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史類
地理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故事類
別集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金石類

地置河东太原上党郡韩信使人请兵三万愿以北举
燕赵东击齐南绝楚粮道汉王与之
三年冬十月韩信等破代擒 夏说
进伐赵获赵王歇斩
陈馀置常山代郡甲戍晦日有食之十一月癸卯晦日 (第 23a 页)
遗羽羽以故无西意
而北击齐徵兵九江王布布称疾不行使将将数千人
往二年项王阴使九江王布杀义帝陈馀使张同 夏说
说齐王荣曰项王为天下宰不平今尽王故王于丑地
而王群臣诸将善地逐其故主赵王乃北居代馀以为
不可闻大王起 …… (第 18b 页)
在南皮即以南皮旁三县封之而徙赵王歇王代耳之
国馀愈怒曰耳与馀功等也今耳王馀独侯及齐王田
荣叛楚馀乃使 夏说
说田荣曰项王为天下宰不平尽
王诸将善地徙故王王恶地今赵王乃居代硕王假臣
兵请以南皮为捍蔽田荣欲树党乃 …… (第 31a 页)
谒汉王汉王厚遇之馀已败
耳皆收赵地迎赵王于代复为赵王赵王德馀立以为
代王馀为赵王弱国初定留傅赵王而使 夏说
以相国
守代汉二年东击楚使告赵欲与俱馀曰汉杀张耳乃
从于是汉求人类耳者斩其头遗馀馀乃遣兵助汉汉 (第 31b 页)
信击赵相国 夏说
军于邬东大破之斩 (第 10a 页)
夏说
韩信与故
常山王张耳引兵下井陉击成安君而令参还围赵别
将戚将军于邬城中戚将军出走追斩之乃引兵诣敖
(第 10a 页)
则不过
大夫种此二者宜足以观矣愿足下深虑之且臣闻之
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足下涉西河虏魏
王禽 夏说
下井陉诛成安君之罪以令于赵胁燕定齐
南摧楚人之兵数十万众遂斩龙且西乡以报此所谓 (第 5a 页)
 传为鲁班所修 韩侯岭在南二十里汾河东相传
 葬淮阴侯首于岭 灵石有韩信岭志传多讹按汉
 书曹参从韩信击赵相国 夏说
军于邬东大破之信
 下井陉而令参还围赵别将戚将军于邬城戚将军
 出走追斩之邬城即古邬城泊苏林曰邬太原 (第 48a 页)
县今
 介休地介休南即灵石是必 夏说
尝阻雀鼠谷之险
 而信据岭以扼其要乃克破之于邬城东耳
秦王岭西南三十里唐太宗取霍邑驻马于此 老生 (第 48a 页)
 八赋石鼓之远而山又最高险得以高临下之势也
 沁州西北二十里乌苏村距吾儿峪太远非邯郸进
 兵便地武安县西南五十里正义辨已晰 韩信擒
  夏说
于阏与亦当属和顺盖和顺北百六十里而至 …… (第 9a 页)
 使靳汉晁等三人

常脚岭东二十里武乡道
圣佛岭西五十里沁源道祝志南六十里沁源县西北
 七十里
鸣苏村西北二十里 汉地理志阏与聚土人讹为鸣
 苏 通典有阏与故城汉韩信擒代相 夏说
于此阏
 与当以水经注索隐括地志为正说详和顺
故县镇西南四十里 郭庄镇在州北 牛侍镇西汤
 镇胥在州 (第 12b 页)
 尺不涸不溢
柏槐岩在县东五十里连抱腹岩
拖风涧在县东山中人不可跻陟名涧而实山也
摇车缠在县东山势最峻险

韩侯岭在汾河东省志霍州北八十里今为高壁铺
 通考东南有高壁岭汾水关皆险固之处 灵石有
 韩信岭志传多讹按汉书曹参传参从韩信击赵相
 国 夏说
军于邬东大破之信下井陉而令参还围赵
 别将戚将军于邬城中戚将军出走追斩之邬城即
 古邬城泊苏林曰邬太 (第 52a 页)
原县今介休地介休南即灵
 石是必 夏说
尝阻雀鼠谷之险而信据岭以扼其要
 乃克破之于邬城东耳 (第 52a 页)
 流北则苇池水与公主水合而右注之南则榆交水
 与皇后水合而左入焉乱流东南注于铜鞮 州志
 汉韩信擒代相 夏说
于此 五朝志铜鞮有铜鞮水
石梯水地形志铜鞮有石梯水东行入漳
清河在州南四十五里
后泉在州南五十里八角 (第 22b 页)
 平遥 崇祯甲申县民尽避山寨止留空城
国朝顺治六年姜逆破城

 介休县
汉高祖三年假左丞相曹参从韩信击赵相国 夏说

 于邬东大破之信下井陉而令参还围赵戚将军于
 邬城中戚将军出走追斩之 后魏太和二十年闰
 十一月 (第 56b 页)
 信信遂虏豹定河东使人请汉王愿益兵三万人请
 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会于荥阳汉与
 兵三万人遣张耳与俱进击赵代破代擒 夏说
阏与
 信下魏代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拒楚信耳
 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
 且袭 (第 49a 页)
 二年汉韩信破赵追杀诸襄国
代王陈馀汉元年项羽封为南皮侯馀袭败常山王张

 耳迎赵王歇于代立以为代王馀留傅赵使 夏说

 相国守代汉二年遣韩信张耳擒 (第 16b 页)
夏说
阏与斩陈馀
 泜水上

代王刘喜高祖兄高祖六年冬以云中雁门代郡五十
 三县立喜为代王七年弃国自归废 (第 16b 页)
 西之故广武城也汉三年韩信张耳以兵数万欲东
 下井陉击赵赵王成安君陈馀聚兵井陉口号称二
 十万左车说成安君曰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
 擒 夏说
新喋血阏与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此乘
 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
 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 (第 3b 页)
 恐臣计未足用愿效愚忠夫成安君有百战百胜之

 计一日而失之军败鄗下身死泜水上今足下虏魏
 王擒 夏说
不旬朝破赵二十万众诛成安君名闻海
 内威震诸侯众庶莫不倾耳以待命者然而众劳卒
 罢其实难用也今足下举 (第 5a 页)
 山北也山南也山东也山北之代旧国也始于商汤
 历代因之是故齐桓之所服赵襄之所并代成安阳
 之所封公子嘉之所奔赵歇陈馀之所王 夏说
之所
 守刘喜之所弃陈豨之所监皆是也所谓蔚之废城
 也山南之代徙都也始于高帝十一年分山北为郡
 而稍 …… (第 23a 页)
 并州薮晋大夫司马弥牟邑

后汉志邬注史记韩信破 夏说
于邬 界休有千亩聚
 注左传曰晋为千亩之战在县南
  按汉太原郡邬县后徙武陵遂废
地形志太原郡邬注有 (第 25b 页)
 徙赵王歇王代汉之元年田荣遣兵从馀袭常山王
 耳耳败走归汉馀收赵地迎赵王于代复为赵王赵
 王德馀立以为代王馀为赵王弱国初定留传赵王
 而使 夏说
以相国守代汉二年汉遣张耳韩信进击 (第 7a 页)
 赵代擒 夏说
阏与击破赵井陉斩陈馀泜水上追杀
 赵王歇
 魏豹故魏诸公子也其兄魏咎魏人周市立为魏王
 章邯击临济咎 (第 7b 页)
之陈馀迎赵王于代复为赵王赵王德陈馀立以为代
王陈馀为赵王弱国初定不之国(为于/伪翻)留傅赵王而使 夏说
以相国守代 张良自韩间行归汉(间古/苋翻)汉王以 …… (第 21b 页)
燕赵东击齐南绝楚粮道汉王许之乃遣张耳与
俱引兵东北击赵代(时赵王歇王/赵陈馀王代)后九月信破代兵禽 夏说
于阏与信之下魏破代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
阳以距楚
  (第 32a 页)

矣以不用足下故信得侍耳(言得侍左/右以求教)今仆委心归计
愿足下勿辞广武君曰今将军涉西河虏魏王禽 夏说
东下井陉不终朝而破赵二十万众诛成安君名闻海
内威震天下农夫莫不辍耕释耒褕衣甘食(褕音瑜靡/也此言当) (第 4b 页)
王于废邱汉王厚遇之陈馀迎赵王于代
复为赵王赵王德陈馀立以为代王陈馀为赵王弱国
初定不之国留傅赵王而使 夏说
以相国守代 张良
自韩间行归汉汉王以为成信侯良多病未尝特将常
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 汉王如陜镇抚关外父 …… (第 13b 页)
人请兵三万人愿以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粮道汉
王许之乃遣张耳与俱引兵东北击赵代后九月信破
代兵禽 夏说
于阏与信之下魏破代汉辄使人收其精
兵诣荥阳以距楚
三年冬十月韩信张耳以兵数万东击赵赵王及 …… (第 19b 页)
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以
不用足下故信得侍耳今仆委心归计愿足下勿辞广
武君曰今将军涉西河虏魏王禽 夏说
东下井陉不终
朝而破赵二十万众诛成安君名闻海内威震天下农
夫莫不辍耕释耒褕衣甘食倾耳以 (第 22a 页)
 芮黥布共敖击杀之江中
陈馀以齐兵袭常山王耳走汉代王歇复为赵王立馀
为代王

 陈馀在南皮(今县属直/𨽻天津府)闻田荣已王齐乃使 夏说(夏/杞)
 (之别不得封/者为夏氏)
往说荣假齐兵击常山复赵王荣许之
 遂共袭常山张耳败走欲之楚甘公(齐人善/说星者)曰汉王
 之入关五星 (第 12b 页)
聚东井东井秦分也先至必王楚虽彊
 后必属汉耳乃走汉馀已败耳收赵地迎代王歇复
 王赵歇德馀立以为代王馀留傅赵王而使 夏说

 相国守代
汉立韩王孙信为韩王 …… (第 12b 页)
 遂虏豹传诣荥阳(后汉王使豹与周苛守荥阳楚围/之急苛曰反国之王难与共守遂)
 (杀/豹)信请益兵三万人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粮道
 王遣张耳与俱九月破代兵禽 夏说

(丁西楚三年/酉汉三年)
十月韩信大破赵军禽王歇斩代王馀遣
使下燕
 韩信张耳击赵赵聚兵井陉口(注见/前)号二十万广武
 君李 …… (第 19a 页)
 縳而师事之问伐燕齐何若(左车谢曰败军之将不/可以语勇臣何足以权)
 (大事信固请左车曰足下虏魏王禽 夏说
不旬朝破/赵二十馀万众名闻海内威震诸侯众庶莫不倾耳)
 (以待命然而众劳卒罢其实难用今举勌疲之兵顿 (第 21a 页)
 谓崇明墨守永奠江淮不徒系一城也善乎吴学
  士之论曰公之渡桑乾下句注扬武青陂白道之
  上张耳之禽 夏说
绛侯之斩陈豨也定西河平上
  党耀兵雀鼠之谷振旅天井之关武安君之走冯 (第 55a 页)
日过分而未至三辰有灾百官降物君不举避移
时乐奏鼓祝用币史用辞啬夫驰庶人走此月朔之谓
也当夏四月是谓孟 夏说
曰正月谓周六月夏四月正 (第 7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