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史類
地理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政書類
雜史類
編年類
金石類
岐将战襄阳太守皮
初为步军使光设伏以待之武陵太守苗光为水军藏
舟舰于沔水皮初等与贼交战光发伏兵应之水 陆同
奋贼众大败弘表光有殊勋迁材官将军梁州刺史先 …… (第 40b 页)
年五十六将卒谓子协曰杀我
者诸伧子能复之乃吾子也吴人谓中州人曰伧故云
耳赠辅国将军谥曰忠烈子协嗣协字 彦和
常缄父言
时中国亡官失守之士避乱来者多居显位驾御吴人 (第 50a 页)
  至直秘阁有书名

   陆同
(第 35b 页)
彦和
历阳人以父有常荫补官知望江县
  请蠲营田赋外之征移知庐江中外皆荐孝宗书
  其名于御屏擢知房州复以 (第 35b 页)
  鲁鼎祚妻冯氏临淮人

   陆同
春妻龚氏临淮人
  张联璧妻梅氏临淮人夫殁与妾陈氏同心守节
  王家元妻戈氏临淮人年十九夫亡孤亦殇荼 (第 20a 页)
  (朔作梗守以郁垒神荼副焉对操索苇目察区陬/司执遗鬼京室密清罔有不韪于是阴阳交和庶)
  (物时育卜征考祥终然允淑乘舆巡乎岱岳劝稼/穑于原 陆同
衡律而壹轨量齐急舒于寒燠省幽)
  (明以黜陟乃反旆而回复望先帝之旧墟慨长思/而怀古俟阊风而西遐致恭 (第 9b 页)
(则今湖湘以南庸蜀之地皆是便山水习险阻之民不/动中国之兵精卒已逾于十万矣况足下与大朝封疆)
(接畛水 陆同
途殆鸡犬之相闻岂马牛之不及一旦缘/边悉举诸道进攻岂可俱绝其运粮尽保其城壁若诣) (第 9b 页)
 十里鱼鸟涵泳士民向风遂为一方之盛开元二十
 二年法师化去学士徐安贞为之碑会昌中寺燬碑
 亦堙没大中十二年寓士 陆同
芳浚井得石函华严
 经六十一卷遂名华严井舍宅为寺建塔以藏焉宋
 治平年中赐今额建炎罹兵燹其地没为民居 (第 60b 页)
  归珧(宝历中因阵浑故/迹置上下湖又开)
   (北湖溉田千馀顷及/筑南道人称贤令)
 国朝
   陆同
(咸平/中)     章德一(景德/中) (第 9a 页)
 显德元年钱氏建旧名保安治平间改今额
崇善寺
 天福七年僧处斋建旧名众善治平二年改今额
广严寺
 在临平鼎湖吴地记云大中十三年常州督邮 陆同
 
芳寓居临平浚井得石函有华严经一部乃奏舍宅
 建寺遂以华严名隋废唐文明间重修复旧额治平
 二年改今额 (第 13b 页)
(吴人以博闻多/识拜大鸿胪宝)
(鼎中使于晋贾充荀勖等/欲傲以所不知皆不能屈)︹晋︺顾荣(雍孙与二 陆同/
入洛时人号为)
(三俊拜郎中历廷尉正后还吴为东海王军咨祭/酒广陵相陈敏反荣与周屺甘卓纪瞻等起兵攻) (第 2b 页)
 张瑁(宋以御史知杂知宣州因家繁昌千口同居内/外肃然杨杰书义居二字遗之孙崇熙宁三年)
 (进士官至/太常丞) 陆同(历阳人建炎间父有常知临淄抗敌/死节同以知望江县转庐江条上中)
 (原形势迁两京转运判官卜居芜湖/而归老焉子世良官至广东提刑)
杨宏中(福州人/宋国子)
 (生宁宗时赵汝愚窜永州祭酒李祥等连疏救争俱/被斥宏中曰师儒能辨大臣之冤而 (第 16b 页)
   因此间呼唤故尔回来又安庆有算命之浙江人

 
  大志结交往来过客平湖有 陆同
庵自言遍天下
  凡才能学问之人俱会过终日往来各处看形势
  谋为不轨通州沙上当年闻得有一陈千岁系海 (第 515a 页)
  贼等语大槩供出在案随即分行密提并差拿
  同
庵陆剑门等到官与先后获解各犯止令彼此
  隔别质供尚未动用大刑察据所言各有情节非
  系一起如在常州 …… (第 515a 页)
  衡南包六痴皆其相与康熙五十三年在京遇平

 
 
   史官衔书内伪号系东明龙飞六年乙未十一月
   而投书者则供为闽人高晴主仆其 陆同
庵经(臣/)
   亲讯细察状猊语言并所访平日作为竟是因思
   想异谋日久遂成颠魔一般终年辛苦寝食 (第 516a 页)
晚年取诸儒语录昕夕研究。作性习图、义利说及荆园小语、进语诸书。尝曰:「主静不如主敬,敬,自静也。朱、 陆同
适于道,朱由大路,虽迟而稳;陆由便径,似捷而危:在人自择耳。」奇逢谓其苦心积虑,阅历深而动忍熟。裔介
荆湘以南、庸蜀之地,皆是便山水、习险阻之民,不动中国之兵,精卒已逾于十万矣。况足下与大朝封疆接畛,水 陆同
途,殆鸡犬之相闻,岂马牛之不及?一旦缘边悉举,诸道进攻,岂可俱绝其运粮,尽保其城壁?若诸险悉固,诚善
盘厝等处,再图进取。在籍捐升参将林文明,亦率壮丁在该庄与四块厝之贼打仗得手。此臣进扎彰境督办各军水、 陆同
举,痛剿贼巢三日,连获大捷、焚燬各庄、断贼粮道之情形也。
  同日,接到彰化县凌定国印禀,据称鹿港同 (第 432 页)
  立给埔垦契字人番业主潘大陆,缘有承祖遗下崁顶大崙尾庄佃人王还观、王叠山二佃,逐年应佃陆口粮租粟,二佃合计共该谷一石四斗正,由来无异。兹陆乏欠费用,无奈,托中引就与汉人王还观。姑念业佃相依,时恳给埔垦契出佛头面银七大元正。银即日 陆同
中交收足讫;其园东西四至,并配纳口粮,载上手前垦大契内明白。一给埔垦千休,日后及子孙不敢言找洗贴契尾 (第 572 页)
旨斥驳;刑部尚书刘泽深疏言:『道周以建言诛,非皇上覆载之量也』!遂戍辰州。道出杭大涤山,与诸生极论朱 、陆
同异。已而嗣昌败,道周复故官;遂称病归。
  甲申(一六四四),南都起吏部右侍郎。道周不欲出,马士英 (第 297 页)
    (案庄史波及,因先生合词简举,留案得释。所著得案,日记述之甚详。初就狱,臬法若真(字黄石)索弁语,司李纪元(字子湘)寒温狱中三四,府丁咸池愿倾家为之赎,仁和令张玉甲割囊留赠。及北逮,杨千波匿其诗稿,王望为办朝夕。上至督抚部院,无不周旋营护云。笔帖式意陆晋所使,不过谱中揣度,日记中并无明文。因陆晋误及吴将军。吴贫时,亦曾乞食故也。王、钮诸君承袭其讹,载之笔记,遂令后人信以为真,是不可以不辨。)



癸卯(一六六三),先生六十三岁。
  浔案波累者以千数,不能尽拘而北,遂移狱还浙讯。在絷咸不赦,惟先生与范、 陆同
(日记:范、陆系余牒连名,部抚虑内勘必及,亦起解入都,而部对无名,且原案 (第 166 页)
  辛卯(二十日),江宁巡抚土国宝奏:『苏松提督吴胜兆谋叛,杀死方姓推官、杨姓同知;督标将官张永义等立缚胜兆并同谋之 陆同,
获伪银印一颗,随解江宁内院臣洪承畴研审确情,请旨发落。其叛党马雄、顾友成逃脱』。命察永义等功次并二厅 (第 42 页)
  吴胜兆,字□□;□□人。为清守松江,有思汉之心。吴中豪杰欲因以为功,于是相聚其幕中,为之计画;而以招抚之名,内结太湖义旅戴之俊、周天□、 陆同
等,外求援于海上。兵部尚书陈子龙蜡书至黄斌卿,斌卿犹豫不敢应,张名振以其兵就约。时斌卿进爵为威虏侯, (第 191 页)
  先是,疏上,屡严驳,声息汹汹,而曾莫必其命。黄景昉拉同乡蒋德璟、王家彦谒谢升公请之。升太息曰:死矣,迟秋为幸。闻之失色。总阁承韩城毒燄之后,馀威尚震,武陵方以督辅出柄,得宣督,遂入为中枢,同憾道周前疏刺骨,同年费县、井研、谊漠如滑县,且下石矣。会周延儒新召至,众喁喁想望风采。道周前此褫职,属延儒为政。颇内愧。至是,诸名流力怂恿之,婉为开释,得免死,改永远戍。道周在狱中,手写孝经百馀本,流传为宝,所著易象正书,直于血肉淋漓、指节垂断之时成之。二十图、六十四象,正天心,出月窟,自二三高足外,鲜能传其学者。董子繁露,邵子皇极,方之褊矣,沈酣易象,晚若前知,其以都事里居,不免缧绁,既就逮,送者有萧萧易水之咏。道周曰:无忧,但书完三千纸者出矣。卒验。戍楚辰州,取道杭之大涤山,与诸生极论朱、 陆同
异,过九江病雪,更取易象正删定之。曰:后世谁复定此者?间犹省身世,中夜酸凄,自己已出得褫革。丙子 (第 27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