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地理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別史類
正史類
傳記類
举施行如此则人获安业盗贼潜消矣 中书舍人洪遵
上奏曰臣伏见天下恶少平时饮博椎
埋剽窃盗贩睚眦杀人肆为不逞或窜聚山谷或行劫
江湖无所不至固尝储其什一 (第 41a 页)
天下之人莫知其非故公则见信于有司退则受知
于朋友而彼也遂真以为能此有志之士所以扼腕而
太息也
高宗时 秘书省正字洪遵
乞访遗书劄子曰臣闻自昔 (第 34a 页)
卿相翰苑者绍兴中得十有七人隆兴至淳熙得十有
三人绍熙一人开禧至嘉定三人初 洪遵
入中等洪适
入下等高宗览其文叹曰此洪皓子邪父在远能自立
忠义报也即以遵为秘书省正字适为枢密院编修官 (第 44a 页)
不及格许降等升改或
疑其太滥则取吏部累年改官酌中人数立为限隔举
状年劳参酌并用于是天子以其议下近臣而 中书舍
人洪遵
给事中王希亮等上议曰自一命已上仕于州
县之间虽有真贤实廉势不能自达于上故为之立荐
举之法必使之历任六 (第 40b 页)
  陈氏曰参政钜野李邴汉老编承平以前制诏
元符庚辰以来诏旨三卷

  晁氏曰汪藻编徽宗即位后诏旨未全
中兴玉堂制草六十四卷
  陈氏曰同知枢密鄱阳 洪遵景严
编起建炎迄绍
  兴末
中兴续玉堂制草三十卷
  陈氏曰丞相益文忠公周必大子充为学士院时
  编进始 (第 25b 页)
  烜唐封演之谱浸污蔽固不可用其谱自太昊葛
  天氏至尧舜夏商皆有钱币其穿凿诞妄至此
泉志十五卷
  陈氏曰 洪遵景严
撰记历代钱宝
浸铜要略一卷
  陈氏曰张甲撰称德兴草泽绍圣元年序盖胆水 (第 32a 页)
  遗视程氏诚当且密官修其方行古道者不当如
  是耶昏忘倦游喜见此书乃援笔为之序
翰林群书三卷 翰林遗事一卷
  陈氏曰学士承旨番阳 洪遵景严
自李肇而下十
  一家及年表中兴后题名共为一书而以其所录
  遗事附其末总为三卷遗事录诸书所未及者洪 (第 20a 页)
  陈氏曰待制郡人陈谦益之撰汉分章安之东瓯
  乡为永宁今永嘉四邑是也故以名编时嘉定九
  年留元刚茂潜为太守
东阳志十卷
  陈氏曰枢密鄱阳 洪遵景严
撰绍兴二十四年为
  通判时所作 (第 19a 页)
  陈氏曰郑寅子敬撰用五十马
打马赋一卷
  陈氏曰易安李氏撰用二十马以上三者各有不
  同今世打马大略与古摴蒱相类
谱双一卷
  陈氏曰 洪遵
集此戏今人不复为 (第 17b 页)
  入右府又半年而拜相然在位仅三阅月为林安
  宅所攻而去尝一帅越闲居十六年而终
小隐集七十卷
  陈氏曰枢密文安公 洪遵景严
撰其进用最先于
  兄弟而得年不永薨于淳熙元年
野处类藁二卷 (第 4a 页)
  惜之

攻愧集一百二十卷
  陈氏曰参政四明楼钥大防撰隆兴癸未省试考
  作赋魁以犯讳当黜知举 洪文安遵
奏收寘三甲
  首
  西山真氏集序曰公之文如三辰五星森丽天汉
  昭昭乎其可观而不可穷如泰华乔岳蓄 (第 5a 页)
  以后渐成散失于是以门类年次编为卷帙号学
  士院草录中经兵火文人故家仅传所课玉堂集
  及大诏令者其全书不可得而见矣近岁 承旨洪
  遵
起建炎中兴迄绍兴内禅三纪之间得制草六
  十四卷序而藏之复十年于兹今乃命史院裒隆
  兴以来旧藁继遵 (第 30b 页)
  圆径如中国之制但实其中心不穿贯西域之钱

  又多以人物为形惟 洪遵
泉志列吐番国屋驮国
  钱称其肉好不异中国以铜为之字如梵书不可
  识所谓泥婆罗吐番等国皆为今西藏左 (第 42a 页)
  年州县禁钱不出境商贾皆绝浙西观察使李若
  初请通钱往来而京师商贾赍钱四方贸易者不
  可胜纪诏复禁之
  洪遵
泉志会昌年扬州节度使李绅于新钱背加昌 (第 5b 页)
  (常税况数外取之乎宜视一路一郡县丰凶之数/轻重行之灾甚者蠲之可也诏从之除宝文阁学)
  (士明年告老执羔有雅度立朝/无朋比治郡廉恕有循吏风)
  洪遵(金华府志皓仲子词科中选即入馆以不附秦/桧子熺乞外通判婺州有惠政尝修东阳志十)

(第 7a 页)
 陆基侃妻曹氏 朱家柱妻沈氏 蔡炳勋妻曹氏
 孙汀妻张氏  杨悌妻褚氏  孙岳妻沈氏
 陆润黻妻林氏 毛应銮妻沈氏 沈犹龙妻孙氏
 张 洪遵
妻顾氏 张讷妻纪氏  陆万陵妻吴氏
 陈紫垣妻陆氏 沈弘恩妻龚氏 全官妻陆氏
 宋秀妻金氏  沈瑞盘 (第 7b 页)
 鄂州刺史傅柔墓 浦江县志在县东十五里鹤塘西

  柔字仲席县人为宣城令迁鄂州刺史
  (谨按 洪遵
东阳志蒋邵汉洪抚二州刺史傅柔汉/鄂州刺史宋濂作浦阳人物记以为两汉时洪抚)
  (二州为鄣郡鄂为江夏郡 (第 22a 页)
 东阳记一卷(唐书艺文志/郑缉之撰)

 东阳志十卷(书录解题鄱阳 洪遵景严
撰绍/兴二十四年为通判时所作)
 续东阳志六卷(至正改元浙东肃撰/政廉访司沙木斯)
 金华府志二十 (第 21a 页)
  万历金华府志序      (明/)王世贞
自二畿外为大藩者十有三而浙最重浙大郡十有一
而踞上游者三而金华最重金华之地所由起也在秦

则仅一邑然其后地稍斥而人民稍亦众夥己分割为
支邑而郡领之乃名所由起也则自梁武始矣其后或
为郡或为州而州之最著曰婺夫婺星女之名精也女
所统扬州之分名城数十百计而金华以蕞尔郡应之
斯不亦章章较著哉当宋之绍兴甲戌 洪文安公
来为
通守而志之至元之至正改元而瞻思者以佥廉访事
来分署而续之然其大要草创备采述而已而诸邑亦
未尽属 (第 17b 页)
  寿春魏杞南夫观文殿学士婺源王炎晦叔资政

  殿学士鄱阳 洪遵
景岩观文殿大学士四明史浩
  直翁资政殿学士鄱阳洪适景伯端明殿学士金
  华叶衡梦锡观文殿大学士温陵 (第 5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