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目錄類
傳記類
別史類
編年類
政書類
職官類
正史類
金石類
太行望 郝 经
半天遮断连青城参差雉堞云间横当时十岁初度河
舟中错崿来相迎今年恰得到苏门百泉亭上更峥嵘
千岩万壑入绝壁落日倒衔山尽赤玉立万仞磔鲸牙
金翠千层拥鳌脊天沈影重看不足云净烟虚晚尤碧
西北两峰寒云是双石人不觉泪横臆患难思二亲一
从戎马三十年桑梓惨澹埋荆榛何时突兀过绝顶拜
埽丘园见乡井黄沙神头闻有千尺松洒尽苦泪吟长
风注目只向东海东
读 乡先生 刘景元碑
太行元气果不死弊世有此魁杰士胸中罗列世间书
泛异穷奇无不至尝借庄周十日还成诵未尝遗一字
万 (第 39b 页)
半天遮断连青城参差雉堞云间横当时十岁初度河
舟中错崿来相迎今年恰得到苏门百泉亭上更峥嵘
千岩万壑入绝壁落日倒衔山尽赤玉立万仞磔鲸牙
金翠千层拥鳌脊天沈影重看不足云净烟虚晚尤碧
西北两峰寒云是双石人不觉泪横臆患难思二亲一
从戎马三十年桑梓惨澹埋荆榛何时突兀过绝顶拜
埽丘园见乡井黄沙神头闻有千尺松洒尽苦泪吟长
风注目只向东海东
读 乡先生 刘景元碑
太行元气果不死弊世有此魁杰士胸中罗列世间书
泛异穷奇无不至尝借庄周十日还成诵未尝遗一字
万 (第 39b 页)
裳耳上士元裳中士黄裳下士杂裳)宾如主人服赞者
元端从之冠者既冠乃易服服元冠元端爵韠见于君
见于乡大夫 乡先生(见服不朝服/者非朝士也) 特牲馈食礼主人冠
元端论语公西华曰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
相焉荀卿曰端衣元裳絻而乘路志不在于食荤 (第 19b 页)
元端从之冠者既冠乃易服服元冠元端爵韠见于君
见于乡大夫 乡先生(见服不朝服/者非朝士也) 特牲馈食礼主人冠
元端论语公西华曰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
相焉荀卿曰端衣元裳絻而乘路志不在于食荤 (第 19b 页)
戴述(明一统志字明仲永嘉人元符中进士尝从程/伊川求成己之学仕至临江太守弟迅亦以文)
(学/称)
赵霄(万历温州府志字彦昭瑞安人博学通今古十/岁赋猛虎行 乡先生 咸奇之少孤析产悉以属)
(兄入太学登崇宁第为济州教授导学者以笃学/力行不专事科举东方土俗为之变名 (第 14b 页)
(学/称)
赵霄(万历温州府志字彦昭瑞安人博学通今古十/岁赋猛虎行 乡先生 咸奇之少孤析产悉以属)
(兄入太学登崇宁第为济州教授导学者以笃学/力行不专事科举东方土俗为之变名 (第 14b 页)
王奕(奉化县志字谋道质敏学博词章卓有西汉风/隐居自娱讲论经史以兴起斯文为己任守令)
(知其贤率乡之子弟受学焉卒后祠于学参政楼/钥叙行状中丞舒亶为墓志铭称元祐 乡先生 子)
(建中字师正以八行纯备举于有/司不就州县造门强起之移疾辞)
刘准(成化四明郡志先馀姚人家 (第 18a 页)
(知其贤率乡之子弟受学焉卒后祠于学参政楼/钥叙行状中丞舒亶为墓志铭称元祐 乡先生 子)
(建中字师正以八行纯备举于有/司不就州县造门强起之移疾辞)
刘准(成化四明郡志先馀姚人家 (第 18a 页)
逸其名晋建武中为嘉兴监屯田校尉镇静其民
于此立祠祀之
表贤祠 正德嘉善县志在县东南六里祀宋山阴
令邑人陈舜俞(吕㦂表贤祠记我 乡先生 贤良陈/公舜俞熙宁初令山阴会时相王)
(安石行青苗法先生不奉令谪监南康军星江盐/酒弃官归日跨犊以 (第 10b 页)
于此立祠祀之
表贤祠 正德嘉善县志在县东南六里祀宋山阴
令邑人陈舜俞(吕㦂表贤祠记我 乡先生 贤良陈/公舜俞熙宁初令山阴会时相王)
(安石行青苗法先生不奉令谪监南康军星江盐/酒弃官归日跨犊以 (第 10b 页)
(州朋龟之子也历官淮东/安抚使直秘阁卒于扬州)
宋徽猷阁直学士楼异墓 嘉靖宁波府志在金钟
山沿海制置使楼璩祔(傅详/武功)
宋元祐 乡先生 王弈墓 至正四明续志在桃花岭
(傅详/隐逸)
宋李中墓 旧浙江通志在日岭山(奉化县志楼钥/题其 (第 42a 页)
宋徽猷阁直学士楼异墓 嘉靖宁波府志在金钟
山沿海制置使楼璩祔(傅详/武功)
宋元祐 乡先生 王弈墓 至正四明续志在桃花岭
(傅详/隐逸)
宋李中墓 旧浙江通志在日岭山(奉化县志楼钥/题其 (第 42a 页)
(子之所当然殆未知我高宗之所以圣也庆元/中三山陈君德一分教京口谓古者乡先生没)
(而祭于社又古者孔颜孟未奠位学者必释奠/于其国之先师若修撰陈公非京口所谓先师)
(乡先生 者欤社非职所及学非吾事欤乃肖公/像祠之孔子庙西序陈君代更继者屏去今教)
(授番阳许君溪视事甫浃 (第 58a 页)
(而祭于社又古者孔颜孟未奠位学者必释奠/于其国之先师若修撰陈公非京口所谓先师)
(乡先生 者欤社非职所及学非吾事欤乃肖公/像祠之孔子庙西序陈君代更继者屏去今教)
(授番阳许君溪视事甫浃 (第 58a 页)
以展其才或
疑子铉不能无介然于其中者余读周官书古者闾有
塾以乡大夫士里居者为左右帅或曰父师少师或曰 乡先生 凡朝夕有教焉岁时属民饮酒则为之僎介自
门左席于尊东所以考德问业刑善而劝贤也今一县
之大其廿五家之闾盖 (第 67a 页)
疑子铉不能无介然于其中者余读周官书古者闾有
塾以乡大夫士里居者为左右帅或曰父师少师或曰 乡先生 凡朝夕有教焉岁时属民饮酒则为之僎介自
门左席于尊东所以考德问业刑善而劝贤也今一县
之大其廿五家之闾盖 (第 67a 页)
九江志纂自童守潮嘉靖初何兵备棐再修之今觅潮
志不得桑子木纪庐山事引旧志俱可观不知即潮志
耶抑宋元间固有之耶李汎序何志谓旧志遗谬属汎
正而补之而何志之谬为自来所未有宦表列梁元帝
直云王绎湘东人桂阳王休范云王休范桂阳人元次
山曾寓瀼溪而谓生于瑞昌王子纯以武功显而列之
文苑皇甫元晏安定人谢康乐阳夏人而传之人物二
程兄弟侍周茂叔于南安而缀之流寓胡旦状元及第
者渤海人而合之德安诸如此类瞑目而不见丘山者
九十馀年于此其后人迩事续无撰著祇相传说能言
之者益寡盖文献之阙久矣余箧中书既前泊于彭泽
而失之南州朱郁仪家多藏书富腹笥质以古事郁仪
为手较而授之迩事则稽于众及所遗佚见 乡先生 傅
为烈出其所睹记乃衷焉人从传传从正史事从宜风 …… (第 42a 页)
当道当道皆嘉勉如
曹公言予再商之僚友诸公又皆赞决如当道言始敢
按旧志询其同异并访近事于筠人士因就正于 乡先
生 陈公胡公邹公熊公刘公王公吴公请教言焉属草
未半欣闻今上龙飞五位文命诞敷制作更始于是别
驾杨公司李徐公 (第 49a 页)
志不得桑子木纪庐山事引旧志俱可观不知即潮志
耶抑宋元间固有之耶李汎序何志谓旧志遗谬属汎
正而补之而何志之谬为自来所未有宦表列梁元帝
直云王绎湘东人桂阳王休范云王休范桂阳人元次
山曾寓瀼溪而谓生于瑞昌王子纯以武功显而列之
文苑皇甫元晏安定人谢康乐阳夏人而传之人物二
程兄弟侍周茂叔于南安而缀之流寓胡旦状元及第
者渤海人而合之德安诸如此类瞑目而不见丘山者
九十馀年于此其后人迩事续无撰著祇相传说能言
之者益寡盖文献之阙久矣余箧中书既前泊于彭泽
而失之南州朱郁仪家多藏书富腹笥质以古事郁仪
为手较而授之迩事则稽于众及所遗佚见 乡先生 傅
为烈出其所睹记乃衷焉人从传传从正史事从宜风 …… (第 42a 页)
当道当道皆嘉勉如
曹公言予再商之僚友诸公又皆赞决如当道言始敢
按旧志询其同异并访近事于筠人士因就正于 乡先
生 陈公胡公邹公熊公刘公王公吴公请教言焉属草
未半欣闻今上龙飞五位文命诞敷制作更始于是别
驾杨公司李徐公 (第 49a 页)
分宁县有学所从来远矣然邑子诸生赖学以成就
者少挟书以游四方者多盖在官尝曰狱讼之不得
其情赋租之不登其时簿书朱墨之不当其物寇盗
发而不辄得是吾忧也若劝学养士二千石之任也
故庙学岿然未尝过而问焉彼盖不知养士之源发
于县乡为民父母岂听狱求盗之谓哉今吾宰延平
胡君器之之为县左规而右矩谨名而务实教之用
经治之用律其听民不怠其牧民不烦豪吏敛手困
穷得职然后尽心于学乃举其 乡先生 与一经之师
位之以师友而作兴可学之民弟子尝溢百员器之
率其僚洁牲酒豆笾释奠春秋诸生升降成文耆老
叹息 (第 53a 页)
者少挟书以游四方者多盖在官尝曰狱讼之不得
其情赋租之不登其时簿书朱墨之不当其物寇盗
发而不辄得是吾忧也若劝学养士二千石之任也
故庙学岿然未尝过而问焉彼盖不知养士之源发
于县乡为民父母岂听狱求盗之谓哉今吾宰延平
胡君器之之为县左规而右矩谨名而务实教之用
经治之用律其听民不怠其牧民不烦豪吏敛手困
穷得职然后尽心于学乃举其 乡先生 与一经之师
位之以师友而作兴可学之民弟子尝溢百员器之
率其僚洁牲酒豆笾释奠春秋诸生升降成文耆老
叹息 (第 53a 页)
欲为乐行忧违宁为灭顶之凶不欲为遁世之哲其
所为报国恩而酬学术者期无愧于圣贤而已易曰
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此即先生之易也先生
为余 乡先生 余于视学两浙始得睹易学之全亟授
之梓而志其著述之概于右
三易洞玑
十六卷
存
黄宗羲曰 (第 7a 页)
所为报国恩而酬学术者期无愧于圣贤而已易曰
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此即先生之易也先生
为余 乡先生 余于视学两浙始得睹易学之全亟授
之梓而志其著述之概于右
三易洞玑
十六卷
存
黄宗羲曰 (第 7a 页)
而违者亦或有焉文日繁而辨日起岐愈多而道愈
幽使读之者不舍源而寻流则弃同而即异君子盖
病之也吾乡 乡先生 史君文玑苦求于学䔍信坚守
朱子之说反覆研究殆三十年遂取诸家纂辑之编
而去取焉乖戾者折而辟之隐昧者 (第 21a 页)
幽使读之者不舍源而寻流则弃同而即异君子盖
病之也吾乡 乡先生 史君文玑苦求于学䔍信坚守
朱子之说反覆研究殆三十年遂取诸家纂辑之编
而去取焉乖戾者折而辟之隐昧者 (第 2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