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史類
職官類
傳記類
時令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可废而不录也 容斋洪氏
随笔曰晋天文志谓自危至奎为娵訾于辰
在亥卫之分野也属并州且卫本受封于河内商虚后
徙楚邱河内乃冀州所部 (第 84a 页)
 汤并尧舜禹号四圣庙
酒池西北三十里下王村
鸣条陌帝王世纪安邑县有鸣条陌

巫咸故里旧号巫咸里后更名商相坊今名南商坊
阳城故居南十五里中条山内地名柳谷昌黎文集可
 考集览以为张掖郡柳谷者谬
温公宅在县西司马里其精舍在城 洪迈
六合斋随笔
 所载有乔木参天独乐园至今犹是温公宅之句盖
 南渡后犹存
独乐园西三十里按名臣录温公居洛 (第 29b 页)
 赠兵部尚书谥曰忠洁
司马桂夏县人温公之从孙博学能文仕至司户参军
司马伋字季思夏县人温公曾孙出镇广州终开国伯
 吏部侍郎所交皆天下名士 洪迈
辈乐与之游凡温
 公之书必梓行之于资治通鉴得公凡例于残稿中
 撮其要例传于世予夺之旨大明高宗南渡扈从 (第 22a 页)
 李郎中一绝句曰往年江外抛桃叶去岁楼中别柳
 枝寂寞春来一杯酒此情唯有李君知注曰桃叶结
 之也柳枝樊素也然后结之之义始明 (洪迈
笔记/) (第 64a 页)
  领永安管理永安故以郎中伊克坦布管理续以
  佛尔卿额管理续以员外郎索住管理续以员外
  郎荣德管理荣德出差以护军参领达郎阿管理
  续以 员外郎文敏
管理续以三等侍卫全保管理 (第 36a 页)
  于民者所不如也贤哉
后唐庄宗即位推恩天下除百姓田租放诸场务课利
欠负者而租庸使孔谦悉违诏督理更制括田竿尺尽
率州使公廨钱天下怨苦民多流亡租税日少
   容斋洪氏
随笔曰朱梁之恶最为欧阳公五代史
  记所斥詈然轻赋一事旧史取之而新书不为拈 …… (第 29b 页)
 得使民输钱是教之弃本逐末也请蠲人口钱自馀
 税悉收谷帛䌷绢疋直千钱者税三十知诰从之由
 是旷土尽辟国以富强
   容斋洪氏
随笔曰自用兵以来民间以见钱纽纳 (第 30b 页)
五周年内三分还一分此外不在交还
之限应有冒佃逃户物业不纳租税者其本户归业之
时不计年限并许总认
   洪氏容斋
随笔曰国朝当五季衰乱之后随宜损
  益然一时设施固亦有可采取今观周世宗显德
  三年射佃逃田诏敕其旨 …… (第 7b 页)
  夺见佃者为可叹也
三年宣三司指挥诸道州府今后夏税以六月一日起
徵秋税至十月一日起徵永为定例 又敕旧制织造
絁䌷绢布绫罗锦绮纱縠等幅阔二尺起来年后并须
及二尺五分宜令诸道州府来年所纳官绢每疋须及
十二两其絁䌷只要夹密停匀不定斤两其纳官䌷绢
依旧长四十二尺

   洪氏容斋
随笔曰今之税绢尺度长短阔狭斤两
  轻重颇本于此
显德四年敕节文诸道州府所管属县每年夏税徵科
了毕多 (第 8b 页)
  万户计者比也
后魏令每调奴任耕婢任绩者八口当未娶者四耕牛
十头当奴婢八(详见田/赋门)
孝文太和九年诏均天下人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

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诸麻布之土男夫及
课别给麻田十亩妇人五亩奴婢依良皆从还受之法
(详见田/赋门)
周武帝天和元年诏江陵人年六十五以上为官奴婢
者已令放免其公私奴婢年七十以外者所在官私赎
为庶人
建德元年又诏江陵所获俘虏充官口者悉免为百姓
   容斋洪氏
随笔曰元魏破江陵尽以所俘士民为 (第 37a 页)
  郊进奉金帛之数内同天节江南东路进奉金一

  千两即乾道间 洪文敏公
奏乞蠲减饶州圣节贡
  金而寿皇特旨减七百两者是也盖承平时圣节
  天下进奉通该金一千三百两而江东路 (第 31b 页)
 钱徽傅徽为礼部侍郎宰相段文昌以所善杨浑之
 诿徽求致第籍浑之者凭子也多纳古帖秘画于文
 昌徽不从文昌怒即奏徽取士以私乃诏覆试徽坐
 贬
   洪氏容斋
随笔曰唐穆宗长庆元年礼部侍郎钱
  徽知举放进士郑朗等三十三人后以段文昌言 …… (第 18b 页)
 人不必充其数时文宗好学嗜古郑单以经术位宰
 相深嫉进士浮薄屡请罢之帝曰敦厚浮薄色色有
 之进士科取人二百年矣不可遽废因得不罢
   容斋洪氏
随笔曰唐以赋取士而韵数多寡平仄
  次叙元无定格故有三韵者花萼楼赋以题为韵
  是也有四韵者蓂荚赋以 …… (第 24a 页)
十柯崇年六十四郑希颜年五十九诏光问松希禹可
秘书省正字象崇希颜可太子校书
   洪氏容斋
随笔曰昭宗当斯时乱离极矣尚能眷
  眷于寒儒甚可书也摭言云上新平内难闻放进
  士甚喜特授官制词曰念 …… (第 29b 页)
  载华良入为京兆解不第以书让考官曰圣唐有
  天下垂二百年登进士科者三千馀人以此證之
  则每岁所放不及二十人也登科记不误矣又按
   容斋
随笔言唐开元间国子祭酒杨玚上言省司
  奏限天下明经进士及第每年不过百人切见流
  外出身每岁二千馀 (第 49a 页)
进士及
诸科于武成王庙重试得合格数百人上覆试诗赋又
拔进士叶齐以下三十一人诸科八十九人并赐及第
   容斋洪氏
随笔曰太宗雍熙二年端拱元年礼部
  放进士之后虑有遗材至于再试再放雍熙复试 …… (第 23a 页)
 自端拱元年试士罢进士击鼓诉不公后次年苏易
 简知贡举固请御试是年又知贡举既受诏径赴贡
 院以避请求后遂为例
   容斋洪氏
随笔曰淳化三年太宗试进士出卮言
  日出赋题孙何不得知所出相率叩殿槛乞上指
  示之上为陈大义景德二 …… (第 24b 页)
  为曲为二人之地耳
真宗咸平元年诏礼部放榜得进士孙仅以下五十人
高丽宾贡一人自淳化五年停举凡五年至是始行之
其年密州发解官坐荐送非人当入金特诏停任因诏
告谕诸路以警官吏
   容斋洪氏
曰按登科记孙仅榜五十人自第一至 …… (第 27b 页)
 百四十五人及第同出身既下第求试武艺及量材
 录用者又五百馀人悉赐装钱慰遣之命礼部叙为
 一举
   容斋洪氏
随笔曰国朝科举取士及太平兴国以
  来恩典始重然各出一时制旨未尝辄同士子随
  所得而受之初不以官之 …… (第 29a 页)
 奏可
八月诏诸卫将军诸司使副三班知州处贡举人令通
判幕职录事参军及考试官发解知州止同署解状所
解不当亦免其罪
七年诏诸州解送举人内黜落多处宜令本州选官覆
试取艺业优长者送礼部以二月一日为限进士诸科

其曾经殿试并河北陕西诸科曾至终场及他州两至
终场下第者悉免取解
   容斋洪氏
随笔曰天禧三年京西转运使胡则言
  滑州进士王世质等诉本州黜落即取元试卷付
  许州通判崔立看详立以 (第 36b 页)
 通判再任满试馆职(前此前三名/皆为通判)其馀以次减降自
 是骤显者鲜而所得人材及其风俗比旧亦浸衰
   容斋洪氏
随笔曰本朝自太平兴国以来以科举
  罗天下士士之策名前列者或不十年而至公辅
  吕文穆公蒙正张文定公 (第 12b 页)
   容斋洪氏
随笔曰黄鲁直以元祐三年为贡院参
  详官有书帖一纸云正月乙丑锁太学试礼部进
  士四千七百三十二人三 …… (第 10b 页)
许一试旧免
解人有故不入试者理为一举今不理潜藩及五路旧
升甲者今但升名其后又许纳敕三次为定制焉
   容斋洪氏
随笔曰唐开元中国子祭酒杨玚言窃
  见流外出身每岁二千馀人而明经进士不能居
  其什一则是服勤道业之 (第 12a 页)
  十四人

   容斋洪氏
随笔曰唐德宗贞元十年贤良方正科
  十六人裴垍为举首王播次之隔一名而裴度崔
  群皇甫镈继之六名之中 …… (第 17a 页)
崔渠韩宾崔慎由苗愔韦昶崔焕崔谠及第详明吏理
达于教化科宋混及第军谋宏达堪任将帅科郑冠李
式及第
   容斋洪氏
随笔曰唐世制举科目猥多徒异其名
  耳其实与诸科等也张九龄以道侔伊吕策高第 …… (第 25a 页)
览其文叹曰此洪皓子邪父在远能自立
忠义报也即以遵为秘书省正字适为枢密院编修官
词科即入馆自遵始后三岁 洪迈
继之真德秀留元刚
应选有司书德秀卷曰宏而不博书元刚卷曰博而不
宏宁宗喜其文命俱寘异等其后有司值郡试必 …… (第 44a 页)
   容斋洪氏
随笔曰本朝宏词虽用唐时科目而所
  试文则非也自乙卯至于绍熙癸丑二十榜或三
  人或二人或一人并之三 (第 44b 页)
 足以为问乃徵僻书曲学隐伏之义问之唯惧人之
 能知也(张鷟有龙筋凤髓判白乐天集有/甲乙判元微之集亦有判百馀篇)
   容斋洪氏
随笔曰唐铨选以身言书判择人既以 (第 35b 页)
 意也
至和元年以贾黯判流内铨时承平日久百官职业皆

有常宪度乐于因循而铨衡徒文书备具而已黯始欲
以风义整救其弊益州推官桑泽在蜀三年不知其父
死后代还举者甚多应格当迁方投牒自陈人皆知其
尝丧父莫肯为作文书泽知不可乃去发丧制服以不
得家问为解泽既除丧求磨勘黯谓泽三年不与其父
通问亦有人子之爱于其亲乎使泽虽非匿丧犹为不
孝也言之于朝泽坐废归田里不齿终身晋州推官李
亢初以入钱得官已而有私罪默自引去匿所得官以

白衣应举及第积十岁当应勘乃自首言其初事黯以
为此律所谓罔冒也奏罢之夺其劳考
   容斋洪氏
随笔曰国朝尚存唐制考课之法庆历
  皇祐中黄亚夫庶佐一府三州幕其集所载考词
  十四篇黄司理者曰治许 (第 47b 页)
其束脩
三分入博士二分助教又每言国子监所管学生国子
监试州县学生当州试并选艺业优长者为试官监试
   洪氏容斋
随笔曰唐六典国子生初入置束帛一
  篚酒一壶脩一案为束脩之礼太学四门律学书
  学算学皆如国子之法其 (第 18b 页)
 乎其欺罔亦已甚矣

律学 熙宁六年置教授四员凡命官学人皆得自占
入学举人须命官二员任其平素先入学听读而后试
补习断案人试案一道习律令人试大义五道月一公
试三私试
需用古今刑书许于所属索取凡朝廷新颁条令刑部
画日关送
算学 崇宁三年立其业以九章周髀及假设疑数为
算问仍兼海岛孙子五曹张邱建夏侯阳算法并历算

三式天文书为本科本科外人占一小经愿占大经者
听公私试三舍法略如太学上舍三等推恩以通仕登
仕将仕郎为次
   容斋洪氏
随笔曰大观中置算学如庠序之制三
  年三月诏以文宣王为先师兖邹荆三国公配飨
  十哲从祀而列自昔著名 (第 15b 页)
事然止曹佾馀皆赠官官制行以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行令之职别置侍郎以佐之元丰寄禄为开府仪同三

   容斋洪氏
随笔曰中书尚书令在西汉时为少府
  官属与太官汤官上林诸令品秩略等侍中但为
  加官在东汉亦属少府而 …… (第 6b 页)
  出告尚书侍郎两省御史台官外馀官并监司本
  等内改易者仍给黄牒后复行之不同元符初中
  书省复检举如前令
   容斋洪氏
随笔曰中书舍人所承词头自唐至本
  朝皆只就省中起草付吏逮于告命之成皆未尝
  越日故其职为难其以敏 …… (第 14a 页)
 典法此乃臣之职事不敢不言

   容斋洪氏
随笔曰国朝熙宁以前秘书省无著作
  局故置史馆设修撰直馆之职元丰官制行有秘
  书官则其职归于监少及 …… (第 25a 页)
  神宗尝欲付曾子固以五朝史事乃命为史馆修
  撰使专典领其后子固所草具不当神宗意书不
  克成孝宗时修五朝史而列传久未毕遂召李仁
  父 洪景卢
踵为之皆奉京朝不兼他职者数年而 (第 25b 页)
  史始毕盖自开院至成书凡二十有八年秉笔者
  五十有馀人时 景卢
请通修九朝正史上许之 (第 26a 页)

  卢
复言制作之事已经先正名臣之手是非褒贬
  皆有据依乞命后来史官无或辄将成书擅行删
  改然书未就而 (第 26a 页)
景卢
去国淳熙末修高宗实录以
  他官兼之至绍熙末年而工未及半陈君举直学
  士院建请以右文殿秘阁二修撰并 (第 26a 页)
年之间此)
(制一定有所责成则高拱无为之治可以驯致矣/论者嘉之然以因袭既久难于骤革其论卒不行)
   容斋洪氏
随笔曰祖宗朝曾为执政其后入朝为
  他官者甚多自元丰改官制后但为尚书曾孝宽
  自签书枢密去位复拜吏 …… (第 4a 页)
喂诸马每一指挥百人为额车辂院掌供乘舆法物)
 库部掌军器仪仗卤簿法式随军防城什物及凡供
帐之事
   洪氏容斋
随笔曰唐因隋制尚书置六曹吏部兵
  部分掌铨选文属吏部武属兵部自三品以上官
  册授五品以上制授六品 (第 3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