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史評類
目錄類
政書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傳記類
載記類
其马不入从之
丁酉兖国公主受册百官拜表称贺
已亥诏河北陜西河东经略安抚使举文武官堪将领
者各二人(按 宋史诏 经略安抚举文武官在是月/丁酉又作堪将领者各一人与此小异)
壬寅知麟州六宅使带御器械武戡除名江州编管坐 (第 6a 页)
丁酉兖国公主受册百官拜表称贺
已亥诏河北陜西河东经略安抚使举文武官堪将领
者各二人(按 宋史诏 经略安抚举文武官在是月/丁酉又作堪将领者各一人与此小异)
壬寅知麟州六宅使带御器械武戡除名江州编管坐 (第 6a 页)
上尚书左仆射)
(元顺不肯送名又不送簿中尉举弹之顺奏曰尚书百/揆之本令仆纳言之责不宜下𨽻中尉送名御 史诏 许)
(之后元子思为御史中尉朔朝台移尚书索应朝名帐/尚书郎裴献伯移注云按蔡氏汉仪御史中尉逄台郎)
( (第 2a 页)
(元顺不肯送名又不送簿中尉举弹之顺奏曰尚书百/揆之本令仆纳言之责不宜下𨽻中尉送名御 史诏 许)
(之后元子思为御史中尉朔朝台移尚书索应朝名帐/尚书郎裴献伯移注云按蔡氏汉仪御史中尉逄台郎)
( (第 2a 页)
淮陵内史迁兰陵相王敦作逆诏峻讨敦峻卜之不
吉迟回不进及王师败绩峻退保盱眙淮陵故吏徐深
艾毅重请峻为内 史诏 听之加奋威将军太宁初更除
临淮内史王敦复肆逆尚书令郗鉴议召峻及刘遐援
京师敦遣峻兄说峻曰富贵可坐取何 (第 83a 页)
吉迟回不进及王师败绩峻退保盱眙淮陵故吏徐深
艾毅重请峻为内 史诏 听之加奋威将军太宁初更除
临淮内史王敦复肆逆尚书令郗鉴议召峻及刘遐援
京师敦遣峻兄说峻曰富贵可坐取何 (第 83a 页)
下收援贤俊爱其才天监初以为征
虏主簿东宫建选为太子洗马时文德殿置学士省召
高才硕学者待诏其中使校定坟 史诏 沆通籍焉帝宴
华光殿命群臣赋诗独诏沆为二百字三刻便成沆于
坐立奏其文甚美俄以洗马管东宫书记及散骑省沆 (第 84a 页)
虏主簿东宫建选为太子洗马时文德殿置学士省召
高才硕学者待诏其中使校定坟 史诏 沆通籍焉帝宴
华光殿命群臣赋诗独诏沆为二百字三刻便成沆于
坐立奏其文甚美俄以洗马管东宫书记及散骑省沆 (第 84a 页)
申款曲杜如晦叹曰小记室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
疏后除太子舍人掌文翰号称职卒于官
敬播蒲州河东人贞观初擢进士第时颜师古孔颖达
撰次隋 史诏 播诣秘书内省参纂再迁著作佐郎兼
修国史从伐高丽上名山为驻跸播谓人曰山所以
名天意也其后果然迁太子 (第 31b 页)
疏后除太子舍人掌文翰号称职卒于官
敬播蒲州河东人贞观初擢进士第时颜师古孔颖达
撰次隋 史诏 播诣秘书内省参纂再迁著作佐郎兼
修国史从伐高丽上名山为驻跸播谓人曰山所以
名天意也其后果然迁太子 (第 31b 页)
上尚书左仆射元顺不肯送名又不送簿中/尉举弹之顺奏曰尚书百揆之本令仆纳言之责不宜)
(下𨽻中尉送名御 史诏 许之后元子思为御史中尉朔/朝台移尚书索应朝名帐尚书郎裴献伯移注云按蔡)
(氏汉仪御史中尉逢台郎于复道 (第 2a 页)
(下𨽻中尉送名御 史诏 许之后元子思为御史中尉朔/朝台移尚书索应朝名帐尚书郎裴献伯移注云按蔡)
(氏汉仪御史中尉逢台郎于复道 (第 2a 页)
观察使
唐贞观初遣大使十三人巡省天下诸州水旱则遣使
有巡察安抚之名神龙三年以五品以上二十人为十
道巡察使察举州县再周而代景云三年置十道按察
使道各一人开元二年曰十道按察采访处置使二十
年曰采访处置使分十五道天宝末又兼黜陟使乾元
元年改曰观察处置使(又事物纪原以为至道元年/置观察使与志不同当考)掌
察所部善恶举大纲凡奏请皆属于州岁以八月考其
治以丰稔为上考省刑为中考办税为下考
宋朝沿唐制置诸州观察使凡诸卫将军及使遥领者
其资品并止本官叙(防禦团练使/刺史亦同)祥符中诏观察使并
带刺史(翰林学士陈彭年检讨唐以来故事观察使/并合带刺 史诏 自今除观察使可兼领之)政
和中诏承宣观察使仍不𢃄持节等
防禦使
唐武后圣历元年以夏州镇领防禦使 (第 30b 页)
唐贞观初遣大使十三人巡省天下诸州水旱则遣使
有巡察安抚之名神龙三年以五品以上二十人为十
道巡察使察举州县再周而代景云三年置十道按察
使道各一人开元二年曰十道按察采访处置使二十
年曰采访处置使分十五道天宝末又兼黜陟使乾元
元年改曰观察处置使(又事物纪原以为至道元年/置观察使与志不同当考)掌
察所部善恶举大纲凡奏请皆属于州岁以八月考其
治以丰稔为上考省刑为中考办税为下考
宋朝沿唐制置诸州观察使凡诸卫将军及使遥领者
其资品并止本官叙(防禦团练使/刺史亦同)祥符中诏观察使并
带刺史(翰林学士陈彭年检讨唐以来故事观察使/并合带刺 史诏 自今除观察使可兼领之)政
和中诏承宣观察使仍不𢃄持节等
防禦使
唐武后圣历元年以夏州镇领防禦使 (第 30b 页)
楼本合史馆秘阁本又募天下书而取夏竦李巽
家本下馆阁正是其文字其后林希王安国上之
陈氏曰初德棻武德中建言近代无正 史诏 德棻
及诸臣论撰历年不能就罢之贞观二年复诏撰
定议者以魏有收澹二家书为已详惟五家史当 (第 11b 页)
家本下馆阁正是其文字其后林希王安国上之
陈氏曰初德棻武德中建言近代无正 史诏 德棻
及诸臣论撰历年不能就罢之贞观二年复诏撰
定议者以魏有收澹二家书为已详惟五家史当 (第 11b 页)
唐末赏罚失当且言/主昏政乱能吏不惟不得)
(展其才亦/不免于罪)从圭自盐州还军中请以大将王宗诚为刺 史诏 宗诚诣阙将士皆释罪仍加优结 乙卯王仙芝
陷随州执刺史崔休徵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福遣其子
将兵救随州战死福 (第 4b 页)
(展其才亦/不免于罪)从圭自盐州还军中请以大将王宗诚为刺 史诏 宗诚诣阙将士皆释罪仍加优结 乙卯王仙芝
陷随州执刺史崔休徵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福遣其子
将兵救随州战死福 (第 4b 页)
詹凤翔字道存乐安人洪武进士以病免归年已八十
手不释书著有大学中庸章句语孟节要书经释义
书传旁通撮要家礼括要律吕新书括要理学类编
天体日道论彭蠡论及奎光堂文集(同上)
傅汇字原宗金溪人洪武初纂修经 史诏 天下学博老
成者入秘阁汇被召预修书成卒于京师上闻讣遣
官赐祭其谕祭文有方资稽古以启后人等语盖御
笔 (第 24a 页)
手不释书著有大学中庸章句语孟节要书经释义
书传旁通撮要家礼括要律吕新书括要理学类编
天体日道论彭蠡论及奎光堂文集(同上)
傅汇字原宗金溪人洪武初纂修经 史诏 天下学博老
成者入秘阁汇被召预修书成卒于京师上闻讣遣
官赐祭其谕祭文有方资稽古以启后人等语盖御
笔 (第 24a 页)
天火烧绵竹城刘焉徙治成都疽发背卒州大吏赵
韪等贪焉子璋温仁共上以为刺 史诏 以为益州牧
(后韪叛璋围城都败/死 事在建安七年)
陶谦卒刘备兼领徐州
谦疾笃谓别驾麋竺(楚大 (第 39b 页)
韪等贪焉子璋温仁共上以为刺 史诏 以为益州牧
(后韪叛璋围城都败/死 事在建安七年)
陶谦卒刘备兼领徐州
谦疾笃谓别驾麋竺(楚大 (第 39b 页)
班彪以司马迁作史记太初以后阙而不录乃采继
前史遗事傍贯异闻作后传数十篇彪卒子固以彪
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有人告固私
改作国 史诏 下京兆狱尽取其家书固弟超诣阙上
书言固所著述意显宗甚奇之除兰台令史与前睢
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𨽻 (第 51a 页)
前史遗事傍贯异闻作后传数十篇彪卒子固以彪
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有人告固私
改作国 史诏 下京兆狱尽取其家书固弟超诣阙上
书言固所著述意显宗甚奇之除兰台令史与前睢
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𨽻 (第 51a 页)
黄潜善荐用之(愿之除日历不载今/因吕源改命遂书之)
(盖愿实代源此时维扬不容一日阙守也愿事迹不见/于 史诏 旨宣和四年四月乙酉愿以福建运判奏乞回)
(避产业自云贯漳州后为户部仓部郎官大府司农少/卿靖康元年八月 (第 17b 页)
(盖愿实代源此时维扬不容一日阙守也愿事迹不见/于 史诏 旨宣和四年四月乙酉愿以福建运判奏乞回)
(避产业自云贯漳州后为户部仓部郎官大府司农少/卿靖康元年八月 (第 1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