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史評類
政書類
史鈔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時令類
目錄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必先于破朋党自非明足以察微公足以兼听睿足以
独断者未有不为奸邪所蔽也当有唐之世王叔文
执谊
柳宗元之徒结为朋党渎乱纪纲一时名士莫不
归之几坏天下赖宪宗刚明立行斥逐故小人不得以
行其志文宗时牛僧 (第 11b 页)
记一卷 翰林志
一卷(唐李/肇撰)翰林内志一卷 翰林学士院旧规一卷(唐/杨)
(钜/撰)翰林故事一卷 (唐韦执/谊
撰)续翰林故事一卷(申文/炳撰)承旨
学士院壁记一卷(唐元/稹撰)蓬山志五卷(宋朝罗/畸撰)续翰林志 (第 31b 页)
 为制及董晋代郑叔则为太常卿上谕曰畅当等请
 循魏晋故事至论也当以果州刺史卒
吕温字和叔一字化光渭子从陆贽治春秋梁肃为文
 章贞元末擢进士第与 韦执谊
厚因善王叔文再迁
 左拾遗以侍御史副张荐使吐蕃荐卒吐蕃留温不
 遣久在绝域不得还元和元年还而柳宗元等 (第 38a 页)
 司马还终侍御史宗元少精敏绝伦为文章卓伟精
 致一时辈行推仰第进士博学宏辞科授校书郎调
 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里行王叔文 韦执
 谊
奇其才及得政引内禁近与计事擢礼部员外郎 (第 32b 页)
  下耳至唐始对策一道而有中否然取人比今多
  建中间姜公辅等二十五人太和间裴休等二十
  三人其下如贞元中 韦执谊
崔元翰裴垍等皆十
  八人元和中牛僧孺等长庆中庞严等至少犹皆
  十四人 …… (第 16b 页)
平知和郑儋凌正周渭丁俛及第力田闻于乡闾科郑
黄中崔浩李牧及第
正元元年九月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 韦执谊
郑利
用穆质杨鄬裴复柳公绰归登李直方崔邠郑敬魏弘
简沈回元佑徐衮及第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科熊执易
刘简甫 (第 23a 页)
  敬宗不许史官闻仗后事以行其私姚璹乃建令

  宰相撰时政记意欲迷眩千古令 韦执谊
又奏令
  史官撰日历日历云者犹起草也将加是正而润
  色焉耳苟数人者诚无私意何用为是纷纷以其
   (第 20a 页)
请建之纷纷则其诬上行私之心欲盖而益彰矣
  夫天下有公是非不为言语文字可以变移白黑
  淆乱忠邪故义府敬宗 执谊
之恶至于今不泯有
  志于垂名竹帛者自修而已矣
宋制监修国史一人以宰相为之修撰直馆检讨无常 (第 20a 页)
  乙集顾云编槁罗隐湘南杂槁皆有之故韩文公
  送石洪赴河阳幕府序云撰书辞具马币李肇国
  史补载崖州差故相 韦执谊
摄军事衙推亦有其 (第 26b 页)
  人所益也
翰林学士记一卷
  陈氏曰唐侍讲学士万年韦处厚德载撰
翰林院故事一卷
  陈氏曰唐学士京兆 韦执谊

翰林学士院旧规一卷
  陈氏曰唐学士冯翊杨钜文硕撰杂记院中事例
  及文书格式其祠祭祝版社稷宗庙 …… (第 6b 页)
  陈氏曰题名自建隆至天圣四年凡四十七人自
  开元而下合三百一十五人其他典故视前记详
  矣
翰林杂志一卷
  晁氏曰不题撰人辑唐书 韦执谊
故事元稹承旨 (第 8a 页)
  见之句乐府此类多矣不得以为实也
吕衡州集十卷

  晁氏曰唐吕温和叔也一字化光河中人贞元十
  四年进士以善 韦执谊
王叔文起家再命左拾遗
  同张荐使吐蕃元和初使还累迁知御史杂事再
  贬道州刺史徙衡州温从梁肃为文章 (第 25b 页)
部伎自东西门入其散乐伏望停省上乃更命置
宴于麟德殿(麟德殿麟德中所作也阁本大明宫图翰/林院密迩麟德殿 韦执谊
曰翰林院在右)
(银台门内麟德殿在西/重廊之后更工衡翻)宴日赐利贞帛百段利贞昂之
曾孙也利贞族孙谊为 (第 37a 页)
黄龙三年以其/地嘉禾生改为禾兴县后避太子和名改)
(为嘉兴县隋废县/唐初复置属苏州)即位召为翰林学士 (韦执谊
翰林志/曰自太宗时名)
(儒学士时召革制然犹未有名号乾封以后始号北门/学士玄宗初置翰林待诏掌四方表疏 (第 12a 页)
宰相自御史刺史县令以上皆自选用中书行文书而
已然深居禁中所取信者裴延龄李齐运户部郎中王
绍司农卿李实 翰林学士韦执谊
及渠牟皆权倾宰相
趋附盈门绍谨密无损益实狡险掊克 (第 18a 页)
执谊
以文章与
上唱和(掊蒲侯翻/和胡卧翻)年二十馀自右拾遗召入翰林渠牟 …… (第 18a 页)
濠行军司马敕下建封已薨夏卿 执谊
之从祖兄也徐
州判官郑通诚知留后恐军士为变会浙西兵过彭城
通诚欲引入城为援军士怒壬子数千人斧库门出甲 (第 33a 页)
非先生寡人无以知此遂大
爱幸与王伾相依附叔文因为太子言(为于/伪翻)某可为相
某可为将幸异日用之密结 翰林学士韦执谊
及当时
朝士有名而求速进者陆淳吕温李景俭韩晔韩泰陈 …… (第 10a 页)
顺宗实录云正买与王仲舒)
(刘伯刍裴□常仲孺吕洞相/善数游止今从德宗实录)叔文之党疑正一言已阴
事令 执谊
反谮正一等于上云其朋党游宴无度九月
甲寅正一等皆坐远贬人莫知其由(为伾叔文等乱/顺宗初政张本)
刍 …… (第 11a 页)
政殿/北曰紫宸门门内有紫宸殿即内衙)
(之正/殿) 己酉加义武节度使张茂昭同平章事 辛亥
以吏部郎中 韦执谊
为尚书左丞同平章事王叔文欲 …… (第 15b 页)
掌国政首引 执谊
为相已用事于中与相唱和(和户/卧翻)
壬子李师古发兵屯西境以胁滑州时告哀使未至诸
道义成牙将有自长安 …… (第 16a 页)
昭容计事大抵叔文依伾伾依忠言忠言依牛
昭容转相交结每事先下翰林(下遐/稼翻)使叔文可否然后
宣于中书 韦执谊
承而行之外党则韩泰柳宗元等主
采听外事谋议唱和(和户/卧翻)日夜汲汲如狂互相推奖曰 …… (第 17b 页)
乃江南一吏耳(叔文本苏州/司功故云然)今公
一旦复据其地(复扶/又翻)安知路旁无如公者乎其党欲逐
韦执谊
以群素有彊直名止之(传考异曰旧刘禹锡/ 曰群即日罢官群)
(传曰其党议欲贬群官 (第 21b 页)
韦执谊
止之又曰叔文虽异其/言竟不之用按顺宗实录凡为伾文所排摈者无不载)
(未尝言群罢/官今从之) 上疾久不 …… (第 21b 页)
 贾耽以王叔文党用事心恶之称疾不出屡乞骸骨
丁酉诸宰相会食中书故事宰相方食百寮无敢谒见
者叔文至中书欲与 执谊
计事令直省通之(直省吏职/也以直中)
(书省/故名)直省以旧事告叔文怒叱直省直省惧入 (第 22a 页)
执谊

逡巡惭赧(赧奴版翻惭/而面赤也)竟起迎叔文就其閤语良久杜
佑高郢郑珣瑜皆停箸以待有报者云叔文索饭(索 (第 22a 页)
山/客翻)
韦相公已与之同食閤中矣佑郢心知不可畏叔文
莫敢出言珣瑜独叹曰吾岂可复居此位顾左右取
马径归遂不起二相皆天下重望(二相谓贾/耽郑珣瑜)相次归卧 (第 22b 页)
叔文 执谊
益无所顾忌远近大惧(史甚言/其事) 夏四月壬
寅立皇弟谔为钦王诚为珍王子经为郯王纬为均王
纵为溆王纾 …… (第 22b 页)
龄所恶留滞台阁十年不迁(杜黄裳自佐朔方军入为/侍御史十年不迁先悉荐)
(翻恶乌/路翻)及其婿 韦执谊
为相始迁太常卿黄裳劝 (第 23b 页)
执谊
帅群臣请太子监国(帅读/曰率 (第 23b 页)
执谊
惊曰丈人甫得一官奈
何启口议禁中事黄裳勃然曰黄裳受恩三朝(三朝谓/肃代德)
(也/)岂得以一官相买乎 (第 23b 页)
拂衣起出戊申以给事中陆淳
为太子侍读仍更名质(避太子/名也) 韦执谊
自以专权恐太
子不悦故以质为侍读使潜伺太子意且解之(伺相/吏翻)
质发言太子怒曰陛下令先生为寡人讲 …… (第 23b 页)
天宝元年更名宁/化九域志在州东北一百八十里)士谔以公事至长
安遇叔文用事公言其非叔文闻之怒欲下诏斩之
不可则令杖煞之(煞与/杀同) (第 24b 页)
执谊
又以为不可遂贬焉由
是叔文始大 (第 24b 页)
执谊(恶乌/路翻)
往来二人门下者皆惧先时 …… (第 24b 页)
诚于公(太尉谓/韦皋)
若与某三川当以死相助若不与亦当有以相酬叔文
(以辟以言/胁之故怒)亦将斩之 执谊
固执不可辟尚游长安未
去闻贬士谔遂逃归 (第 25a 页)
执谊
初为叔文所引用深附之既
得位欲掩其迹且迫于公议故时时为异同辄使人谢
叔文曰非敢负约乃欲曲成兄事耳叔文 …… (第 25a 页)
人担酒馔入翰林/宴李忠言刘光𤦺俱文珍及诸学士等中饮叔文执盏)
(云云又曰羊士谔毁叔文叔文将杖杀之而 韦执谊
懦/不敢刘辟以韦皋迫胁叔文求三川叔文平生不识辟)
(叔文今日名位何如而辟欲前执叔文手岂非凶人邪/叔文 (第 27a 页)
时已令扫木场将集众斩之 执谊
又执不可每念)
(失此两贼令人不快又自陈判度支已来所为国家兴/利除害出若干钱以为功能俱文珍随语折之叔 …… (第 27a 页)
下马如飞敢有异议者腰斩其日丁母忧今从二)
(本实/录) 秋七月丙子加李师古检校侍中 王叔文既
有母丧 韦执谊
益不用其语叔文怒与其党日夜谋起
复必先斩 (第 27b 页)
执谊
而尽诛不附己者闻者恟惧自叔文归
第王伾失据日诣宦官及杜佑请起叔文为相(杜佑时/为首相)
(故请/之) …… (第 27b 页)
日为忌从之 壬申监修国史 韦执谊
奏始令史官撰
日历(叶伯益曰唐永贞初 (第 31b 页)
韦执谊
奏修撰私家纪绿非/是望令各撰日历月终馆中撰定从之此日历之)
(所从/起也) 己卯贬神策行军司马韩泰为 …… (第 31b 页)
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韦执谊
为崖州司马 (第 32b 页)
执谊
以尝与
王叔文异同且杜黄裳婿故独后贬然叔文 (第 32b 页)
执谊
亦自
失形势知祸将至虽尚为相常不自得奄奄无气(奄衣/廉翻)
(奄奄言气/息微也)闻人行声辄惶悸失色以 (第 32b 页)
 乙亥以枢密使西门思恭为凤翔监军丙子以宣徽
使李顺融为枢密使皆降白麻于閤门出案与将相同
(唐制凡拜将相先一日中书纳案迟明降麻于閤门出/案会要凡将相翰林学士草制谓之白麻 韦执谊
翰林)
(故事曰故事中书省用黄白二麻为纶命重轻之辩近/者所出独得黄麻其白麻皆在翰林院自非国之重事) (第 41a 页)
  冯京式之子也既登第第一初娶富弼女再娶晏殊女
故曰两娶相国女三魁天下儒京后亦执政晏元献又
一女适富弼范文正公所举者此翁婿俱相也唐韩滉
女适杨于陵张嘉贞女适郭元振张延赏女适韦皋
执谊
女适杜黄裳同时为相宋薛奎谥简肃长女适欧
阳修次适王拱辰李文靖女适王曾我明岳正女适李
东阳仅一见之(豫 (第 50b 页)
  伾文用事
唐德宗贞元十九年 初翰林待诏王伾善书山阴王
叔文善棋俱出入东宫娱侍太子伾杭州人也叔文谲
诡多计自言读书知治道乘閒常为太子言民间疾苦
太子尝与诸侍读及叔文等论及宫市事太子曰寡人

方欲极言之众皆称赞独叔文无言既退太子目留叔
文谓曰向者君独无言岂有意邪叔文曰叔文蒙幸太
子有所见敢不以闻太子职当视膳问安不宜言外事
陛下在位久如疑太子收人心何以自解太子大惊因
泣曰非先生寡人无以知此遂大爱幸与王伾相依附
叔文因为太子言某可为相某可为将幸异日用之密
翰林学士韦执谊
及当时朝士有名而求速进者陆
淳吕温李景俭韩煜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等定为 …… (第 1b 页)
主客员外郎刘伯刍等相亲善叔文之党疑
正一言己阴事令 韦执谊
反谮正一等于上云其朋党
游宴无度九月甲寅正一等皆坐远贬人莫知其由伯 …… (第 2a 页)
摄冢宰二月癸卯上始朝百官于紫
宸门 辛亥以吏部郎中 韦执谊
为尚书左丞同平章
事王叔文欲专国政首引 (第 3b 页)
执谊
为相已用事于中与相
唱和 壬戌以殿中丞王伾为左散骑常侍依前翰林
待诏苏州司功王叔文为起居舍人翰林学士 …… (第 3b 页)
林院见李忠言牛昭容计事大抵叔文依伾
伾依忠言忠言依牛昭容转相交结每事先下翰林使
叔文可否然后宣于中书 韦执谊
承而行之外党则韩
泰柳宗元刘禹锡等主采听外事谋议唱 …… (第 4a 页)
恩挟贵气盖一时公当此时逡巡路旁乃江
南一吏耳今公一旦复据其地安知路旁无如公者乎
其党欲逐之 韦执谊
以群素有彊直名止之 上疾久
不愈时扶御殿群臣瞻望而已莫有亲奏对者中外危
惧思早立太子而王叔文之党欲专 …… (第 5b 页)
党用事心恶之称疾不出屡乞骸骨丁酉诸宰
执会食中书故事丞相方食百寮无敢谒见者叔文至
中书欲与 执谊
计事令直省通之直省以旧事告叔文
怒叱直省直省惧入白 (第 6a 页)
执谊
(第 6a 页)
执谊
逡巡惭赧竟起迎叔
文就其閤语良久杜佑高郢郑珣瑜皆停箸以待有报
者云叔文索饭韦相公已与之同食閤中矣佑郢 …… (第 6a 页)
不可畏叔文 执谊
莫敢出言珣瑜独叹曰吾岂可复居
此位顾左右取马径归遂不起二相皆天下重望相次
归卧叔文 (第 6b 页)
执谊
等益无所顾忌远近大惧 夏四月乙
巳上御宣政殿册太子百官睹太子仪表退皆相贺至
有 …… (第 6b 页)
亮祠堂诗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
泪满襟闻者哂之先是太常卿杜黄裳为裴延龄所恶
留滞台阁十年不迁及其婿 韦执谊
为相始迁太常卿 …… (第 6b 页)
黄裳劝 执谊
帅群臣请太子监国 (第 7a 页)
执谊
惊曰丈人甫得
一官奈何启口议禁中事黄裳勃然曰黄裳受恩三朝
岂得以一官相买乎拂衣起出戊申以给事中陆淳为 (第 7a 页)
太子侍读仍更名质 韦执谊
自以专权恐太子不悦故
以质为侍读使潜伺太子意且解之及质发言太子怒
曰陛下令先生为寡人讲经义耳何为预它 …… (第 7a 页)
士谔以公事至长安遇叔文用事公言其非叔文闻之
怒欲下诏斩之 执谊
不可则令杖煞之 (第 8a 页)
执谊
又以为不
可遂贬焉由是叔文始大恶 (第 8a 页)
执谊
往来二人门下者皆
惧先时刘辟以剑南支度副使将韦皋之意于叔文求
都领剑南三川谓叔文曰太尉使辟致微诚于公 (第 8a 页)
若与
某三川当以死相助若不与亦当有以相酬叔文怒亦
将斩之 执谊
固执不可辟尚游长安未去闻贬士谔遂
(第 8a 页)
执谊
初为叔文所引用深附之既得位欲掩其迹 …… (第 8a 页)
文既有母丧 韦执谊
益不用其语叔文怒与其党日夜
谋起复必先斩 (第 10a 页)
执谊
而尽诛不附己者闻者恟惧自叔
文归第王伾失据日诣宦官及杜佑请起叔文为相且
总北军既不获则请以为威远军使 …… (第 10a 页)
□为池州刺史礼部员
外郎柳宗元为邵州刺史屯田员外郎刘禹锡为连州
刺史 冬十一月壬申贬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韦执谊
为崖州司 (第 11a 页)
执谊
以尝与王叔文异同且杜黄裳婿故
独后贬然叔文 (第 11a 页)
执谊
亦自失形势知祸且至虽尚为 (第 11a 页)
 上自陆贽贬官尤不任宰相自县以上皆自选用中
 书行文书而已然深居宫中所取信者裴延龄李齐
 运司农卿李实(道王元庆/四世孙) 翰林学士韦执谊(京兆/人)

 渠牟皆权倾宰相趋附盈门实狡险掊克 (第 12a 页)
执谊
以文
 章与上唱和年二十馀入翰林渠牟形神恌躁尤为
 上所亲狎(故事上生日用沙门道士讲论于麟德殿/既而 …… (第 12a 页)
 安不宜言外事陛下在位久如疑太子收人心何以
 自解太子泣曰非先生寡人无以知此遂大爱幸与
 伾相依附因言某可为相某可为将幸异日用之密
 结 翰林学士韦执谊
及朝士有名而求速进者陆淳
 (字伯冲后更/名质吴县人)吕温(字和叔/渭之子)李景俭(汉中王/瑀之子) …… (第 24b 页)
 称诏行下外初无知者

韦执谊
同平章事
 王叔文专国政首引执谊为相已用事于中与相倡
 和
李师古发兵屯曹州
 时告哀使未至诸道义成 …… (第 26a 页)
 伾寝陋吴语上所亵狎而叔文自许微知文义好言

 事上以故稍敬之以伾为散骑常侍仍待诏翰林叔
 文为学士庶事先下翰林使叔文可否然后宣于中
 书 韦执谊
承而行之韩泰柳宗元刘禹锡等采听谋
 议汲汲如狂互相推奖僩然自得以为伊周管葛复
 出也荣辱进退生于造次 …… (第 27a 页)
 (又尝谒叔文曰事固有不可知者叔文曰何谓也群/曰去岁李实怙恩挟贵气盖一时公当此时逡巡路)
 (旁乃江南一吏耳今公一旦复据其地安知路旁无/如公者乎其党欲逐之 韦执谊
以群素有强直名止)
 (之京窦群字丹/立 兆金城人)
立广陵王纯为皇太子 …… (第 28b 页)
 (字子美/襄阳人)题诸葛亮祠堂诗以自况闻者哂之(先是杜/黄裳为)
 (裴延龄所恶留滞台阁十年不迁及其婿 韦执谊
为/相始迁太常卿黄裳 (第 29a 页)
执谊
帅群臣请太子监 (第 29a 页)
执)

 (谊
惊曰丈人甫得一官奈何启口议禁中事黄裳勃/然曰黄裳受恩三朝岂得以一官相买乎拂衣起出)
 (至是 (第 29a 页)
执谊
恐太子不悦故以陆质为侍读使潜伺太/子意且解之太子怒曰陛下令先生为寡人讲经义)
 (耳何为预他事质惧而 …… (第 29b 页)
 中尉宦者始悟兵柄为叔文等所夺乃大怒密令其
 使归告诸将曰无以兵属人希朝至奉天诸将无至者
 泰驰归白之叔文计无所出未几以母丧去位 韦执
 谊
益不用其语叔文怒与其党谋起复 (第 31a 页)
执谊
而尽 …… (第 31a 页)
 (与䪹素善䪹所奏事馀庆多劝/行之德宗以为朋比遂贬郴州)及上即位复以为同
 平章事(明年夏/馀庆罢)
始令史官撰日历(刘友益曰日历/之名始见于此)
 从监修国史 韦执谊
之请也
贬韩泰韩晔柳宗元刘禹锡为诸州刺史(已又贬泰等/为诸州司马) …… (第 33b 页)
 高祖犹文王太宗犹武王皆不迁高宗在三昭三穆

 之外请迁主于西夹室从之
韦执谊
为崖州司户
 叔文败执谊亦自失形势奄奄无气闻人行声辄惶
 悸失色以至于贬
十二月以刘辟(字太初贞/元 (第 34b 页)
 心欲代子仪黄裳判其非以质怀光怀光伏罪诸将
 难制者黄裳皆以子仪令易置众不敢乱入为侍御
 史为裴延龄所恶十期不迁贞元末迁太常卿婿

 执谊
辅政黄裳劝请皇太子监国 (第 68b 页)
执谊
曰公始得一
 官遽开口议禁中事黄裳怒拂衣出皇太子总军国
 事擢黄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夏绥银节度使韩全 (第 69a 页)
 夏治署舍墙垣程督惨峭裨校王弁杀之自知留事
 帝拜弁开州刺史至徐州械送京师斩东市监军上
 遂所制杖出示于朝为戒云(唐书王/琳传) 韦执谊
京兆旧族幼有才及进士第对策异等授右拾
 遗年踰冠入翰林为学士便敏侧媚得幸于德宗帝
 诞日皇太子献画浮 (第 143b 页)
 为金銮殿在蓬莱山西微南(雍/录)

 金銮御院 在金銮殿西南(马/志)
 东学士院  韦执谊
故事曰置学士院后又置东学
 士院于金銮殿之西李肇志亦曰德宗移院于金銮
 坡西石林叶氏曰俗称翰林学士为 (第 10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