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安远大将军吴琇墓在方山村
 防禦使兼元帅陈玉墓在苌池村通志名仞
 都元帅陈杰墓在苌池东山麓
 大将军赵鉴墓在县北 兴道
(第 11a 页)
 大将军赵铎墓在 兴道

 监军使齐宝墓在县东南二十里皇后村
 参知政事侯德用墓在县西南郭村
 监军使宋茂墓在圣祐二都徐峪 (第 11b 页)
  永宁寺(在庐陵县吉唐桥唐会昌间僧友云建明洪武三年僧崇德重建)

  多宝寺(在庐陵县儒林乡唐会昌间僧虚白建宋咸淳谦禅师重建明洪武十年 僧兴道
重修) (第 3a 页)
 (东北/后废)
兴道 后主遣王平守兴势即今兴道县晋属汉中郡
 (通/典)汉水在兴道县南二百步(寰宇/记) 兴道
故址在洋县
 东门内晋置 (第 106a 页)
兴道
(汉中府志误按晋置兴/道县府志 以为郡)
魏兴郡 属荆州统县六(晋书地/理志)魏文帝以汉中遗民 (第 106a 页)
 (寰宇/记)县西南至洋州一百三十里(元和志洋按贾志/云在今 县东八)
 (十里黄/金谷)
真符 本华阳开元十八年析 兴道
置天宝三载省八
 载复置因凿山得玉册更名隶京兆府十一载来属
 (唐地/理志)本安阳县地初置于梨园北以 (第 33a 页)
 在县北四十里南引湖水北入江阴界 西界泾在

 招义乡与武进分界 蟆塘港在县西北 兴道
乡自
 咸塘河西为邹祁河至兴宁界口为蟆塘尖其河即
 蟆塘港西北行二里许与西瓜渎会北入江阴界
 咸塘河 (第 21b 页)
  开皇中郡废大业初州废县复曰西乡属汉川郡唐武
  德初复于县置洋州天宝初曰洋川郡十五载徙郡治
   兴道
以西兴属焉宋亦属洋州元属兴元路明属汉中
  府
 本朝因之 县城通志宋建于蒿坪山之阳元迁今治建
   (第 5a 页)
万见酬承嘏许之逡巡赍程试入而书帖出授嘏明日
携钱诣 兴道
里询吏姓氏吏家人出云主父死三日力
贫未办周身之具承嘏惊叹方知棘闱所见乃鬼也遂
以钱赠其家(尚书/谭录 (第 12b 页)
 司马子微坐忘论(白云先生撰同太/和三年刻 上)
 白乐天游王屋山诗(白居易撰/年十月题) (太和六/同上)
周汉宾
  兴道
观新建斋堂记(撰并正书月薤叶篆额常乾/符四年七 七日建)
寇元京 韦抱元
 南岳修金箓斋坛碑(道士 (第 20b 页)
今者 兴道
之会还尔遂非再猲八座尚书欲令便向下
座州县军城之礼亦恐未然朝廷公宴之宜不应若此
今既若此仆射意只应以 (第 10b 页)
  兴道(在州西北四十里南招义万安北江阴州界/东兴宁西晋陵县江阴州界)

  万安(在州西二十五里南开元北招义东兴道西/布政乡界)
  招义(在州西北四十里南万安北 兴道
东万安西/晋陵县界)
  青城(在州西北五十里南神护北招义东招义乡/西晋陵县界)
  神护(在州西北 …… (第 20a 页)
  玉祁  西陈  杨庄  黄巷

  后曹  吕舍(八都并属 兴道
乡)  陈村
  惠符  万寿  青墩  徐村
  吴蒋  东孟  西孟  陈城
  张高庄(九/都 …… (第 22b 页)
  张塘桥(在张村/江阴路)马镇小桥(通江/阴路)高鲁堰桥
  胡家渡桥(江阴水路上/并属兴宁乡)   麻塘桥
  塘头桥(并跨麻塘港/并属 兴道
乡)    潘葑桥(通大塘/)
  万寿从村桥 茅渎桥   蠡口桥 (第 32a 页)
推况出自北门入江阴之水道莫此为大特以岁久蔑
有识者姑辨其说用阙其疑
欧渎去州西北四十里 兴道
乡有减水石䃮斗门闸宋
元祐间置盖以芙蓉湖为田遇涝则开闸泄水从闸口
出由江阴界以入江
闸口河其水从五泻 …… (第 30b 页)
芙蓉湖在州东北 兴道
乡寰宇记云上湖一名芙蓉湖
亦谓之无锡湖占晋陵江阴无锡三县界西去常州五
十九里东西四十五里南北四十里深 …… (第 31b 页)
堤岸堰水塞湖为田今悉南东其亩矣湖之经界漫不
可考独 兴道
乡麻塘桥至今有湖东湖西之称亦皆良
田无复痕迹以诸家传记所载考之则芙蓉湖占平江
常州江阴凡三郡自无锡推 (第 32b 页)
之其南当与延祥乡鹅肫
荡接为控长洲之境东入 兴道
乡麻塘港以北为洞江
阴之界北出 (第 32b 页)
兴道
乡越欧渎为掩晋陵之域其西则五
泻水从东流入于湖如此则南北不下七八十里东西
亦四五十里始合传记所载独徐 …… (第 32b 页)
在横山之北不应与惠山远近不伦姑辩
其说合诸家传记之载并著徐州记之失好事者或可
因是以求古迹
西瓜渎在 兴道
乡其源出天授乡运河自蠡河西北至 (第 33a 页)
兴道
乡而始以渎名行二里而与麻塘港合 (第 33a 页)
郡隋开皇中郡废大业初州废/县复曰西乡属汉川郡唐武德元年复于县置洋)
(州天宝元年曰洋川郡十五载徙郡治 兴道
以西/乡属焉宋亦属洋州元属兴元路明属汉中府) (第 3b 页)
 视旧省六驿人皆以为利其馀力比次案
牍簿书藏之以十五万计至它州亦然既

罢州人绝桥闭门遮留夜乘间乃得去(行/述)
在洪会岁大疫自州至县镇亭传皆储药以
授病者民若军士不能自养者以官舍舍
 之资其食饮衣衾之具以库钱佐其费责
 医候视记其全失多寡以为殿最人赖以
 生安南军 兴道
江西者诏为万人备州县
 暴赋急敛刍粟价踊贵百姓不堪公独不
 以烦民前期而办又为之区处次舍井㸑
 什器 (第 3a 页)
。宋故州,属利州路。元初,改隶兴元路。旧领兴道、真符、西乡三县。元初,析西乡县隶兴元路。至元二年,并 兴道
、真符二县入本州。

  金州。下。宋故州,属京西南路,后改隶利州路。元初,隶兴元路。旧领西域、汉
照磨兼管勾各一员。置司甘州路。初为巩昌道,后改中兴道。至元二十年,改河西陇北道。至元十一年,改西夏中 兴道
为陇右河西道。二十四年省。

西蜀四川道肃政廉访司。廉访使二员,副使手员,佥事四员,经历、知事、照
御杜尾、杜祐,始知兴道王果领兵迎敌。官军过可离隘,至洞板隘,又遇其兵,与战败之,其首将秦岑中伤死。闻 兴道
王在内傍隘,又进兵至变住村,谕其收兵开路,迎拜镇南王,不从。至内傍隘,奉令旨令人招之,又不从。官军遂分六道进攻,执其将大僚班段台。兴道王逃去,追至万劫,攻诸隘,皆破之。 兴道
王尚有兵船千馀艘,距万劫十里。遂遣兵士于沿江求船,及聚板木钉灰,置场创造,选各翼水军,令乌马儿拔都部 ……走匿山林。官军获船一万艘,择善者乘之,馀皆焚弃,复于陆路追三昼夜。

获生口称上皇、世子止有船四艘, 兴道
王及其子三艘,太师八十艘,走清化府。唆都亦报:日烜、太师走清化。乌马儿拔都以军一千三百人、战船六十艘 ……。乃遣明里、昔班等送彰宪侯、文义侯及其弟明诚侯、昭国王子义国侯入朝。文义侯得北上,彰宪侯、义国侯皆为 兴道
王所杀,彰宪侯死,义国侯脱身还军中。

官军聚诸将议:「交人拒敌官军,虽数败散,然增兵转多;官军困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