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編年類
地理類
故事類
別史類
雜史類
職官類
史評類
正史類
也少年能文章议论稍侵权贵会进奏院
祠神舜钦循前例用鬻故纸公钱召妓女开席会宾客
拱辰廉得之讽其属鱼周询 刘元瑜
等劾奏因欲动摇
衍事下开封府治于是舜钦及巽俱坐自盗洙等与妓
女杂坐而休复约延隽延让又服惨未除益柔并以 …… (第 3b 页)
班奏事𤦺
必尽言事虽属中书𤦺亦对上陈其实同列尤不悦上
独识之曰韩𤦺性直(据正史苏舜钦傅御史不载 刘元/瑜
姓名 (第 4b 页)
元瑜
傅亦不云尝奏舜钦)
(独魏泰杂记载一网打尽乃 (第 4b 页)
元瑜
语今并出其姓名于/鱼周询下然周询七月为知杂九月为吏外十月为省)
(副不属御史台矣当考宋祁张方平同劾奏 …… (第 4b 页)
刑狱秘书丞祖无择知黄州初王素自淮南徙渭州移
文楷摄转运按察使事无择既不平因与楷互讼事虽
会赦犹降之  监察御史刘元瑜
劾奏大理寺丞集贤
校理陆经前责监汝州酒转运司差磨勘西京物杖死
争田寡妇李氏并贷民钱又数与僚友燕聚语言 (第 16b 页)
夏四月丁亥朔司天言日当食而阴晦不见宰臣率从
臣称贺是日御崇政殿录系囚遣 监察御史刘元瑜

往三京疏决御史李京言陛下因天之戒恐惧修省避
正殿减常膳故精意感格日当食而阴云蔽亏虽宋景
公之荧惑 …… (第 13a 页)
诏见任转运判官岁满者皆罢平
侯官人也
知制诰余靖前后三使契丹益习外国语尝对契丹主
为蕃语诗侍御史王平 监察御史刘元瑜
等劾奏靖失
使者体请加 (第 20a 页)
元瑜
又言靖知制诰不当兼领諌职庚
午出靖知吉州 录故管勾静边寨弓箭手巡检西头 (第 20a 页)
三品服拯言臣前年夏中因
伴送北使回见河北麦熟价贱乞支借见钱及时收籴
外可以实边备内可以宽国用虽寻蒙差 监察御史刘
元瑜
往彼催促缘河北钱币有限竟不能广有积聚以
备将来臣去秋赴任京东日窃见朝廷差仲简宋选陈
荣古往三路便籴臣 (第 15a 页)
未见)
丁酉降卫州团练使知澶州王德基为四方馆使荣州
刺史西上閤门使知保州王中庸为引进副使殿中侍
御史 刘元瑜
罚铜三十斤并坐尝举张得一也
初改文明殿学士为紫宸殿学士丁度罢政首以命之 (第 10a 页)
以角为之犯者重致于法仍听
人告先是宫中尚白角冠梳人争效之谓之内样其冠
名曰垂肩至有长三尺者梳长亦踰尺 御史刘元瑜

为服妖故请禁止之妇人多被罪者(御史记云 (第 18a 页)
刘元瑜/
乞禁止重赏告讦)
(者妇人多被刑责大为识者/所嗤都下作歌辞以嘲之)
戊寅河北缘边安抚司请自保州以西无 (第 18a 页)
五月辛丑命 盐铁副使刘元瑜
按视汴水利害以闻
诏古渭州蕃族未平宜令知渭州王素及秦凤路城寨
严备之
癸卯知并州韩琦兼制置本路粮草 (第 22a 页)
以立身此百王
之要道也帝益重之数欲大用而谏官或诬奏育在河
南尝贷民出息钱久之遂命出帅(育正传云为谏官 刘/元瑜
诬奏案 (第 16b 页)
元瑜
此)
(时实知潭州必 (第 16b 页)
元瑜
也今没其姓名当徐考之中苏/轼尝记王巩云陈执中罢相仁宗问谁可代者执 举) …… (第 16b 页)
二月判省此时陈执中方/家居待罪不知何时荐育所云醉拊御床仁宗愕然因)
(不复相育育有心疾当得事实足见非 刘元瑜
诬奏也/然育为执中所荐亦未可晓又育出知延州非西京留)
(台嘉祐元年五月乃自延州徙河中二年八/月自河中 (第 17a 页)
庚寅录潭州进士杨谓为郊社斋郎先是蛮猺数寇边
史馆检讨张刍责监潭州税及 天章阁待制刘元瑜

潭州刍遂以说干 (第 14a 页)
元瑜
使谓入梅山招谕其酋长四百
馀人皆出听命因厚犒之籍以为民凡千一百户故朝
廷特录谓功通梅山盖自此始(张刍 (第 14a 页)
官潭州在至和/元年二月 刘元瑜
知潭)
(州在元年四月此据 (第 14a 页)
元瑜
传及沈括所作张刍墓志删/修实录云谓诱山下蛮猺唐和等七百馀人内附唐和)
(出降乃庆历七/年事实录误也) (第 14a 页)
𤦺商量久矣盖欲立)
(英皇也张诜凡讽时为台簿知之/诜谓余言陶记此事考按未合)
丁亥降知邓州吏部郎中 天章阁待制刘元瑜
知随州
坐前知潭州私补画工易元吉为助教(会要在二年九/月今从实录)
 以施州溪峒蛮向永胜所领州为安定 (第 5b 页)
丁亥广南西路转运使屯田郎中宋咸上所注扬子及
孔丛子赐三品服
戊子降吏部郎中天章阁待制知随州 刘元瑜
为礼部
员外郎知信州坐失举也诏减诸路指使使臣皇祐元
年敕十人者今留七人不及七人留四人四人留三人
三人 (第 9b 页)
 使兼三门发运使

陈安石仁宗时知河东府熙宁中河东都转运使
范 讽仁宗时知潞州
曹颖叔仁宗时威胜军判官 刘元瑜
仁宗时隰并通判又河东转运使
杨 告仁宗时河东安抚使改盐铁副使
刘 湜仁宗时河东转运使
王 融仁宗时知 (第 26a 页)
与举者数奏听旨
庆历三年从辅臣范仲淹等所奏定磨勘保任之法自
朝官至郎中少卿须清望官五人保任始得迁其后
史刘元瑜
以为适长奔竞非所以养士廉耻乃罢之
 八年诏近臣言时政翰林学士张方平言祖宗之时 (第 45b 页)
 官五人保任始得迁(朝官三年无私罪而有监司及/清望官五人为保任迁员外郎)

 (举者数不足增二年迁郎中少卿/监亦如之迁太卿监谏议悉听旨)其法始密于旧矣
 (后知谏院 刘元瑜
以为徒长奔竞非所以/养廉耻罢之 (第 20b 页)
刘元瑜
(第 20b 页)
君玉
河南人)
十一月更立荫子法
 太祖初立任子之法台省六品诸司五品登朝尝历
 两任然后得请太宗即位诸州进 …… (第 20b 页)
 (之/子)于席上戏作傲歌御史中丞王拱辰闻之以二人
 皆仲淹所荐而舜钦又衍婿欲因是倾衍及仲淹乃
 讽御史鱼周询(字裕之/雍邱人) 刘元瑜
举劾其事拱辰及张
 方平列状请诛益柔章得象无所可否贾昌朝阴主
 之韩琦言于帝曰益柔狂语何深计方平䓁皆 (第 31b 页)
  李 周(冯翊人提点/荆西刑狱)  邓 绾(成都人以待/制知荆南)
  安 寿(开封人荆湖北/路转运判官) 范子奇(太原人湖/南转运使)
   刘元瑜(河南人天章阁/待制知潭州)
 何正臣(新淦人吏部侍/郎出知潭州)
 (哲/宗)范纯仁(仲淹子以观文殿/大学士知随州)沈 括(龙图 (第 33b 页)
 县多竹民皆编为屋康直教用陶瓦以宁火患凡政
 皆务以利民
 曾巩宋史列传建昌人神宗时知宜城文章政事并
 著襄有大狱久不决巩立决之民称其明
  刘元瑜
宋史列传 (第 47b 页)
君玉
河南人由进士历知郢随 …… (第 47b 页)
 襄三州襄有富人子张锐少孤弱同里车氏规取其
 财乃取锐父弃妾他姓子养之比长使自诉阴求吏
 为助州断使归张氏锐莫辨既同居逾年车即导令
 求析居 元瑜
察知穷治得奸状黥车窜之人服其明
 夏竦宋史列传字子乔江州德安人仁宗初知黄州
 后徙襄州属岁饥大发公廪 (第 48a 页)
 唐介明一统志江陵人通判潭州有巨贾私蓄明珠
 太守而下轻其估悉售焉介独不售偶分珠狱发仁
 宗谓近臣曰唐介必不肯买奏至果然
  刘元瑜
宋史列传 (第 4b 页)
君玉
河南人知潭州猺人数为 (第 4b 页)
 寇 元瑜
使州人杨谓入梅山说酋长出听命因厚犒
 之籍以为民凡千二百户
 杨覃宋史列传字甲锡汉太尉震之后景德二年 (第 5a 页)
 壬戌以西界内附香布为团练使 甲子监进奏院
刘巽集贤校理苏舜钦并除名勒停直龙图阁兼天章

阁侍讲史馆检讨王洙落侍讲检讨知濠州集贤校理
刁约通判海州江休复监蔡州税王益柔监复州税并
落校理降太常博士周延隽为秘书丞集贤校理章岷
通判江州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吕溱知楚州殿中丞
周延让监宿州税馆阁校勘宋敏求佥书集庆军节度
判官将作监丞徐绶监汝州叶县税先是杜衍范仲淹
富弼等同在政府多引用一时闻人欲更张庶事御史
中丞王拱辰等不便其所为而舜钦乃仲淹所荐其妻

又衍女舜钦年少能文章议论稍侵权贵会进奏院祠
神舜钦循例用鬻故纸公钱召妓乐会宾客拱辰廉得
之讽其属鱼周询 刘元瑜
等劾奏因欲摇动衍事下开
封府劾治于是舜钦及巽俱坐自盗除名洙等与妓女
杂坐休复约延隽延让又服惨未除益柔 …… (第 17b 页)
必尽言
事虽属中书琦亦对上陈其实同列尤不悦帝独识之
曰韩𤦺性直(考异李焘曰据正史苏舜钦传御史不载 刘元瑜
姓名 (第 18b 页)
元瑜
传亦不云尝奏舜钦独)
(魏泰杂记载一网打尽乃 (第 18b 页)
元瑜
语今并出其姓名于鱼/周询下然周询七月为知杂九月为吏外十月为省副)
(不为御史台矣当考宋祁张方平同劾奏 …… (第 18b 页)
宣毅军过三百人者无得
更募用韩琦议也 辛卯诏曰比京朝官因人保任始
得叙迁朕念廉士或不能以自进其罢之时 监察御史

刘元瑜
言近年考课之法自朝官至员外郎郎中少卿
监须清望官五人保任方许磨勘适长奔竞非所以养
士廉耻也望酌祖宗旧 …… (第 27a 页)
元瑜尝言范仲淹以非罪贬既复天章阁待制宜
在右右尹洙余靖欧阳修皆坐朋党斥逐此小人恶直
丑正也及仲淹迹危 元瑜
即希章得象陈执中意起奏
邸狱劾窜陆经又言前除夏竦为枢密使谏臣数人摭
其旧过召至都门而罢之自兹以进退大 …… (第 27b 页)
进用不
出于己议论哗然臣恐复被疏罢矣前日孙甫荐叶清
臣毁丁度效此也磨勘保任之法实仲淹所建仲淹既
绌故 元瑜
亟奏罢之(考异 (第 28a 页)
元瑜
传云与靖等相失然不/载相失事大抵 (第 28a 页)
元瑜
奸邪欲希合)
(求进尔与靖等未尝相得何相失之有又云修靖深恶/之由是论者以为奸邪 (第 28a 页)
元瑜
奸邪著矣岂必修靖恶之)
(然后论者以为奸邪史/臣于 (第 28a 页)
元瑜
盖相假借尔) 知制诰余靖言臣伏睹近降
中书劄子今后臣僚奏荐子孙亲属内长子长孙皆不 (第 28a 页)
入不报指修为朋党者益恶焉 夏四月丁亥
朔司天言日当食而阴晦不见宰臣率百官称贺是日
上御崇政殿录系囚遣 监察御史刘元瑜
等往三京疏
决御史李京言陛下因天之戒恐惧修省避正殿减常
膳故精意感格日当食而阴云蔽亏然臣区区窃有所 …… (第 8b 页)
管全州其子弟尝授阵亡恩泽者并追夺之 知
制诰余靖前后三使契丹益习外国语尝对契丹主为
蕃语时侍御史王平 监察御史刘元瑜
等劾奏靖失使
者体请加罪 (第 10b 页)
元瑜
又言靖知制诰不当兼领谏职庚午
出靖知吉州 癸未诏吏部流内铨自今试初入官选
人其习文辞者试省题诗或赋论 (第 10b 页)
以角为之犯者重致于法仍听
人告先是宫中尚白角冠梳人争效之谓之内样其冠
名曰垂肩至有长三尺者梳长亦踰尺 御史刘元瑜

为服妖请禁止之且重赏告讦者故有是诏妇人多被
刑责大为议者所嗤都下作歌辞以嘲之 壬午诏马 (第 29b 页)
之要道也帝益重之数欲大用而谏官或诬奏育在河
南尝贷民出息钱久之遂命出帅(考异李焘曰育正传/云为諌官 刘元瑜
诬)
(奏案 (第 29b 页)
元瑜
此时实知潭州必非 (第 29b 页)
元瑜
也今没其姓名当/徐考之 苏轼常记王巩云陈执中罢相仁宗问谁可)
(代执中举吴育上即召赴阙会乾元节侍宴 …… (第 29b 页)
月判都省此/时陈执中方家居待罪不知何时荐育所云醉拊御床)
(仁宗愕然因不复相育育有心疾当得事实足见非 刘/元瑜
诬奏也然育为执中所荐亦未可晓又育出知延)
(州非西京留台嘉祐元年五月乃自延州徙河中/二年八月自河中徙 (第 3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