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編年類
正史類
 尚书疏义六卷(万历金华府志马/道贯著字德珍)
 书杂说六卷(吴师道著见/元史本传) 书辨疑一卷(韩性著见/元史本传)
 书说(经义考 胡/一桂
撰)     尚书要略(宋濂吾衍/传吾衍著)
 春谷读书记(括苍汇纪/季仁寿著)  尚书通考(万历温 (第 27a 页)
  元待制郑玉墓在歙县师山
   先儒陈栎墓在休宁县陈村
   先儒倪士毅墓在休宁县赤丘改葬黟南黄坑
   先儒 胡一桂
墓在婺源县梅田庚师坞
   先儒胡炳文墓在婺源县二十一都考川
  明侍郎朱同墓在歙县桃梅下田干 (第 31a 页)
  饥仿朱子南康遗规为便民十条行之至元中教

  授紫阳书院阐朱子之学学者称定斋先生
   胡一桂
字廷芳婺源人父方平精于易宋景定间
   (第 12a 页)
一桂
领乡荐入元退而讲学远近师之尝入闽博
  求朱子绪论为周易本义附录纂注十七史纂人
  伦事鉴历代编年诸 (第 12a 页)
 易馀閒记一卷(俱婺源/胡方平)
  易本义附录纂疏十五卷
  易本义启蒙翼传三篇外传一篇(俱婺源 胡一桂)
  四圣一心
  观易堂随笔(俱婺源/程直方) (第 26a 页)
  国史要纲二十卷(俱广德/沈虚中)

 元宋鉴提纲(无锡陆/以道)
  通鉴纲目集览(望江王/幼学)
  历代编年(婺源 胡/一桂)
 明通鉴记事前编(江宁/沈越)
  通鉴大全解(六合孙/近仁)
  通鉴纲目集览精约(长洲/戴冠) (第 7a 页)
 败抗节死事迹见江西通志
董真卿周易会通十四卷 易传因革一卷

 真卿字季真鄱阳人尝受学于 胡一桂
  纳喇性德曰真卿学于双湖胡一桂深有渊源著
  会通一书题曰经传集程朱解附录纂注冠以凡
  例十条经 …… (第 8b 页)
  义附录鄱阳董氏者董真卿之周易会通双湖胡
  氏者胡一桂之周易本义附录纂疏云峰胡氏者
  胡炳文之周易本义通释也董楷 胡一桂
胡炳文
  笃守朱子其说颇谨严董真卿则以程朱为主而
  博采诸家以翼之其说颇为赅备取材于四家之 (第 12b 页)
 标目总而聚之

  胡一桂
曰周易义类三卷以先儒论易不同因取其
 辞说同者分目而聚之凡九十五条
 吴中人物志棠字叔思与张仅几道皆 (第 17b 页)
 (下耳帝曰朝廷待济王亦至矣德秀曰若谓此事处/置尽善臣未敢以为然观舜所以处象而陛下不及)
 (舜明甚人主但当以二帝三王为师帝曰一时仓卒/耳德秀曰此已往之咎愿陛下进德修学以掩前失)
  (胡一桂
曰宋一代家法最正诸后最贤传授最明自/理宗之立济王之死而后所谓家法之正后德之贤)
 (传授之明遂扫地矣 (第 2a 页)
 (意谓之外传曰孔子为经作传后人著作皆传/外之传也故 外传示不敢同于圣人之作云)
又太极演二十卷
许衡读易私言一卷
吴澄易叙录十二篇(叙录之作因东莱吕氏古易重/加修订正其文字阙衍谬误者)

又易纂言十二卷
齐履谦周易本说六卷(初补注系辞旨略二卷以敷畅/本义之旨后更为说四卷专释)
 (卦爻之旨至于彖象诸传夫子所以赞变/卦爻一二疑滞已具说下其馀则不全释) 胡一桂
周易本义通释附录纂疏十四卷(取朱子文集/语录之及于)
 (易者附于本义下谓之附录取诸儒/易说之发明本 …… (第 26a 页)
  宋
段昌武丛桂毛诗集解三十卷(字子武/庐陵人)
又诗义指南一卷
李简诗学备忘二十四卷
陈焕诗传微(字时可丰城人宋两/与漕荐入元不仕)
陈深清全斋读诗编

赵德诗辨疑七卷(一作/十卷)
曹粹中放斋诗说十卷
朱鉴诗传遗说六卷(一名朱氏/诗说补遗)
  元
许谦诗集传名物钞八卷 胡一桂
诗传纂疏附录八卷
雷光庭诗义指南十七卷
陈栎诗大旨 (第 57a 页)
  元
苏天爵国朝名臣事略十五卷
元永贞东平王世家三卷(木华/黎)
戴羽武侯通传三卷(德安人隐/居不仕)

吴师道敬乡前录
又敬乡后录
张枢曲江张公年谱一卷
黄奇孙三朝言行录(字行弃宋尚书黄度孙入元/不仕辑黄度事实为此书) 胡一桂
人伦事鉴
陈显曾昭先录(记其祖宋常州通/判陈炤死难事)
张翥忠义录三卷(记元末兵兴/死义之人)
杨元 (第 56b 页)
  元
耶律楚材皇极经世义
许衡鲁斋遗书六卷
赵复传道图
又伊洛发挥
又朱子门人师友图

又希贤录
许谦自省编
又日闻杂记(谦门/人编)
杜瑛极学十卷
又皇极引用八卷
又皇极疑事四卷
(缺/)熙续皇极经世书
赵居信理学正宗一卷(采辑诸儒北溪/书院记及宗旨)

丘富国经世补遗三卷
史伯璿管窥外编五卷(温州平阳人字/文玑隐居不仕)
马端临义根守墨三卷
吴澄文正公支言五卷 胡一桂
人伦事鉴
胡炳文性理通
程直方四圣一心
何荣祖物外篇 (第 53a 页)
盨 胡炳文 程直方许谦 张枢 吕洙 薛玄 马道贯 吕溥 陈庾 潘迪 牟应龙 熊朋来 车若绾 徐之纲 胡一桂
戴良齐 熊禾 马端临 胡三省 俞琰 李简 刘德渊薛元 宰沂 何中 董朴 荣肇 萧■〈奭斗〉 韩择 侯 ……唐。”璮恶其言直,黜为滕县尉。中统四年卒。后璮果以反诛。有《默志》三卷,《麟台杂著》七卷。

   胡一桂,
字庭芒,徽州婺源人。父方平。 一桂
生而颖悟,好读书,尤精于《易》。初,饶州德兴沈贵宝受《易》于董梦程,梦程受朱子之《易》于黄干,而 一桂
之父方平及从贵宝。梦程学尝著《易学启蒙通释》。 一桂
之学出于方平,得朱子源委之正。宋景定中, 一桂
年十八,领乡荐,试礼部不第,退而讲学,远近师之。号双湖先生。所著书有《周易本义附录纂疏本义启蒙翼传》
书辑录纂注》,又疏《孝经大义》、悉遵朱子刊误,定为经一章,传十四章。

  真卿早承家学,复受业于 胡一桂
、熊禾。著《周易会通》十四卷。

  时江西清江人张理,官福建儒学提举,著《易象图说》三卷,《大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