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故事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別史類
雜史類
職官類
目錄類
史評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正史類
仪典之遗阙得以
讨论又大臣之薨卒者得秉笔为议以美恶谥之皆臣
之职也义有所在不忍缄默
维又上奏曰臣近与 孙抃
等议故太师侍中陈执中之
谥论有异同遂具状申中书门下臣以谓朝廷且将复
下有司使议执中所以得谥恭之状然后 (第 33a 页)
  仁宗
明道二年八月甲午朔契丹国母及国主遣天德节度使耶
律信宁大理卿和道亨河西节度使耶律嵩引进使马世卿
来吊慰兴圣宫使耶律守宁知制诰李奎来祭奠
丙申以太常丞刘沆直集贤院沆前同判舒州章献太

后遣内侍张怀信修山谷寺建资圣浮屠怀信挟诏命
督役严急州将至移疾不敢出沆奏罢怀信归沆永新
人也(沆与 孙抃
同时直/集贤院今但记沆) 赠工部员外郎曹修古为右
谏议大夫修古鲠直有风节当章献时权倖用事人人
顾望畏 (第 1b 页)
间中师尝知广州以州独有子城而废久不修恐缓急
无以禦盗于是太常少卿魏瓘寔知广州遂城之环五

甲子命 翰林学士孙抃
磨勘诸路提点刑狱课绩 赐
荆湖南路捉杀蛮贼禁军厢兵土丁特支钱
戊辰诏登闻鼓院自今勿收接蛮人文状以下溪 (第 19b 页)
甲午命 翰林学士孙抃
权知贡举
丙申翰林学士礼部郎中知制诰史馆修撰苏绅为吏
部郎中翰林侍读学士集贤殿修撰知河阳绅锐于进
(第 3a 页)
参知政事丁度曰宿卫
有变事关社稷此而可忍孰不可忍固请付外台穷治
党与自旦争至食时上卒从竦议(争狱事据 孙抃
所作/墓志并司马光记闻)
甲子降勾当皇城司建宁军留后杨景宗为徐州观察
使知济州皇城使康州刺史入内副都 (第 11a 页)
为府界
提点及吕昌龄等出入门下喜进无学匪人不恊众望
而执中亦以足疾辞位自陈不愿为使相大学士诏从
其请 翰林学士孙抃
当制遂除尚书左丞文彦博宋庠
言恩礼太薄乃下学士院贴麻改命之(据陈绎拜罢录/载执中为言者) (第 5b 页)
司马光以时政记及起居注并不载元
昊叛命契丹遣使事会庞籍监修国史光请即枢密院
追寻本末自至史馆议之修撰 孙抃
谓国恶不书其事
遂寝(司马光以皇祐三年七月为史讨十月改集/校此事不得其时今附十月末此据江氏志)
十一 (第 19a 页)
得因请解言职帝称其得风宪体遣使就第赐白金三
百两而有是命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吏部郎中知
制诰史馆修撰 孙抃
为左谏议大夫 (第 28b 页)
权御史中丞抃

笃厚寡言质略无威仪虽久处显要循循罕所建明及
制下谏官韩绛论奏抃非纠绳才不可任 (第 28b 页)
风宪抃
即手
疏曰臣观方今士人趋进者多廉退者少以善求事为
精神以能讦人为风采捷给若啬夫者谓之有议论刻 (第 28b 页)
方城古渭州昪议不合故也 御史中丞孙抃
言朝廷昨
日筑城境外众蕃之心已皆不安今又特命旧相临边
事异常例是必转增疑虑或生他变况闻知永兴军晏
殊 …… (第 5a 页)
官厅非公绰所临然其命已行但令劄示
公绰而已
癸巳诏尝任二府出知州者毋得奏辟通判止许增辟
幕职官一员从 御史中丞孙抃
所请也若前知州岁举 …… (第 10b 页)
中侍御史里行
知复州
戊申观文殿大学士吏部尚书新知秦州文彦博为忠
武节度使知永兴军兼秦凤路兵马事始用 孙抃
之言
也 遣盐铁判官都官员外郎燕度往陵渠等州定夺
盐井利害以闻时言者谓前后甲午蜀再乱忧明年复
有变故 …… (第 12b 页)
之其后范镇赵抃皆有论列今追附此)
九月丁卯朔诏审官院京朝官已授差遣及半年未赴
者毋得以堂除人冲改之从 御史中丞孙抃
奏请也
己巳屯田员外郎黄贽兄宾为国子四门助教仍不理
选限贽愿回所迁官以禄其兄而许之 诏内殿承制
崇班 …… (第 16b 页)
易所守矣介顿首谢后数论得失因言
于上曰臣继今言不行必将固争争之急或更坐黜是
臣重累陛下愿听解言职许之 御史中丞孙抃
奏留介
或补谏署不报寻以为开封府判官(介为府判乃明年/三月介后以章制)
(知谏院特见嘉祐/四年二月戊 …… (第 24b 页)
命知越州未赴其从者殴人死
御史余希孟劾之丁亥改知襄州 赐川峡西路修城
役卒特支钱
戊子翰林学士曾公亮 御史中丞孙抃
放天下欠负 …… (第 25b 页)
是宋缓)
(既云续编必有初编会要亦/止此缓事在景祐二年九月)
庚申太常博士吴中复为监察御史里行用中丞 孙抃
所荐也中复兴国军人尝知犍为县有善政抃未始识 (第 28a 页)
吕景初言贵妃一品当辍
朝三日礼官希旨使恩礼过荆王不可以示天下不报
丁丑追册贵妃张氏为皇后赐谥温成先是 御史中丞
孙抃
三奏请罢追册不报初赐谥曰恭德枢密副史孙
沔言太宗四后皆谥曰德从庙谥也今恭德之谥其法 …… (第 3a 页)
宦官无除真刺史者况真
节度使乎上曰朕盖尝许守忠矣适曰臣今日备位宰
相明日除一内臣为节度使臣虽死有馀责 御史中丞
孙抃
闻之亦奏疏力谏乃罢节度使不除然犹得真为
留后言者方奏疏论列翼日守忠卒守忠谨厚细密故
眷遇最厚方在疾告 …… (第 5b 页)
九日为之禬禳既卒赠太尉昭德节度使谥安僖特
给卤簿以葬(按守忠传不云将除节度使独王圭志梁/适墓载其事而 孙抃
集有谏疏具在抃本)
(传亦云帝欲令守忠领武宁节度使抃奏罢之然则守/忠盖将有节度使之除矣赖抃等谏正除目 …… (第 6a 页)
庙四室陛下之妣也犹不立忌岂可以
私昵之爱而变古越礼乎于是并四后及章惠皆诏立
忌枢密副使孙沔极陈其不可 御史中丞孙抃
累奏论
列而礼院官亦以为言皆不听寻罢之 …… (第 6b 页)
卖买奏与恩泽张掞还自
益州赂适得三司副使故王逵于文德殿庭厉声言空
手冷面如何得好差遣适居位犹自若中丞 孙抃
言适
为宰相上不能持平权衡下不能训督子弟言事官数
论奏未闻报可非罢适无以慰清议上知清议弗平乃 …… (第 22a 页)
之然/适尝使石全斌诉狄青等赏薄而青遂除枢)
(密使则适固交结中官者也碧/云騢所载或过当今略删取云)  御史中丞孙抃
言臣 …… (第 23a 页)
求归特补之
丙午工部侍郎参知政事刘沆依前官平章事集贤殿
学士 礼部侍郎知郑州梁适为观文殿学士知秦州 御史中丞孙抃
再疏言旧相不当临边不报初建古渭
寨间为蕃部所钞及益兵拒守而他族多惊疑适具牛
酒召其大酋辖约格罗等抚定 (第 32a 页)
交驰画象庶瞻
觌以纾兄弟之情德等又乞亲进本国酒馔不许(交驰/画象)
(朝廷多有议论赵抃疏其一也苏颂作 孙抃
行状云或/者虑敌得御容敢行咒诅抃言其不然卒许之张唐英)
(政要云敌后得御容具仪/仗拜谒惊叹今皆不取) …… (第 6b 页)
契丹国驯象二
癸未礼院言温成皇后葬所请称温成皇后园陵从之
乙酉温成皇后启殡上不御前后殿百官进名奉慰 御史中丞孙抃
率其属言刘沆为宰相不当领温成皇
后监护使且言立庙建陵皆非礼章累上不报因相与
请对固争不能得抃伏地不起 …… (第 8a 页)
(丧实录止载 孙抃
及侍御史范师道母湜三人按赵抃/时为殿中侍御史亦同论列实录偶遗之今但云率其)
(属则台官/俱在矣)
丁 …… (第 8b 页)
给钱从之
诏诸路官代还者其护送公人如闻已雇人为代而官
司复令执役民甚苦之自今须计程满日方得追呼
甲子 御史中丞孙抃
言西川屡奏侬智高收残兵入大
理国谋寇黎雅二州请下益州张方平先事经制以安 …… (第 17b 页)
癸未西京作坊使高州刺史王 道卿
为西上閤门使初 (第 21a 页)
道卿
以父贻永罢枢密使恩例后二年除閤门使至是 (第 21a 页)
道卿
又自援大长公主子孙类多历横行故未满岁特
迁之
甲申雪 梓州路转运使司请徙昌州富顺县驻泊捉
贼使臣于泸 …… (第 21a 页)
廓即嘉庆院鞠其事廓寻被病改命龙图
阁直学士左司郎中张昪又改命给事中崔峄既而追取
證佐执中皆留不遣抃及 御史中丞孙抃
共劾之已而
有诏罢狱台官皆言不可翰林学士欧阳修亦以为言
逮执中去位言者乃止(诏罢狱不得其时或明年二月 …… (第 26b 页)
(年正月因赵抃言廓病心风改差张昪寻又差崔峄及/曹观前后凡四员此据 孙抃
劾陈执中第二章国史但)
(记崔峄不知张昪何故亦不竟此狱既/差崔峄又差曹观皆不详其事当考)  (第 27a 页)
孙抃
初在翰
林尝至中书白事系鞋登政事堂执中见之不悦且责
吏不以告抃曰学士见宰相以客礼自有故事况我以
公事 (第 27a 页)
人者仍放朝
参如故(镇论谏实录无之今附见不知攀叔韶例即承/简等否其八人者镇以世永为称首皆当详考)
  御史中丞孙抃
等言伏睹近日皇亲非次建节移镇
迁官增禄几二十人道途喧传不测恩命之所自出臣
愚伏望陛下稽考祖宗故事杜绝 (第 9a 页)
侥倖之路特赐裁损
无令外议有宗室滥赏之名亦诗所谓至于兄弟以御
于家邦之义也从之(据赵抃奏稿乃六月八日具奏圣/旨令更定皇亲转官八月乙未也)
(今因范镇有/言并附此)

癸已赠前太子中允馆阁校勘邵亢母刘氏为孝感县
君亢既遭母丧愿纳官以求赠特予之
甲午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吴充为群牧判官
丙申以知大宗正事允让为判大宗正事同知大宗正
寺允弼为同判大宗正寺
戊戍吏部尚书平章事陈执中罢为镇海节度使(案宋/史宰)
(相表作检校太尉/镇海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亳州 孙抃
等既入对极
言执中过恶请罢之退又交章论列抃最后乞解宪职 …… (第 9b 页)
丞王拱辰为宣徽北院使判并州
翰林学士承旨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户部侍郎
杨察罢职以本官为三司使给事中 权御史中丞孙抃
为翰林学士承旨兼侍读学士 …… (第 11a 页)
癸卯龙图阁直学士兼侍读左司郎中张昪为右谏议
大夫权御史中丞上尝谕执政以昪清直可任风宪故
使代 孙抃
时富弼初入相欧阳修复为翰林学士士大
夫咸谓三得人也
甲辰观文殿大学士户部侍郎知郓州庞籍为昭德节
度使 …… (第 11b 页)
帝之德则陛下孝思岂特建一神御殿之比哉伏惟上
观天意下顾人心特赐停罢
己亥大理评事韩维为史馆检讨从 翰林学士承旨孙
等所请也
辛丑翰林学士吏部郎中知制诰史馆修撰欧阳修为
契丹国母生辰使四方馆使果州团练使向传范副之
(第 26b 页)
赠详定而 翰林学士承旨孙抃
等以谓伎术官法毋得
任子及封赠今若以类推恩亦近汉畴人子弟之法故
著此条
己亥盐铁副使刑部员外郎郭申锡 (第 15b 页)
     宋 李焘 撰
  仁宗
嘉祐二年六月壬子以汝州龙山孔□为校书郎致仕
绛州稷山韩退为安逸处士 翰林学士承旨孙抃
荐□
退有行义也 自赵彦若制策不入等阅四年遂无应
科者上曰岂朕待之不至耶(此据张唐/英政要) …… (第 1a 页)
辛巳诏河北诸道部署司分遣兵官提举教阅所部诸

庚寅诏辰州筑外城山猺候功毕人给盐三斤
辛卯令 翰林学士承旨孙抃
御史中丞张昪磨勘转运
使及提点刑狱课绩初知谏院陈旭言生民休戚系郡
县政之得失今天下州三百县千二百其治 …… (第 3b 页)
上功状分殿最为上中下三等
用唐考功四善之法以稽行实其等亦如之故以命昪
等然卒亦无所进退焉(无所进退据 孙抃
傅六年/八月丁丑诏书更详之) …… (第 5a 页)
之上于州州长贰复审
察得实然后上本道使者类试已保任而后有阙行则
州县皆坐罪若省试而文纰谬坐元考官又用 孙抃

诸州解试额多而中程少者不必足额(说书举在天圣/四年九月王洙)
(讲周礼乃至和元年九月壬申今依本志 (第 20b 页)
丙午太常博士韩缜修三班院编敕缜亿子从 孙抃

请也(从抃请据御史台/记为缜攻抃张本)
庚戌诏御史台推直官自今令审官院选第二任通判
二人具历任状 (第 4a 页)
淑德皇后庙诏从之按因革礼则祔庙之议实出礼)
(官不录昭素司马记当时事不应误然国史不载今亦/止从因革礼 孙抃
行状苏颂传当考已附四年八月)
十一月辛未太常博士秘阁校理知滨州王起著作佐
郎签书判官厅事宋定国各追一 (第 11b 页)
出入将相以一品就第可谓
宠禄光大矣得位行政不为不逢而贤士大夫无述焉
可谓不勤成名矣请谥曰荣灵判太常寺 孙抃
等议曰
执中在先朝时为小官以大本未立独先群论章圣皇
帝览疏称叹擢置谏列既合上意终受大禄属今上听
政之 (第 21b 页)
妻不可复合也今追祔郭氏得无近于此
乎乞令诸儒博议极其论难以求折衷于礼为允诏下
学士院详定(据苏颂所作 孙抃
行状则倡议祔后庙乃/抃也又据汪藻所编诏旨苏颂传颂实倡)
(议者颂以至和元年十一月同知礼院颂行状是曾肇 …… (第 9a 页)
禘祫之日复来参列与郊祀
志曲台礼相戾今亲行盛礼义当革正其皇后庙伏请
依奉慈庙例遣官致祭诏待制以上议而 翰林学士承

旨孙抃
学士胡宿侍读学士李昭述侍讲学士向傅式
知制诰刘敞王璹天章阁待制何郯等议曰春秋传曰
大祫者何合祭也未毁 (第 15a 页)
(四方馆使英州刺史马怀德为象州/防禦判官兼都虞侯鄜延路副部署) 翰林学士承旨
兼侍讲学士礼部侍郎 知制诰孙抃
(第 14b 页)
枢密副使抃
(第 14b 页)
至有诉于上前者抃陈其不可)
 礼部侍郎参知政事曾公亮依前官充枢密使 枢
密副使右谏议大夫张昪礼部侍郎 孙抃
并为参知政
事 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礼部侍郎知制诰史馆修
撰欧阳修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陈旭御史中丞赵 (第 2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