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故事類
地理類
目錄類
別史類
 钞取诗语汇而出之

石经毛诗二十卷
  晁氏曰伪蜀 张绍文
书与礼记同时刻石
毛诗解题
 崇文总目不著撰人名氏篇端总叙诗义次述章旨
 盖近儒为之者欤
诗折衷二十 (第 8a 页)
 旧以便宣读时令大中祥符中龙图阁待制孙奭又
 言其事群论复以改作为难遂罢
石经礼记二十卷
  晁氏曰伪蜀 张绍文
所书不载年月经文不阙唐
  讳当是孟知祥僣位之后也首之以月令题云御
  删定盖明皇也林甫等注盖李林甫 (第 14a 页)
(乐安人武定推官)
陈于京(金溪人)饶 楷(崇仁人贵州中式)黄应璧(南城人知县)
吴应星(南城人) 张绍文(南城人指挥)
汤洪先(南丰人)黄汝檄(南丰
人)
邓 京(新城人工部司务)涂国鼎(新城人)刘伯洋(庐陵人教谕)
黄宪 (第 30b 页)
 监本挍之禹贡云土梦作乂倒土梦字盘庚若网在
 纲皆作网字按沈括笔谈云云土梦作乂太宗时得
 古本因改正以纲为网未知孰是毛诗二十卷伪蜀
  张绍文
书与礼记同时刋石周礼十二卷伪蜀孙朋 (第 3b 页)
 吉书以监本是正其注或羡或脱或不同至千数礼
 记二十卷伪蜀 张绍文
书不载年月经文不缺唐讳
 当是孟知祥僭位之后也首之以月令题云御删定
 盖明皇也林甫等注盖李林甫也其馀 …… (第 4a 页)
 又刻孟子参焉今考之伪相实毋昭裔也孝经论语
 尔雅广政甲辰岁张德钊书周易辛亥岁杨钧孙逢
 吉书尚书周德贞书周礼孙朋吉书毛诗礼记仪礼
  张绍文
书左氏传不志何人书而祥字缺其画亦必
 为蜀人所书然则蜀人立石盖十经其书者不独德
 钊而能尽用太和本固 …… (第 5b 页)
 毛诗二十卷经注一十四万六千七百四十字(石刻/铺叙)
 (经四万一千二十一字注十万五千七百/一十九字共十四万六千八百十二字)将仕郎试
 秘书省挍书郎 张绍文
书周礼十二卷经注一十六
 万三千一百三字(石刻铺叙经五万五百八字注/十一万二千五百九十五字)
 仕 …… (第 7b 页)
 一十六万五百七十三字(石刻铺叙经五万二千八/百二字注七万七千八百)
 (九十一字共十三/万六百九十三字)将仕郎试秘书省挍书郎 张绍文

 
书礼记二十卷经注一十九万六千七百五十一字
 (石刻铺叙经九万八千五百四十五字注十万/六千四十九字共二 …… (第 7b 页)
 射兼右相吏部尚书修国史上柱国晋国公臣林甫
 奉敕注曲礼为第二盖唐明皇删定之本也将仕郎
 试秘书省挍书郎 张绍文
书春秋经传集解三十卷
 经注并序三十四万五千八百四十四字(石刻铺叙/序一千六)
 (百一十七字经传十 …… (第 8a 页)
 张□又挍注文同异为石经注文考异四十卷 又
 曰成都石经孟蜀所刻于唐高祖太宗之讳皆缺画
 唐之泽深矣
 陶宗仪曰张德钊孙逢吉 张绍文
周德贞孙朋吉五
 人皆善书后蜀广政七年被选以右仆射毋昭裔所
 挍勘定孝经论语尔雅毛诗尚书仪礼礼记周礼 (第 12a 页)

 丹入石镌置益部德钊简州平泉令逢吉国子毛诗
 博士 绍文
德贞朋吉俱秘书省秘书郎 …… (第 12a 页)
 是时僭据之主惟昶有文学而蜀不受兵又饶文士
 故其所制尤善朱子论语注引石经者谓孟蜀石经
 也
 吴任臣曰蜀广政十四年诏勒诸经于石秘书郎
 绍文
写毛诗仪礼礼记秘书省校书郎孙朋吉写周 …… (第 12b 页)
    徵也草降表者翰林学士李昊也自昊以下
    从降者三十二人入除目者二十六人载句
    延庆续锦里耆旧传而昭裔 绍文
朋吉逢吉
    德贞德钊皆不与焉
宋国子监石经 (第 13a 页)
 陈宗训(浙江海宁人举/人俱万历年任) 萧镛(福建莆田人恩/贡天启年任)
 贺大亨(江西永新人举/人崇祯年任)  张绍文(江西南城/人举人)
 曹士建(湖广黄冈/人岁贡)   赖 熑(福建人/贡生) …… (第 76a 页)
  以上知定安县

 周 观(湖广人/)    杨敏学(山东人/监生)
 赵文炳(福建人/)    魏 绍文(广西人俱/洪武年任)
 易 信(江西人/)    段信孜(浙江人俱/永乐年任)
 王 铭(浙江人宣/德年任)   汪  …… (第 119a 页)
 袁 光(江西都昌人/三十三年任)  林志寅(福建闽县人举/人三十五年任)

 周希文(广西富川人举/人四十一年任) 俞 绍文(贵州人举人/四十三年任)
 蒋元倬(广西北流人举/人隆庆二年任) 张延熙(广西临桂人/举人六年任)
 周凤来(浙江临海人举 (第 141b 页)
云伪蜀孟昶有国其相毋昭裔刻孝经论语尔雅周易
尚书周礼毛诗礼记仪礼左传凡十经于石其书丹则
张德钊杨钧 张绍文
孙逢吉朋吉周德贞也石凡千数
尽依大和旧本历八年乃成公榖则有宋田元均时刻 (第 11b 页)
毋昭裔也孝经论
语尔雅广政甲辰岁张德钊书周易辛亥岁杨钧孙逢
吉书尚书周德贞书周礼孙朋吉书毛诗礼记仪礼
绍文
书左氏传不志何人书而祥字阙其画亦必为蜀
人所书然则蜀之立石盖十经其书者不独德钊而能
尽用太和本固已可 …… (第 2a 页)
   杜琼韩诗章句
蜀志琼字伯瑜成都人仕至大鸿胪太常少受学于任
安精究其术谯周问当涂高之谶荅曰魏阙名也当涂
而高圣人取类而言耳周未达琼又曰古者名官职不
言曹自汉以来名官尽言曹吏言属曹卒言侍曹殆天
意也著韩诗章句十馀万言不教诸子内学无传业者

   石经毛诗二十卷
伪蜀 张绍文
书与礼记同时刻石
   苏子由诗解二十卷
晁氏曰其说以毛诗序为卫宏作非孔氏之旧止存其
首一言馀皆删去 …… (第 20a 页)
   石经礼二十卷

晁氏曰伪蜀 张绍文
书丹不载年月不阙唐讳当是孟
知祥僭位后刻石首以月令题云御删定盖明皇也林
甫等注盖李林甫也其馀篇第仍旧 (第 30a 页)
(吾拜无为大昊通天下/治气同玺凡十五字)是月地震民居摧毁者百馀所
是岁诏勒诸经于石秘书郎 张绍文
写毛诗仪礼礼记
秘书省校书郎孙朋古写周礼国子博士孙逄吉写周
易校书郎周德政写尚书简州平泉令张德昭写尔 (第 18b 页)
   石经尚书
右尚书十三卷经注并序八万一千九百四十四字
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臣周德贞书镌王册官陈德超

   石经毛诗
右毛诗二十卷经注一十四万六千七百四十字将仕
郎试秘书省校书郎 张绍文
书 …… (第 1b 页)
   石经仪礼
右仪礼十七卷经注一十六万五百七十三字将仕
试秘书省校书郎 张绍文

   石经礼记
右礼记二十卷经注十九万六千七百五十一字卷首 (第 2a 页)
题曰御删定礼记月令第一集贤院学士尚书左仆射
兼右相吏部尚书修国史上柱国晋国公臣林甫奉敕
注曲礼为第二盖唐明皇删定之本也将仕郎试秘书
省校书郎 张绍文

   石经春秋
右春秋经传集解二十卷经注并序三十四万五千一
百四十四字不题所书人姓氏 (第 2b 页)
(官陈德超镌十石刻铺叙云尚书四册正经二万/六千二百八 六字注四万八千九百八十二字)毛诗
二十卷伪蜀 张绍文
书与礼记同时刻石(附志云经注/一十四万六)
(千七百四十字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 (第 2a 页)
张绍文
书十/石刻铺叙云毛诗八册正经四万一千二十一字注)
(万五千七百一十/九字镌工张延族)周礼十二卷伪蜀孙 …… (第 2a 页)
五百/九十五字)仪礼十七卷(阙文献通考不载附志云经注/一十六万五百七十三字将仕)
(郎试秘书省校书郎 张绍文
书二石刻铺叙云仪礼八/册十六卷正经五万二千八百 字注七万七千八百) …… (第 2a 页)
(九十/一字)礼记二十卷伪蜀 张绍文
书不载年月经文不阙
讳当是孟知祥僭位之后也首之以月令题云御删定
盖明皇也林甫等注盖李林甫也其馀篇第仍 (第 2b 页)
蜀石经
  后蜀主本纪     吴任臣十国春秋
广政十四年诏勒诸经于石秘书郎 张绍文
写毛诗仪
礼礼记秘书省校书郎孙明古写周礼国子博士孙逢
吉写周易校书郎周德政写尚书简州平泉令张德昭
写 …… (第 26b 页)
母昭裔也考经论语尔
雅广政甲辰岁张德钊书周易辛亥岁杨钧逊逢吉书
尚书周德正书周礼孙朋古书毛诗礼记仪礼 张绍文
书左氏传不志何人书而详观其字画亦必为蜀人所
书然则蜀之立石盖十经其书者不独德钊而能尽用
太和本固已可 …… (第 29b 页)
 子昶反不当讳父名耶宋史田敏传言唐明宗命敏

 较刻五经敏私智自用改若网在纲为纲在纲则蜀
 中所刻固用田氏监本也
  石经毛诗二十卷
此伪蜀 张绍文
书与礼记同时刻石
  石经周礼十二卷
此伪蜀孙朋古书以监本是正其注或羡或脱或不同
至千数
  石经礼 (第 33a 页)
记二十卷

此伪蜀 张绍文
所书不载年月经文不缺唐讳当是孟
知祥僭位之后也首之以月令题云御删定盖明皇也
林甫等注盖李林甫也其馀篇 (第 33b 页)
  蜀石经
成都记伪蜀孟昶有国其相母昭裔刻孝经论语尔雅
周易尚书周礼毛诗仪礼礼记左传凡十经于石其书

丹则张德钊杨钧 张绍文
孙逢吉朋吉周德贞也石凡
千数尽依太和旧本历八年乃成公榖则有宋田元均
所刻古文尚书则晁公武所补也胡元质 …… (第 30a 页)
焉今考之孝经论语尔雅广
政甲辰岁张德钊书周易辛亥岁杨钧孙逢吉书尚书
周德贞书周礼孙朋吉书毛诗礼记仪礼 张绍文
书左
氏传不志何人书而祥字阙其画亦必为蜀人所书然
则蜀人之立石盖十经其书者不独德钊而能尽用太
和本固 (第 31a 页)
  周易九卷略例一卷九碑(孟蜀孙逢吉书二万/四千三百三十七字)
  尚书十三卷十一碑(孟蜀周德贞书阙唐讳二/万七千一百三十四字)
  毛诗十九卷十五碑(孟蜀 张绍文
书三万/九千二百三十四字)
  礼记二十卷三十三碑(孟蜀 (第 11b 页)
张绍文
书九/万九千零十字)
  仪礼十七卷二十碑(五万七千一/百十一字) (第 11b 页)
千七百一十九字将仕郎秘书省秘书郎 张绍文
书镌
工张延族
尚书四册十三卷正经二万六千二百八十六字注四
万八千九百八十二字将仕郎秘书省校书郎周德 …… (第 2b 页)
万六千四十九字以唐元宗所删月令为首曲礼次之
张绍文

周礼九册十二卷正经五万五百八字注十一万二千
五百九十五字将仕郎秘书省秘书郎孙朋吉书
春秋左氏传二 (第 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