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故事類
目錄類
編年類
傳記類
地理類
正史類
  陈氏曰知南康军钱闻诗撰
闲静治本论五卷 将论五卷
  陈氏曰知枢密院广陵张岩肖翁撰
林纲山集
  福清 林亦之学可
撰后村刘氏序略曰余尝评艾
  轩高处逼檀弓谷梁平处犹与韩并驱他人极力
  摹拟不见其峻洁而古奥者惟见 (第 15a 页)
   存
陈氏(祥道/)考工解

   未见
 王与之曰天台陈用之有考工解
林氏(亦之/)考工记解
  一卷
   未见
 刘克庄曰 网山先生
(第 21a 页)
亦之
(第 21a 页)
学可
福清人一 (第 21a 页)

 鱼先生
艾轩先生之高弟其论著句句字字足以明
 周公之意 (第 21a 页)
舍卿监郎官以上及制总监司各举所知
不拘员限以待量才擢用后不如所举则连坐之制宜
在必行 戊子诏莆阳布衣 林亦之
陈藻特赠初品官
林公遇赠一官以司农少卿林希逸言三人经明行修
欲表励后学故有是命 都省言四川驻戍诸军守 (第 49b 页)
   文节林艾轩先生光朝
林光朝字谦之莆田人学者称艾轩先生少有声场屋
再举礼部不第不复以得失为意闻吴中陆子正学出

尹和靖遂往从之自是专心圣贤践履之学通六经贯
百氏出入起居必中规矩归莆设讲于东井红泉四方
来学者无虑数百称为南夫子盖先生之学一传为
亦之
再传为陈藻三传为林希逸其为教以身为律以
道德为权舆不专习词章为进取计平生未尝著书其
于圣贤微旨有得于 …… (第 3a 页)
   主簿黄季野先生刍
黄刍字季野莆田人少从林艾轩学志行高古自刘夙
刘朔 林亦之
而下皆推让焉登绍兴二十一年进士第
调怀安簿未上卒二刘葬之表其墓(莆阳文献/ 闽书)
   推官卓进 …… (第 10a 页)
   州守方先生渐
方渐莆田人重和元年进士绍兴中判韶州知梅湖南
恩历官朝散郎平生清白无十金之产所至挟书自随
积至数千卷皆手自纂定就寝不解衣林谦之质之答
曰夜或有寻讨便不怀安为小屋三间以藏其书榜曰

富文郑节仲尝就读焉子林乡贡进士孙其义曾孙应
(莆阳/县志)
  文介林纲山 先生亦之
学𣲖
 按先生师事艾轩三十馀年莆人推先生嗣讲席后
 先生之学授之陈乐轩藻亦嗣纲山讲席林氏希逸
 创 (第 18b 页)
三先生祠奉祀并录其遗文所谓三先生者莆南
 林公光朝福清 林公亦之
陈公藻也惜三先生之学
 至希逸林氏而无传矣叶文忠公向高曰王信伯再 (第 18b 页)
 传而 亦之
又再传而希逸星辰没矣源流正学溯于
 前脩固皆同为洛学渊源也于乎懿哉
   文介林纲山 (第 19a 页)
先生亦之
(第 19a 页)
林亦之
(第 19a 页)
学可
闽县人盛年挟策游四方卒不契去之
红泉谒林艾轩光朝而师之左右三十馀年遂为高弟
艾轩卒莆人推 (第 19a 页)
亦之
嗣讲席艾轩之学一本躬行 (第 19a 页)
亦之
户外履几半于师矣或劝其著书答之诗曰讲学红泉
不著书只将心学授生徒赵汝愚帅闽辟入东井书堂 (第 19a 页)
待以宾礼上其学业于朝命未下卒学者称纲山先生
一曰鱼月先生著论语考工记毛诗纲山诗集景定间
林希逸追举其贤赠迪功郎赐谥曰文介子简字绮伯
莆中刘克庄少师之(闽/书)
   文远陈乐轩先生藻
陈藻字元洁福清人师 林亦之
得艾轩经学之传为时
通儒遂嗣 (第 19b 页)
亦之
讲席藻家贫笃志于学不求人知入则
课妻子耕织出则诱生徒弦诵登山临水而已学者称 (第 19b 页)
乐轩先生所著有语孟庄子杜诗解并诗集景定间门
人林希逸荐其贤赠迪功郎赐谥曰文远(闽书志三/山新)
   中书林竹溪先生希逸
林希逸字肃翁号鬳斋福清人师事陈藻藻之学出于 林亦之
(第 20a 页)
亦之
出于林光朝其授受远有源委登端平二
年进士为平海军节度推官以清白称淳祐中迁秘书
省正字入对乞信任给諌又 (第 20a 页)
乞早决大计以慰人望理
宗皆开纳历翰林权直学士兼崇政殿说书以直秘阁

知兴化军下车首诏学者云自南渡后洛学中微朱张
未起以经行倡东南使知圣贤心不在训诂者自莆南
夫子始初疑汉儒不达性命洛学不好文辞使知性与
天道不在文章外者自福清两夫子始学者不可不知
信从也因立三先生祠祀之并锓其遗文以传莆南夫
子者林光朝两夫子者 亦之
藻也景定四年举 (第 20b 页)
亦之

藻为有道之士又举林光遇幼承父泽奉亲不仕并乞
褒崇诏有司为三人树表书谥并祀之学宫希逸官司 (第 20b 页)

林亦之网山
集八卷(字 (第 13a 页)
学可
福清人师林光朝为高弟/学者称 (第 13a 页)
网山先生
一曰 (第 13a 页)
月鱼先生)
 (
景定间林希逸追举其/贤赠迪功郎谥文节)
陈藻乐轩集八卷(字元藻福清人 (第 13a 页)
林亦之
弟子门人林/希逸请追赠迪功郎谥文远集本十)
 (六卷轶/其半)
林希逸竹溪献斋十一集九十卷(字缺翁福 (第 13a 页)
 观日出西麓有红莲阁疏野堂里人章氏所建下有
 籹粔潭南麓有草堂宋林光朝故居也自海口西行
 三里有网山 宋林亦之
读书处学者号为 (第 34b 页)
网山先生
 
自海口南行二里曰瑞岩高数百仞有天台玉虚香
 山诸洞一滴泉鉴池紫霄亭休休庐诸胜绝顶石泉
 大如箕应潮汐 (第 34b 页)
号通海井龙江上有龙江书院中祀
 孔子旁为三贤堂祀宋林光朝 林亦之
陈藻 …… (第 34b 页)
 外为盐屿屿外水浅非潮满不可入城之东有烽火

 山有警举燧于此山顶嵌岩其状如屋凡三十六间
 名曰虎屋 宋林亦之
诗云兴来走上烽火山著足不
 定秋风寒四边黄茅滑如雨低头俯看毛发𥪡几年
 欲到紫菜乡大练小练及东墙如 …… (第 35b 页)
 为石牌洋一石高可百仞在洋中如石牌状石牌下
 有恶礁曰金钱礁龙王宫前亦有金盏银台礁出入
 慎避之东至东甲南至草屿西至万安各一潮水东
 庠即 林亦之
所谓东墙也在海坛东北南望牛山一
 小屿曰小庠即小墙也东为葫芦澳可泊北风船二 (第 38a 页)
   刘砥(字履之长乐人六岁日诵千言弟砺字用之/幼颖悟中童子科闻朱予得濂洛之传俱师)

(事焉朱子深器之乾道二年同举/进士以时方攻道学遂不复仕进)郑昭先(字景绍/闽县人)
(淳熙进士初授浦城主簿闻朱子讲明濂洛之旨/往游其门擢知归安县居官有惠政累迁諌议大)
(夫知枢密院事进右丞相辞不拜昭先居政府以/爱护人材振拔淹滞为己任卒谥文清有日湖遗)
(稿五十/卷行世) 林亦之(字学可福清人师事莆田林光朝/赵汝愚帅闽上其学业于朝命未)
(下卒学者称网山先生亦之传其学于同邑陈藻/藻传于同邑林希逸希逸既贵言于朝以亦之与)
(藻经明行修终于布衣宜褒/录以励后学诏赠迪功郎)
敖陶孙(字器之福清/人韩侂胄用)
(事朱子贬外陶孙时游太学以诗送之赵汝愚死/贬所复哭之以诗揭通衢壁上 (第 17a 页)
   刘砥(字履之长乐人六岁日诵千言弟砺字用之/幼颖悟中童子科闻朱予得濂洛之传俱师)

(事焉朱子深器之乾道二年同举/进士以时方攻道学遂不复仕进)郑昭先(字景绍/闽县人)
(淳熙进士初授浦城主簿闻朱子讲明濂洛之旨/往游其门擢知归安县居官有惠政累迁諌议大)
(夫知枢密院事进右丞相辞不拜昭先居政府以/爱护人材振拔淹滞为己任卒谥文清有日湖遗)
(稿五十/卷行世)林亦之(字 学可
福清人师事莆田林光朝/赵汝愚帅闽上其学业于朝命未)
(下卒学者称 (第 17a 页)
网山先生亦之
传其学于同邑陈藻/藻传于同邑林希逸希逸既贵言于朝以 (第 17a 页)
亦之
与)
(藻经明行修终于布衣宜褒/录以励后学诏赠迪功郎)敖陶孙(字器之福清/人韩侂胄用)
(事朱子贬外 …… (第 17a 页)
  ︹宋︺赵鼎(闻喜人秦桧忌其复用讽王次翁论其尝/受伪命乾没都督府钱十七万缗谪官居)

(兴化/军) 林亦之(福清人谒林光朝于红泉师之三十/馀年遂为高弟光朝卒亦之嗣居讲)
(席亦之卒其门人陈藻复继之后藻门人林希逸/即城山立祠以祀光朝及亦之藻并刻其遗文为)
(三先/生集)
 ︹列女︺︹唐︺江梅妃(莆田人开元中选为妃会杨太真入/侍作楼东赋以寓意明皇尝封珍珠)
(一斛赐妃妃 (第 78a 页)
  ︹宋︺赵鼎(闻喜人秦桧忌其复用讽王次翁论其尝/受伪命乾没都督府钱十七万缗谪官居)

(兴化/军)林亦之(福清人谒林光朝于红泉师之三十/馀年遂为高弟光朝卒 亦之
嗣居讲)
(席 (第 78a 页)
亦之
卒其门人陈藻复继之后藻门人林希逸/即城山立祠以祀光朝及 (第 78a 页)
亦之
藻并刻其遗文为)
(三先/生集)
 ︹列女︺︹唐︺江梅妃(莆田人开元中选为妃会杨太真入/侍作楼东赋以 (第 78a 页)
台谏、给舍、卿监、郎官以上及制总、监司各举所知,不拘员限,不如所举,行连坐法。戊子,林希逸言蒲阳布衣 林亦之
、陈藻有道之士,林公遇幼承父泽,奉亲不仕,诏 林亦之
、陈藻赠迪功郎,林公遇元官上进赠一官。诏董宋臣同提举奉安符宝所,仍奉祠禄。己亥,严州火。丙午,诏革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