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史評類
別集類
政書類
史鈔類
傳記類
紀事本末類
載記類
正史類
 新判永兴军郭逵请以便宜行事不许 庄宅副使
蕃部都巡检赵馀庆为西京左藏库使右骐骥副使蕃
部都巡检赵馀德为文思使各赐金带锦袍三班借职

都总管司指使戴嗣良三班差使殿侍押队康瞻各迁
三官仍赐银绢以环庆路经略司上馀庆等力战斩捕
庆州叛卒功也其后王安石言庆卒之变微馀德馀庆
讨定柔远则应者必众其功宜蒙厚赏以劝后上亦以
前赏为薄欲俟走马归厚赐之文彦博冯京皆以为蕃
官不宜过厚安石曰唐太宗所用 黑齿常之
之类皆蕃
将也立贤无方苟有功于朝廷恐不应分异蕃汉且庆
州以此两人为捍蔽厚赐之钱物使足以役其将吏谍 (第 20b 页)
  诸方复姓
夫馀氏(风俗通吴太子夫槩王奔楚馀子在吴以夫馀/为氏百济国王夫馀宽生璋号带方郡王生义)

(兹唐拜带方郡王金紫光禄大夫生隆熊州都督/带方郡王生文宣司膳卿左卫大将军乐浪郡公)黑齿
(百济西部人也唐左武卫/大将军 燕国公黑齿常之)
凫臾氏(百济之夫馀音/转为凫臾氏)
先氏(本高丽馀种也唐武德中/右骁卫大将军似先英问)朝臣氏(日本 (第 16a 页)
 魏敕勒部斛律金统所部万户诣云州与兄平稍引

 南出黄瓜堆为杜路周所破部众分散 唐嗣圣四
 年八月突厥寇朔州 总管黑齿常之
与战黄花堆
 寇败追奔百馀里 元大德四年以黄花岭土沃发
 军民九千馀屯田其地
大于口在黄花岭西
金仙 (第 22a 页)
永徽中泽州刺史
李冲元显庆五年并州长史
李 显龙朔元年并州都督二年改大都督
刘道祥龙朔元年蒲州刺史 黑齿常之
龙朔三年朔州大总管
程名振龙朔初晋蒲二州刺史 (第 31b 页)
 浮躁衒露岂享爵禄者哉炯颇沈默可至令长馀皆
 不得其死所引偏裨若程务挺张虔勖崔智𧦬王方
 翼党金毗刘敬同郭待封李多祚 黑齿常之
类为世
 名将傔奏至刺史将军者数十人尝赐马及珍鞍令
 史私驰马马蹶鞍坏惧而逃召还之不加罪初平都
 支 (第 9b 页)
客甘元暕裴思谅王智方吕休璟刘
元意引偏裨之将则有程务挺张虔勖王方翼崔智𧦬
党金毗郭待封刘敬同李多祚 黑齿常之
凡所进拔尽 (第 33a 页)
  经略使
唐贞观二年边州别置经略使此盖使名之起节度兼
度支营田招讨经略使则有副使判官各一人仪凤二
年以 黑齿常之
为河源军经略大使永淳元年娄师德
为河源军经略副使至德三年贺兰进明除岭南五府
经略兼节度使建中元年除元 (第 2b 页)

刘审礼为洮河军总管率兵十八万以讨之战于青海
军败没于阵调露二年中书令李敬元战于大非川又
败绩续遣 黑齿常之
袭击破之武太后如意初武威军
总管王孝杰大破吐蕃复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至
万岁通天初又寇凉州执都督许钦 (第 21a 页)
曲道总管与副中郎将蒲英等率兵赴援行
至忻州与贼战大败死者五千馀人三年骨咄禄又寇
昌平令左鹰扬卫大将军 黑齿常之
击却之其年八月
寇朔州复以常之为燕然道大总管击贼于黄花堆大
破之追奔四千馀里贼众遂散走碛北右监门卫中 (第 24b 页)
读曰率下之帅皆/帅降户江翻下同)百济尽平唯别帅
迟受信据任存城不下(帅所类翻/尉纡勿翻)初百济西部人 黑齿
常之
长七尺馀骁勇有谋略(长直亮翻/骁坚尧翻)仕百济为达率 (第 7b 页)
曰承风岭在廓州广威县西南东/北去鄯州三百一十三里故吐谷浑界)阻泥沟以自固
虏屯兵高岗以压之左领军员外 将军黑齿常之
夜帅
敢死之士五百人袭击虏营虏众溃乱其将跋地设引
兵遁去(帅读曰率/将即亮翻)敬玄乃收馀众还鄯州(野 …… (第 21b 页)
礼卒于蕃中新纪误也今终言之)易从昼
夜号哭不绝声(号户/高翻)吐蕃哀之还其尸易从徒跣负之
以归上嘉 黑齿常之
之功擢拜左武卫将军充河源军
副使(杜佑曰河源军在鄯州西一/百二十里使疏吏翻下同)李敬玄之西征也监
察 …… (第 22a 页)
武德元年)
(复曰闻喜/属绛州)中书侍郎京兆王德真并同中书门下三品
知温知悌之弟也 秋七月吐蕃寇河源 左武卫将军
黑齿常之
击却之(和考异曰实录吐蕃大将赞婆及素/ 贵等帅众三万进寇河源屯兵于)
(良非川辛巳河西镇抚大使李敬 (第 32a 页)
玄统众与贼战于湟/川官军败绩副使 左武卫将军黑齿常之
帅精骑三千) …… (第 32a 页)
之约和杀牛为盟伏
念北去怀舜等乃得还(还从宣翻/又音如字)夏五月丙戌怀舜免
死流岭南 己丑河源道经略 大使黑齿常之
将兵击 (第 39a 页)
道皆典选如行俭言(选须/绢翻)行俭为将帅所引偏裨如程
务挺张虔勖王方翼刘敬同李多祚 黑齿常之
后多为
名将(将即亮翻帅所/类翻裨宾弥翻)行俭常命左右取犀角麝香而失
之又敕赐马及鞍令史辄驰骤马倒鞍 …… (第 3b 页)
逗挠之罪乎(逗音豆挠/奴教翻)孝逸乃引
军而前壬寅马敬臣击斩尉迟昭于都梁山十一月辛
亥以左鹰扬大将军 黑齿常之
为江南道大总管讨敬
(是年改左右武卫/为左右鹰扬卫)韦超拥众据都梁山诸将皆曰超
凭险自固士无所施其 …… (第 27a 页)
至矣太后怒流于岭外后为六道使
所杀(六道使见后二百五卷/长寿二年使疏吏翻) 突厥入寇左鹰扬卫大
将军 黑齿常之
拒之至两井遇突厥三千馀人见唐兵
皆下马擐甲常之以二百馀骑冲之(擐音宦骑/奇寄翻)皆弃甲
走日暮突厥大 (第 41a 页)
  则天顺圣皇后上之下
垂拱三年春闰正月丁卯封皇子成美为恒王(睿宗时/为帝故)
(成美等皆称皇子恒户登翻今考异曰/唐历旧本纪新传皆作成义 从实录)隆基为楚王隆
范为卫王隆业为赵王 二月丙辰突厥骨笃禄等寇

昌平(昌平后汉县属广阳国/隋属涿郡唐属幽州)命左鹰扬大将军 黑齿常
帅诸军讨之(帅读/曰率) 三月乙丑纳言韦思谦以太中
大夫致仕 夏四月命苏良嗣留守西京(守式又翻录/考 …… (第 1b 页)
 岭南俚户旧输半课交趾都护刘延祐使之全输俚
户不从延祐诛其魁首其党李思慎等作乱攻破安南
府城(高宗调露元年改交州都督/府为安南都护府俚音里)杀延祐桂州司马曹
玄静将兵讨思慎等斩之(将即亮翻元考异曰旧书冯/元常传云 常自眉州刺史)
(转广州都督属安南首领李嗣仙杀都督刘延祐剽陷/州县敕元常诛之帅士卒济南海先驰檄示以威恩喻)
(以祸福嗣仙徒党多相帅归降因纵兵/诛其魁首安慰居人而旋今从实录) 突厥骨笃禄
元珍寇朔州遣燕然道 大总管黑齿常之
击之(燕因/肩翻)以 …… (第 3a 页)
散走碛北(走/音)
(奏碛七/迹翻)多祚世为靺鞨酋长(靺鞨音末曷酋慈/由翻长知两翻)以军功
得入宿卫 黑齿常之
每得赏赐皆分将士有善马为军
士所损官属请笞之常之曰奈何以私马笞官兵乎卒
不问(卒子/恤翻) 九月己卯 …… (第 3b 页)
珍战全军皆没宝璧轻骑遁归(监古衔翻/骑奇寄翻)宝璧见 黑齿
常之
有功表请穷追馀寇诏与常之计议遥为声援宝
璧欲专其功不待常之引精卒万三千人先行出塞二
千馀里掩击其部落 …… (第 4a 页)
大将军 燕公黑齿常之
谋反徵下狱(燕因肩翻/下遐嫁翻)冬十月
戊午常之缢死(缢于/计翻)己未杀宗室鄂州刺史嗣郑王璥
等六 (第 21b 页)
百济尽平唯别帅迟受信据任
存城不下初百济西部人 黑齿常之
长七尺馀骁勇有
谋略仕百济为达率兼郡将犹中国刺史也苏定方克
百济常之帅所部随众降定方絷其王及太子纵兵 …… (第 88b 页)
所为虏所攻敬玄懦怯
按兵不救闻审礼战没狼狈还走顿于承风岭阻泥沟
以自固虏屯兵高岗以压之左领军员外 将军黑齿常
夜帅敢死之士五百人袭击虏营虏众溃乱其将跋
地设引兵遁去敬玄乃收馀众还鄯州审礼诸子自縳
诣阙请入吐蕃赎 …… (第 105b 页)
尸易从徒跣负之以归上嘉 黑齿常之
之功擢拜左武
卫将军充河源军副使李敬玄之西征也监察御史原
武娄师德应猛士诏从军及败敇师德收集散亡军乃 …… (第 106a 页)
吐蕃文成公主遣其大臣论塞调傍来告
丧并请和亲上遣郎将宋令文诣吐蕃会赞普之葬
永隆元年秋七月吐蕃寇河源 左武卫将军黑齿常之

击却之擢常之为河源军经略大使常之以河源冲要
欲加兵戍之而转输险远乃广置烽戍七十馀所开屯
田五千馀顷岁 …… (第 108a 页)
文成公主薨于吐蕃
开耀元年夏五月己丑河源道经略 大使黑齿常之

兵击吐蕃论赞婆于良非川破之收其粮畜而还常之
在军七年吐蕃深畏之不敢犯边
永淳元年秋七月吐蕃将论钦 …… (第 109a 页)
夏四月癸未突厥寇代州淳于处平引兵救之至忻州
为突厥所败死者五千馀人
二年秋九月突厥入寇左鹰扬卫大将军 黑齿常之

之至两井遇突厥三千馀人见唐兵皆下马擐甲常之
以二百馀骑冲之皆弃甲走日暮突厥大至常之令营 …… (第 130b 页)
相应遂夜遁
三年春二月丙辰突厥骨笃禄等寇昌平命左鹰扬大
将军 黑齿常之
帅诸军讨之 秋七月突厥骨笃禄元
珍寇朔州遣燕然道 (第 131a 页)
大总管黑齿常之
击之以右鹰扬
大将军李多祚为之副大破突厥于黄花堆追奔四十
馀里突厥皆散走碛北多祚世为靺鞨酋长以军功得 (第 131a 页)
入宿卫 黑齿常之
每得赏赐皆分将士有善马为军士
所损官属请笞之常之曰柰何以私马笞官兵乎卒不 (第 131a 页)
乃引军而前壬寅马
敬臣击斩尉迟昭于都梁山十一月辛亥以左鹰扬大
将军 黑齿常之
为江南道大揔管讨敬业韦超拥众据 …… (第 27b 页)
孝中
谨将刑于市吏民怜其无辜远近奔赴竞解衣投地曰
为长史求冥福有司平准直十馀万周兴等诬右武卫
大将军 燕公黑齿常之
谋反徵下狱冬十月戊午常之
缢死己未杀宗室鄂州刺史嗣郑王璥等六人庚申嗣 (第 46a 页)
 发兵讨吐蕃九月敬元将兵十八万与吐蕃将论钦
 陵战于青海副总管刘审礼(德威/子)深入败没敬元按
 兵不救狼狈还走虏追击之员外 将军黑齿常之(百/济)
 (西部/人)
夜帅死士袭击虏营虏乃遁去敬元收馀众还 …… (第 33a 页)
 先是吐蕃赞普死子器弩悉弄立(年始八岁上命裴/行俭乘间图之行)
 (俭曰钦陵为政大臣/辑睦未可图也乃止)至是入寇河源 将军黑齿常之
 
击郤之常之以河源冲要欲加兵戍之而转输险远
 乃广置𤇺戍七十馀所开屯田五千馀顷岁收五百
 馀万石由是 …… (第 37a 页)
 后怒赐死(祎之初下狱豫王为之上疏申理亲友皆/贺之祎之曰此乃所以速吾死也临刑沐)
 (浴神色自若草/谢表立成数纸)
秋七月突厥寇朔州太后遣 黑齿常之
击之
 突厥骨笃禄寇朔州太后 (第 55a 页)
黑齿常之
李多祚击之 …… (第 55a 页)
 (真所引就州诛之易从为人仁孝忠谨将刑于市吏/民怜其无辜远近奔走竞解衣投地曰为长吏求冥)
 (福有司平准直十馀万兴等又诬武卫大/将军 黑齿常之
谋反徵下狱常之缢死)
冬十一月太后享万象神宫始用周正 (第 62a 页)
 (仁轨曰周留城虏之巢穴若克周留诸城自下于是/水陆并进遇倭兵于白江口四战皆捷百济王丰奔)
 (高丽子忠胜等帅众降百济尽平唯任存城不下百/济人 黑齿常之
沙吒相如各帅众降仁轨使各将其)
 (众取任存城仁师曰此属兽心何可信也仁轨曰吾/观二人皆忠勇有谋敦信重 …… (第 6b 页)
 (加仁轨六阶遣使劳勉之西台侍郎上官仪曰仁轨/遭黜削而能尽忠仁愿秉节制而能推贤皆可谓君)
 (子/矣)集览(黑齿虏复姓百济国人沙吒卢复姓亦/百济人吒知加反屯田屯守而营田)质实
  (黑齿常之
百济西部人京/师注见周显王二十五年)
(甲/子)麟德元年春正月以殷王旭轮为单于大都护
 (初李靖破突 …… (第 7a 页)
 (李敬玄将兵十八万与吐蕃将论钦陵战于青海之/上副总管刘审礼深入败没敬玄按兵不救狼狈还)
 (走虏追击之员外 将军黑齿常之
夜帅死士袭击虏/营虏乃遁去敬玄收馀众还鄯州上嘉常之之功擢) …… (第 37a 页)
 (朔州未详处所或谓即朔/州注见汉高帝六年马邑)
夏四月裴炎崔知温王德真同三品考异(裴上漏/以字)○秋
七月吐蕃寇河源
 (吐蕃寇河源 将军黑齿常之
击郤之常之以河源冲/要欲加兵戌之而转输险远乃广置烽戍七十馀所)
 (开屯田五千馀顷岁收五百馀万石由是 …… (第 41b 页)
 (矣既而勃堕水烱终于盈川令照邻恶疾赴水死宾/王反诛行俭为将帅所引偏裨如程务挺张虔勖王)
 (方翼刘敬同李多祚 黑齿常之
后多为名将破阿史/那都支得马脑盘广二尺馀以示将士军吏捧以升)
 (阶跌而碎之惶恐叩头流血行俭笑曰尔非 (第 47b 页)
 (成之戒也虽然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此则宰相之言也)
秋七月太后以魏玄同为纳言○突厥寇朔州太后遣 黑齿常之
击之
 (突厥骨笃禄寇朔州太后遣 (第 17a 页)
黑齿常之
李多祚击之/突厥散走碛北多祚世为靺鞨酋长以军功得入宿)
 (卫常之每得赏赐皆分将士有善马为军士所损官 …… (第 17a 页)
 (显王四十五年岭南道名注/见秦始皇三十三年南海)
九月太后以僧怀义为新平道大总管讨突厥考异(讨/当)
(作/击)考證(讨当/作击)质实(新平道注见汉桓/帝延熹五年豳)

  书法 (黑齿常之
书击此书讨何重辞也讨罪大义/也而以僧任之非其人矣重其辞所以病太)
  (后也直书其事不/待贬而意自见 …… (第 27a 页)
 (死自馀内外大臣坐死及流贬甚众彭州长史刘昜/从为徐敬真所引就州诛之易从为人仁孝忠谨将)
 (刑于市吏民怜其无辜远近奔赴竞解衣投地曰为/长史求冥福有司平准直十馀万兴等又诬武卫大)
 (将军 黑齿常之
谋反/徵下狱常之缢死)集览(求冥福脱衣以为赠禭助/死者于幽冥之下求觅福) (第 27a 页)
尚书刘审礼为洮河军总管率兵十八万以讨之
战于青海军败没于阵调露二年中书令李敬玄战于
大非川又败绩续遣 黑齿常之
袭击破之武太后如意
初武威军总管王孝杰大破吐蕃复龟兹于阗疏勒碎 (第 13b 页)
曲道总管与副中郎将蒲英节率兵赴
援行至忻州与贼战大败死者五千馀人三年骨咄禄
又寇昌平令左鹰扬卫大将军 黑齿常之
击却之其年
八月寇朔州复以常之为燕然道大总管击贼于黄花
堆大破之追奔四千馀里贼众遂散走碛北右监门卫 (第 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