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年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別史類
史評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傳記類
時令類
法制類
雜史類
職官類
正史類
金石類
侯陟不协陟所注拟祜多驳正陟诉于卢多逊多逊初
为学士阴倾宰相赵普累讽祜助已祜不听谓多逊曰
昔唐宇文融与 张说 有隙为融所谗而出说复集贤融
遂败因以传示多逊且劝释之多逊不悦癸亥祜坐陟
事黜为镇国行军司马(司马日记 (第 29a 页)
为学士阴倾宰相赵普累讽祜助已祜不听谓多逊曰
昔唐宇文融与 张说 有隙为融所谗而出说复集贤融
遂败因以传示多逊且劝释之多逊不悦癸亥祜坐陟
事黜为镇国行军司马(司马日记 (第 29a 页)
圣应图赞 张九龄
臣闻启圣者天也宜有以觉悟受命者圣也必有以明
徵故神不言而可知时将至而先兆当陛下龙潜于上
党也或托数于云物或效灵于卜筮天之意旨丁宁垂
象惟恐后时而又以潞水之泓深山鹿之挺走驰骋是
获厉流不濡非力所能以明或跃乾之上体时而九四
神道幽赞圣期密尔自后而占何著明其若此盖天福
海内地降圣迹以瑞非常之后以决如神之策至于再
三明必信耳
蒲津桥赞 张 说
易曰利涉大川济乎难也诗曰造舟为梁通乎险也域
中有四渎黄河居其长河上有三桥蒲津是其一隔秦
称塞临晋名关 (第 22b 页)
臣闻启圣者天也宜有以觉悟受命者圣也必有以明
徵故神不言而可知时将至而先兆当陛下龙潜于上
党也或托数于云物或效灵于卜筮天之意旨丁宁垂
象惟恐后时而又以潞水之泓深山鹿之挺走驰骋是
获厉流不濡非力所能以明或跃乾之上体时而九四
神道幽赞圣期密尔自后而占何著明其若此盖天福
海内地降圣迹以瑞非常之后以决如神之策至于再
三明必信耳
蒲津桥赞 张 说
易曰利涉大川济乎难也诗曰造舟为梁通乎险也域
中有四渎黄河居其长河上有三桥蒲津是其一隔秦
称塞临晋名关 (第 22b 页)
太师
太师古官殷纣时箕子为之周武王时太公成王时周
公并为太师周公薨毕公代之秦及汉初并无至平帝
元始元年初置以孔光居焉金印紫绶位在太傅上太
保次太傅(孔光为太师王莽为太傅光常称疾不敢与/太后诏令太师无朝赐灵寿杖黄门令为太)
(师省中坐置几太师入省中坐用杖赐食十/七物十七物者公具十七种物也灵寿木名)汉东京又
废献帝初董卓为太师卓诛又废魏世不置晋初置三
公上以景帝讳师故置太宰以代太师之名(晋书曰惠/帝大安元)
(年以齐王囧为太师/当是撰述者之误也)秩增三司(蜀李雄僣号时范长生/自西山乘素舆诣成都)
(雄拜长生为天地/太师封西山侯)后魏北齐后周隋唐皆有之(天宝以/前唯以)
(其官赠仲尼及长孙桢武彟窦毅韦/元贞 张说 裴光廷而已彟音忧縳反)五代以畀藩镇及
赠官(见三公/总序) (第 11a 页)
太师古官殷纣时箕子为之周武王时太公成王时周
公并为太师周公薨毕公代之秦及汉初并无至平帝
元始元年初置以孔光居焉金印紫绶位在太傅上太
保次太傅(孔光为太师王莽为太傅光常称疾不敢与/太后诏令太师无朝赐灵寿杖黄门令为太)
(师省中坐置几太师入省中坐用杖赐食十/七物十七物者公具十七种物也灵寿木名)汉东京又
废献帝初董卓为太师卓诛又废魏世不置晋初置三
公上以景帝讳师故置太宰以代太师之名(晋书曰惠/帝大安元)
(年以齐王囧为太师/当是撰述者之误也)秩增三司(蜀李雄僣号时范长生/自西山乘素舆诣成都)
(雄拜长生为天地/太师封西山侯)后魏北齐后周隋唐皆有之(天宝以/前唯以)
(其官赠仲尼及长孙桢武彟窦毅韦/元贞 张说 裴光廷而已彟音忧縳反)五代以畀藩镇及
赠官(见三公/总序) (第 11a 页)
(言胡人入为寇驱略汉人及畜产而他人/能止得其所驱者令其本主以半赏之)县官为赎
(张晏曰得汉人官为赎也师古曰此二句/之言谓官为备价赎之耳 张说 则非也)其民如是
则邑里相救助赴胡不避死非以德上也(师古曰言/非以此事) (第 30a 页)
(张晏曰得汉人官为赎也师古曰此二句/之言谓官为备价赎之耳 张说 则非也)其民如是
则邑里相救助赴胡不避死非以德上也(师古曰言/非以此事) (第 30a 页)
峒巡检常恭赴阙持南丹州莫延甚表来
乞就宜州市马比之横山可省三十程产马地至南丹
十程南丹至静江府十三程 张说 在枢筦欲从其说或
谓邕远宜近人孰不知前迂其涂岂无意况莫氏方横
乃欲为之除道而擅以互市之饶误矣小吏妄作 (第 31a 页)
乞就宜州市马比之横山可省三十程产马地至南丹
十程南丹至静江府十三程 张说 在枢筦欲从其说或
谓邕远宜近人孰不知前迂其涂岂无意况莫氏方横
乃欲为之除道而擅以互市之饶误矣小吏妄作 (第 31a 页)
去疾(坐罪/免)谈(孙复/家)
宁严侯魏遬以舍人从砀击臧荼功侯千户 连 指
(坐罪/免)都(元孙/复家)
昌圉侯旅卿以齐将从韩信定齐击项羽韩王信侯千
户 通(坐谋/反诛)光(元孙/复家)
共严侯旅罢师以齐将从击项羽及韩王信封千二百
户 党 高 信(曾孙/复家)
阏氏节侯冯解散以代主爵降为雁门守平代寇侯千
户 它(亡/后)遗(以遗腹/子嗣)胜之 平(坐酎/金免)
安邱懿侯 张说 以卒初属魏豹入汉击项羽定代侯二
千户 奴 执 新 拾(坐罪/免)舜(六世/复家)
襄平侯纪通父城以将 (第 14a 页)
宁严侯魏遬以舍人从砀击臧荼功侯千户 连 指
(坐罪/免)都(元孙/复家)
昌圉侯旅卿以齐将从韩信定齐击项羽韩王信侯千
户 通(坐谋/反诛)光(元孙/复家)
共严侯旅罢师以齐将从击项羽及韩王信封千二百
户 党 高 信(曾孙/复家)
阏氏节侯冯解散以代主爵降为雁门守平代寇侯千
户 它(亡/后)遗(以遗腹/子嗣)胜之 平(坐酎/金免)
安邱懿侯 张说 以卒初属魏豹入汉击项羽定代侯二
千户 奴 执 新 拾(坐罪/免)舜(六世/复家)
襄平侯纪通父城以将 (第 14a 页)
钱惟浚(见前浙西/观察使) 李显忠(绥德军青涧人/浙东观察使)
曾觌(字纯甫汴人/浙东观察使) 高世则(越州观/察使)
韦渊(明州观/察使) 张说(开封人明/州观察使) 张薿(明州观/察使) 蓝安石(湖州观/察使)
防御使
李显忠(浙东防/御使) (第 18a 页)
曾觌(字纯甫汴人/浙东观察使) 高世则(越州观/察使)
韦渊(明州观/察使) 张说(开封人明/州观察使) 张薿(明州观/察使) 蓝安石(湖州观/察使)
防御使
李显忠(浙东防/御使) (第 18a 页)
沈枢(嘉靖安吉州志字持要初调彭泽丞用荐赐对/首论君子小人之辨高宗嘉之除监察御史历)
(迁吏部侍郎会汤邦彦论叶衡援枢为證叹曰此 张说 故事也岂可畏祸而欺心坐是获谴瑞州居)
(住寻起知温州后以中大夫提举/太平兴国宫封安吉县开国男) (第 5b 页)
(迁吏部侍郎会汤邦彦论叶衡援枢为證叹曰此 张说 故事也岂可畏祸而欺心坐是获谴瑞州居)
(住寻起知温州后以中大夫提举/太平兴国宫封安吉县开国男) (第 5b 页)
(之有未至诚能革此八弊则仁德无累功利自致/矣上嘉叹诏兼侍讲未几以疾告老卒光宗立特)
(谥献/肃)
陈骙(宋史本传字叔进临海人绍兴二十四年试春/官第一累迁守秘书少监崔渊以外戚 张说 进)
(除秘书郎骙封还词头未几出知赣州召还迁秘/书监淳熙五年试中书舍人兼侍讲同修国史以)
( (第 3a 页)
(谥献/肃)
陈骙(宋史本传字叔进临海人绍兴二十四年试春/官第一累迁守秘书少监崔渊以外戚 张说 进)
(除秘书郎骙封还词头未几出知赣州召还迁秘/书监淳熙五年试中书舍人兼侍讲同修国史以)
( (第 3a 页)
(授建明多咨访之谊随事裨助不避形迹侂胄疑/将排已益怨恨以御史胡纮疏责南安军安置卒)
(后谥/忠文)
蔡幼学(宋史本传字行之瑞安人年十八试礼部第/一孝宗策士是时外戚 张说 用事幼学对策)
(曰陛下使姨子预兵柄其人无一才可取宰相忍/与同列曾不羞耻盖指说也帝览之不怿遂得下 (第 13b 页)
(后谥/忠文)
蔡幼学(宋史本传字行之瑞安人年十八试礼部第/一孝宗策士是时外戚 张说 用事幼学对策)
(曰陛下使姨子预兵柄其人无一才可取宰相忍/与同列曾不羞耻盖指说也帝览之不怿遂得下 (第 13b 页)
(忠良不容于时自昔已然独二公乎哉文正子孙/在吴中最盛所谓岁寒堂者有司春秋享祀不绝)
(而文穆之后无闻焉观其使金争受书之仪举朝/皆悚有苏子卿嚼雪之操缴还阁门 张说 词头有)
(阳城裂麻之忠奏罢明州海物之献盖以孔戡之/政同其在成都阅兵筑戍奖励名节间与陆务观)
(第 10b 页)
(而文穆之后无闻焉观其使金争受书之仪举朝/皆悚有苏子卿嚼雪之操缴还阁门 张说 词头有)
(阳城裂麻之忠奏罢明州海物之献盖以孔戡之/政同其在成都阅兵筑戍奖励名节间与陆务观)
(第 10b 页)
囚隆兴二年北师至淮官沿江者多遣孥归衡独
移家至邑民心大安入为监察御史廷争外戚 张
说 不当使掌兵柄改除起居郎致仕退居昆山聚
书讲学号曰乐庵
史正志字志道江都人绍兴进士荐除枢密院编 (第 13b 页)
移家至邑民心大安入为监察御史廷争外戚 张
说 不当使掌兵柄改除起居郎致仕退居昆山聚
书讲学号曰乐庵
史正志字志道江都人绍兴进士荐除枢密院编 (第 13b 页)
王希吕字仲行宿州人渡江后自北归南登进士
科除石正言时 张说 以攀援戚属擢用希吕上章
劾之见斥直声闻远迩淮右择帅令知庐州兼安
抚使修葺城守安集流散兵民赖之 (第 49a 页)
科除石正言时 张说 以攀援戚属擢用希吕上章
劾之见斥直声闻远迩淮右择帅令知庐州兼安
抚使修葺城守安集流散兵民赖之 (第 4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