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史類
地理類
傳記類
法制類
雜史類
目錄類
正史類
編年類
史鈔類
 四以上为第但令直书事义解释分明不用空写疏
 文及务华饰其十节总于一道之内问之馀科准此
 其口问诸书每卷问一节取其心中 了悟
解释分明 (第 20a 页)
 圆莹建浮图夜常有光
净公和尚俗姓李潞州人昭觉寺僧幼颖悟父授孝经

 至曾子避席即整衿起父问之对曰闻师命尚如此
 况父命耶后应召作资戒大会赐紫衣遣还
道荣紫团 僧了悟
能振宗风
正宗兴教禅师潞州人幼名张德十二岁礼紫团僧道
 荣为师精内典座下听讲者云集晚悟禅理同大力
  (第 36b 页)
 洞塑佛像以李广为寺护法神泰定二年立碑铭明
 弘治十五年僧广仙募修为清凉寺下院张锭撰记
回光院在县东北二里庙下村元大德四年 僧了悟
(第 49a 页)
 广润寺 赤城志在县西南五十里旧名普济晋僧
  昙猷建宋大中祥符间改今额台州府志明景泰
  间僧休庵重建崇祯间 了悟
增廓之
国朝顺治间僧自融重建木陈师道忞居此
 玉溪寺 台州府志在县东南八十里旧名湫水唐 (第 23b 页)
  阳居寺(在德安县南博阳山相传何氏兄弟九人修炼于山巅同日飞升有道童随之从空堕落至今
有堕郎峰神极灵验有祷辄应元壬辰兵燬明成化间重建)


  朝天寺(在德安县道颜山明初僧瑞庵建本朝顺治九年 僧了悟
重修)

  天兴寺(在德安县北六十里明洪武间建 本朝顺治间僧成满重修)

  洞霄观(在德安县北四 (第 24a 页)
   (真人)张宇初

  凿石开兰若栖禅结上方然灯闻佛磬听雨宿僧房古
树岩云合幽花涧濑长素耽坡谷辈 了悟
幻中忙

  送朗癯入匡山       (释)读 彻

  独向匡庐去安禅第几重九江黄叶寺五老白云峰 (第 27a 页)
  步入龙沙倍有神欲登彼岸问前津法华钟响非关耳

祗树花开别是春杯渡影疑江上棹锡飞风净色中尘
上人话我真如谛 了悟
西来亦此身

  忠礼书院(并序)        戴九元

  世宗为故学士夏文悯公建堂赐名璚恩楼曰 (第 39b 页)
  (侧身望岩窦解衣憩林表是时夏春交野色乱青/缥川光乍明灭地脉互萦绕冈峦蚁垤出井邑蜂)
  (衙扰红尘洛阳昏白云太行晓元功信冥/漠一览疑可 了悟
彼东山人胸中鲁宜小)
 元许衡苏门山(大山如蹲龙小山如踞虎烟岚郁苍/翠远近互吞吐我来苏门居遨游成) (第 38b 页)
  (臣/)等谨按

万善殿正中恭悬
世袓章皇帝御书额曰敬佛
皇上御书联曰万象證圆通金轮妙转三乘皈定慧华
  海长涵又曰 了悟
彻声闻花拈妙谛净因空色相
  月印明心皆
皇上御书殿后恭悬
圣袓御书敬佛二字额
圣袓仁皇帝御制上元幸 (第 18a 页)
  破地狱陀罗尼惟一隅漫漶仅辨年月耳

增慈悲庵西院内有辽慈智师石幢(五城寺/院册)
(增大辽故慈智大德阙记略净师讳赈俗姓魏氏□阴/田阳人也丱岁礼悯忠寺守 上人落发颂白莲经遇)
(恩得度后因游方止于上都别创精蓝挂锡而住大安/九年会门人觉智大师诏赴阙庭因达黈听乃特赐紫)
(衣慈智之号寿昌四年三月九日因疾奄化于临燕讲/院至五年四月十三日葬于京东先师茔侧师以精进)
(心脂不退轮以勇健力挝无畏鼓仪范所摄惠用所诱/贵高憎慢罔不钦服其威重如是心行禅身持律起居)
(动息皆有常节虽冱寒隆暑风雨黑夜礼佛诵经手不/释卷四十馀年凡十二时未尝阙一其精进如是即既)
(疾亟四大将壤无恋著念无厌离想门弟子馈药数四/师报之云色身终坏乌用是为言说怡然就化其 了悟)
(
如是临终之日暴风急起画如暗夜对而莫睹洎师迁/逝倏然乃止门人仰师之德感师之恩瘗灵骨于其下) (第 5b 页)
 弗濡大中间修行程乡阴那山临没说偈趺坐而化

 乡人即庵祀之
 寂照大师姓周名全真郴州人自幼 了悟
出家元和
 中游罗浮至湘山因居焉会昌五年诏汰释氏一夕
 顶生肉髻须发自此遂服衣冠居城西净土院咸通
  (第 20b 页)
八年二月十日谓弟子曰无色界天请吾说法是夕
 坐化年一百三十有二
 五代赞圣禅师姓卢名道伦新兴人童时削发游韶
 州云门山事洪智大师 了悟
后居龙境山法相禅院 (第 20b 页)
 临 济(俗名邢义元南华人初同睦州在黄檗坐下/得佛法大意后住镇州临济院即名临济和)
 (尚远近来参者惟示以辨魔㨂异之旨会赵州游方/到院彼此对质应机 了悟
懿宗咸通八年示寂传其)
 (法者凡十六宗/皆号临济法嗣)
 赵州和尚(俗名郝从谂曹州人师事南泉受戒后 (第 15a 页)
  福 湛(号天渊楚人居蓬溪智林寺勤苦修行解/悟空寂为时禅宗所著有天渊录二卷及)

  (卒有偈云七十七年一笑终倒骑木马吼/西风我今脱壳飞腾去明月清风一样同)
  无 际(姓莫名 了悟
一号蚕骨安岳人居大竹黑/崖勤苦修行久之若有所得乃师古拙及)
  (无念遂得释氏之要既而卓锡道林四十馀 (第 93b 页)
 (公分栖处也山空水流人境俱寂宜为脩禅读书之/地胜国时有断崖和尚肇业于此继之宝昙昙传为)
 (断崖转生皆 了悟
之人地理家谓其四兽俱全风气/藏郁以是观之吴城诸兰若莫之及矣是夕宿西小) (第 22b 页)
 人来游立庵于此插竹护篱落后遂成林初名宝林

 寺宋祥符元年改今额绍兴六年 僧了悟
建塔凿地
 得砖有长安二年瞿像宝塔字乃知唐武后时尝建
 塔宇于此永乐四年僧拱辰重建归并寺一院一庵
  (第 52b 页)
便须事上鍊习此处原无定方(答贺/弘任) 所云居敬穷
理二者不可废一要之居敬二字尽之矣自其居敬之
精明 了悟
处而言即谓之穷理非有二事也纵使考索
古今讨论经史亦是居敬中之一条件耳敬无所不该
敬外更无馀事也认得居 …… (第 5a 页)
意真识生几者则必兢兢
业业所谓不足不敢不勉有馀不敢尽方为实学今人
亦有自谓能识生几者往往玩弄光景以为 了悟
则涉
于无忌惮矣(答王/梦峰) 禅家之学与孔门正脉绝不相侔
今人谓孔释之见性本同但其作用始异非也心迹 (第 9b 页)
百姓日用而不知明道之责归
君子圣远言湮各得其性之近莫知所取衷也故曰君
子之道鲜矣又曰苦修后悟方是真悟 了悟
后修方是
真修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未尝致纤毫之
力此其存之之道此名彻悟亦名真修悟修并举譬则
(第 8b 页)
弃之澄心体认久之 了悟
入目即不忘年十五读性理
书欣然有会作夜气钞扩良心诗一生孜孜讲学多所
自得大抵在思上做工夫心头有一分检 …… (第 12b 页)
极太极及理气同异性命精粗性
善是否予曰此等语予亦能剿先儒之说及一已之谬
见以相发明然非汝今日急务假若 了悟
性命洞达天
人也只于性理书上添了某氏曰一段言语讲学门中 (第 15b 页)
弗性者焉(气质/说) 凡 了悟
者皆乾也修持者皆坤也人
从迷中忽觉其非此属乾知一觉之后尊道而行此属
坤能皆乾坤之倪而非其体乍悟复迷乍 …… (第 58b 页)
成物也故学者 了悟
在片时修持在毕世若曰悟矣一
切冒嫌疑毁藩篱曰吾道甚大奈何为此拘拘者则有
生无成苗不秀秀不实惜哉(乾坤 (第 59a 页)
止知至以后体之当身一一无碍方谓之 了悟
悟岂易
言乎若仅取当下一点灵明瞥然有见时便谓之悟恐
少间已不可复恃(已上迷/悟关)
大学杂辨夫大学之 (第 12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