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別史類
傳記類
職官類
正史類
进士二十三人
二十一年进士四百四人省元郑闻状元赵逵四川
进士十八人
二十四年进士三百四十八人省元秦埙状元 张孝
祥 四川进士六十三人
二十七年进士四百二十六人省元张宋卿状元王
十朋(先时四川𩔖省道远趁赴殿/不及 (第 41b 页)
二十一年进士四百四人省元郑闻状元赵逵四川
进士十八人
二十四年进士三百四十八人省元秦埙状元 张孝
祥 四川进士六十三人
二十七年进士四百二十六人省元张宋卿状元王
十朋(先时四川𩔖省道远趁赴殿/不及 (第 41b 页)
至静江倅居馀干有溪园佳胜世传其楼雪初消
词为建康帅晁谦之作
于湖集四十卷
陈氏曰中书舍人历阳 张孝祥安国 撰甲戍冠多
士出思陵亲擢秦相孙埙既居其下秦忌恶之以
他事下其父子大理狱明年秦亡上既素眷不五 (第 21a 页)
词为建康帅晁谦之作
于湖集四十卷
陈氏曰中书舍人历阳 张孝祥安国 撰甲戍冠多
士出思陵亲擢秦相孙埙既居其下秦忌恶之以
他事下其父子大理狱明年秦亡上既素眷不五 (第 21a 页)
决赵南塘汝谈其婿也为序其集而传之
适斋类藁八卷
陈氏曰奉新袁去华宣卿撰绍兴乙丑进士改官
知石首县而卒善为歌词尝赋长沙定王台见称
于 张安国 为书之
梅溪集三十二卷 续集五卷
陈氏曰詹事乐清王十朋龟龄撰丁丑大魁立朝
刚正刘珙作序
(第 18a 页)
适斋类藁八卷
陈氏曰奉新袁去华宣卿撰绍兴乙丑进士改官
知石首县而卒善为歌词尝赋长沙定王台见称
于 张安国 为书之
梅溪集三十二卷 续集五卷
陈氏曰詹事乐清王十朋龟龄撰丁丑大魁立朝
刚正刘珙作序
(第 18a 页)
年安抚张澄建名吏隐堂隆兴元年郡守陈辉改
名讲易 张孝祥 书(葛立方讲易堂记事莫夥于官/学莫邃于易游刃丛剧之地哜)
(咀奥赜之境能于一时相兼而不相废者戛戛 (第 34a 页)
名讲易 张孝祥 书(葛立方讲易堂记事莫夥于官/学莫邃于易游刃丛剧之地哜)
(咀奥赜之境能于一时相兼而不相废者戛戛 (第 34a 页)
(东坡同年进士相厚善坡诗有赠时同年者是也/坡谪岭表竭囊中以赆人高其义檄历汀州通判)
(知和州居官廉正惠爱移知峡州有识鉴长女既/适于湖 张孝祥 欲以次女妻邑士莫元忠元忠尚)
(居约以非偶辞檄笑曰莫子岂其不/第耶遂妻之孙伸任皆特科补官) (第 13b 页)
(知和州居官廉正惠爱移知峡州有识鉴长女既/适于湖 张孝祥 欲以次女妻邑士莫元忠元忠尚)
(居约以非偶辞檄笑曰莫子岂其不/第耶遂妻之孙伸任皆特科补官) (第 13b 页)
史署在县署东 库 狱俱在县署内 泖桥
巡检署在朱泾镇西 漕粮仓在朱泾镇东雍
正八年知县 张安国 建 常平仓在漕粮仓南
雍正九年知县高泽莱建
(儒/学)训导署在府学宫后
金山营参将署 (第 30b 页)
巡检署在朱泾镇西 漕粮仓在朱泾镇东雍
正八年知县 张安国 建 常平仓在漕粮仓南
雍正九年知县高泽莱建
(儒/学)训导署在府学宫后
金山营参将署 (第 30b 页)
妪因以鞭示之五骑传玩稽留遂久帝获免因名
亭碑石存
吴波亭在芜湖县西门外濒大江宋隆兴二年建
张孝祥 书额
志喜亭在芜湖县神山巅宋乾道七年秋祷雨于
李卫公祠辄应因名
雄观亭在芜湖县吉祥寺右山 …… (第 7b 页)
周维长宅在当涂县横望山李白有赠横山周处
士诗
李阳冰宅在当涂县青山阳冰解组后筑室青山
最深处重峦叠嶂佳趣万种今名万佳山
张孝祥 宅在芜湖县西南升仙桥有归去来堂 …… (第 10a 页)
石龙子九枚长数寸黝形高足痴不畏弄昔传人
取其一坎中仍九尽取之坎中亦九也
禁蛙池在芜湖县升仙桥西 张孝祥 筑堂成邻人 (第 11a 页)
以池内蛙鸣为让 孝祥 取砚投之随手声绝
洗砚池在繁昌县马仁山唐王冲霄洗砚于此至
今池水犹黑
九井在府城南十里晋 (第 11b 页)
亭碑石存
吴波亭在芜湖县西门外濒大江宋隆兴二年建
张孝祥 书额
志喜亭在芜湖县神山巅宋乾道七年秋祷雨于
李卫公祠辄应因名
雄观亭在芜湖县吉祥寺右山 …… (第 7b 页)
周维长宅在当涂县横望山李白有赠横山周处
士诗
李阳冰宅在当涂县青山阳冰解组后筑室青山
最深处重峦叠嶂佳趣万种今名万佳山
张孝祥 宅在芜湖县西南升仙桥有归去来堂 …… (第 10a 页)
石龙子九枚长数寸黝形高足痴不畏弄昔传人
取其一坎中仍九尽取之坎中亦九也
禁蛙池在芜湖县升仙桥西 张孝祥 筑堂成邻人 (第 11a 页)
以池内蛙鸣为让 孝祥 取砚投之随手声绝
洗砚池在繁昌县马仁山唐王冲霄洗砚于此至
今池水犹黑
九井在府城南十里晋 (第 11b 页)
李卫公祠在芜湖县赤铸山祀唐李靖
忠臣祠在芜湖县东南七十里祀宋参军陶居
仁
张状元祠在芜湖县长街巷内祀 宋张孝祥
海忠介祠在芜湖县城外祀明海瑞
陈通判祠在芜湖县察院东祀明死事县丞陈
一道
烈 (第 65b 页)
忠臣祠在芜湖县东南七十里祀宋参军陶居
仁
张状元祠在芜湖县长街巷内祀 宋张孝祥
陈通判祠在芜湖县察院东祀明死事县丞陈
一道
烈 (第 65b 页)
贤母祠在州治周侯庙左祀周虎母何氏
陆秀夫祠在州西南二十里丰山旁
三贤祠在州儒学东庑侧祀唐司业张籍太学
生何蕃宋学士 张孝祥
三老堂在州治后祀宋太守傅尧俞范纯仁刘
挚三老相继出守皆入相有德政人称之宋元 (第 36b 页)
陆秀夫祠在州西南二十里丰山旁
三贤祠在州儒学东庑侧祀唐司业张籍太学
生何蕃宋学士 张孝祥
三老堂在州治后祀宋太守傅尧俞范纯仁刘
挚三老相继出守皆入相有德政人称之宋元 (第 36b 页)
皆通淮水(今通济门外至/南门一带是)其西南边江以为险然
春积雨淮水泛溢城中皆被其害及盛冬水涸河
流乾浅在今日正与宋无异宋隆兴二年 张孝祥
知府 事奏秦淮流经府治正河自镇淮(今南/门桥)新桥
入江其分派为青溪(今洞神宫后一段/经四象桥一带是) …… (第 4b 页)
潮沟青溪运渎河身皆为居民日久侵占湮塞不
通故水患正与此𩔖于今欲复通寨门使青溪径
直入江则城内永无水患及汪澈继 孝祥 知府诏
澈指定以闻澈言开西园古河道通栅寨门尤便
从之戚氏志云秦淮水源甚远小川流入者甚众
…… (第 5a 页)
顺是以必资栅寨门河及长干桥下河(今南门/外大桥)分
泄其势其关国赋民食者非轻通便舟楫特是小
事自前如 孝祥 所言止谓城内被水然多不过数
曰即退其害亦轻观乡村圩田始见其害盖上元江
宁溧水多圩田每遇水至则 (第 5b 页)
春积雨淮水泛溢城中皆被其害及盛冬水涸河
流乾浅在今日正与宋无异宋隆兴二年 张孝祥
知府 事奏秦淮流经府治正河自镇淮(今南/门桥)新桥
入江其分派为青溪(今洞神宫后一段/经四象桥一带是) …… (第 4b 页)
潮沟青溪运渎河身皆为居民日久侵占湮塞不
通故水患正与此𩔖于今欲复通寨门使青溪径
直入江则城内永无水患及汪澈继 孝祥 知府诏
澈指定以闻澈言开西园古河道通栅寨门尤便
从之戚氏志云秦淮水源甚远小川流入者甚众
…… (第 5a 页)
顺是以必资栅寨门河及长干桥下河(今南门/外大桥)分
泄其势其关国赋民食者非轻通便舟楫特是小
事自前如 孝祥 所言止谓城内被水然多不过数
曰即退其害亦轻观乡村圩田始见其害盖上元江
宁溧水多圩田每遇水至则 (第 5b 页)
府署在子城内唐中和五年刺史危全讽草创廨宇大
顺元年规制始备天祐初开拓重新全讽自为记宋
嘉祐三年州守裴材撤其旧而新之治平二年州守
钱暄增葺王无咎记之嘉定六年州守江亮重建仪
门十六年州守王槐重建台门宝庆二年州守薛师
旦重建治事厅佥事厅杨寅撰记绍定六年州守黄
炳重建设厅李桄有记署内有平心堂州守赵与夏
建仁寿堂王槐建危稹有记见山堂州守张滉建黄
次山有记望楚台 张孝祥 建本惠斋师廉斋俱陈广
寿建秋声斋州守赵熠改为拙斋朱子有记横秋阁
州守谢奕楙改为喜雨轩元至元间达噜噶齐 (第 58b 页)
顺元年规制始备天祐初开拓重新全讽自为记宋
嘉祐三年州守裴材撤其旧而新之治平二年州守
钱暄增葺王无咎记之嘉定六年州守江亮重建仪
门十六年州守王槐重建台门宝庆二年州守薛师
旦重建治事厅佥事厅杨寅撰记绍定六年州守黄
炳重建设厅李桄有记署内有平心堂州守赵与夏
建仁寿堂王槐建危稹有记见山堂州守张滉建黄
次山有记望楚台 张孝祥 建本惠斋师廉斋俱陈广
寿建秋声斋州守赵熠改为拙斋朱子有记横秋阁
州守谢奕楙改为喜雨轩元至元间达噜噶齐 (第 5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