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故事類
地理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傳記類
所疑伏愿
陛下决玄照之明断常均之外责臣以兴复之效委臣
以终济之功此事既就此功既成则陛下盛勋比隆前
周宣
之咏复兴当年如其不效臣之罪也褰裳赴镬
其甘如荠
穆帝升平四年慕容炜僭位时外则王师及苻坚交侵 (第 41b 页)
鲁庄公刻饰宗庙多筑台囿后嗣再绝(谓子般闵公/皆杀死也)
秋刺焉 周宣
如彼而昌鲁秦如此而绝是则奢俭之得
失也陛下即位躬亲节俭始营初陵其制约小天下莫
不称贤明及徙昌陵增埤为 (第 30a 页)
诈疾徵下狱校书郎马融上书请之
曰伏见西戎反畔寇钞五州陛下悯百姓之伤痍哀黎
元之失业单竭府库以奉军师昔 周宣
猃狁侵镐及方
孝文匈奴亦略上郡而宣王立中兴之功文帝建太宗 (第 31a 页)
皆不以无
过为美而谓大善盛德在于改过日新成汤圣君也仲
虺圣辅也以圣辅而赞扬圣君不称其无过而称其改
周宣
中兴之贤主也吉甫文武之贤臣也以贤臣而
歌诵贤主不美其无阙而美其补阙是则圣贤之意较
然著明唯以改过为能 (第 60b 页)
何罪殆朕所行有不逮者对曰天道虽远实与人事相
通唯圣人言行可以动天地昔成汤引六事自责 周宣
遇灾而惧侧身修行莫不修饰人事方今宜崇节俭不
急之务无名之费可俱罢去帝曰灾异不可专言天道
盖必先尽人事 (第 10b 页)
文物以殊贵贱建灵台浚辟雍立
宫馆设苑囿所以弘于皇之尊彰临下之义前圣创其
礼后代遵其矩当代之君咸营斯事 周宣
兴百堵之作
鸿雁歌安宅之欢鲁僖脩泮水之宫采芹有思乐之颂
盖上之有为非予欲是盈下之奉上不以劬劳为勤此 (第 23a 页)
杜佑拜司徒封岐国公党项阴导吐蕃为乱诸将邀功
请讨之佑以为无良边臣有为而叛即上疏曰昔 周宣
中兴猃狁为害追之太原及境而止不欲弊中国怒远
夷也秦恃兵力北拒丐奴西逐诸羌结怨阶乱实生谪
戍盖圣王之治 (第 45b 页)
遏其地黄门侍郎
褚遂良亦以为不可上疏曰臣闻古者哲后临朝明王
创制必先华夏而后边远广诸德化不事遐荒是以
薄伐至境而反始皇远塞中国分离陛下诛灭高昌
威加西域收其鲸鲵以为州县然则王师初发之岁河
西供役之年飞刍 (第 10a 页)
 光迎风宫外近则洪厓旁皇储胥弩阹远则石关封
 峦枝鹊露寒棠梨师得游观屈奇瑰伟非木摩而不
 雕墙涂而不画 周宣
所考盘庚所迁夏卑宫室唐虞
 采椽三等之制也且其为已久矣非成帝所造欲谏
 则非时欲默则不能已故遂推而隆 (第 29a 页)
 嫌祝史称祠仰祈灵泽舞雩无阙
梁武帝天监元年有事雩坛(坛于南郊之左高及广/轮四丈周十二丈四陛)
以为雨既𩔖阴而求之正阳其谬已甚东方既非盛阳
而为生养之始则雩坛应在东方祈晴亦宜此地遂移
于东郊
十年帝又以雩祭燎柴以火祈水于理为乖于是停用

柴燎从坎瘗典(时仪曹郎朱异议曰按 周宣
云汉之诗/毛注有瘗埋之文不见燎柴之说若以)
(五帝必柴则明/堂又无其事)
大同五年又筑雩坛于籍田兆内 (第 18b 页)
  泰山本因好仙信方士之言及造石检印封之事

  也天道质诚约而不费故牲用犊器用陶匏殆将
  无事于检封之间而乐难攻之石也夏少康 周宣
  
由废复兴不闻改封光武欲因孝武故封而梁松
  固争以为必改乃当天意既封之后未有能福而
  松卒被诛死虽 (第 17a 页)
 (曰即庄/公也)刻饰宗庙多筑台囿(师古曰解/在五行志)后嗣再绝(孟/康)
 (曰谓子般闵/公皆杀死也)春秋刺焉 周宣
如彼而昌鲁秦如此而
 绝是则奢俭之得失也陛下即位躬亲节俭始营初
 陵其制约小天下莫不称贤明及徙昌陵增 (第 13a 页)
  和矣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今独
  奏黄钟而不用馀音是有君而无臣无民无事无
  物其为君也不亦亢乎何妥佞人也逢迎 周宣

  五后者隋文岂不知之而命以典乐妥能探其主
  猜防克忌之微而尊隆君道寓意于黄钟帝果悦
  而从 (第 24b 页)
  崇奉运德海潮之神左右配殿各三楹以历代潮
  神水神从祀(祀越上大夫文种汉忠烈公霍光晋/横山公周凯唐潮王石瑰升平将军)
  (胡暹 宋周宣
灵王雄平浪侯捲帘使曹大将军春/护国弘佑公朱彝广陵侯陆圭静安公张夏转运) (第 2b 页)

大臣之议以息众庶
  议复三郡           虞诩
臣闻子孙以奉祖为孝君上以安民为明此高宗 周宣
所以上配汤武也禹贡雍州之域厥田惟上且沃野千 (第 10a 页)
  陈必试   李 膺   冯恩烈
  龙友鸾(陵水/训导) 卢斐然   李闇章
  陆光宗   罗 古(副榜/) 何家源
   周公猷   
罗昌印   谭 瑜
  卢振藻   陈上达   李任美
  何宗泗   刘上英   李殿华
  蔡其 (第 65a 页)
 (龟鉴曰圣明天子立志英明每念复雠未尝不有比/此一洗之意考之国史圣心可见初年与辅臣论恢)
 (复之由首论 周宣
复古之诗次论汉光武寻邑昆阳/之胜又其次论唐肃宗兴复王室之盛可谓志于规)
 (恢矣又尝语宰执曰今当渐图 (第 49b 页)
  辞谢录四
其官臣杨廷和谨奏为恳切陈情辞免恩命事本年三
月二十五日节该钦奉手敕朕入继大统赖尔内外文
武勋戚大臣定策并迎立各宣忠悃保安社稷今山陵
及徽称大礼事毕宜加殊恩以答元功大学士杨廷和

蒋冕毛纪首先定策忠义大节功尤显著俱进封伯爵
给与诰劵子孙世世承袭食禄一千石馀官如故俱仍
在内阁办事钦此恭惟陛下聪明睿知毓德潜邸以宪
宗皇帝之孙遵太祖皇帝圣训奉武宗皇帝遗诏昭圣
慈寿皇太后懿旨嗣孝宗皇帝之大位承累朝列圣之
大统名正言顺天与人归即位以来更化善治有继志
述事之大孝有拨乱反正之丕烈虽夏启之敬承 周宣
之中兴未可同日而语也臣以庸才叨居重任攀鳞附 (第 1b 页)
忧莫重于此诚有如圣祖之所训矣且雨
旸不时旱涝为灾固气数之使然亦人事之所感召也
故殷汤遇旱而以六事自责 周宣
遭旱而靡神不举侧 (第 2a 页)
斯为盛立诸经博士文雅翕然可谓中兴比迹商宗
矣然帝严厉有馀宽厚不足霍光忠烈如此不免赤
族之诛赵(广/汉)(宽/饶)(延/寿)(恽/)之才骈 (第 2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