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史部
   朱子祖墓在婺源县一在连桐一在官坑岭一
   在王桥一在镇下一在杨村一在小港绍兴中
   文公自崇安归里访求诸茔封识而去
    胡方平
墓在婺源县太白长墩
   先儒滕珙墓在婺源县二十一都思溪与兄璘 (第 30a 页)
  士著有鸡肋录管锥志井观记
  徐骧字伯骥婺源人学于胡宏著羲易图皇极经
  世发微
  李伟字敬叔祁门人师同郡 胡方平
咸淳中任郡
  学宾师入元不仕尝作经史训注二图
  刘光字元辉歙人开门授徒五十馀年元行省差
  充宁 (第 5b 页)
  周易大全附注(俱歙/郑玉)

  读易编(休宁/陈栎)
  本义启蒙通释二卷
  外翼四卷
  易馀閒记一卷(俱婺源 胡方平)
  易本义附录纂疏十五卷
  易本义启蒙翼传三篇外传一篇(俱婺源/胡一桂)
  四圣一心
  观易 (第 26a 页)
 石字知几资阳人举进士仕至成都转运判官陆游
 老学庵笔记载其本名知几后感梦兆改名石而以
 知几为字 胡方平
易学启蒙通释二卷 (第 22a 页)
方平
(第 22a 页)
师鲁
(第 22a 页)
玉斋
婺源人其学出于董梦程梦程 (第 22a 页)
 受朱子之易于黄干故 方平
及其子一桂皆笃守朱
 子之说
  钱曾曰易有象数明于象数而后易可读启蒙专
  明象数盖为读本义者作耳 (第 22b 页)
胡方平
通释之象本
  图书而形于卦画数衍蓍策而达于变占易之体
  用全矣
俞琰周易集说四十卷 读易举要四卷 (第 22b 页)
 董真卿曰方平玉斋先生徽州婺源人师鄱阳介轩

 董先生毅斋沈先生著易学启蒙通释至元己丑自
 序
 杨士奇曰朱子易学启蒙惟 胡方平
本最善洪武乙
 卯司仓伯罢官归见予初读易出一编以示曰孺子
 勉之易精蕴具在此书即熟程朱传义后宜熟此吾 (第 6b 页)
 固未能尽究精微之蕴亦可粗得乎位数之末录而
 藏之用训子弟非敢以示人也九畴之数合于洛书
 虽有诸儒之论皆牵合附会不足发明先圣之意惟
  玉斋胡氏
谓禹参酌天时人事而类之不必尽协乎
 木火土金之位斯言庶几近之矣
 人物考诰字廷纶灵宝人弘治己未进士历 (第 10b 页)
 学读之便解云
杨氏(启新/)易林疑说
  二卷
   存
 黄凤翔曰同里杨稚实著易林疑说采摭详而考订
 覈如谓九畴子目吻合河图则取诸 胡方平
谓洛书
 可以叙畴亦可以画卦则取诸陈器之皆非创己见
 为臆说者至于横图圆图逆数顺数与夫五行之推 (第 8a 页)
 知县学者称仁寰先生
杨氏(瞿崃/)易林疑说
  十卷
   存
 黄凤翔曰稚实易林疑说采摭详而考订覈如谓九
 畴子目吻合河图则取诸 胡方平
谓洛书可以叙畴
 亦可以画卦则取诸陈器之皆非创己见为臆说者 (第 10a 页)
 (之元元贞乙未/士立乃为刋行)
何基周易朱氏本义发挥七卷

又系辞发挥二卷 胡方平
周易启蒙通释二卷(一作/四卷)
又外易四卷
董楷周易程朱氏说附录十八卷
方回读易析疑(一作/释疑) (第 24a 页)
 其马献之欲神异此马故云从水中出是马本非得

 于水中(礼乐志谓马生水中尤误 胡玉斋/
与龙马并称皆未详考李注耳)安得因其
 饰辞而书之况文帝却千里马纲目美之则此宜为
 讥辞讥则宜增次以为 (第 5b 页)
易胡震衍义一部八册    胡方平
学易启蒙一部二册
胡炳文易本义通一部八册 陈应润易爻变易缊(一部/四册)
陈讷河图易象本义一部(一 (第 15b 页)
 易经遗说三十卷(朱/熹) 朱子易说二十三卷(朱鉴/编)
 易学启蒙三卷(朱/熹)  启蒙问答二卷(朱/熹)
 周易启蒙通释二卷 (胡方/平)
 周易启蒙小传一卷(祝汝/权)
 周易启蒙翼传四卷(胡一/桂) (第 18a 页)
 (婺州皆有善政彗星见沆请罢公田还民大忤贾似/道意与云台观起知兴国军及全州皆不赴德祐初)
 (召赴行在沆不复/出卒年八十一) 胡方平(徽州婺源人学精于易初/饶州德兴沈贵宝受易于)
 (董梦程梦程受朱文公之易于黄干而方平尝从贵/宝梦程学得文公源委之正尝注易学启蒙通释)
 胡一桂(方平子幼颖悟好读书受父易学景定中年/十八领乡荐试礼部不第退而讲学远近师)
 (之号双湖先 (第 40a 页)
 (召赴行在沆不复/出卒年八十一)胡方平(徽州婺源人学精于易初/饶州德兴沈贵宝受易于)
 (董梦程梦程受朱文公之易于黄干而 方平
尝从贵/宝梦程学得文公源委之正尝注易学启蒙通释)
 胡一桂 (第 40a 页)
(方平
子幼颖悟好读书受父易学景定中年/十八领乡荐试礼部不第退而讲学远近师)
 (之号双湖先生所著有周易本义 (第 4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