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故事類
地理類
政書類
職官類
別史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史評類
正史類
运使黜降差遣如此
严行督责官司必自能究心除害圣意如何即乞速降
指挥其见在逐处内臣仍乞抽回
五年右司谏 贾黯
乞立民社义仓疏曰臣伏以天下无
事年榖丰熟则人民安乐父子相保一遇水旱则流离
死亡捐弃道路发仓廪以赈之则 (第 37b 页)
赴纳半年前揭榜晓谕之民有未便者许经所属投状
申转运司详度施行
壬寅御崇政殿赐 进士贾黯
等二百三十人及第一百
九十人出身一百十七人同出身黯穰人也癸卯赐诸
科及第并出身者四百五十人甲辰赐特奏 (第 9a 页)
对胡氏夫七品正
员官彦方举进士尝廷试虽交贵官与公卿子弟游无
害也顾臣久在外偶不识之尔帝然其言 左正言
自以年少遭遇备位谏官果于言事首论韩𤦺富弼
范仲淹可大用及杜枢贬黯言枢无罪且旨从中出不
因臣下弹奏恐 (第 8a 页)
遂更付
以方镇 彰信节度使知延州狄青为枢密副使御史
中丞王举正言青出兵伍为执政本朝所无恐四方轻
朝廷 左司谏贾黯
言国初武臣宿将扶建大业平定列 (第 31a 页)
  仁宗
皇祐四年秋七月乙巳如京使赵瑜为京西钤辖专管
勾捉贼出内藏库钱三十万缗绢十万匹下河北助籴
军粮(至和元年/八月可考)
丙午命知桂州余靖经制广南东西路盗贼时 谏官贾

言靖及杨畋皆许便宜从事若两人指踪不一则下
将无所适从又靖专制西路若贼东向则非靖所统无
以使众不若并付 (第 1a 页)
罢上元张灯
丁巳会灵观火道士饮酒殿庐既醉而火发居宇神像
悉被焚独三圣御容得存乃诏权奉安于景灵宫諌官 贾黯
言天意所欲废当罢营缮赦守卫者罪以示儆惧
修省之意 狄青既诛陈曙乃按军不动更令调十日 (第 3a 页)
辰使供备库副使彭再升副之户部判官刑部员外郎
张去惑为契丹国母正旦使内殿崇班夏僖副之右正
言直集贤院 贾黯
为契丹正旦使左侍禁閤门祗候王
咸宣副之
壬子太子太傅致仕杜衍为太子太师资政殿大学士
礼部侍郎知河阳富 …… (第 13b 页)
八十口一千五百五十九万七千四百五十客户三百
八十五万五千三百二十五口六百六十九万五千四
百一十一  左司谏贾黯
建言天下无事年榖丰熟则
民人安乐父子相保一遇水旱则流离死亡捐弃道路
发仓廪以赈之则籴不给课粟富人则力 (第 30a 页)
将军从古自陈亡子世迈尝冒请亡孙令昶
俸钱愿除已俸入官请劾罪以闻上以从古知过特释
之从古德芳孙也
甲午 知制诰贾黯
权判吏部流内铨承平日久百官职
业皆有常宪盖乐于因循而铨衡徒文书备具而已黯
始欲以风义整救其弊益州推官 …… (第 29b 页)
戊午 知制诰贾黯
言陛下日御迩英阁召侍臣讲读经
史其咨访之际动关政体而史臣不得与闻臣窃惜之
欲乞令修起居注官入侍阁中事 (第 33b 页)
正遂罢之但徙镇
奉宁军(迁镇乃乙未日今年/书允良元俨于已见)
已丑翰林学士欧阳修为翰林侍读学士知蔡州 知制

诰贾黯
知荆南皆从所乞也先是修奏疏言臣闻自古
有天下者莫不欲为治君而常至于乱莫不欲为明主
而常至于昏者其故何 …… (第 2a 页)
人莫不为之寒心如吕
溱知徐州蔡襄知全州吴奎被黜知寿州韩绛知河阳
府此皆众所共惜其去又闻欧阳修乞知蔡州 贾黯

知荆南府侍从之贤如修辈无几今坚欲请郡者非他
盖杰然正色立朝既不能曲奉权要而乃日虞中伤皆
欲扳溱襄 …… (第 6b 页)
幸甚 知制诰刘敞亦言
邪臣正臣进退之分正臣常难进而易退邪臣常易进
而难退愿陛下参伍观之吕溱蔡襄欧阳修 贾黯
韩绛
皆有直质无流心议论不阿执政有益当世者诚不宜 …… (第 7a 页)
植桑而蚕益薄其令转运使劝植之仍
自今毋得以桑数定户等
戊午新知蔡州翰林侍读学士欧阳修复为翰林学士
知制诰贾黯
复判流内铨
己未降龙图阁直学士刑部员外郎任颛为天章阁待
制仍知渭州先是颛知潭州会广州大商道死籍其财 …… (第 14a 页)
之也伏乞罢百
官迎郊而令两制百官复得就第间见执政以访天下
之事以达陛下之聪明则御大臣之术两得之矣(按 贾/黯
传)
(自知制诰出知许州又有言则是镇/言初不从也黯知许州在明年五月)
丁卯诏比闻延州等处饥民流入岚石 (第 15b 页)
八月乙巳朔降知襄州兵部员外郎 知制诰贾黯
知郢
州黯初迎父之官而父有故人在部中遣直厅卒致问
黯辄笞卒父恚一夕归乡里它日疾且亟黯内怀不自
安请徙 (第 6b 页)
军州及路分总管钤辖
各奏举一人试策及武艺优者与殿直次三班奉职借
职殿侍三班差使策不中而武艺绝伦者取旨 学士贾

又奏请如明经之制于太公韬略孙吴司马诸兵法
及经史言兵事者设为问目以能用己意或引前人注
释辞明理畅及因 …… (第 19a 页)
九月丁卯遂
诏复置武举(按会要嘉祐八年十月八日密院初建请/治平元年三月二日王圭等上条件二十)
(一日 贾黯
乞试韬略四月九日诏六月十五日并八月/十九日密院奏皆武举条件今依实录联书之仍略删)
(修使不相抵牾盖嘉 (第 20a 页)
 水旱赈给则兼并之家未必待此而中下之民实受
 其赐损有馀补不足天下之利下其事会议而议者
 异同遂诏止令上三等户输粟已而复罢庆历初

 黯
又请立民社义仓然牵于众论终不果行
治平三年常平入五十万一千四十八石出四十七万
一千一百五十七石
神宗 (第 29a 页)
 二年进士四百三十五人省元杨寘状元同制科一
 人
 三年四年五年并停贡举
 六年进士五百三十八人诸科四百一十五人制科
 一人省元裴煜状元 贾黯
 七年八年停贡举
 皇祐元年进士四百九十八人诸科五百五十人制
 科一人省元冯京状元同 (第 37a 页)
  有其人则荐之故人皆谨重不肯轻举改官人每
  岁遂至数倍事有欲革弊而反以为弊固不得不
  谨其初治平中 贾直孺
为中司尝以为言朝廷终
  莫能处盖人情沿习既久虽使复旧亦不可为也
英宗时 (第 18a 页)
御史中丞贾黯
又言今京朝官至卿监凡二千
八百馀员可谓多矣而吏部奏举磨勘选人未引见者 (第 18a 页)
 此则是委执政之臣举清望官委清望官举亲民官
 官有阙员随员数举之又足以见圣恩急才爱民之
 意也
至和元年以 贾黯
判流内铨时承平日久百官职业皆 (第 46b 页)
臣今拟上先帝之尊谥欲望明诏有司稽详旧典
先之郊而后下臣之议庶先帝之茂德休烈有以信万
世之传诏两制详议 翰林学士贾黯
等议如圭奏从之
神宗元丰时详定礼文所言曾子问曰凡告必用牲币
无亲告祝之别后世亲告之礼不行故学者因有亲 (第 15a 页)
 有自旁支入承大统推尊其父母为帝后皆见非当
 时取讥后世不敢引以为圣朝法臣以为濮王宜尊
 以高官大爵称皇伯而不名 贾黯
之议亦同王圭敕
 吏以光手藁为案议上欧阳修以为自古无以所生
 父改称伯者圭等言非是中书奏孝宣光武皆称 …… (第 27a 页)
 典故务合礼经判太常寺范镇率礼官上言陛下既
 考仁宗又考濮王其议未当具列仪礼及汉儒议论
 魏明帝诏为五篇奏之于是台官自中丞 贾黯
以下
 各有奏知杂吕诲亦言陛下入继大统皆先帝之德
 当从王圭等议为定封濮安懿王大国诸夫人典礼
 称是 (第 27b 页)
  尝过而问焉余窃哀之虽老矣犹欲与后生共讲
  习此故先为此五音韵谱且叙其指意云
  又后序曰某在武陵尝与 贾直孺
之孙端脩因徐
  楚金兄弟说文解字韵谱别以类编所次五音先
  后作五音谱其部叙仍用许叔重旧次盖楚金兄 (第 21b 页)
  晁氏曰皇朝韩琦等撰起藩邸尽嘉祐八年三月

  凡四十二年嘉祐八年十二月诏琦提举王圭
  黯
范镇修撰宋敏求吕夏卿韩维检讨治平中又
  命陈荐陈绎同编修熙宁二年奏御
英宗实录三十卷
  晁氏曰皇 (第 16b 页)
  方载(桐庐/人)      吴仲举(寿昌人朝/散大夫)
  侯正臣(永嘉人屯/田郎中)
 庆历六年丙戌 贾黯
(第 3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