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金石類
钜野冯炳为侍御史知杂判御史
台事上留意听断专事钦恤御史大理官属尤加选择
尝召炳谓曰朕每读汉书见张释之 于定国 治狱天下
无冤民此所望于汝也赐金紫以勉之
南汉静海节度使丁琏闻岭南悉平遣使朝贡表称其
父部领之命戊寅 (第 8b 页)
台事上留意听断专事钦恤御史大理官属尤加选择
尝召炳谓曰朕每读汉书见张释之 于定国 治狱天下
无冤民此所望于汝也赐金紫以勉之
南汉静海节度使丁琏闻岭南悉平遣使朝贡表称其
父部领之命戊寅 (第 8b 页)
知名当世是以表而扬之明著中兴辅佐列于方叔召
虎仲山甫焉凡十一人皆有传自丞相黄霸廷尉 于定
国 大司农朱邑京兆尹张敞右扶风尹翁归及儒者夏
侯胜等皆以善终著名宣帝之世然不得列于名臣之
图以此知其选矣 (第 42a 页)
虎仲山甫焉凡十一人皆有传自丞相黄霸廷尉 于定
国 大司农朱邑京兆尹张敞右扶风尹翁归及儒者夏
侯胜等皆以善终著名宣帝之世然不得列于名臣之
图以此知其选矣 (第 42a 页)
上以问丞相御史御史大夫陈万年以为当击 丞相于
定国 以为前日兴兵击之连年护军都尉校尉及丞凡
十有一人还者二人卒士及转输死者万人以上费用
三万万馀尚未能尽 …… (第 63a 页)
徒固其宜也
子何疑于我哉若夫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
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得功若邱山海内 定国 家安是遇其时也子又何怪之邪语曰以管窥天
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声
音哉繇是观之譬如 …… (第 79b 页)
臣礼又语长乐曰正月以来天阴不雨此春秋所记
夏侯君所言也行必不至河东矣以主上为戏语尤悖
逆绝理事下廷尉 廷尉定国 考问左验明白奏恽不服
罪而召户将尊欲令戒饬富平侯延寿曰太仆定有死
罪数事朝暮人也恽幸与富平侯昏姻今独 …… (第 94a 页)
史高
丞相丙吉病中二千石上谒问疾遣家丞出谢谢已皆
去万年独留昏夜乃归及吉病甚上自临问以大臣行
能吉荐 于定国 杜延年及万年万年竟代 (第 98b 页)
定国 为御史
大夫八岁病卒子咸字子康年十八万年任为郎有异
材抗直数言事刺讥近臣书数十上迁为左曹万年尝
病召 (第 98b 页)
定国 以为前日兴兵击之连年护军都尉校尉及丞凡
十有一人还者二人卒士及转输死者万人以上费用
三万万馀尚未能尽 …… (第 63a 页)
徒固其宜也
子何疑于我哉若夫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
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得功若邱山海内 定国 家安是遇其时也子又何怪之邪语曰以管窥天
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声
音哉繇是观之譬如 …… (第 79b 页)
臣礼又语长乐曰正月以来天阴不雨此春秋所记
夏侯君所言也行必不至河东矣以主上为戏语尤悖
逆绝理事下廷尉 廷尉定国 考问左验明白奏恽不服
罪而召户将尊欲令戒饬富平侯延寿曰太仆定有死
罪数事朝暮人也恽幸与富平侯昏姻今独 …… (第 94a 页)
史高
丞相丙吉病中二千石上谒问疾遣家丞出谢谢已皆
去万年独留昏夜乃归及吉病甚上自临问以大臣行
能吉荐 于定国 杜延年及万年万年竟代 (第 98b 页)
定国 为御史
大夫八岁病卒子咸字子康年十八万年任为郎有异
材抗直数言事刺讥近臣书数十上迁为左曹万年尝
病召 (第 98b 页)
胡建 朱云 梅福 云敞 隽不疑 疏广(受/)
于定国(于/公) 薛广德 平当(晏/)彭宣 王吉(骏/)贡禹
两龚 鲍宣
霍光字子孟骠骑将军去病弟也父中孺河东平 …… (第 1b 页)
过而生怨又此金者圣主所
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以尽吾馀
日不亦可乎于是族人说服皆以寿终 于定国 (第 87a 页)
曼倩 东海郯人也其父于公为县狱史郡决 …… (第 87a 页)
故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彊断之咎傥在是
乎于是太守杀牛自祭孝妇冢因表其墓天立大雨岁
熟郡中以此大敬重 于公定国 少学法于父父死后 (第 88a 页)
定
国 亦为狱史郡决曹补廷尉史以选与御史中丞从事
治反者狱以材高举侍御史迁御史中丞会昭帝崩昌
邑王徵即位行淫 (第 88a 页)
乱 定国 上书諌后王废宣帝立大将
军霍光领尚书事条奏群臣諌昌邑王者皆超迁 (第 88a 页)
定国
由是为光禄大夫平尚书事甚见任用数年迁水衡都 …… (第 88a 页)
尉超为 廷尉定国 乃迎师学春秋身执经北面备弟子
礼为人谦恭尤重经术士虽卑贱徒步往过 (第 88b 页)
定国 皆与
均礼恩敬甚备学士咸称焉其决疑平法务在哀矜罪
疑从轻加审慎之心朝廷称之曰张释之为廷尉天下
无冤民 (第 88b 页)
于定国 为廷尉民自以不冤 (第 88b 页)
定国 食酒至数石
不乱冬月治请谳饮酒益精明为廷尉十八岁迁御史
大夫甘露中代黄霸为丞相封西平侯元帝立以定国 (第 88b 页)
任职旧臣敬重之时陈万年为御史大夫与 定国 并位 …… (第 88b 页)
相议可然上始即位关东连年被
灾害民流人关言事者归咎于大臣上于是数以朝日
引见丞相御史入受诏条责以职事 定国 上书谢罪永
光元年春霜夏寒日青亡光上复以诏条责丞 (第 89a 页)
御史
定国 惶恐上书自劾归侯印乞骸骨不许遂称笃固辞
上乃赐安车驷马黄金六十斤罢就第数岁年七十薨
谥曰 (第 89a 页)
安侯 子永嗣少时耆酒多过失年且三十乃折节 …… (第 89a 页)
修行以父任为侍中中郎将长水校尉 定国 死居丧如
礼孝行闻由是以列侯为散骑光禄勋至御史大夫尚
馆陶公主施施者宣帝长女成帝姑也贤有行永以选
尚 (第 89b 页)
焉上方欲相之会永薨子恬嗣不肖薄于行始 定国
父于公其闾门坏父老方共治之于公谓曰少高大闾
门令容驷马高盖车我治狱多阴德未尝有所冤子孙
必有兴者至 (第 89b 页)
定国 为丞相永为御史大夫封侯传世云
薛广德字长卿沛郡相人也以鲁诗教授楚国龚胜舍 …… (第 89b 页)
猛进曰臣闻主圣臣直乘船危就桥
安圣主不乘危御史大夫言可听上曰晓人不当如是
邪乃从桥后月馀以岁恶民流与 丞相定国 大司马车
骑将军史高俱乞骸骨皆赐安车驷马黄金六十斤罢
广德为御史大夫凡十月免东归沛太守迎之界上沛
以 (第 90b 页)
于定国(于/公) 薛广德 平当(晏/)彭宣 王吉(骏/)贡禹
两龚 鲍宣
霍光字子孟骠骑将军去病弟也父中孺河东平 …… (第 1b 页)
过而生怨又此金者圣主所
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以尽吾馀
日不亦可乎于是族人说服皆以寿终 于定国 (第 87a 页)
曼倩 东海郯人也其父于公为县狱史郡决 …… (第 87a 页)
故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彊断之咎傥在是
乎于是太守杀牛自祭孝妇冢因表其墓天立大雨岁
熟郡中以此大敬重 于公定国 少学法于父父死后 (第 88a 页)
定
国 亦为狱史郡决曹补廷尉史以选与御史中丞从事
治反者狱以材高举侍御史迁御史中丞会昭帝崩昌
邑王徵即位行淫 (第 88a 页)
乱 定国 上书諌后王废宣帝立大将
军霍光领尚书事条奏群臣諌昌邑王者皆超迁 (第 88a 页)
定国
由是为光禄大夫平尚书事甚见任用数年迁水衡都 …… (第 88a 页)
尉超为 廷尉定国 乃迎师学春秋身执经北面备弟子
礼为人谦恭尤重经术士虽卑贱徒步往过 (第 88b 页)
定国 皆与
均礼恩敬甚备学士咸称焉其决疑平法务在哀矜罪
疑从轻加审慎之心朝廷称之曰张释之为廷尉天下
无冤民 (第 88b 页)
于定国 为廷尉民自以不冤 (第 88b 页)
定国 食酒至数石
不乱冬月治请谳饮酒益精明为廷尉十八岁迁御史
大夫甘露中代黄霸为丞相封西平侯元帝立以定国 (第 88b 页)
任职旧臣敬重之时陈万年为御史大夫与 定国 并位 …… (第 88b 页)
相议可然上始即位关东连年被
灾害民流人关言事者归咎于大臣上于是数以朝日
引见丞相御史入受诏条责以职事 定国 上书谢罪永
光元年春霜夏寒日青亡光上复以诏条责丞 (第 89a 页)
御史
定国 惶恐上书自劾归侯印乞骸骨不许遂称笃固辞
上乃赐安车驷马黄金六十斤罢就第数岁年七十薨
谥曰 (第 89a 页)
安侯 子永嗣少时耆酒多过失年且三十乃折节 …… (第 89a 页)
修行以父任为侍中中郎将长水校尉 定国 死居丧如
礼孝行闻由是以列侯为散骑光禄勋至御史大夫尚
馆陶公主施施者宣帝长女成帝姑也贤有行永以选
尚 (第 89b 页)
焉上方欲相之会永薨子恬嗣不肖薄于行始 定国
父于公其闾门坏父老方共治之于公谓曰少高大闾
门令容驷马高盖车我治狱多阴德未尝有所冤子孙
必有兴者至 (第 89b 页)
定国 为丞相永为御史大夫封侯传世云
薛广德字长卿沛郡相人也以鲁诗教授楚国龚胜舍 …… (第 89b 页)
猛进曰臣闻主圣臣直乘船危就桥
安圣主不乘危御史大夫言可听上曰晓人不当如是
邪乃从桥后月馀以岁恶民流与 丞相定国 大司马车
骑将军史高俱乞骸骨皆赐安车驷马黄金六十斤罢
广德为御史大夫凡十月免东归沛太守迎之界上沛
以 (第 90b 页)
子太傅萧望之及五经诸儒杂论同异于石渠阁
条奏其对及元帝即位以元成为少府迁太子太傅至
御史大夫永光中代 于定国 为丞相贬黜十年之间遂
继父相位封侯故国荣当世焉元成复作诗自著复玷
缺之艰难因以戒示子孙其自责诗及是诗 …… (第 5b 页)
博
矣以七庙言之孝武皇帝未宜毁以所宗言之则不可
谓无功德礼记祀典曰夫圣王之制祀也功施于民则
祀之以劳 定国 则祀之能救大灾则祀之窃观孝武皇
帝功德皆兼而有焉凡在于异姓犹将特祀之况于先
祖或说天子五庙无见文又说 …… (第 17a 页)
能明主所知愚臣无所
能识上固问吉顿首曰西河太守杜延年明于法度晓
国家故事前为九卿十馀年今在郡治有能名 廷尉于
定国 执宪详平天下自以不冤太仆陈万年事后母孝 …… (第 30a 页)
唯上察之上以吉
言皆是而许焉及吉薨御史大夫黄霸为丞相徵西河
太守杜延年为御史大夫会其年老乞骸骨病免以 廷
尉于定国 代为御史大夫黄霸薨而 (第 30b 页)
定国 为丞相太仆
陈万年 (第 30b 页)
定国 为御史大夫居位皆称职上称吉为知
人吉薨谥曰定侯子显嗣甘露中有罪削爵为关内侯
官至卫尉太仆始显少为诸曹 …… (第 30b 页)
其罪辜属县长吏虽中伤莫有怨者举廉为缑氏尉历
守郡中所居治理迁补都内令举廉为弘农都尉徵拜
东海太守过辞 廷尉于定国定国 家在东海欲属托邑
子两人令坐后堂待 (第 38a 页)
定国 与翁归语终日不敢见其 …… (第 38a 页)
邑子既去 定国 乃谓邑子曰此贤将汝不任事也又不
可干以私翁归治东海明察郡中吏民贤不肖及奸邪
罪名尽知之县县各有记籍自 …… (第 38b 页)
以切谏显名擢为豫州刺史以数上事有忠言宣帝徵
敞为太中大夫与 于定国 并平尚书事以正违忤大将
军霍光而使主兵车出军省减用度复出为函谷关都
尉宣帝初即位废王贺在昌邑上心惮之 …… (第 45b 页)
兆眉怃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
之私有过于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然终不得大
位敞与萧望之 于定国 相善始敞与 (第 50a 页)
定国 俱以谏昌邑
王起 (第 50a 页)
定国 为大夫平尚书事敞出为刺史时望之为
大行丞后望之先至 (第 50a 页)
御史大夫定国 后至丞相敞终不
过郡守为京兆九岁坐与光禄勋杨恽厚善后惮坐大
逆诛公卿奏惮党犮不宜处位等比皆免而敞奏独 (第 50a 页)
条奏其对及元帝即位以元成为少府迁太子太傅至
御史大夫永光中代 于定国 为丞相贬黜十年之间遂
继父相位封侯故国荣当世焉元成复作诗自著复玷
缺之艰难因以戒示子孙其自责诗及是诗 …… (第 5b 页)
博
矣以七庙言之孝武皇帝未宜毁以所宗言之则不可
谓无功德礼记祀典曰夫圣王之制祀也功施于民则
祀之以劳 定国 则祀之能救大灾则祀之窃观孝武皇
帝功德皆兼而有焉凡在于异姓犹将特祀之况于先
祖或说天子五庙无见文又说 …… (第 17a 页)
能明主所知愚臣无所
能识上固问吉顿首曰西河太守杜延年明于法度晓
国家故事前为九卿十馀年今在郡治有能名 廷尉于
定国 执宪详平天下自以不冤太仆陈万年事后母孝 …… (第 30a 页)
唯上察之上以吉
言皆是而许焉及吉薨御史大夫黄霸为丞相徵西河
太守杜延年为御史大夫会其年老乞骸骨病免以 廷
尉于定国 代为御史大夫黄霸薨而 (第 30b 页)
定国 为丞相太仆
陈万年 (第 30b 页)
定国 为御史大夫居位皆称职上称吉为知
人吉薨谥曰定侯子显嗣甘露中有罪削爵为关内侯
官至卫尉太仆始显少为诸曹 …… (第 30b 页)
其罪辜属县长吏虽中伤莫有怨者举廉为缑氏尉历
守郡中所居治理迁补都内令举廉为弘农都尉徵拜
东海太守过辞 廷尉于定国定国 家在东海欲属托邑
子两人令坐后堂待 (第 38a 页)
定国 与翁归语终日不敢见其 …… (第 38a 页)
邑子既去 定国 乃谓邑子曰此贤将汝不任事也又不
可干以私翁归治东海明察郡中吏民贤不肖及奸邪
罪名尽知之县县各有记籍自 …… (第 38b 页)
以切谏显名擢为豫州刺史以数上事有忠言宣帝徵
敞为太中大夫与 于定国 并平尚书事以正违忤大将
军霍光而使主兵车出军省减用度复出为函谷关都
尉宣帝初即位废王贺在昌邑上心惮之 …… (第 45b 页)
兆眉怃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
之私有过于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然终不得大
位敞与萧望之 于定国 相善始敞与 (第 50a 页)
定国 俱以谏昌邑
王起 (第 50a 页)
定国 为大夫平尚书事敞出为刺史时望之为
大行丞后望之先至 (第 50a 页)
御史大夫定国 后至丞相敞终不
过郡守为京兆九岁坐与光禄勋杨恽厚善后惮坐大
逆诛公卿奏惮党犮不宜处位等比皆免而敞奏独 (第 50a 页)
既左迁而黄霸代为御史大夫数月间丙吉薨霸为丞
相霸薨 于定国 代焉望之遂见废不得相为太傅以论
语礼服授皇太子初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诏公卿议
其仪丞相霸 (第 9b 页)
御史大夫定国 议曰圣王之制施德行礼
先京师而后诸夏先诸夏而后夷狄其礼仪宜如诸侯
王位次在下望之以为单于非正朔所加故 …… (第 9b 页)
为界多四百顷至建始元年郡乃 定国 界上计簿更定
图言丞相府衡谓所亲吏赵殷曰主簿陆赐故居奏曹
习事晓知国界署集曹掾明年治计时衡问殷国界事 …… (第 33b 页)
病拜高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帝崩太子
袭尊号是为孝元帝高辅政五年乞骸骨赐安车驷马
黄金罢就第薨谥曰 安侯 自元帝为太子时丹以父高
任为中庶子侍从十馀年元帝即位为驸马都尉侍中
出常骖乘甚有宠上以丹旧臣皇考外属 (第 52a 页)
相霸薨 于定国 代焉望之遂见废不得相为太傅以论
语礼服授皇太子初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诏公卿议
其仪丞相霸 (第 9b 页)
御史大夫定国 议曰圣王之制施德行礼
先京师而后诸夏先诸夏而后夷狄其礼仪宜如诸侯
王位次在下望之以为单于非正朔所加故 …… (第 9b 页)
为界多四百顷至建始元年郡乃 定国 界上计簿更定
图言丞相府衡谓所亲吏赵殷曰主簿陆赐故居奏曹
习事晓知国界署集曹掾明年治计时衡问殷国界事 …… (第 33b 页)
病拜高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帝崩太子
袭尊号是为孝元帝高辅政五年乞骸骨赐安车驷马
黄金罢就第薨谥曰 安侯 自元帝为太子时丹以父高
任为中庶子侍从十馀年元帝即位为驸马都尉侍中
出常骖乘甚有宠上以丹旧臣皇考外属 (第 52a 页)
子太傅迁御史大夫五凤三年代
邴吉为丞相封建成侯食邑六百户霸材长于治民及
为丞相总纲纪号令风采不及邴魏 于定国 功名损于
治郡时京兆尹张敞舍鹖雀飞集丞相府霸以为神爵
议欲以闻敞奏霸曰窃见丞相以中二千石博士杂问 (第 8b 页)
邴吉为丞相封建成侯食邑六百户霸材长于治民及
为丞相总纲纪号令风采不及邴魏 于定国 功名损于
治郡时京兆尹张敞舍鹖雀飞集丞相府霸以为神爵
议欲以闻敞奏霸曰窃见丞相以中二千石博士杂问 (第 8b 页)
矣武
帝闻而下诏谥曰贞节处士诜所撰帝历二十卷易林
二十卷续伍端休江陵记一卷晋朝杂事五卷总抄八
十卷行 于世子曼倩 字世华亦早有令誉元帝在荆州
以为中录事每出帝尝目送之谓刘之遴曰荆南信多
君子后转咨议参军所著丧服仪文 (第 59b 页)
帝闻而下诏谥曰贞节处士诜所撰帝历二十卷易林
二十卷续伍端休江陵记一卷晋朝杂事五卷总抄八
十卷行 于世子曼倩 字世华亦早有令誉元帝在荆州
以为中录事每出帝尝目送之谓刘之遴曰荆南信多
君子后转咨议参军所著丧服仪文 (第 59b 页)
悉遣其辎重徙赵信城北邸郅居水(郅音之/日反)左
贤王驱其人民度余吾水六七百里居兜衔山单于自
将精兵左 安侯 度姑且水(且子/余反)御史大夫军至追邪径
无所见还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三万馀骑追汉军至
浚稽山合转战九 (第 32b 页)
贤王驱其人民度余吾水六七百里居兜衔山单于自
将精兵左 安侯 度姑且水(且子/余反)御史大夫军至追邪径
无所见还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三万馀骑追汉军至
浚稽山合转战九 (第 32b 页)
汾北翁归部汾南所举应法属县长吏虽获罪莫有
怨者举廉为缑氏尉迁补都内令举廉为弘农都尉
徵拜东海太守过辞 廷尉于定国定国 家东海欲属
邑子两人令坐后堂而与翁归语终日卒不敢见其
邑子既去乃谓邑子曰此贤将汝不任事又不可干 …… (第 19b 页)
延年甚奇之会昌邑王贺徵即位动作不由法度敞
上书谏之后十馀日贺废敞以切谏显名擢豫州刺
史以数上事有忠言宣帝徵为大中大夫与 于定国
并平尚书事以正忤大将军霍光使主兵车出军省
减用度复出为函谷关都尉时贺在昌邑上心惮之
徙敞为山阳太 …… (第 22a 页)
王之术太平庶几可兴也美阳得鼎献之下有司议
多以为宜荐见宗庙敞好古文字按鼎铭勒上议谓
不宜荐见于宗庙制曰京兆尹议是然敞与萧望之
于定国 善望之至 (第 24a 页)
御史大夫定国 至丞相敞终不过
郡守为京兆九岁公卿奏敞杨恽党友不宜处位等
比皆免敞奏独寝不下敞使贼捕掾絮舜有所案 (第 24a 页)
怨者举廉为缑氏尉迁补都内令举廉为弘农都尉
徵拜东海太守过辞 廷尉于定国定国 家东海欲属
邑子两人令坐后堂而与翁归语终日卒不敢见其
邑子既去乃谓邑子曰此贤将汝不任事又不可干 …… (第 19b 页)
延年甚奇之会昌邑王贺徵即位动作不由法度敞
上书谏之后十馀日贺废敞以切谏显名擢豫州刺
史以数上事有忠言宣帝徵为大中大夫与 于定国
并平尚书事以正忤大将军霍光使主兵车出军省
减用度复出为函谷关都尉时贺在昌邑上心惮之
徙敞为山阳太 …… (第 22a 页)
王之术太平庶几可兴也美阳得鼎献之下有司议
多以为宜荐见宗庙敞好古文字按鼎铭勒上议谓
不宜荐见于宗庙制曰京兆尹议是然敞与萧望之
于定国 善望之至 (第 24a 页)
御史大夫定国 至丞相敞终不过
郡守为京兆九岁公卿奏敞杨恽党友不宜处位等
比皆免敞奏独寝不下敞使贼捕掾絮舜有所案 (第 24a 页)
路温舒(县狱/吏) 卫青(县吏给/事侯家) 公孙弘(狱/吏) 张汤(长/安)
(吏/) 杜周(廷尉/史) 王䜣(郡县/吏) 陈万年(郡/吏) 于定国
(狱/吏) 龚胜(郡/吏) 丙吉(鲁狱/吏) 赵广汉(郡/吏) 尹翁归(狱/小)
(吏/) 张敞(乡有秩补 (第 8b 页)
(吏/) 杜周(廷尉/史) 王䜣(郡县/吏) 陈万年(郡/吏) 于定国
(狱/吏) 龚胜(郡/吏) 丙吉(鲁狱/吏) 赵广汉(郡/吏) 尹翁归(狱/小)
(吏/) 张敞(乡有秩补 (第 8b 页)
佐之末非是故今以次郡守
郡丞(别驾/) (长史/) (司马/) (通判/)
秦置郡丞以佐守在边为长史掌兵马汉因之 于定国
条州大小为设吏员治中别驾诸郡从事秩六百石晋
因之而省郡丞唯丹阳不省宋梁以下复置至隋改别
驾治中为长史 (第 16a 页)
郡丞(别驾/) (长史/) (司马/) (通判/)
秦置郡丞以佐守在边为长史掌兵马汉因之 于定国
条州大小为设吏员治中别驾诸郡从事秩六百石晋
因之而省郡丞唯丹阳不省宋梁以下复置至隋改别
驾治中为长史 (第 16a 页)
与亦不闻复有后患何必诛及二万馀人哉
孝宣本始四年诏郡国律令可蠲除以安百姓者条奏
诏曰间者吏用法巧文寖深是朕之不德也夫决狱不
当使有罪兴邪不辜蒙戮(当重而轻使有罪者起邪之/心无辜者反陷罪辟决狱不)
(平/也)父子悲恨朕甚伤之今遣廷史与郡鞫狱任轻禄薄
(廷史廷尉史也以囚辟/决狱事为鞫谓疑狱也)其为置廷平秩六百石员四人
其务平之以称朕意于是选 于定国 为廷尉求明察宽
恕黄霸等以为廷平季秋后请谳时上常幸宣室斋居
而决事(宣室在前殿之侧布政教之/地重用刑 …… (第 17b 页)
两言狂易而杀廉洁刚直之士若刈草菅曾无顾
惜之意宣帝于是乎失君道矣方是时执天下之
平民自以为不冤者 于定国 也赵盖韩杨之死 (第 20b 页)
定
国 以为当乎不当乎以为当则此四臣者皆良臣
也后世评者谓其罪皆应司寇之议虽有死罪尚
不杀也以为不当 (第 20b 页)
则 定国 尝奏恽为妖恶言大逆 (第 20b 页)
孝宣本始四年诏郡国律令可蠲除以安百姓者条奏
诏曰间者吏用法巧文寖深是朕之不德也夫决狱不
当使有罪兴邪不辜蒙戮(当重而轻使有罪者起邪之/心无辜者反陷罪辟决狱不)
(平/也)父子悲恨朕甚伤之今遣廷史与郡鞫狱任轻禄薄
(廷史廷尉史也以囚辟/决狱事为鞫谓疑狱也)其为置廷平秩六百石员四人
其务平之以称朕意于是选 于定国 为廷尉求明察宽
恕黄霸等以为廷平季秋后请谳时上常幸宣室斋居
而决事(宣室在前殿之侧布政教之/地重用刑 …… (第 17b 页)
两言狂易而杀廉洁刚直之士若刈草菅曾无顾
惜之意宣帝于是乎失君道矣方是时执天下之
平民自以为不冤者 于定国 也赵盖韩杨之死 (第 20b 页)
定
国 以为当乎不当乎以为当则此四臣者皆良臣
也后世评者谓其罪皆应司寇之议虽有死罪尚
不杀也以为不当 (第 20b 页)
则 定国 尝奏恽为妖恶言大逆 (第 2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