改恐流乞祭向墦间
   寄傲轩用 陈默堂

自嗟踽踽复凉凉糊口安能仰四方目送归鸿心自远
门堪罗雀日偏长家徒四壁樽仍绿侯户千头橘又黄
我醉欲眠 (第 17b 页)
先生教人大扺令于静中体认大本未发时气象分
明即处事应物自然中节此乃龟山门下相传指诀
 附录
罗先生与 陈默堂
书曰承喻圣道甚微有能于后生中
得一个半个可以与闻于此庶几传者愈广吾道不孤
又何难之不易也从彦闻尊兄此 (第 48b 页)
   删定李西山先生郁
李郁字光祖光泽人元祐党人朝散郎深之子幼不好
玩坐立必庄从舅氏陈忠肃公学踰冠乃见龟山而请

业焉龟山一见奇之妻以第三女是时龟山以程氏说
教授东南一时学者翕然趋之而龟山每告之曰道之
所以传固不在于文字而古之圣贤所以为圣贤者其
用心必有在矣及请见于馀杭则其告之亦曰学者当
知古人之学何所用心学之将以何用若曰孔门之学
仁而已则何为而谓之仁若曰仁人心也则何者而谓
之人心公退求其说不合因取论孟读之蚤夜不懈十
有八年乃涣然有得龟山盖深许之龟山没以所学淑

后进亦曰学者于经读之又读于无味处益致思焉至
于群疑并兴寝食不置然后始当骤进耳 陈默堂
称其
学口目俱到未见其比游太学绍兴中以遗逸召对陈
当世大务高宗改容倾听补迪功郎除敕令所删定官
丁忧服 (第 40b 页)
 贤林立讲习而服行之其践履笃实百折不挫称有
 体有用之学梅溪列韩范司马十二名臣以公为殿
 后云再按龟山先生题李丞相送 陈几叟
序谓李公
 视了翁为前辈虽未尝从游而声气相求非一日也 (第 2b 页)
          广平府知府李清馥撰
  朱子延平门人并交友
 延平蕞尔土也自龟山先生载道而南一时从游若
 吴国华陈了翁 陈知默
诸贤同时讲明正学迨罗豫
 章李文靖一脉相传至朱子续杨罗李之宗恢大其
 统绪及门之彦若余氏大雅廖氏德明 (第 1a 页)
   诸县官厅
国初诸县惟有令尉间置主簿后始置丞县视民最亲
近去郡远者至六七舍民望得贤县官吏束手请命即
百里蒙福临莅听决可不先治其所哉自县立官设厅

事室宇随备岁久更葺或易地迁创往不可记巳矣见
于文籍不可略也闽县厅嘉祐七年重建(后陈知县凿/池开轩名曰)
(鱼乐有曹伟翁谷 陈渐
留题长篇熙/宁四年知县吕百能始立题名记)仍创主簿廨县东
隅崇宁间始置丞即县东南故驻泊杭越苏营地为视 (第 1b 页)
 公师事二程得中庸鸢飞鱼跃之传于言意之表践
 履纯固卓然为一世儒宗故见于行事深切著明如
 此(浏阳画/像记)
胡文定答 陈几叟
书曰某于龟山宣和靖康中诸所建
 白详载其本末此是他人不能言而龟山独能言之 (第 8b 页)
 太玄经疏十八卷(郭元/亨)太玄经手音一卷(程/贲)

 通玄十卷(王长/文)   演玄十卷 (陈/渐)
 说玄一卷(王/涯)    翼玄十二卷(张行/成)
 元包十卷(卫元/嵩)   元包数义二卷(张行 (第 26a 页)
   博士正字兼说书
崇政殿说书渡江后自尹彦明始彦明初以秘书郎兼
之后多以命卿监察官中间王龟龄范致能王与正皆
以郎官兼亦殊命也若绍兴中陈少南以博士兼说书
乾道末崔大雅以正字兼说书此则国朝所未有也

   非科目而兼讲读者或滥吹
中兴后非科目进身而侍讲读者自徐师川始其后 陈几
苏仲虎孙太冲尹少稷王能甫姚令则苏季真继之
议者谓亦无不滥吹若钱处和伯同父子则弟以为执
政兼官非诸人比 (第 10a 页)
将      刘行简
熊叔雅      赵德庄
朱伯原      郑成之
程仁奏稿进卷   相伯仁 陈知默      
李先之章贡集
陈邦先      毕良史又翻经堂诗
倪称绮川集    章叔度 (第 91b 页)
  太玄经注
宋衷        陆绩
蔡文邵       虞翻
范望        章察(讲疏四十六/卷发隐三卷)

王涯(又有说/文一卷)     宋惟干
林瑀(又有说/文一卷)     杜元颖
郭元亨        陈渐
范谔昌       林共(图一卷/)
王长文(晋通玄/一卷)
  太玄经
易可准乎曰难矣何为其难也曰 (第 7b 页)
酢《孟子解义》十四卷又《杂解》一卷谢良佐《语录》一卷陈禾《孟子传》十四卷

晁说之《易玄星纪谱》二卷 陈渐《
演玄》七卷许允成《孟子新义》十四卷范冲《要语》一卷

张九成《孟子拾遗》一卷《语录》十四卷张宪武《劝
    初,庙凡七座,缭以周垣,规式壮丽.中殿有蜘蛛结网楼,工构极巧.奈岁久老腐,虽重新者不一、二数,终不逮古制.环庙林木苍然,且多产药苗、珍禽;探幽胜者,朝暮接踵.左有洗马溪,千艘丛泊;右有龙湖庵,钟鼓锵鸣.浯之胜,唯斯为最焉.是为记(解智「孚济庙记」)
    浯洲牧马王庙凡数处,其神 姓陈讳渊,
浯人所称为恩主者也.而在丰年山之麓者,独号祖庙.神生前实居于此地,牧畜蕃息,云锦成群;故坪曰马坪、湖 (第 59 页)
  [隆庆四年正月戊寅],总督两广、福建都御史刘焘奏「讨平海寇林容等功」,命赏兵备张士纯等银两有差,磔贼首林容等于市。容,本海寇吴平残党,巢聚西海,劫掠为患。与曾一本残党许瑞相攻于吴川赤水海面,容败被执;瑞遂因容所虏千户朱本源求抚,献容等首从三百馀名、被虏教官谢赞、谢式、谢庠、 陈渐
阶、生员周坦等男妇四百馀名。事闻,兵部因请释瑞勿诛,许其立功自效。报可。
  [八月丙申朔],以福建 (第 6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