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史鈔類
正史類
傳記類
雜史類
法制類
詔令類
金石類
诛而私相伤杀者虽一身逃亡皆徙家属于边其相伤
者加常二等不得雇山赎罪如此则仇怨自解盗贼息
矣夫理国之 道举
本业而抑末利是以先帝禁人二业 (第 40b 页)
迹可观
历任以来各无公私过犯内张尧夫是故礼部尚书张
咏曾孙到邑三年临事精敏威惠兼着奉行新法夙夜
匪懈 僧道举
人等累次经转运司陈状称本官婚田斗 (第 33b 页)
以攻边是乃借寇兵而为贼除 道举
全蜀以遗之此四
事也臣窃观蜀之西南一都会国家之宝库天下珍货
聚出其中又人富粟多顺江而下可以兼济中国今 (第 33a 页)
有天灾不亦善乎文侯
喟然叹曰善
汉武帝建元六年六月丁酉辽东高庙灾四月壬子高
园便殿火董仲舒对曰春秋之 道举
往以明来是故天
下有物视春秋所举与同比者精微眇以存其意通伦
𩔖以贯其理天地之变国家之事粲然皆见亡所 (第 5b 页)
月/然十一月二十五日奏始到恐日太远今)
(从本纪实录载此月疑十月/遣钦祚十一月乃破契丹也)
先是诏诸 道举
有德行者于是皆集阙下命学士院试
问吏理而曹州所举人孔蟾所对稍优丙寅以蟾为章
丘县主簿
是月王师克连州 (第 16b 页)
人多致谤议
故上亲阅试焉
丁酉枢密直学士刘师道责授忠武行军司马知制诰
陈尧咨单州团练副使先是师道弟几 道举
进士礼部
奏名将廷试近制悉糊名校等尧咨为考官教几道于 (第 28b 页)
  真宗
天禧三年秋七月戊午崇仪副使史莹责授供备库副
使坐所治惠民河堤决坏民庐舍故也(本志作崇/仪使当考) 诏
河东路不许携家赴任州军有官员挈属在彼者并令
发遣离任

辛酉知河南府冯拯言父老 僧道举
人等列状愿赴阙
请车驾封中岳上曰兹事体大未可轻议令拯慰遣之
 诏河北州军民有越北界市粮及不系禁物为北 (第 1b 页)

道举
科首一两句为问能以本经注疏对而加以文辞
润色发明之者为上或不指明义理而但引注疏备者
次之并为通若引注 (第 8b 页)
之要为献其志亦犹所以事
大行皇帝也所以然者臣历观古今之行事竭尽平生思
虑质诸圣贤之格言治乱安危存亡之 道举
在于是不可
移易是以区区首为累朝言之不知臣者以臣为进迂阔
陈熟之语知臣者以臣为识天下之本源也夫治乱安 (第 16a 页)
谓和万邦也尧舜之 道举
是三者而黎民于变时雍今
三者皆未得其道此天下所以未登尧舜之盛也欤臣
愚窃尝慨然太息以陛下之圣有天下之 (第 6a 页)
馆诸州置道学生徒有差(京都各百人诸州无常员习/老庄文列谓之四子荫第与)
(国子/监同)谓之 道举
举送课试与明经同凡举司课试之法
帖经者以所习经掩其两端中间开唯一行裁纸为帖
凡帖三字随时增损可否不一 …… (第 29a 页)
悌廉耻之行荐焉委有司以礼待之试其所通之
学五经之内精通一经兼能对策达于治体者并量行
业授官其明经进士 道举
并停旋复其故矣贞元二年
诏习开元礼者举同一经例明经习律以代尔雅至六
年诏礼部侍郎亲故移试考功谓之别头 (第 31a 页)
官诛而私相伤杀者虽一身逃亡皆徙家属于边其
相伤者加常二等不得雇山赎罪如此则仇怨自解盗
贼息矣夫理国之 道举
本业而抑末利是以先帝禁人
二业锢商贾不得宦为吏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
富商大贾多放田货中家子弟为之保 (第 52b 页)
也石交之 道举
雠以相益割骨肉以相明犹不相谢也
况吾但委意于元俭而君不能忍邪论者由是明洪无
私洪少不好学问而忠清款亮 (第 16b 页)
承天造
立表檄及晦下承天留府不从到彦之至马头承天自
诣归罪彦之宥之后补尚书殿中郎兼左丞吴兴馀杭
人薄 道举
为劫制同籍期亲补兵 (第 64a 页)
道举
从弟代公道生
等并为劫大功亲非应在补谪之例法以代公等母存
为期亲则子宜随母补兵承天议曰寻劫制同籍期亲 …… (第 64a 页)

道举
为劫若其叔父尚存应制补谪妻子营居固其宜
也但为劫之时叔父已殁代公道生并是从弟大功之
亲不令补谪今若以 (第 64b 页)
  举士
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然其大要有三由学馆者曰
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其科之
目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俊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

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 道举
有童子而明经之
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傅
有史科此岁举之常选也其天子自诏者曰制举所 …… (第 1b 页)
 之学每问经十条对策三道皆通为上第吏部官之
 经义通八策通二为中第与出身下第罢归论语孝
 经孟子兼为一经其明经进士及 道举
并停诏议之
 给事中李栖筠等议曰三代之选士任贤皆考实行
 是以风俗淳一运祚长远汉兴监其然尊儒术尚名 (第 15b 页)
  指斥上怒斩之同保九辈永不得赴举恩威并行
  至于如此
二年亲试举人有中书吏人及第上令夺所授敕牒乃
诏禁吏人应举
淳化三年是岁诸 道举
人凡万七千馀人苏易简知举 (第 23b 页)
殿便室皆是正名斯大惑矣寻石建韦元成孔光)
(䓁傅其义可知/便读如本字)上素服五日
 董仲舒对曰春秋之 道举
往以明来按春秋鲁定公
 哀公时季氏之恶已熟而孔子之圣方盛夫以盛圣 (第 8a 页)
之谓江陵虽遇赦恩故合枭首妇本以义爱非支属黄
之所恨情不在吴原死补兵有枉正法诏如渊之议
吴兴馀杭人薄 道举
为劫劫制同籍周亲补 (第 25a 页)
道举
从 …… (第 25a 页)
公等母存为周亲则子宜随母补兵何承天议曰寻劫
制同籍周亲补兵大功不在此例妇人三从即嫁从夫
夫死从子今 道举
为劫若其叔尚在制应补谪妻子营
居固其宜也但为劫之时叔父已殁代公道生并是从
弟大功之亲不合补谪今若以叔 (第 25b 页)
  己文行虽高以晚出东坡门故不及四人之著故

  无己作佛指记云余以词义名次四君而贫于一
  代是也而无咎诗云黄子似渊明城市亦复真陈
  君有 道举
化行乡井淳张侯公瑾流英思春泉新
  高才更难及淮海一髯秦当时以东坡为长公子
  由为少公无己答李端叔 (第 5b 页)
 事安能预知朕皆信其清操而委任之各衙门官员或
 谨慎有守或生事奔竞岂有不知者但将有守之人举
 出则被举者自能效力寻九卿詹事科 道举
出吏部郎 (第 4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