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別史類
職官類
雜史類
史評類
正史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載記類
傳記類
史鈔類
兵是为齐礼亦曰
好生有教无𩔖自诚而明宗庙社稷飨之以恭宫室苑
囿诫之在丰春蒐秋狝不废三农击石拊后用格 神宗
使人以悦乃克成功治国以政罔或不从济济多士用
之有光硁硁小器谋之弗臧忠言致益岂让膏梁六艺 (第 30a 页)
为太祖继太祖以下六庙则以亲尽迭毁而太祖之庙
虽百世不迁此五帝三王所以尊祖敬宗也故受命于 神宗
禹也而夏后氏祖颛顼而郊鲧缵禹黜夏汤也而
殷人郊冥而祖契革命作周武王也而周人郊稷而祖
文王则明自古必以 (第 18b 页)

之凡以随时之宜适民之欲耳比来专以不变熙丰之
法为绍述之孝不问时之所宜民之所欲者曰以不变
为孝则是 神宗
自不当变祖宗法盖法无必因亦无必
革惟其当而已况今吏员猥多赋役烦重政令数易纪
纲隳坏以至养兵取士驭吏牧 (第 7a 页)

意以回世道幸甚幸甚或谓汝腾已出理无复还臣以
为有司马光故事在光以中丞论张方平移翰林学士
抗疏力辞 神宗
手诏谕光称其经术行义且谓苟以言
事罪卿岂复迁卿美职于是取告敕付閤门趣光令受 (第 4a 页)
虽或有拒命苟安而不至者亦已希矣原其所致盖有
由焉人皆谓圣祖 神宗
英武以得之殊不知皆由累叶
积仁施义杀一拯万之德阴为之本也传及陛下更化
革弊稽古治今万机之条纲犹根之于 (第 45b 页)
(使者与 神宗
实录刘永/年传首所书合故从之) 赐峡路诸州军戍卒钱有差
丙申威虏军莫州并言契丹奚王及南宰相皇太妃令 (第 3b 页)
言非也却是仁皇说与圣明如此余曰愿陛下)
(体此意吕相亦云然太母又问日当时因甚去明肃服/内纳后大臣怎肯 神宗
曾问不知何故如此便及臣庶)
(家也不肯吕相等皆不知所对枢密先下余语师朴曰/适来事先令公尝说及今上再欲 (第 18a 页)
 诏西蕃进奉辖戬依例赐金箔药物 司天监言据
崇天历己亥年日当食正月朔乞定戊戍年十二月为

闰以避之诏不许 火峒蛮侬宗旦者智高之族也据
险聚众数出剽略知邕州萧注欲发大峒丁击之知桂
州萧固独请以敕招降转运使王罕以为宗旦保山溪
篁竹间苟设伏要我军未必可胜徒滋边患乃独领兵
次境上使人召宗旦子日新谓曰汝父内为交阯所仇
外为边臣希赏之饵归报汝父可择利而行于是宗旦
父子皆降南事遂平以宗旦为忠武将军日新为三班
奉职(王罕事据 神宗
实录王罕傅所载正史则云知桂/州萧固招宗旦内属以宗旦为忠武将军又补其) (第 12b 页)
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于太祖且以
国朝事宗庙百有馀年至祫之日别庙后主皆升合食
遵用以为典制非无据也此圣祖 神宗
参用历代之法
因时施宜以贻子孙者也未易轻改况大中祥符五年
已曾定议一时礼官著约中之论而先帝有恭依之诏 (第 15b 页)
二十万取而后奏朝廷亦不加之罪也(此据 神宗/
史公辅传)
丁丑观文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尚书左丞提举景
灵宫田况为太子少傅致仕
庚辰诏入内省内臣曾犯 (第 6a 页)

陛下思祖宗造宋之艰难监成安隳汉之基祚窒奸臣
附会之渐绝后世窥觎之患早为定断慰安人心天下
大幸(按 神宗
朱墨二录诲附传并云诲上疏请早建皇/嗣韩𤦺以诲及司马光疏遂立议用英宗知宗正) (第 10b 页)
甚可惧太史必有
以其术为陛下言之者陛下于此时岂宜尚复优游迟
疑圣断不早恐惧修省急答天戒哉夫天下者圣祖
之天下传至陛下使陛下永福生民措之安全之地
陛下当思先帝付托之重使宗庙社稷生民有所依赖 (第 4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十
             宋 李焘 撰
   神宗(案自英宗治平四年四月至神宗熙/宁三年三月原本并阙今仍其旧)
熙宁三年夏四月癸亥幸金明池观水嬉燕射琼林苑
(旧纪书幸西/苑新纪不书)
乙丑命知制诰宋敏求看详减省 …… (第 1a 页)
上奏臣先任御史中丞前后乞罢制置
三司条例司论差官散青苗钱不当不蒙施行五乞责
降外任差遣亦尝入对面陈蒙 神宗
曲赐敦谕圣意温
厚初无谴怒之旨四月五日闻除臣翰林学士兼侍讲
学士宝文阁学士知审官院臣于六日再奏以言事 (第 5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十一
             宋 李焘 撰
   神宗
熙宁三年五月庚寅朔知明州卫尉卿王罕言州滨大
海外接蕃界城壁颓圯比岁邻郡荐饥多盗而戍卒不
满二百乞降度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十二
              宋 李焘 撰
   神宗
熙宁三年六月壬戌诏司农寺检察诸路所申雨泽如
有水旱特甚州军以闻 知秦州李师中言奉诏勘会
昨展置甘谷城 …… (第 1a 页)
(今从实录系之六月二十七日安案史称向干局绝人奋/论兵通畅明决 神宗
深知其才 石从中主之益得展)
(其材业据此亦不第以阿附安石得/用者也措置绢米二事本传无考) 司勋员 (第 20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十三
             宋 李焘 撰
   神宗
熙宁三年秋七月辛卯诏新判太原府欧阳修罢宣徽
南院使复为观文殿学士知蔡州先是修病辞宣徽使
至五六因论青 …… (第 1a 页)
尽伏惟陛下赦其狂愚而察其忠幸甚所有冯
京疏谨随劄子进纳(此据陆佃所编文字安石论京如/此而京卒得改足明 神宗
于安石)
(未始专任之也今附御札后上称京似平稳又欲用为/枢副安石称亦可日录并在六月十五日又按安石答) (第 5a 页)
(诏所问毁京如此而 神宗
卒不听恐安石称京亦可为/枢副未必是实今姑取之 (第 5a 页)
神宗
示安石以京奏疏当即)
(是六月十九日论薛向/者或论别事更详之)于是吕公弼将去位上议以代
之者曾公亮韩 (第 5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十四
             宋 李焘 撰
   神宗
熙宁三年八月戊午朔宣徽南院使静难军留后判延
州郭逵加检校太尉雄武军留后令再任先是夏人以
亲军夹河壮骑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十五
             宋 李焘 撰
   神宗
熙宁三年九月戊子朔中书言中书统治百官以佐天
子政事而所置吏属尚仍旧制谓宜高选士人稍依先
王设官置辅之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十六
             宋 李焘 撰
   神宗
熙宁三年冬十月戊午朔命直史馆李寿朋详定百官
转对封章
辛酉龙图阁直学士知成德军吴中复知成都府 诏
皇 …… (第 1a 页)
类多欺诈以至鱼肉生民杀戮将校职其从来
皆复圭之故省所论奏朕再三思之未克从所请深谅
忠诚当体朕意(此据 神/宗
宝训) 御史台言奉诏定夺秀州军
事判官李定所生母亡当与不当追服看详庶子为父
后如嫡母存为所生母服缌麻 (第 1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十七
             宋 李焘 撰
   神宗
熙宁三年十一月戊子朔诏河北饥民流徙京西令安
抚转运提点刑狱司责州县官多方赈救存抚察苛扰
昏耄弛慢不职 (第 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