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傳記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政書類
職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金石類
之即皆降服
献帝时奋武将军公孙瓒怒袁绍杀其从弟越遂出军
屯槃河将以报绍乃上疏曰臣闻皇羲已来君臣道著 张礼
以导人设刑以禁暴今车骑将军袁绍托承先轨
爵任崇厚而性本淫乱情行浮薄昔为司𨽻值国多难
太后承摄何氏辅 (第 27b 页)

尤侈武帝焚雉头之裘靡丽不息良由俭德虽彰而威
禁不肃道自我建而刑不及物若存罚其违亡贬其恶
则四维必 张礼
义行矣按谥法因事有功曰襄贪以败
官曰墨宜谥曰襄墨公又论殷浩宜加赠谥不得因桓 (第 18a 页)
节都督西垂诸军事征西将军
领护西戎中郎将西海郡开国公吐谷浑王麾旗章绶
之饰皆备给之后遣兼员外散骑常侍 张礼
使于伏连
筹伏连筹谓礼曰昔与宕昌通和恒见称大王已则自
名今忽名仆将拘执此使命偏将往问其意礼曰君与
(第 57a 页)
     康 逊(临汾人/推官)
 金 全(襄陵人巩/昌知府)    李 麟(洪洞人三/原知县)
  张 礼(浮山人渭/源县训导)
    任 玺(太平人/进士)
 吉 泰(岳阳人崇/宁知县)    丁 琰(曲沃人恩/县教谕) …… (第 2a 页)
 田 耔(汾阳人宏长/子长清知县)   李 润(平遥人巴/县知县)
 胡 雍(临县人/进士)      张 礼(永宁人/进士)
 高崇省(永宁/人)      阎文济(永宁/人) (第 40a 页)
  往往辩订其辩黄图有唐县名且晋灼所引黄图
  皆今书所无盖唐人续成之非见汉事者
游城南记一卷
  晁氏曰皇朝 张礼
撰礼秦人元祐中与陈明微自
  长安城南探奇访古以抵樊川因次之为记
洛阳伽蓝记三卷
  晁氏曰元魏杨衒 (第 11a 页)
考异曰魏吐谷)
(传作贺鲁头/今从帝纪)诏以伏连筹为都督西垂诸军事西海公
吐谷浑王遣兼员外散骑常侍 张礼
使于吐谷浑伏连
筹谓礼曰曩者宕昌常自称名而见谓为大王今忽称
仆又拘执使人欲使偏师往问何如礼曰君与宕昌 (第 34a 页)
谷浑遣其世子贺虏头入朝于魏诏以伏连筹为都督
西垂诸军事西海公吐谷浑王遣兼员外散骑常侍
使于吐谷浑伏连筹谓礼曰曩者宕昌常曰称名而
见谓 (第 141a 页)
 首坡上出三稄人呼为三稄坡(府/志)三棱坡西亘长安

 又有龙首坡在金銮坡东(县/志)
草场坡 在县南郭外(县/志)坡在永乐坊即横冈之第五
 爻也 (宋张礼/
城南记)在朱雀门外乃旧草市有坡(府/志)
胭脂坡 在县治东南董子祠后即翡翠坡或云与翡
 翠相接在宣平 (第 11b 页)
  将作大匠阎立本再葺改为翠微宫元和元年废

  为翠微寺 (宋张茂中/
游城南记)
 万寿寺 在长安古城霸城门外一里许本梁萧芩
  宅隋文帝立为延兴寺寺东院萧琮之堂舍入寺 …… (第 14a 页)
  中西京留守安重霸再修之判官王仁裕有记长
  安士庶每岁春秋游者道路相属熙宁中富民康
  生遗火经宵不灭而游人自此衰矣(宋 张茂中/
游城南记)(第 32a 页)
 为副录其往返地里及话言也舜民字芝叟自号浮
 休居士(读书/志)
郴行录一卷(张舜/民撰) 雍行录(鄠县主簿/程颢撰)
游城南记一卷 (张礼/
撰) (第 83a 页)
  重刻三辅黄图序      (本朝/)颜敏
陜辖古之都城三辅故事不胜捆掇相传黄图最为详
核旧有板在司今亡矣予公馀乃重刻之序曰稽古不

其难哉黄图自序裒采秦汉以来宫殿门阙楼观池囿
在关辅者著于篇东都不与焉追溯三代之俭忾叹秦
穆惠文始皇之汰侈又以隆准创业文景休养致惜于
茂陵土木之役折衷于春秋谨用民力之大旨作者良
亦苦矣文献通考晁氏以为广引刘昭汉志出于梁陈
之间陈氏以为引用应劭汉书解如淳颜师古复引此
书意汉魏间所作新安程尚书泰之雍录则辨其有唐
县名且晋灼所引黄图皆今书所无盖唐人续成之非

见汉事者嗟乎稽考信疑非深心博雅之士乌能谛审
其书哉以予所闻宋敏求长安志葛稚川关中记吕汲
公大防长安图记 张礼
游城南记何大复雍大记皆与
黄图相为不泐予力薄不能遍梓是则可愧也后之君
子尚其鉴诸
  重刻西京杂记序 (第 38a 页)
任光荣为制将军领六千人守荆州以
夷陵为楚蜀之门户分通达卫左右威武将军霍养成牛
万丁兵千四百人佐以都尉 张礼
水师六百人共为防禦
守荆门州者都尉叶云林夲郏县诸生所将止六百人则 (第 89b 页)
   青神县
益州记曰青衣神号为雷堆庙班固以为离堆也蜀江
至此始有峡之称华阳国志望帝以熊耳为后户熊耳
峡即今之县治矣郡国志云汉武帝使唐蒙破西南夷

路始于此邑也 志云青州城梁置在治南十五里古青
神郡县皆治此自熊耳山视之今当为百花镇黄山谷
集云青神尉厅葺城头旧屋作借景亭下瞰史家园水
竹终日寂然了无人迹又当绿阴之间戏作长句云当
官借景未伤民恰似凿池取明月盖尉乃雅安 张礼

卿山谷之中表也 志云县东门外有青羊桥相传老
子骑青羊过此而入成都又云长泉镇有麒麟桥王蜀
时麒麟见 (第 13a 页)
   金城公主降吐蕃制
圣人布化用百姓为心王者秉仁以八荒无外故能光
宅遐迩财成品物由是隆周理历恢柔远之图强汉乘
时建和亲之义斯盖御宇长策理邦茂范朕受命上灵
克纂洪业总三才而统极混六合以为家声教所覃建木
棘林之外提封爰亘弱水流沙之表悠然至道高咏薰

风载戢干戈大 张礼
乐庶几前烈克致和平眷彼吐蕃
僻在西服皇运之始早申朝贡太宗文武圣皇帝德侔
覆载情深亿兆思偃兵甲遂通姻好 (第 12a 页)
傍山麓仍遣数骑至城下诱之清果遣兵出入伏擒杀
千馀人南军据尾尖寨梗饷道险隘难下燕王遣 张礼
间道夜袭击下之乃使人招清清对使者言殿下至京
城日但以二指许帖召臣臣不敢不至今未敢也王悦
其言为之缓攻 (第 39b 页)
敬韦名四孙升保林伏进夏
保保张成李荣关朱永年王天惠张友文郁小一马五
安伯狗陈拜拜陈士中郭双孙谢官音奴 张礼
谷显中
刘文善李安子侯得朵列哥李伏二吴成林雄韩当儿
芮和姚正杨长孙倪小弟张来儿汪成沈官儿王子厚
先未 …… (第 12a 页)
名四孙升保林伏进夏保保张成李荣关
尤全朱永年王天会张友文郁小一马五安伯狗陈拜
拜陈士中郭双孙谢官音奴 张礼
谷显中刘文善李安
子侯得朵列哥李伏二吴成林雄韩当儿芮和姚政杨
长孙倪小弟张来住汪成沈官儿王子厚五十八 (第 23a 页)
 瑰奇或有关于胜迹者仍详各州县卷中
太一山在西安府城西南八十里长安县界汉书地理
志作太壹山三秦记太一在骊山西山之秀者也咸宁
县志一名南五台延袤十里许道由石壁谷(壁一作鳖/何景明雍)

(大记谷口有白圆石其巨如屋形类鳖故名咸宁县志/咸长以此分界内有景阳川梅花洞九女潭仙人迹诸)
(胜 宋张礼
城南游记谷/有广惠神祠西有白塔)东南竹谷入(雍大记竹谷在府/南六十里一统志)
(竹水俗谓之赤/水出于 …… (第 7a 页)
 曰秦岭于地理形势较为吻合
乐游原在咸宁县南八里龙首之横冈也汉书宣帝纪

神爵三年起乐游苑关中记宣帝立庙宇曲池之北号
乐游长安志汉时立庙馀趾尚存长安中太平公主于
原上置亭游赏后赐宁申岐薛王地居京城之最高每
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京城士女咸就此登赏
祓禊(唐李频乐游苑春望诗五陵佳气晚氤氲霸业雄/图势自分秦地山河连紫塞汉家宫殿入青云未)
(央树色春中见长乐钟声月下闻无那杨花起愁思满/天飘落雪纷纷李白乐游苑忆秦娥词箫声咽秦娥梦)
(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勋荫坡在咸宁县南二十五里为韦杜故里 宋张礼
(第 11a 页)
一分流为通济渠一西北流径三桥镇入渭
交水在长安县南三十二里源出咸宁县南山西北流
至县界入丰水 宋张礼
城南游记樊川御宿之水交流
故名交水西合于丰北入于渭一名福水太平寰宇记
福水即交水也通志一作湢水
镐水 (第 4a 页)
景泰二年修
慈恩寺通志在城南十里曲江池北本隋无漏寺内有
浮图六级旧称雁塔 宋张礼
城南游记唐贞观二十一
年高宗在春宫为文德皇后立永徽三年沙门元奘起
塔初惟五层砖表土心效西域窣堵波长安 …… (第 2b 页)
于地庆历至金泰和初修葺者四明嘉靖年地
震圮隆庆崇祯间继修享赛称胜焉
翠微寺通志在长安县城西南翠微山上 宋张礼
城南
游记本唐太和宫武德八年建贞观十年废二十年太
宗厌禁内烦热命将作大匠阎立本再葺改为翠微宫
元和元 (第 6b 页)
   誊写
洪武中修日历誊写用举人监生永乐初重修太祖实
录以催纂者监誊写官其誊写用监生生员儒士凡二

十五人暨纂两朝实录改誊写为誊录用检讨许彬连
智马信周贵等四人中书舍人萧湘等十八人郎中员
外郎主事寺副等官程南云等九人儒士生员各一人
凡三十三人收掌文籍则为检讨胡让典籍李锡牛麟 张礼
宣庙实录有誊录正副官凡二十九人又有誊藁
官修撰黄裳编修许彬周贵中允蒋礼郎中何贤夏衡
寺副石庆姚本温良 (第 1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