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傳記類
雜史類
法制類
紀事本末類
載記類
正史類
列傳類
史鈔類
扬威武明汉兵若风雷耳虽空
行空反尚诛两将军故北敌不服中国未得高枕安寝
也逮至元康神爵之间大化神明鸿恩 博洽 而匈奴内
乱五单于争立日逐呼韩邪携国归死扶伏称臣(伏蒲/北反)
然尚羁縻之计不颛制(颛与专同专制/谓 (第 14b 页)
行空反尚诛两将军故北敌不服中国未得高枕安寝
也逮至元康神爵之间大化神明鸿恩 博洽 而匈奴内
乱五单于争立日逐呼韩邪携国归死扶伏称臣(伏蒲/北反)
然尚羁縻之计不颛制(颛与专同专制/谓 (第 14b 页)
知諌院 诏贤良方
正等科太常博士通判蜀州吕陶升一任与堂除太庙
斋郎张绘堂除判司主簿或尉前台州司户参军 孔文
仲 令流内铨告示发赴单州团练推官本任陶等皆中
选而 (第 21a 页)
文仲 策初在第三等手诏制科调字号卷详观其
条对大抵意尚流俗而后是非又毁薄时政援正先王
之经而辄失义理朝廷比 …… (第 21a 页)
德恶政而能忘其卑高之势以道
争之谓之极谏者乎以此人之学识恐不足收录以惑
天下之观听可再进呈而调字号乃 文仲 试卷也于是
上 (第 21b 页)
文仲 试卷至专任德上曰德刑不可偏然救世亦
有时而偏用乂用三德是也王安石遂言周礼三典及
伐管蔡并商人群饮事上 …… (第 21b 页)
道理者殆未见其人安石又论 文仲 以为如范百禄以
非濮王事合考官取高等尔于是冯京意助 (第 22a 页)
文仲 上不
听故有是命是岁举制科者五人 (第 22a 页)
文仲 所对策指陈时
病语最切直初考宋敏求蒲宗孟置第三等上覆考王
圭陈睦置第四等详定韩维从初考陶语亦稍直绘记 …… (第 22a 页)
之安石见 文仲 策大恶之密启于上御批绌 (第 22b 页)
文仲 知通
进银台司齐恢孙固屡封还御批维及陈荐孙永皆求
对力言 (第 22b 页)
文仲 不当绌维章凡五上略曰陛下无谓文仲
一贱士耳绌之何伤臣恐贤俊由此解体忠良结舌阿
䛕苟合之人将窥隙而进为 (第 22b 页)
祸不细愿改赐处分卒不
听 文仲 延之子陶及溥皆眉州人协明逸从子也(张绘/不知)
(何许人登科记以为成都人恐误协以国子博/士举贤良不中 (第 22b 页)
除知尉氏县此据本传当考)始维等
争言 文仲 不当绌时会安石奉祠上以手诏问之安石 …… (第 22b 页)
答诏曰陛下患韩维辈出死力争 文仲 事臣固疑其如
此 (第 23a 页)
文仲 诬上不直以迎合考官不逞之意若不如圣诏
施行而用考官等第奖擢则天下有识者必窃笑朝廷
听察之不明而疏远无 (第 23a 页)
知者谓陛下所为诚如 文仲 所
言而比周不逞之人更自以为得计此臣不敢不奉行
圣诏也今韩维欲出死力争之若陛下姑息从之则人
主之权坐 …… (第 23a 页)
陛下诚能深思熟计以静重持之俟其太甚然
后御之以典刑则小人知畏而俗亦当渐变矣其详乞
俟臣祠事罢入见奏论 文仲 竟坐绌(林希野史 (第 23b 页)
孔文仲/ 对制策悉及时事)
(切直无所回避其语惊人初考官宋敏求蒲宗孟署三/等上覆考官王圭陈睦畏避止署四等详定官 (第 23b 页)
王存韩)
(维定从初考故事推恩当得京官签判有怒其斥已者/自吕陶等皆推恩惟 文仲 特绌下流内铨遣还本任中)
(外大惊既而召其弟武仲为直讲辞不赴怒者益甚召/其父延之为开封推官畏不敢来乞 (第 23b 页)
正等科太常博士通判蜀州吕陶升一任与堂除太庙
斋郎张绘堂除判司主簿或尉前台州司户参军 孔文
仲 令流内铨告示发赴单州团练推官本任陶等皆中
选而 (第 21a 页)
文仲 策初在第三等手诏制科调字号卷详观其
条对大抵意尚流俗而后是非又毁薄时政援正先王
之经而辄失义理朝廷比 …… (第 21a 页)
德恶政而能忘其卑高之势以道
争之谓之极谏者乎以此人之学识恐不足收录以惑
天下之观听可再进呈而调字号乃 文仲 试卷也于是
上 (第 21b 页)
文仲 试卷至专任德上曰德刑不可偏然救世亦
有时而偏用乂用三德是也王安石遂言周礼三典及
伐管蔡并商人群饮事上 …… (第 21b 页)
道理者殆未见其人安石又论 文仲 以为如范百禄以
非濮王事合考官取高等尔于是冯京意助 (第 22a 页)
文仲 上不
听故有是命是岁举制科者五人 (第 22a 页)
文仲 所对策指陈时
病语最切直初考宋敏求蒲宗孟置第三等上覆考王
圭陈睦置第四等详定韩维从初考陶语亦稍直绘记 …… (第 22a 页)
之安石见 文仲 策大恶之密启于上御批绌 (第 22b 页)
文仲 知通
进银台司齐恢孙固屡封还御批维及陈荐孙永皆求
对力言 (第 22b 页)
文仲 不当绌维章凡五上略曰陛下无谓文仲
一贱士耳绌之何伤臣恐贤俊由此解体忠良结舌阿
䛕苟合之人将窥隙而进为 (第 22b 页)
祸不细愿改赐处分卒不
听 文仲 延之子陶及溥皆眉州人协明逸从子也(张绘/不知)
(何许人登科记以为成都人恐误协以国子博/士举贤良不中 (第 22b 页)
除知尉氏县此据本传当考)始维等
争言 文仲 不当绌时会安石奉祠上以手诏问之安石 …… (第 22b 页)
答诏曰陛下患韩维辈出死力争 文仲 事臣固疑其如
此 (第 23a 页)
文仲 诬上不直以迎合考官不逞之意若不如圣诏
施行而用考官等第奖擢则天下有识者必窃笑朝廷
听察之不明而疏远无 (第 23a 页)
知者谓陛下所为诚如 文仲 所
言而比周不逞之人更自以为得计此臣不敢不奉行
圣诏也今韩维欲出死力争之若陛下姑息从之则人
主之权坐 …… (第 23a 页)
陛下诚能深思熟计以静重持之俟其太甚然
后御之以典刑则小人知畏而俗亦当渐变矣其详乞
俟臣祠事罢入见奏论 文仲 竟坐绌(林希野史 (第 23b 页)
孔文仲/ 对制策悉及时事)
(切直无所回避其语惊人初考官宋敏求蒲宗孟署三/等上覆考官王圭陈睦畏避止署四等详定官 (第 23b 页)
王存韩)
(维定从初考故事推恩当得京官签判有怒其斥已者/自吕陶等皆推恩惟 文仲 特绌下流内铨遣还本任中)
(外大惊既而召其弟武仲为直讲辞不赴怒者益甚召/其父延之为开封推官畏不敢来乞 (第 23b 页)
部侍郎兼侍读集贤殿修撰
范镇落翰林学士依前户部侍郎致仕先是镇奏乞致
仕曰臣近举苏轼谏官蒙御史劾奏又举 孔文仲 应制
科蒙下流内铨告谕令归本任职臣之故上累圣德下 …… (第 16a 页)
累贤才臣无面颜复齿班列望除臣致仕仍不转官以
赎轼贩盐诬罔之罪及 文仲 对策切直之过不报又奏
轼治平中父死京师先帝赐之绢百匹银百两辞不受
而请赠父官先帝嘉其意赠其父光禄寺丞 …… (第 16b 页)
得默默不为一言又 文仲 对策中外皆言其切直设有
过当亦由小官疏外不识忌讳且以直言求之而以直
言罪之是罔天下忠直而纳之罪罟岂不 (第 17a 页)
为圣明之累
乎陛下聪明睿智欲为尧舜汤文之所为而乃拒忠谏
恶直言臣窃惜之乞明辨轼之无过恕 文仲 之直言除
臣致仕最后奏曰臣请致仕已四上章历日弥旬未闻
可报缘臣所怀有可去者二臣言青苗不见听一可去
荐 (第 17a 页)
苏轼 孔文仲 不见用二可去负二可去重之以多病 …… (第 17a 页)
早衰其可以己乎今有人言献忠与献佞孰是必曰献
忠是纳谏与拒谏孰是必曰纳谏是苏轼 孔文仲 可谓
献忠矣陛下拒而不纳是必有献佞以误陛下者不可
不察也若李定避持服遂不认母是坏人伦逆天理也
而欲以 …… (第 17b 页)
谏院罢胡宗愈王韶上书肆意欺罔
以兴造边事败则置而不问反为之罪帅臣李师中及
御史一言苏轼下七路掎摭其过 孔文仲 则遣之归任 (第 17b 页)
范镇落翰林学士依前户部侍郎致仕先是镇奏乞致
仕曰臣近举苏轼谏官蒙御史劾奏又举 孔文仲 应制
科蒙下流内铨告谕令归本任职臣之故上累圣德下 …… (第 16a 页)
累贤才臣无面颜复齿班列望除臣致仕仍不转官以
赎轼贩盐诬罔之罪及 文仲 对策切直之过不报又奏
轼治平中父死京师先帝赐之绢百匹银百两辞不受
而请赠父官先帝嘉其意赠其父光禄寺丞 …… (第 16b 页)
得默默不为一言又 文仲 对策中外皆言其切直设有
过当亦由小官疏外不识忌讳且以直言求之而以直
言罪之是罔天下忠直而纳之罪罟岂不 (第 17a 页)
为圣明之累
乎陛下聪明睿智欲为尧舜汤文之所为而乃拒忠谏
恶直言臣窃惜之乞明辨轼之无过恕 文仲 之直言除
臣致仕最后奏曰臣请致仕已四上章历日弥旬未闻
可报缘臣所怀有可去者二臣言青苗不见听一可去
荐 (第 17a 页)
苏轼 孔文仲 不见用二可去负二可去重之以多病 …… (第 17a 页)
早衰其可以己乎今有人言献忠与献佞孰是必曰献
忠是纳谏与拒谏孰是必曰纳谏是苏轼 孔文仲 可谓
献忠矣陛下拒而不纳是必有献佞以误陛下者不可
不察也若李定避持服遂不认母是坏人伦逆天理也
而欲以 …… (第 17b 页)
谏院罢胡宗愈王韶上书肆意欺罔
以兴造边事败则置而不问反为之罪帅臣李师中及
御史一言苏轼下七路掎摭其过 孔文仲 则遣之归任 (第 17b 页)
兵礼言江淮等路制置发运淮南路转运淮东钤辖
提点刑狱提举常平司奏请以宿州虹县子仙埠为镇
徙通海镇巡检司于子仙镇仍于本镇置场收税卖盐
及濉河西岸淮阳军界镇上烟火公事并令巡检兼之
又淮南西路提点刑狱司奏请徙蕲州马口巡检于蕲
口镇驻劄并从之(可/削) 户部言奉诏旨旧给蚕盐处并
依昔年例散敛本部约度府界京西京东等路共合用
蚕盐三万二千五十席请从本部预给盐引令出卖解
盐司召人结揽般运于绛州垣曲县盐司送纳令三门
辇运司般运应副支俵应合给脚乘文钞亦令解盐司
据所般实数申本部拨还从之
丁卯中大夫守尚书右丞刘挚为尚书左丞朝散大夫
守兵部尚书王存为中大夫守尚书右丞
戊辰朝奉郎 起居舍人孔文仲 为左諌议大夫承议郎
大理少卿杜纯为侍御史(七月二十/二日罢)朝请郎殿中侍御
史吕陶为左司谏(七月十 …… (第 2a 页)
万一之失今虽已有成命命犹未下此事进告尚须一
两日伏望圣慈再三回虑深思此事早赐裁处不误陛
下举动又贴黄 孔文仲 端方该博今为谏议大夫可谓
得人矣至如王岩叟鲠亮敢言补益国事最为有功王
觌韩川皆有器识知大体愿陛下圣念 (第 9a 页)
提点刑狱提举常平司奏请以宿州虹县子仙埠为镇
徙通海镇巡检司于子仙镇仍于本镇置场收税卖盐
及濉河西岸淮阳军界镇上烟火公事并令巡检兼之
又淮南西路提点刑狱司奏请徙蕲州马口巡检于蕲
口镇驻劄并从之(可/削) 户部言奉诏旨旧给蚕盐处并
依昔年例散敛本部约度府界京西京东等路共合用
蚕盐三万二千五十席请从本部预给盐引令出卖解
盐司召人结揽般运于绛州垣曲县盐司送纳令三门
辇运司般运应副支俵应合给脚乘文钞亦令解盐司
据所般实数申本部拨还从之
丁卯中大夫守尚书右丞刘挚为尚书左丞朝散大夫
守兵部尚书王存为中大夫守尚书右丞
戊辰朝奉郎 起居舍人孔文仲 为左諌议大夫承议郎
大理少卿杜纯为侍御史(七月二十/二日罢)朝请郎殿中侍御
史吕陶为左司谏(七月十 …… (第 2a 页)
万一之失今虽已有成命命犹未下此事进告尚须一
两日伏望圣慈再三回虑深思此事早赐裁处不误陛
下举动又贴黄 孔文仲 端方该博今为谏议大夫可谓
得人矣至如王岩叟鲠亮敢言补益国事最为有功王
觌韩川皆有器识知大体愿陛下圣念 (第 9a 页)
起居舍人光庭觌左右司郎官均川)
(并殿中陶左司谏焘于禁省诟同列升朋附焘焘可修/撰知潞州升本官知济州以 起居舍人孔文仲经父 为)
(左諌议大夫杜纯侍御史贾易左正言于是岩叟等皆/避新命而岩叟恳请外补以直集贤院知齐州尧俞改)
( …… (第 7a 页)
(州之奇云从臣苏辙刘攽张问曾肇 孔文仲 列荐于朝/胡宗愈又荐之司马光光曰士大夫无不登光门者而)
(骘不来真自重之士监司皆言骘信道笃不违所/学 …… (第 19a 页)
(八日范祖禹议北郊云云可考绍/圣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改此制) 左諌议 大夫孔文
仲 言知润州朱服在任偃蹇不省职事郡政一付属吏
独厚饰厨传曲为迎奉以沽使客之誉希合观望灭裂
法令张榜通衢应 (第 20b 页)
(并殿中陶左司谏焘于禁省诟同列升朋附焘焘可修/撰知潞州升本官知济州以 起居舍人孔文仲经父 为)
(左諌议大夫杜纯侍御史贾易左正言于是岩叟等皆/避新命而岩叟恳请外补以直集贤院知齐州尧俞改)
( …… (第 7a 页)
(州之奇云从臣苏辙刘攽张问曾肇 孔文仲 列荐于朝/胡宗愈又荐之司马光光曰士大夫无不登光门者而)
(骘不来真自重之士监司皆言骘信道笃不违所/学 …… (第 19a 页)
(八日范祖禹议北郊云云可考绍/圣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改此制) 左諌议 大夫孔文
仲 言知润州朱服在任偃蹇不省职事郡政一付属吏
独厚饰厨传曲为迎奉以沽使客之誉希合观望灭裂
法令张榜通衢应 (第 20b 页)
遂罢之今具载言章但不知)
(諌官姓名当考时胡宗愈为中丞王觌为侍御丰稷为/殿院赵挺之方蒙赵㞦三人为察官 孔文仲 为左谏议)
(大夫韩川为左司/谏丁骘为右正言) 臣寮上言伏睹陛下即位以来数
降赦令减放民间夏秋二税积 …… (第 6b 页)
今纪纲制度比之
前古亦有因循未举之处显见祖洽心知苟简之语为
不可故行减落初诏学士舍人与谏议大夫参定而 孔
文仲
不联书轼等别具奏章言祖洽希合时政躐取科
级据其用心不得为无罪挺之蒙等议遂寝 (第 14a 页)
(孔文仲 别/状奏陈必)
(极言祖洽罪状故挺之蒙所奏不行惜乎旧录不能具/载而新录遂削去也 (第 14b 页)
文仲 旧传称吕公著谓 (第 14b 页)
文仲 为苏)
(轼所诱胁论事皆用轼意盖本此新录虽已辩其诬然/殊不详旧录于君锡传载祖洽事又云盖先帝初以策) (第 14b 页)
(諌官姓名当考时胡宗愈为中丞王觌为侍御丰稷为/殿院赵挺之方蒙赵㞦三人为察官 孔文仲 为左谏议)
(大夫韩川为左司/谏丁骘为右正言) 臣寮上言伏睹陛下即位以来数
降赦令减放民间夏秋二税积 …… (第 6b 页)
今纪纲制度比之
前古亦有因循未举之处显见祖洽心知苟简之语为
不可故行减落初诏学士舍人与谏议大夫参定而 孔
文仲
级据其用心不得为无罪挺之蒙等议遂寝 (第 14a 页)
(孔文仲 别/状奏陈必)
(极言祖洽罪状故挺之蒙所奏不行惜乎旧录不能具/载而新录遂削去也 (第 14b 页)
文仲 旧传称吕公著谓 (第 14b 页)
文仲 为苏)
(轼所诱胁论事皆用轼意盖本此新录虽已辩其诬然/殊不详旧录于君锡传载祖洽事又云盖先帝初以策) (第 14b 页)
运副使
丙寅龙图阁直学士朝议大夫知郑州王克臣为太中
大夫以克臣诉理隔磨勘十有八年故特迁也
戊辰朝奉郎 中书舍人孔文仲 卒 (第 9a 页)
(孔文仲 旧传新录辨/诬今附此旧传云以)
(引经背理又怀异求合考官意神宗察之遂黜不用臣/等辨曰范镇奏言 (第 9a 页)
文仲 对策切直而史官以为引经背)
(理怀异求合恐非其实自以引至之遂十八字今删去/又云论崇政殿说书程颐污下憸 …… (第 9a 页)
(言事所见各有不同谓之诋毁过矣今删去又云其后/宰相吕公著谓为苏轼所诱胁论事皆用轼意则 文仲)
( 之为人可知矣臣等辨曰吕公著之言恐未必有此且 (第 9b 页)
文仲 所论青苗免役保甲保马茶盐之法当时廷臣论)
(者非一一时公议如出一口岂皆为苏轼所诱胁而尽/用轼意乎非吕 (第 9b 页)
公著之言明矣以上二十九字今删去)
(又云绍圣四年诏以 文仲 元祐中任言官诬诋法度附/会奸险虽指柄臣实讪先烈追贬梅州别驾臣等辨曰) (第 9b 页)
(文仲 以元祐三年三月卒绍圣追贬指挥/自见于后本传不必载今删去三十六字)
己巳赐进士李常宁等二十有四人及第二 …… (第 9b 页)
第一人临时取旨外其馀更不升
甲所贵进退之权专在人主其经明行修一科亦乞详
议早行废罢一臣近在贡院与孙觉 孔文仲 同入劄子 …… (第 12b 页)
及第有文之人欲乞特
赐指挥今后差试官不拘经义诗赋专务选择有词学
之人其礼部近日所立条贯更不施行(轼与 孔文仲 孙/觉同论特奏名)
(恩泽太滥已见/二月二十九日)轼又言臣近因宣召面奉圣旨何故屡
入文字乞郡臣具以疾 (第 14a 页)
丙寅龙图阁直学士朝议大夫知郑州王克臣为太中
大夫以克臣诉理隔磨勘十有八年故特迁也
戊辰朝奉郎 中书舍人孔文仲 卒 (第 9a 页)
(孔文仲 旧传新录辨/诬今附此旧传云以)
(引经背理又怀异求合考官意神宗察之遂黜不用臣/等辨曰范镇奏言 (第 9a 页)
文仲 对策切直而史官以为引经背)
(理怀异求合恐非其实自以引至之遂十八字今删去/又云论崇政殿说书程颐污下憸 …… (第 9a 页)
(言事所见各有不同谓之诋毁过矣今删去又云其后/宰相吕公著谓为苏轼所诱胁论事皆用轼意则 文仲)
( 之为人可知矣臣等辨曰吕公著之言恐未必有此且 (第 9b 页)
文仲 所论青苗免役保甲保马茶盐之法当时廷臣论)
(者非一一时公议如出一口岂皆为苏轼所诱胁而尽/用轼意乎非吕 (第 9b 页)
公著之言明矣以上二十九字今删去)
(又云绍圣四年诏以 文仲 元祐中任言官诬诋法度附/会奸险虽指柄臣实讪先烈追贬梅州别驾臣等辨曰) (第 9b 页)
(文仲 以元祐三年三月卒绍圣追贬指挥/自见于后本传不必载今删去三十六字)
己巳赐进士李常宁等二十有四人及第二 …… (第 9b 页)
第一人临时取旨外其馀更不升
甲所贵进退之权专在人主其经明行修一科亦乞详
议早行废罢一臣近在贡院与孙觉 孔文仲 同入劄子 …… (第 12b 页)
及第有文之人欲乞特
赐指挥今后差试官不拘经义诗赋专务选择有词学
之人其礼部近日所立条贯更不施行(轼与 孔文仲 孙/觉同论特奏名)
(恩泽太滥已见/二月二十九日)轼又言臣近因宣召面奉圣旨何故屡
入文字乞郡臣具以疾 (第 14a 页)
事忤大将军梁冀旨冀讽有司奏融在郡贪浊免官
髡徙朔方自刺不死得赦还复拜议郎重在东观著述
以病去官融才高 博洽 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
涿郡卢植北海郑元皆其徒也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
侠不拘儒者之节居宇器服多存侈饰 (第 66b 页)
髡徙朔方自刺不死得赦还复拜议郎重在东观著述
以病去官融才高 博洽 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
涿郡卢植北海郑元皆其徒也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
侠不拘儒者之节居宇器服多存侈饰 (第 66b 页)
东宫改领中庶子后
为国子祭酒卒谥曰贞二子构渥钧宗人芸芸字灌蔬
倜傥不拘细行然不妄交游门无杂客励精勤学 博洽
群书幼而庐江何宪见之深相叹赏天监中稍迁后直
东宫学士省卒
陈伯之济阴睢陵人也年十三四好著獭皮冠带刺刀 (第 32b 页)
为国子祭酒卒谥曰贞二子构渥钧宗人芸芸字灌蔬
倜傥不拘细行然不妄交游门无杂客励精勤学 博洽
东宫学士省卒
陈伯之济阴睢陵人也年十三四好著獭皮冠带刺刀 (第 32b 页)
湖南流寇荐升四川参议陜西西宁兵备地方宁辑
麦秀八岐中丞林廷玉东渠李璋各有歌诗赞颂寻
升山东左布政使
南仝洪洞人弘治甲子举人聪慧勤学 博洽 经史尝手
录性理通鉴纂要便览初授嘉兴推官清直不挠多
所平反升南京四川道御史论劾不避权贵称铁面 (第 21b 页)
麦秀八岐中丞林廷玉东渠李璋各有歌诗赞颂寻
升山东左布政使
南仝洪洞人弘治甲子举人聪慧勤学 博洽 经史尝手
录性理通鉴纂要便览初授嘉兴推官清直不挠多
所平反升南京四川道御史论劾不避权贵称铁面 (第 21b 页)
日邑无贵贱咸恸惜之
杜琏字汝器平陆人嘉靖辛酉顺天经魁壬戌会副孝
友正直温雅 博洽 授荆门知州兴学重农风俗丕变
时权贵索沃壤掷书地下曰我割民田以媚权门获
罪于天多矣遂挂冠归民思慕之 (第 42b 页)
杜琏字汝器平陆人嘉靖辛酉顺天经魁壬戌会副孝
友正直温雅 博洽 授荆门知州兴学重农风俗丕变
时权贵索沃壤掷书地下曰我割民田以媚权门获
罪于天多矣遂挂冠归民思慕之 (第 42b 页)
书其中前后荐章二十馀上俱不赴所著高梁生集
计十三种共二百一十卷弟维戊午举人
梁维字持夫号水岩稷山人格季子聪慧 博洽 天性孝
友从二兄受业典坟无所不读尤工书法领嘉靖戊
午乡荐齐名伯仲时拟三凤云所著有三桂堂集六
子 (第 36b 页)
计十三种共二百一十卷弟维戊午举人
梁维字持夫号水岩稷山人格季子聪慧 博洽 天性孝
友从二兄受业典坟无所不读尤工书法领嘉靖戊
午乡荐齐名伯仲时拟三凤云所著有三桂堂集六
子 (第 3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