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年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目錄類
政書類
別史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傳記類
詔令奏議類
推之)雍初与常秩同召
雍竟辞不起士大夫高之(按雍子伯温记雍卒后十年/韩绛知河南府为雍请谥谥)
(议则 欧阳棐 所作与/朱史本传不同当考)
辛亥诏岐王颢为南郊亚献嘉王頵为终献
壬子诏宗室嫁娶不得与杂类之家为婚杂类 (第 19a 页)
雍竟辞不起士大夫高之(按雍子伯温记雍卒后十年/韩绛知河南府为雍请谥谥)
(议则 欧阳棐 所作与/朱史本传不同当考)
辛亥诏岐王颢为南郊亚献嘉王頵为终献
壬子诏宗室嫁娶不得与杂类之家为婚杂类 (第 19a 页)
朝请郎秘阁校理权知潞州 欧阳棐
落职送吏部与合
入差遣以元祐权臣迷国之际棐朋附大奸每希进用
故有是责(毕仲游作 (第 25b 页)
欧阳棐 傅云会章公子厚入相 (第 25b 页)
叔/弼 甫数请外乃以朝散郎秘阁校理知襄州)
(有魏泰者曾公子宣卫国夫人之兄也居襄二十年倚/子宣之重以傅食于汉 …… (第 25b 页)
私田园强市买与民争利前/后无复谁何者于是以州门之东偏楼店官废址为天)
(荒而请之上下弥缝为成书然后示 叔弼 甫曰孰谓州/门之东偏而有天荒可请乎郤之州官上下更谓 (第 25b 页)
叔弼)
( 甫曰泰横于汉南日久未易裁也彼请地而迟与之且/不可况终郤之乎 (第 25b 页)
叔弼 甫曰天荒在野泰请之地州门)
(之左以门左之地为天荒售人非政也惮泰而诬天荒/之令非法也泰闻之怒诉于转运 (第 25b 页)
司下其诉于州 叔弼)
(
甫终持不与泰由是谮 (第 25b 页)
叔弼 甫于子宣矣襄罢以朝请/郎知潞州路又罢乃以校理还吏选继降官二等元符)
(二年七月癸未棐/以朝请为吏部郎 (第 26a 页)
入差遣以元祐权臣迷国之际棐朋附大奸每希进用
故有是责(毕仲游作 (第 25b 页)
欧阳棐 傅云会章公子厚入相 (第 25b 页)
叔/弼 甫数请外乃以朝散郎秘阁校理知襄州)
(有魏泰者曾公子宣卫国夫人之兄也居襄二十年倚/子宣之重以傅食于汉 …… (第 25b 页)
私田园强市买与民争利前/后无复谁何者于是以州门之东偏楼店官废址为天)
(荒而请之上下弥缝为成书然后示 叔弼 甫曰孰谓州/门之东偏而有天荒可请乎郤之州官上下更谓 (第 25b 页)
叔弼)
( 甫曰泰横于汉南日久未易裁也彼请地而迟与之且/不可况终郤之乎 (第 25b 页)
叔弼 甫曰天荒在野泰请之地州门)
(之左以门左之地为天荒售人非政也惮泰而诬天荒/之令非法也泰闻之怒诉于转运 (第 25b 页)
司下其诉于州 叔弼)
(
叔弼 甫于子宣矣襄罢以朝请/郎知潞州路又罢乃以校理还吏选继降官二等元符)
(二年七月癸未棐/以朝请为吏部郎 (第 26a 页)
使平阳郡守
游师雄绍圣中知河中府
张 构绍圣四年知石州
刘奉世绍圣四年隰州团练副使
林 希绍圣中知太原府
宇文昌龄绍圣中知河中府
韩孝广哲宗时知太原府
李 琮哲宗时知潞州
林 旦哲宗时河东转运使
李昭玘哲宗时吉州防禦使
苗 履哲宗时吉州防禦使
李 浩哲宗时太原路副都总管
邵伯温由大名府助教调潞州长子尉哲宗末由灵宝
徙知芮城县
孙昭远哲宗时河东经略司干当公事 欧阳棐 哲宗末知潞州
曾 肇徽宗建中靖国元年知太原府
李君卿建中靖国元年守晋州
周 汲建中靖国元年襄陵令 (第 38b 页)
游师雄绍圣中知河中府
张 构绍圣四年知石州
刘奉世绍圣四年隰州团练副使
林 希绍圣中知太原府
宇文昌龄绍圣中知河中府
韩孝广哲宗时知太原府
李 琮哲宗时知潞州
林 旦哲宗时河东转运使
李昭玘哲宗时吉州防禦使
苗 履哲宗时吉州防禦使
李 浩哲宗时太原路副都总管
邵伯温由大名府助教调潞州长子尉哲宗末由灵宝
徙知芮城县
孙昭远哲宗时河东经略司干当公事 欧阳棐 哲宗末知潞州
曾 肇徽宗建中靖国元年知太原府
李君卿建中靖国元年守晋州
周 汲建中靖国元年襄陵令 (第 38b 页)
都承旨刘安世中书舍人孔武仲陈轩太常少卿盛
陶宇文昌龄侍御史王畏监察御史董敦逸黄庆基
左司谏虞策礼部郎中孙路员外郎 欧阳棐 太常丞
韩治博士朱彦宋景年阎本等二十二人皆主北郊
之议而武仲又请以孟冬纯阴之月诣北郊亲祠如
神 (第 41a 页)
陶宇文昌龄侍御史王畏监察御史董敦逸黄庆基
左司谏虞策礼部郎中孙路员外郎 欧阳棐 太常丞
韩治博士朱彦宋景年阎本等二十二人皆主北郊
之议而武仲又请以孟冬纯阴之月诣北郊亲祠如
神 (第 41a 页)
地之始从此推下去至人物消尽之时盖理在数
内数在理内康节是他见得一个盛衰消长之理
故能知之若只说他知得甚事如 欧阳叔弼 定谥
之𩔖此知康节之浅陋者也程先生有一柬说先
天图甚有理可试往听他说看观其意甚不把当
(第 8a 页)
内数在理内康节是他见得一个盛衰消长之理
故能知之若只说他知得甚事如 欧阳叔弼 定谥
之𩔖此知康节之浅陋者也程先生有一柬说先
天图甚有理可试往听他说看观其意甚不把当
(第 8a 页)
佛牙给还佛会镇塔
颖州府
资福寺在府治西南宋建明洪武十六年重修贮
藏经
新渡寺在府治宋苏轼于此饯 欧阳叔弼 有诗
善现寺在府东明太祖曾驻跸于此奉敕建亦名
北照寺
香台寺在府沈丘浮香台上四面皆颍水绕 (第 17a 页)
颖州府
资福寺在府治西南宋建明洪武十六年重修贮
藏经
新渡寺在府治宋苏轼于此饯 欧阳叔弼 有诗
善现寺在府东明太祖曾驻跸于此奉敕建亦名
北照寺
香台寺在府沈丘浮香台上四面皆颍水绕 (第 17a 页)
汪 曼(南昌人)黄庭坚(分宁人庶子起居舍人谥文节)龚子与(瑞州人著作郎)
张 琬(鄱阳人知府)汪汝钦(鄱阳人)梅南仲(鄱阳人)余 乔(馀干
人)马 顺(乐平人)张 孚(乐平人知乐昌县)张 逄(浮梁人)
张 汲(德兴人)骆 欲(德安人)周 槐(湖口人)桂 砺(贵溪人)
朱君仪(临川人)王 雱(临川人安石子)邹 极(宜黄人江西提刑)
曾 肇(南丰人易占子太常谥文昭)江 焕(南城人)陈 噩(庐陵人)
解 通(吉水人) 欧阳棐(庐陵人修之子) 伍 诰(安福人知石城)傅 肩
(清江人)胡 蒙(清江人邑令) (第 25a 页)
欧阳棐(清江人) 杨 佾(清江人)
邹 庸(新淦人)何正臣(新淦人)罗尚友(萍乡人鄂州军事推官) (第 25a 页)
张 琬(鄱阳人知府)汪汝钦(鄱阳人)梅南仲(鄱阳人)余 乔(馀干
人)马 顺(乐平人)张 孚(乐平人知乐昌县)张 逄(浮梁人)
张 汲(德兴人)骆 欲(德安人)周 槐(湖口人)桂 砺(贵溪人)
朱君仪(临川人)王 雱(临川人安石子)邹 极(宜黄人江西提刑)
曾 肇(南丰人易占子太常谥文昭)江 焕(南城人)陈 噩(庐陵人)
解 通(吉水人) 欧阳棐(庐陵人修之子) 伍 诰(安福人知石城)傅 肩
(清江人)胡 蒙(清江人邑令) (第 25a 页)
欧阳棐(清江人) 杨 佾(清江人)
邹 庸(新淦人)何正臣(新淦人)罗尚友(萍乡人鄂州军事推官) (第 25a 页)
安焘曾任执政王觌丰稷见任侍从官外馀并会三
省籍记(苏辙范纯礼刘奉世范纯梓刘安世贾易吕/希纯张舜民陈次升韩川吕仲甫张耒 欧阳)
(棐 吕希哲刘唐老吴安诗黄庭坚黄隐毕仲游常安/民刘当时孔平仲徐常王巩张保原晁补之商倚张)
(庭坚谢良佐韩 (第 60a 页)
省籍记(苏辙范纯礼刘奉世范纯梓刘安世贾易吕/希纯张舜民陈次升韩川吕仲甫张耒 欧阳)
(棐 吕希哲刘唐老吴安诗黄庭坚黄隐毕仲游常安/民刘当时孔平仲徐常王巩张保原晁补之商倚张)
(庭坚谢良佐韩 (第 60a 页)
之西其文蔚炳三体复宣较之说文篆𨽻大同而古
字少异
欧阳修集古录曰古文篆𨽻三体遗字凡八百二十
有九
欧阳棐 曰高绅为湖北转运使道中闻砧声清远因
得此本于其覆而已断裂矣遂载以归完理缀辑椟 (第 2b 页)
字少异
欧阳修集古录曰古文篆𨽻三体遗字凡八百二十
有九
欧阳棐 曰高绅为湖北转运使道中闻砧声清远因
得此本于其覆而已断裂矣遂载以归完理缀辑椟 (第 2b 页)
癸卯驸马都尉张敦礼坐元祐初上疏誉司马光夺
留后授环卫官 诏秘阁校理权知潞州 欧阳棐 落职
送吏部与合入差遣坐朋附元祐权臣每希进用也
十一月癸丑三省言王巩张保源累上书议论朝政表
里奸臣欲 (第 28a 页)
留后授环卫官 诏秘阁校理权知潞州 欧阳棐 落职
送吏部与合入差遣坐朋附元祐权臣每希进用也
十一月癸丑三省言王巩张保源累上书议论朝政表
里奸臣欲 (第 28a 页)
辛未诏张舜民毕仲游孙朴赵睿梅灏陈察李昭玘
并罢馆职 二月甲戌朔令监司举本路学行优异者
各二人 己卯诏许高丽国王进士宾贡 辛巳诏自
今应被旨举官所举不当具举主姓名以闻 甲申夏
人以国母卒遣使来告哀且谢罪诏却其使 戊子鄜
延钤辖刘安败夏人于神堆 乙未诏吏部守令课绩
从御史台考察黜其不实者 曾布言章惇蔡卞施行
元祐人众论皆谓过当然此岂为诋訾先朝大抵多报
私怨耳惇卞初相得故惇于卞言无不听及相失卞多
反其事人皆笑之今朝廷政事一出于卞惇无敢违者
帝曰蔡京尤与惇不足布曰惇于蔡氏兄弟无不畏者
近颇欲屈意求和于京而京不为之屈也 欧阳棐 朝
见帝目之语曾布曰此元祐五鬼布曰亦闻有此名元
祐附丽亦必有之治郡亦常才然棐欧阳修之子登进
士第修于 (第 2a 页)
并罢馆职 二月甲戌朔令监司举本路学行优异者
各二人 己卯诏许高丽国王进士宾贡 辛巳诏自
今应被旨举官所举不当具举主姓名以闻 甲申夏
人以国母卒遣使来告哀且谢罪诏却其使 戊子鄜
延钤辖刘安败夏人于神堆 乙未诏吏部守令课绩
从御史台考察黜其不实者 曾布言章惇蔡卞施行
元祐人众论皆谓过当然此岂为诋訾先朝大抵多报
私怨耳惇卞初相得故惇于卞言无不听及相失卞多
反其事人皆笑之今朝廷政事一出于卞惇无敢违者
帝曰蔡京尤与惇不足布曰惇于蔡氏兄弟无不畏者
近颇欲屈意求和于京而京不为之屈也 欧阳棐 朝
见帝目之语曾布曰此元祐五鬼布曰亦闻有此名元
祐附丽亦必有之治郡亦常才然棐欧阳修之子登进
士第修于 (第 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