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職官類
紀事本末類
別史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法制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奉承遗诏又足以发陛下仁孝之道而光昭初政
一举而众善皆得惟陛下留神干冒旒扆臣无任惶惧
激切之至
神宗时 程颐
代父上书曰臣闻孝莫大于安亲忠莫先
于爱主人伦之本无越于斯人无知愚靡不知忠孝之
为美也然而不得其道则反 (第 6a 页)
逃罪
右正言陈渊因面对论 程颐
王安石学术同异上曰杨
时之学能宗孔孟其三经义辨甚当理渊曰杨时始宗
安石后得程颢师之乃悟其非上曰以三经 (第 39b 页)
癸卯通直郎充 崇政殿说书程颐
兼权判登闻鼓院颐
再辞之(再辞据颐集从之/当考本传乃无此)诏不带职官充侍读侍讲崇
政殿说书其请俸依职 (第 23b 页)
实臣甘
俟朝典于是御史交章论易人才庸下猥蒙朝廷不次
拔擢以为谏官当推公正之心夙夜以思补报而易惟
谄事 程颐
默受教戒颐指气使若驱家奴颐于人物小 …… (第 4a 页)
 左司员外郎朱光庭为太常少卿(光庭旧传云迁太/常少卿右正言丁)
(骘论光庭昔为小官曲奉权要推行法令又极残苛党/附 程颐
倾败善类奉使河北邀求名誉并边州郡储蓄)
(一空言虽不行士论/快之新录并削去) 右司郎中韩宗道为太府卿 (第 20a 页)
司空开府仪同三司致仕
康国公韩绛卒上为辍朝临奠成服赠太傅谥献肃(旧/录)
(绛传云数荐司马光可用又称 程颐
有经行已而光乱/法颐败俗新录辨曰王安石变乱旧章神宗晚而悔悟)
(及司马光相哲宗追复祖宗成宪而史臣斥曰 …… (第 3b 页)
等辨曰范镇奏言文仲对策切直而史官以为引经背)
(理怀异求合恐非其实自以引至之遂十八字今删去/又云论 崇政殿说书程颐
污下憸巧素无乡行经筵陈)
(说僭横志分遍谒贵臣历造台諌宜放还田里以示典/刑臣等辨曰 (第 9a 页)
程颐
一代名儒世所矜式谓其污下憸巧)
(素无乡行及遍谒贵臣历造台谏恐非其实删去二十/五字又云凡先朝政事诋毁 (第 9a 页)
前差雇利害与孙永傅尧俞韩维争
议因亦与司马光异论光初不以此怒臣而台谏诸人
逆探光意遂与臣为仇臣又素疾 程颐
之奸未尝假以
色词故颐之党人无不侧目自朝廷废黜大奸数人而
其馀党犹居要近阴为之地特未发尔小臣周穜乃敢 (第 19b 页)
臣与贾易本无嫌怨只因臣素病 程颐
之奸形于言色
此臣刚褊之罪也而贾易颐之死党专欲与颐报怨因
颐教诱孔文仲令以其私意论事为文仲所奏颐既得 (第 7a 页)
勇堪任使唤稍识字不曾犯徒
武艺中格人收补专𨽻经略司(新/无) 殿中侍御史吴立
礼言臣近见丁忧服阕人 程颐
除授直秘阁权判西京
国子监以其进职无名曾具状论列未蒙施行今来窃 …… (第 14b 页)
事可谅非有大过不可久弃
郑雍自为中书舍人臣尝言其可备劝读自居言职风
望愈高今读官有阙此四人者实允众论 程颐
本末别 …… (第 24b 页)
元祐初
朝廷特召为学官众论皆谓师仁宜入侍经筵臣前后
已三荐师仁更乞采于众论又奏臣伏见元祐之初陛
下召 程颐
对便殿自布衣除通直郎充崇政殿说书天
下之士皆谓得人虽真宗之待种放亦不过此也孔子
曰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 (第 25b 页)
为罪则未
应除召况为相哉陛下命相而赏罚未明何以昭示天
下哉自是七疏皆不听监察御史来之邵又言纯仁师
程颐
闇狠不才于国无补及纯仁至畏又言纯仁自
颍昌府被召未入见而张盖过内门为不恭太皇太后
皆不听(此据王铚元 (第 28a 页)
责南安告词犹云自谓与司/马光同被收擢指权臣为名德则知方恕为御史中丞)
(日惇以恕与光等素厚见诋可知矣 程颐
贬涪州亦是/林希与章惇以为恕素师事颐故遂于哲宗前陷成颐)
(罪未从贬颐乃于执政大臣聚会处见诋云师既如 (第 7a 页)
为弟子者当如何恕寻闻其说亦曾对哲宗皇帝开陈)
(云 程颐
之贬臣不知以何罪臣于颐昔者实以师友之/间处之但自元丰三年颐曾到京师与之相见后至今)
(二十年不曾相会 …… (第 7a 页)
则天下安得心)
(服理当奏知哲宗云会得希之见诋先朝大臣皆闻其/言则恕对哲宗面辨其事可知希为惇谋犹欲以 程颐)
(
见中则其于司马光吕公著又可知也今来实录当具/载光公著之贬则罪光本末宜得其实乞赐照会刘跂)
(辨谤录载 (第 7a 页)
提举成都府利州陜西茶事司言应双员处监官
本场每年所收息各分半受赏至减三年磨勘上从之
丁丑诏放归田里人 程颐
送涪州编管坐与司马光同
恶相济也先是上与辅臣语及元祐政事曰王岩叟朱 …… (第 15b 页)
辈凶慝自肆无忌惮如光庭尽散河北斛斗先帝
经营储蓄一日而尽岩叟尤凶肆所言皆可怪至谓曾
肇为奸臣之弟又曰 程颐
妄自尊大至欲于延和讲说
令太母同听在经筵多不逊虽已放归田里可与编管
辅臣因历数元祐言者议论过当而上怒 (第 16a 页)
亦毁恕云恕曾有文
字云太母临政天下晏然如此是诋訾先朝明矣布曰
当时鲜有无此语者上曰亦是罗织也布曰近日 程颐
编管恕以为谋出于希盖谓恕本颐门人冀其来救因
以倾之上曰此是众论非独出于希然希亦曾云编管 …… (第 10b 页)
却不妨布曰恕乃颐门人固不可掩有 程颐
明道先生
传后题门人邢恕曰门人朱光庭曰有刋印文字上曰
不曾见希亦曾纳恕文字来又云林旦在元祐中有诋
(第 11a 页)
 皋陶为名亵古圣人因为改正并建祠葺墓复修二

 贤祠于闻喜祀裴赵两公新明道先生祠于泽州以
  伊川先生
郝左丞经配焉天顺中汾州妖贼作乱就
 擒首谋止十六人颢以罪坐首事不欲多伤善类又
 以改年僭号不可仅以盗 (第 13b 页)
 六岁而孤伯敷文阁待制弼收鞠之从弼宦游及见

 渡江诸老闻中兴经理大略喜从老校语得岳韩诸
 将兵间事甚悉年十七荆南帅辟书写机宜文字获
 事 程颐
弟子袁溉尽受其学于古封建井田乡遂司
 马法之制靡不研究讲画权武昌令白帅刘锜以武
 昌形势直淮蔡而兵寡 (第 61b 页)
 志圣贤村居键户日诵贯濂洛关闽诸书以身体之
 家甚贫取与画然一介不苟与人语率本诸经尝为
 贾舍人荆生作一斋解援周元公 程正公
说无卮辞 (第 45a 页)
 令晋城
两先生庙 祀明道伊川二先生元郝经记

七贤祠在府治后祀周濂溪程明道 程伊川
张横渠朱
 晦庵邵尧夫吕进伯吕伯恭
张忠烈公祠在府治北祀忠臣张炳春秋二仲上戊日
 祭
杨令祠 高平令 (第 3a 页)
操履检身非
傲世者也又云有时看御札特地挂朝衣言其尊戴存
诚非邀君也
  二程母上谷郡君家传      程 颐
先妣夫人姓侯氏太平盂县人行第一世为河东大姓
曾祖元祖皓当五代之乱以武勇闻刘氏偏据日锡土
于乌河川以控 (第 12b 页)
 者潞公不悦曰遽使我考终命耶有一客诗云绰约
 肌肤如处子盖用庄子姑射仙人事也洛人笑之曰
 愿尔得妇色若此潞公色黔也(明道杂志/) 程伊川先生
上文潞公求龙门庵地书唐王龟鉴创书
 堂于西谷松斋之名传之至今(臆乘/) (第 29b 页)
   事官十二年补佐领十三年闰五月迁刑部理事
   官十一月擢河南右布政使康熙二年调四川左
   布政使八年
命为河南巡抚九年疏言宋儒程颢 程颐
裔有世袭五经
   博士二员流寇乱后绝袭查有程颢嫡裔程宗昌
    (第 1b 页)
程颐
嫡裔程延祀应请袭从之十一年丁母忧回 (第 1b 页)
   举为官平常不应保九卿因劾朝彝不早言
诏宥之二十年仲举随兴祚复厦门金门寻迁山东按察

   使二十二年迁湖南布政使二十五年三月入
觐奏言宋儒周敦颐程颢 程颐
张载邵雍朱熹各有专祠
   乞
赐额得
旨前哲有功圣学允宜表彰
御书学达性天额
颁发各祠及白鹿洞岳麓 (第 1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