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史部
 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

 乐记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
 南国是疆五成而分 周公左
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
 天子夹振之而四伐盛威于中国也分夹而进事蚤
 济也久立于缀以待诸侯之至也(注并见 …… (第 9a 页)
  也武乐六成六变故也周人始作备乐而合乎祖
  不过大武而已其成于变可知也记曰武始而北
  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
  而 周公左
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天子则二王之
  后戾止而观厥成者得非所以崇天子之意欤周
  官大司乐奏无射歌夹钟 (第 9b 页)
 九月赵王虎迁都于邺(赵王勒定都襄/国虎迁于邺)大赦 初赵
主勒以天竺僧佛图澄豫言成败数有验敬事之及虎

即位奉之尤谨衣以绫锦乘以彫辇(彫辇雕镂以为饰/数所角翻衣于既)
(翻/)朝会之日太子诸公扶翼上殿(朝直遥翻/上时掌翻)主者唱大
和尚(主者谓掌/朝仪者也)众坐皆起使司空李农旦夕问起居太
子诸公五日一朝(诸公虎诸子也虎称天王/降诸子封王者爵为公)国人化之
率多事佛澄之所在无敢向其方面涕唾者争造寺庙
削发出家虎以其真伪杂糅(糅汝/救翻)或避赋役为奸宄(宄/音)
(轨/)乃下诏问中书曰佛国家所奉里闾小人无爵秩者
应事佛不(不读/曰否)著作郎王度等(晋职官志曰著作郎 周/左
史之任也汉东京图) (第 25b 页)
 燕吕护攻洛阳三月乙酉河南太守戴施奔宛(永和/十二)

(年桓温留戴施戍/洛阳宛于元翻)陈祐告急五月丁巳桓温遣庾希及
竟陵太守邓遐帅舟师三千人助祐守洛阳(帅读/曰率)遐岳
之子也(邓岳王敦将也敦败/后自归著功交广)温上疏请迁都洛阳自永
嘉之乱播流江表者一切北徙以实河南朝廷畏温不
敢为异而北土萧条人情疑惧虽并知不可莫敢先谏
散骑常侍领著作郎孙绰上疏曰(晋志曰著作郎 周左/
史之任也汉东京图)
(籍在东观故使儒者著作东观有其名尚未有官魏明/帝太和中诏置著作郎于此始有其官𨽻 (第 12a 页)
 之斩首千馀级迁原州总管仁寿中卒官子长寿颇

 知名官骠骑将军(隋书/本传)
杜彦云中人父迁徙家于豳彦性勇果善骑射仕 周左
 侍上士击陈将吴明彻于土州破之又击叛蛮进平
 郢州贼帅樊志以战功拜大都督赐爵永安县伯从
 韦孝宽击尉 (第 58a 页)
 (表忠/堂)先贤冉子祠(在府城东十五里冉/村镇祀冉子仲弓)先贤卜子祠
 (在府城北十里/墓前祀卜子商)鲁史左公祠(在府城南五十里左山/上祀 周左
邱明宋崇宁)
 (元年吕希哲吕希能/谒祀有宁光塔题名)陶朱公祠(在府城西南四十里/济阴故城内祀越范) (第 44a 页)
四成而南国是疆(王肃曰有南/国以为疆界)五成而分陜 周公左

公右(王肃曰分陜/东西而治)六成复缀以崇天子(郑玄曰六奏象/兵还振旅也复)
(缀反位止也王肃/曰 (第 23a 页)
   蒙福长享利贞与天无极 史君飨后部史仇

   誧县吏刘耽等补完里中道之 周左
墙垣坏决
   作屋涂色脩通大沟西流(缺一/字)里外南注城池
   恐县吏敛民侵扰百姓自以城池道濡( (第 9b 页)
 按第五节述魏晋及南朝也著作之名始于此其列
 出诸人氏名意不在表其人意在举其名衔證当时
 职制耳
 中秘著作(晋书职官志著作郎 周左
史之任也汉东/京图籍在东观故使名儒著作东观尚未)
 (名官魏明帝太和中始有其官及晋惠帝元康二年/诏曰 (第 10a 页)
史君飨后部史仇誧县吏刘耽䓁补完里中道之 周左
廧垣□决作屋涂色脩通大沟西㳅里外南注城池恐县
(第 30b 页)
 (庚午故毕命丰刑曰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胐王命/作策书丰刑亦不知丰刑何所道也余按成王十九)
 (年黜丰侯三礼图说曰丰侯以酒亡国所言丰刑或/此也又按郑志答赵商曰 周公左
召公右兼师保故) (第 2b 页)
穆肃雍上下蒙福长享利贞与天无极
史君飨后部史仇誧县吏刘耽等补完里中道之 周左
墙垣壤决作屋涂色修通大沟西流里外南注城池恐
县吏敛民侵扰百姓自以城池道濡麦给令还所敛民
钱并史君念孔 (第 6b 页)
  田鼢为丞相
或曰穰侯颛秦国诸吕危刘氏厥监不远武帝相窦婴
又相田鼢岂右贤左戚之谊欤曰古之辅相畴咨而命
选众而举野耕岩筑疏而贤者不遗也 周左
召右亲而
贤者不废也惟其公而已然真贤硕德固无间于亲疏
私昵偏恩多加厚于戚党昔在周宣申伯以元舅襄赏 (第 15b 页)
  士民大半自内地来,蛮者极蛮、而秀者极秀。茫茫巨壑,怪物出其中、宝贝亦出其中。岁、科两试,自问可质鬼神;而弊窦之多,有非意计所及者。网罗而区别之、培护而雕琢之,借文墨为激劝,以好名之易、易其好利之心而已。(与山左济州门人于如川书)
  子弟在台者最易为狭邪所害;必不能遣之归者,为置妻室以收其心。(致 周左
池世叔书)
  居官多隐慝,先德恐难绵。「大学」时还读,惟防好恶偏。(覆姚杏垣世伯和寄诗)
  子弟 (第 40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