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史類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編年類
政書類
金石類
武同义魏帝忌之故省建州以去贤使御史中尉綦
俊察俊罪以开府贾显智为济州俊拒之魏帝愈怒五
月下诏云将征句 吴发
河南诸州兵增宿卫守河桥六 (第 15a 页)
 至见新妇争趋之氏投身岩下死
陈惟谦妻仝氏姜逆之变避居张村堡被掠氏抱幼子

 玉平投深谷中死三日收殓面色如生儿竟无恙 吴发
隆妻令狐氏发隆役于官家计荡然氏美而贤食
 贫作苦晏如也发隆以役赴省南亩就芜氏往视之
 道经元帝庙恶少 (第 53b 页)
  杨三益(武宁人)余 著 高斗南(永新人)龙梦兴(永新人)
彭一之(永新人)刘承绪(永新人)龙德先(永新人)左利见(永新人)
颜德礼(永新人)胡宪周(吉水人)项 霞(吉水人)曾维德(吉水人)
陈元鼎(吉水人)高廷直(吉水人)黄 炎(吉水人)马闻诗(吉水人)

曾克宽(吉水人)罗炎仲(吉水人)曾 辉(吉水人)陈德卿(吉水人)
周师德(吉水人)曾克承(吉水人)杨 奎(吉水人)曾三变(吉水人)
周直方(吉水人)黄 豹(庐陵人)任 黻(庐陵人)张希召(庐陵人) 吴 发(庐陵人)
刘世臣(庐陵人)赵 迈(庐陵人)罗 峋(庐陵人)
欧阳揆(庐陵人)王 畿(庐陵人)罗 澥(庐陵人)(第 44b 页)
  张从龙(德兴人安福丞)陈直卿(都昌人南雄司理)陈维新(都昌人泗州制置干
办)
熊应中(建昌人)陈 约(建昌人)赵应中(建昌人)詹攀鳞(玉山

人司理)
桂 谟(贵溪人)桂 评(贵溪人)郑 蔼(贵溪人)郑 兰
(贵溪人)孙应登(临川人)吴从龙(崇仁人)陈成甫(临川人)张俊民
(临川人)董 同(乐安人)黄 钾(临川人)吴 焱(宜黄人)许德新
(宜黄人)冯 坚(临川人)曹 衍(宜黄人)王庆寿(临川人)刘景昭
(南城人别驾)陈鼎新(南城人)陈秀发(南城人)赵希恢(南丰人)郭公亮
(庐陵人)曹 珏(庐陵人) 吴 发(庐陵人)
刘惠祖(庐陵人)彭 奎
(庐陵人)邓 容(庐陵人)刘木(庐陵人)牛大来(庐陵人)陈 午
(泰和人)(第 16b 页)
  越灭吴(下/) (范蠡附/)
左传(哀公十/一年)为郊战故公会吴子伐齐五月克博壬申
至于嬴中军从王胥门巢将上军王子姑曹将下军展
如将右军齐国书将中军高无丕将上军宗楼将下军
陈僖子谓其弟书尔死我必得志宗子阳与闾邱明相
厉也桑掩胥御国子公孙夏曰二子必死将战公孙夏

命其徒歌虞殡陈子行命其徒具含玉公孙挥命其徒
曰人寻约 吴发
短东郭书曰三战必死于此三矣使问
弦多以琴曰吾不复见子矣陈书曰此行也吾闻鼓而
已不闻金矣甲戌战于艾陵展 (第 66b 页)
  公孙晰 公孙叟 公孙夏 公孙挥
公孙晰公孙叟公孙夏公孙挥盖皆公族也并为大夫
景公十三年(昭七/年)公将纳北燕伯次于虢燕人行成晰
曰受服而退俟衅而动可也不克纳而还十八年(昭十/二年)
晋平公以公宴荀吴相投壶平公先荀吴曰有酒如淮
有肉如坻寡君中此为诸侯师中之公举矢曰有酒如
渑有肉如陵寡人中此与君代兴亦中之叟趋进曰日
旴君勤可以出矣以公出简公元年(哀十/一年)鲁会吴伐我

国书将中军高无丕将上军宗楼将下军宗楼与闾邱
明相厉(相劝厉/致死)桑掩胥御国书公孙夏曰二子必死(亦/劝)
(厉致/死)将战夏命其徒歌虞殡公孙挥命其徒曰人寻约
(约绳也寻八尺也/欲以绳贯首也) 吴发
短及战大败我师夏死之挥免
(左/传)
论曰桓启内难景复踵之死无与埋犹之尸虫出户也
国既内溃而奸臣缘隙 (第 25a 页)
 左军衔枚溯江而上五里以须吴兵复令于右军衔

 枚踰江十里复须吴兵于夜半使左军涉江鸣鼓水
 中以待 吴发
吴师闻之夜中大骇相谓曰今越军分
 为二师将以攻我我众亦即以夜暗中分其师以围
 越越王阴使左右军与吴望 (第 6b 页)
 秋吴城邗沟通江淮 冬吴子使来儆师伐齐 十
年公会吴子邾子郯子伐齐南鄙师于鄎齐人弑悼公
赴于师吴子三日哭于军门之外徐承帅舟师将自海
入齐齐人败之吴师乃还 秋吴子使来复儆师 十
一年为郊战故公会吴子伐齐五月克博壬申至于嬴

中军从王胥门巢将上军王子姑曹将下军展如将右
军齐国书将中军高无丕将上军宗楼将下军陈僖子
谓其弟书尔死我必得志宗子阳与闾丘明相厉也桑
掩胥御国子公孙夏曰二子必死将战公孙夏命其徒
歌虞殡陈子行命其徒具含玉公孙挥命其徒曰人寻
吴发
短东郭书曰三战必死于此三矣使问弦多以
琴曰吾不复见子矣陈书曰此行也吾闻鼓而已不闻
金矣甲戌战于艾陵展 (第 22a 页)
明相厉也桑掩胥御国子公孙夏曰
二子必死将战公孙夏命其徒歌虞殡陈子行命其徒
具含玉公孙挥命其徒曰人寻约 吴发
短东郭书曰三
战必死问弦多以琴曰吾不复见子矣陈书曰此行也
吾闻鼓而已不闻金矣战于艾陵吴展如败高子国子 (第 47b 页)
明相厉也
桑掩胥御国子公孙夏曰二子必死将战公孙夏命其徒歌虞殡陈子行命其徒具含玉公孙挥命其徒曰人
寻约 吴发
短东郭书曰三战必死问弦多以琴曰吾不复见子矣陈书曰此行也吾闻鼓而已不间金矣战于 (第 27a 页)
明相厉也桑掩胥御国子公孙夏曰二子必死将
战公孙夏命其徒歌虞殡陈子行命其徒具含玉公孙
挥命其徒曰人寻约 吴发
短东郭书使问弦多以琴曰
吾不复见子矣陈书曰此行也吾闻鼓而已不闻金矣
甲戌战于艾陵大败齐师获国书公孙夏 (第 31b 页)
  汪必达(黟弟/必进)     胡思诚(绩/溪)
  汪必进       许询尧(祁门省/试第六)
  吴从龙(休/宁)       吴发(歙/)
  李思中       汪廷直(休宁/侄澧)
  高昌孝(休/宁)      汪澧(休/宁)
   (第 17b 页)
于会稽甲楯五千人其始伐 吴发
习流二千教士四万
君子六千诸御千人(其名不一已/见其非古制)其再伐吴自将中军
而分左右私卒(吴越春秋 (第 7a 页)
主好不诡时誉云)︹金︺
  董师中(洺州人皇统进士补尚书省令史右相唐/古额尔古尤器重之抚其座曰子议论 吴)
(发
襟度开朗他日以居此座明昌中累进尚书左/丞师中通古今善敷奏练达与宪处事精敏常言) (第 67b 页)
岁祲人咸逃窜就食韩独处饿死于室)
  烈女(平陆人文业农与妻偕往田间恶/少踰墙逼女詈骂不屈被勒死) 吴发
龙妻
  令狐氏(平陆人美而贤夫以役赴省令/狐往田中遇强暴不从被害)张迎吉继
  妻刘氏(芮城人抚前 (第 76a 页)
何氏蒋橒/妻王氏周茂穗妻毛氏王锦/妻毛氏毛廷闱妻)
(胡氏又烈妇吴周氏柴柳氏姜严氏俱于乾隆年/间/旌 吴发
贤妻徐氏汪晋妻祝氏杨文在妻王)
(氏王廷祐妻柴氏璩兆湖妻毛氏王永祥妻祝氏/周文准妻毛氏柴儒妻徐氏朱时 (第 69b 页)
  东祠六牌:陈得魁、黄光亮、叶朝光、吕得、陈邦勋、陈正光、何中麟、冯明亮、林章、唐连登、张魁元、吴有雄、吴朝龙、 吴发
、陈国选、陈光升、林上达、章应亮、魏光、张日炳、陈日耀、郑连魁、周廷瑞、陈春、刘大海、陈有得、王得兴 (第 768 页)
  昆池劫火到东瀛,班马中宵似有声;十万黄巾低首拜,前车恐是郑康成!
  书生俯首入笼,蒿目潢池路不通;留得湘东金管在,好书忠孝绍家风.
   吴发
休论短与长,墨磨盾鼻愿谁偿!九千岁事君知否,太白游老夜郎(戴逆自称千岁)
  南风吹律死声闻,甚 (第 237 页)
  被发衣毛,固是戎俗.然上古之民,亦衣羽皮而獉獉狉狉.沙连生番,女或结辫,男发并散垂,蔽体之襦皆革,女更增以抹胸,或革、或布.中古之戎,即上古之民也.至土目见汉官,必加装饰,衣襦皆红哔叽;又有束股及腓之.女则衣白,其襦或红、或绿.考之古,褚本不相连;之裆,汉以后始有之.但古之襦藏于内,番之襦见于外耳.其女衣尚白,似古之一命展衣;男之上下皆红,又似春秋传之靺韦跗注.睹服之振振,慨然思载缵武功之遗焉.断发不同薙发,「春秋传」:艾陵之战,齐公孙挥因 吴发
短,令其徒寻约以系折馘.今岸里社番妇剪其前发,以短发覆额;罩兰界外之番男,亦剪发下垂,乃知断发固如此 (第 436 页)
  又据安平协副将转据该营游击守备等报称:本年六月初七日午后,大雨倾盆,陡起东南台飓,猛烈异常,加以内山溪流冲出,海潮涨溢,平地一片汪洋,至卯刻风雨稍间,潮始渐退。查验三营校场、演武厅倒为平地,各衔署、营房、军局、台、军装等项,无不损坏。届限候修各战哨船只,或被冲刮、漂没杠椇,或被漂冲四处海边搁坏,或

被冲出外海击碎。国赛、鹿耳门等处海口,抛泊内营载差哨船,暨大小商渔船只,击碎损坏甚多。又据报:笨港、下湖汛营盘并军装械等项,全行漂没,汛弁外委 吴发
、目兵林大忠等十五名各概被漂失。臣等以该营猝遭风雨,校场、衙署、营房倒塌过多,当即委员勘估,饬令详修 (第 17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