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傳記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史鈔類
金石類
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三曰篆书云
小篆也四曰佐书秦𨽻书也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
曰鸟虫所以幡信也壁中书者 鲁恭王
坏孔子宅而得
礼尚书春秋论语孝经也又北平侯张仓献春秋左氏
传书体与孔氏相𩔖即前代之古文矣后汉郎中扶 (第 13a 页)
   梁孝王武 代孝王参 梁怀王揖(共王买/平王襄)
   景十三王
   河间献王德 临江哀王阏 临江闵王荣
    鲁共王馀 
江都易王非 胶西于王端 赵 (第 36b 页)
弗言觉免年老癃病勿遣三月梁王彭越
谋反废迁蜀道逄吕后泣诉无罪吕后与俱还诛之夷
三族立子恢为梁王子友为 淮阳王
罢东郡颇益梁罢
颍川郡颇益淮阳夏四月行自雒阳至令丰人徙关中
者皆复终身五月诏曰粤人之俗好相攻击前时秦 …… (第 40b 页)
令议未决而崩令除之二月赐民爵户一级初置孝弟
力田二千石一人夏五月丙申赵王宫丛台灾立孝惠
后宫子疆为 淮阳王
不疑为恒山王弘为襄成侯朝为
轵侯武为壶关侯秋桃李华 (第 49b 页)
门败
都尉杀三千馀人遣将军卫青出雁门将军李息出代
获首虏数千级东夷秽君南闾等口二十八万人降为
苍海郡 鲁王馀
长沙王发皆薨 …… (第 27b 页)
爵集雍今春五色鸟以万数飞过属县翱
翔而舞欲集未下其令三辅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弹
射飞鸟具为令立皇子钦为 淮阳王
四年春正月诏曰朕惟耆老之人发齿堕落血气衰微
亦亡暴虐之心今或罹文法拘执囹圄不终天命朕甚
怜之自今已来 …… (第 62b 页)
  龙元年即位二十五年
孝元皇帝名奭之字盛宣帝太子也母曰共哀许皇后
宣帝微时生民间年二岁宣帝即位八岁立为皇太子
壮大柔仁好儒见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大
臣杨恽盖宽饶等坐刺讥辞语见诛尝侍燕从容言陛
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

以霸王道杂之柰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
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繇是疏太子而爱 淮阳王

立之曰 (第 71a 页)
淮阳王
明察好法宜为吾子而王母张倢伃尤
幸上有意欲用 (第 71a 页)
淮阳王
代太子然以少依许氏俱从微
起故终不背焉黄龙元年十二月癸巳宣帝崩太子即
皇帝位谒高庙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 …… (第 71a 页)
二万为大郡夏四月赦天下
六月立皇子兴为信都王闰月丁酉太皇太后上官氏
崩冬十一月齐楚地震大雨雪树折屋坏 淮阳王
舅张
博魏郡太守京房坐窥道诸侯王以邪意漏泄省中语 (第 77a 页)
曰津阳五月乙卯罢当两大钱六月庚戌零
陵王司马元瑜薨丙寅加荆州刺史南谯王义宣位司
空八月甲子立皇子彧为 淮阳王
九月辛未以尚书右
仆射何尚之为尚书左仆射冬青州城南远望见地中 (第 43a 页)
安多此姓/嘉祐登科记有练定)变氏 见氏
荐氏(并见/姓苑)燃氏(女见切见纂要/同州有此姓)淖氏(音闹 鲁共王
有淖/姬姓纂楚将淖齿)
漕氏(汉书任侠漕仲叔西河/人少子游亦以侠闻)好氏(火报切/见纂要)耗氏(见姓 (第 30a 页)
得博士集而读之故诏书称曰礼坏乐崩书缺简脱朕
甚闵焉时汉兴已七八十年离于全经固已远矣及
恭王
坏孔子宅欲以为宫而得古文于坏壁之中逸礼
有三十九书十六篇天汉之后孔安国献之遭巫蛊仓
卒之难未及施行及 (第 45a 页)
  景十三王

  河间献王德 临江哀王阏 临江闵王荣 
  共王馀 
江都易王非 胶西于王端 赵敬肃
  王彭祖 中山靖王胜 长沙定王发 广川惠
  王越 胶东康王寄 清 …… (第 1b 页)
  景十三王
孝景皇帝十四男王皇后生孝武帝栗姬生临江闵王
荣河间献王德临江哀王阏程姬生 鲁共王馀
江都易
王非胶西于王端贾夫人生赵敬肃王彭祖中山靖王
胜唐姬生长沙定王发王夫人生广川惠王越胶东康
王寄 …… (第 11a 页)
诣中尉府对簿中尉郅都簿责讯王王恐自杀葬
蓝田燕数万衔土置冢上百姓怜之荣最长亡子国除
地入于汉为南郡 鲁恭王
馀以孝景前二年立为 (第 13a 页)
淮阳王
吴楚反破后以
孝景前三年徙王鲁好治宫室苑囿狗马季年好音不
喜辞为人口吃难言二十八年薨子安王光嗣初好音 …… (第 13a 页)
食/邪反)恬上书告建淫乱不当为后事下廷尉廷尉
治恬受人钱财为上书论弃市建罪不治后数使使至
长安迎徵臣 鲁恭王
太后闻之遗徵臣书曰国中口语
籍籍慎无复至江都后建使谒者吉请问恭太后太后
泣谓吉归以吾言谓而王王前事漫 (第 14b 页)
  光武十王
光武皇帝十一子郭皇后生东海恭王彊沛献王辅济

南安王康阜陵质王延中山简王焉许美人生楚王英
光烈皇后生显宗东平宪王苍广陵思王荆临淮怀公
衡琅邪孝王京
东海恭王彊建武二年立母郭氏为后彊为皇太子十
七年而郭后废彊戚戚不自安数因左右及诸王陈其
恳诚愿备蕃国光武不忍迟回数岁乃许焉十九年封
为东海王二十八年就国帝以彊废不以过去就有礼
故优以大封兼食鲁郡合二十九县赐虎贲旄头宫殿

设钟虡之县拟于乘舆彊临之国数上书让还东海又
因皇太子固辞帝不许深嘉叹之以彊章宣示公卿初 鲁恭王
好治宫室起灵光殿甚壮丽是时犹存故诏彊
都鲁中元元年入朝从封岱山因留京师明年春帝崩
冬归国永平元年彊病 (第 17a 页)
丕入八议蠲其同籍丁口杂使役调求受复除寻迁太
尉录尚书事时淮南王佗 淮阳王
尉元河东王苟颓并
以旧老见礼每有大事引入禁中乘步挽杖于朝进退
相随丕佗元三人皆容猊壮伟腰带十围大耳秀 (第 16a 页)
国邪于是执左庶子唐令则等数人付所司讯鞫令
杨素陈东宫事状以告近臣素显言之曰臣前奉敕向
京令皇太子检校 刘居士馀
党太子忿然作色肉战泪
下云居士党已尽遣我何处穷讨尔作右仆射受委自
求何关我事又云昔举大事万一不成我遂 (第 59b 页)
夏侯胜字长公初 鲁共王
分鲁西宁乡以封子节侯别
属大河大河后更名东平故胜为东平人胜少孤好学
从始昌受尚书及洪范五行传说灾异后 …… (第 81b 页)
宪王舅张博从房受
学以女妻房房与相亲每朝见辄为博道其语以为上
意欲用房议而群臣恶其害己故为众所排博曰 淮阳
上亲弟敏达好政欲为国忠今欲令主上书求入朝 …… (第 89b 页)
石显尚书令五鹿君相与合同巧佞之
人也事县官十馀年及丞相韦侯皆久亡补于民可谓
亡功矣此尤不欲行考功者也 淮阳王
即朝见劝上行
考功事善不然但言丞相中书令任事久而不治可休
丞相以御史大夫郑弘代之迁中书令置他官以钩盾 (第 90a 页)
令徐立代之如此房考功事得施行矣博具从房记诸
所说灾异事因令房为 淮阳王
作求朝奏草皆持东与 …… (第 90a 页)

淮阳王
石显微司具知之以房亲近未敢言及房出守
郡显告房与张博通谋非谤政治归恶天子诖误诸侯
王语在宪王传初房见 (第 90b 页)
可相与席康曰卿头颅方行万里何席之为遂斩首送
于曹操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 鲁恭王
之后也身长八尺馀
姿貌温伟与同郡张俭等俱被讪议号为八顾诏书捕
案党人表亡走得免党禁解辟大将军何进掾初 …… (第 36a 页)
后败于赤壁刘备表琦为荆州刺史明年卒
刘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 鲁恭王
后也肃宗元和中徒
封竟陵支庶家焉焉少仕州郡以宗室拜郎中去官居
阳城山精学教授举贤良方正稍迁南阳太守宗 (第 41a 页)
文绝矣汉武帝时 鲁共王
坯孔子宅得尚书春秋论语
孝经时人以不复知有古文谓之科斗书汉世秘藏希
得见之魏初传古文者出于邯郸淳恒祖 (第 7b 页)
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三曰篆书云小篆也四曰佐
书秦𨽻书也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所以幡
信也壁中书者 鲁恭王
坏孔子宅而得尚书春秋论语
孝经也又北平侯张仓献春秋左氏传书体与孔氏相
类即前代之古文矣后汉郎中扶风曹 (第 109b 页)
 开府都督徐州刺史淮阳公太和初徵为内部大官
 出为使持节镇西大将军开府统万镇都将甚得夷
 人之心三年进 淮阳王
听乘步挽杖于朝齐高帝既 (第 39b 页)
 至成立尤有声
曹懋通蒲县人父病躬侍汤药不解𢃄者数十日焚香
 吁天请以身代比卒庐墓三年善事继母抚异母弟
 尤为周至 刘馀
芳隰州诸生父湛然殁于六安州徒步长号负骨
 归葬 (第 50a 页)
  绛州重立古法帖第一记
易系辞传曰古者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
官以治万民以察于戏文字之兴其在斯乎后世乃有
迂儒鄙士不知出此留心于末虽以王羲之之贤败笔
如冢洗墨成池亦用力于点画钩撇之间至使唐太宗
英主也以兰亭记殉葬安在其能治官察民乎予尝盘
游于泾渭漆淇洲渚之间打起鸥鹭虫鹊见沙上爪痕

羽印皆类古文其绛州所传苍颉书乎或如风行水上
或如云出山前或远取诸物或近取诸身真天纵自然
之妙昔侯芭学奇字于扬雄恐未升其堂也世传夏王
大禹作龟书谓禹治水元龟兆相沙门怀英乃至作龟
鳖之形此何以为也今见绛州禹文亦类鸟迹少降而
就真沙门体误必矣 汉鲁共王
得尚书于孔壁皆蝌蚪
文近世遂作虾蟆状今观夫子所书吴季札石于禹无
间然矣将所谓蝌蚪者以汉文形之而名邪至 (第 25b 页)
  仓颉书契论         卫 恒
昔在黄帝创制造物有沮诵仓颉者始作书契以代结
绳盖睹鸟迹以兴思也因而遂滋则谓之字有六义焉
一曰指事上下是也二曰象形日月是也三曰谐声江

河是也四曰会意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老考是也六曰
假借令长是也夫指事者在上为上在下为下象形者
日满月亏效其形也谐声者以𩔖为形配以声也会意
者止戈为武人言为信也转注者以老寿考也假借者
数言同字其声虽异文意一也自黄帝至三代其文不
改及秦用篆书焚烧先典而古文绝矣汉武帝时 鲁共
坏孔子宅得尚书春秋论语孝经时人以不复知有
古文谓之蝌蚪书汉世秘藏希得见之魏初传古文者 (第 1b 页)
 成泰誓后得博士集而读之故诏书称曰礼坏乐崩
 书缺简脱朕甚闵焉时汉兴已七八十年离于全经
 固已远矣(师古曰言废绝已/久不可得其遗也) 鲁恭王
坏孔子宅欲
 以为宫而得古文于坏壁之中逸礼有三十九书十
 六篇天汉之后孔安国献之遭巫蛊仓卒之难未及 (第 1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