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史部
(志云召渠乘高泻水𩔖关中郑渠宋嘉祐二年/太守赵尚宽又修之为利甚溥人亦谓之赵渠)
(熙宁五年常平提举使 陈世修 请于唐州石桥/南北岸累石为虹桥架淮水入东西召渠灌注)
(九子等十五陂可使二百里间/水利均浃议不 (第 5a 页)
(熙宁五年常平提举使 陈世修 请于唐州石桥/南北岸累石为虹桥架淮水入东西召渠灌注)
(九子等十五陂可使二百里间/水利均浃议不 (第 5a 页)
百尺沟(在州城东本沙水也上承涝陂东南流注/于颖水次有大堰即古百尺堰又名百尺)
(堨亦名八丈沟宋熙宁三年大理丞 陈世修 里/陈州项城县界有八丈沟绵亘三百五十馀)
(乞因故道浚治兴复大江次河射虎流龙百尺/等陂塘灌溉数 (第 6a 页)
(堨亦名八丈沟宋熙宁三年大理丞 陈世修 里/陈州项城县界有八丈沟绵亘三百五十馀)
(乞因故道浚治兴复大江次河射虎流龙百尺/等陂塘灌溉数 (第 6a 页)
有旧迹可用力修治凡疏积水须自下流开导
则畎浍易治书所渭浚畎浍距川是也其时人人争言
水利提举京西常平仓 陈世修 乞于唐州引淮水入东
西邵渠灌注九子等十五陂溉田二百里提举陕西常
平沈披乞复京兆府武功县古迹六门堰于石 (第 6a 页)
则畎浍易治书所渭浚畎浍距川是也其时人人争言
水利提举京西常平仓 陈世修 乞于唐州引淮水入东
西邵渠灌注九子等十五陂溉田二百里提举陕西常
平沈披乞复京兆府武功县古迹六门堰于石 (第 6a 页)
宇,令内侍冯宗道往视,宗道以说者为妄。八月,叔献、汲并权都水监丞、提举沿汴淤田。
九月戊申,遣 殿中丞陈世修 乘驿经度陈、颍州八丈沟故迹。初, 世修 言:「陈州项城县界蔡河东岸有八丈沟,或断或续,迤逦东去,由颍及寿,绵亘三百五十馀里,乞因其故道,量加 ……龙、百尺等陂塘,导水行沟中,棋布灌溉,俾数百里复为稻田,则其利百倍。」绘图来上,帝意向之。王安石曰: 「世修 言引水事即可试,八丈沟新河则不然。昔邓艾不赖蔡河漕运,故能并水东下,大兴水田。厥后既分水以注蔡河,又 ……水,须自下流开导,则畎浍易治。《书》所谓'浚畎浍距川' 是也。」
时人人争言水利。提举京西常平 陈世修 乞于唐州引淮水入东西邵渠,灌注九子等十五陂,溉田二百里。提举陕西常平沈披乞复京兆府武功县古迹六门堰,
九月戊申,遣 殿中丞陈世修 乘驿经度陈、颍州八丈沟故迹。初, 世修 言:「陈州项城县界蔡河东岸有八丈沟,或断或续,迤逦东去,由颍及寿,绵亘三百五十馀里,乞因其故道,量加 ……龙、百尺等陂塘,导水行沟中,棋布灌溉,俾数百里复为稻田,则其利百倍。」绘图来上,帝意向之。王安石曰: 「世修 言引水事即可试,八丈沟新河则不然。昔邓艾不赖蔡河漕运,故能并水东下,大兴水田。厥后既分水以注蔡河,又 ……水,须自下流开导,则畎浍易治。《书》所谓'浚畎浍距川' 是也。」
时人人争言水利。提举京西常平 陈世修 乞于唐州引淮水入东西邵渠,灌注九子等十五陂,溉田二百里。提举陕西常平沈披乞复京兆府武功县古迹六门堰,
都司 黄昌贵[郑乾就(督委)]
千总 右哨 何邻芳(授劄付)
把总 左哨二司 戴有荣(授督委) 左哨头司 陈世修(授劄付) 右哨头司 王建功 右哨二司 吴宗泮(授督委)
外委 左哨头司 魏沈光(新换)左哨二司 徐鹏冲(新 (第 9 页)
千总 右哨 何邻芳(授劄付)
把总 左哨二司 戴有荣(授督委) 左哨头司 陈世修(授劄付) 右哨头司 王建功 右哨二司 吴宗泮(授督委)
外委 左哨头司 魏沈光(新换)左哨二司 徐鹏冲(新 (第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