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政書類
正史類
口入关未至长安八十里梁州刺史刘秀之遣司马马
汪助帝攻拔谈提城魏救兵至帝军力疲少又闻文帝
崩乃烧城还南 郑后
袭爵晋兴县五等男为建康令有
能名少府萧惠开雅有知人鉴谓人曰昔魏武为洛阳
北部时人服其英今看萧建康但当 (第 2b 页)
 此行也君为妇人之笑辱也寡君未之敢任子锜厉
 公时大夫简王八年春使乞师于鲁晋师伐秦锜佐
 士燮将上军败楚 郑后
为胥童夷羊五等所杀
郤犨克从父兄弟食邑于苦称苦成叔厉公时将新军
 为公族大夫以主东诸侯尝使鲁聘盟暨如 (第 12a 页)
等言皇太妃冠服礼令不载亦无故
事于是从礼部所请而冠朵用牙鱼
徽宗大观四年宰相奏皇后受册冠服当办具帝以
自陈头冠用珠数多请服为妃时冠增篦插三枝遂 (第 19a 页)
 四年二月辛巳太白犯岁占同五月甲辰荧惑犯岁

主兵大起册太子有赦 政和元年二月辛丑太白犯
镇主兵饥太子不安十二月乙未太白犯镇占同 三
年七月乙丑荧惑犯太白主君亡天下兵起 四年十
月甲子荧惑犯岁主兵起册太子有赦 七年正月癸
卯荧惑犯岁占同 宣和二年十月己卯太白犯荧惑
主君亡天下兵起 三年闰五月壬午荧惑犯岁主兵
起册太子有赦 七年七月乙未太白犯岁主王者有
贼大战民饥

钦宗靖康元年六月辛丑太白犯岁占同六月丙辰土
火金木聚主大荡其下兵丧并起君子忧小人流
高宗建炎四年六月戊子荧惑与镇合于亢占主兵丧
旱是岁敌再犯淮立伪齐江湖群盗大起 郑后
计至次
年隆祐太后崩十一月辛丑太白岁星合于南斗占为
战大将死又西方凶于是张浚以五路之师败于富平
诛赵 (第 44a 页)
埋于一棺诛其宫臣支党二百馀人废 郑后
为东海太
妃立其子宣为天王皇太子宣母杜昭仪为天王皇后
 安定侯子光自称佛太子云从大秦国来当王小秦
(第 37a 页)
立三十三日按四月乙巳/至五月庚寅凡二十一日)寻皆杀之李农来归罪使
复其位尊母郑氏为皇太后(郑氏即邃母 郑后
被废见/九十五卷成帝咸康三年)
立妃张氏为皇后故燕王斌子衍为皇太子以义阳王
鉴为侍中太傅沛王冲为太保 (第 12a 页)
顺宗子) 五月葬孝明皇后于景
陵之侧主祔别庙(孝明皇后宣宗母郑太后也懿安郭/后宪宗之元妃也配食于太庙 郑后)
(
侧室也祔/别庙礼也) 六月魏博节度使何弘敬薨军中立其子 (第 39a 页)
可遽去邃径出不顾虎大怒废邃为庶人其夜杀邃及
其妃张氏并男女二十六人同埋于一棺诛其宫臣支
党二百馀人废 郑后
为东海太妃立其子宣为天王皇
太子宣母杜昭仪为天王皇后 (第 80b 页)
 人耳在本国则所系甚重以至诚说之庶彼有感铸
 至金首以太后为请金主曰先朝业已如此岂可辄
 改曹勋再三恳请金主乃许之遂遗铸还许归徽宗
 及 郑后
邢后之丧与帝母韦氏 (第 50b 页)
 雍州处(华州志孝一作华阴郡按/周书韦 宽行华阴郡事)

华阴 晋属恒农后属华山郡(地形/志)故临晋晋武帝改
 大荔(元和/志)汉临晋县太和十年改华阴孝昌三年又
 改武乡(寰宇记同按武/乡县今 州) 郑 后
魏置东雍州其县移在州西七里(元和/志)古郑城
 在华州东北二十里后魏于此置华山郡(华州/志)
定城  …… (第 20a 页)
 (入/)
宜君 旧置宜君郡开皇初郡废(隋书地/理志)

同官 周属宜州大业二年省宜州属雍州(元和/志)后魏
 以前作铜官隋以后作同官(通/典) 郑 后
魏置东雍州并华山郡西魏改曰华州开皇初
 郡废大业初州废(隋书地/理志)义宁二年复置华山郡(元/和) (第 78b 页)
 中之去合邑士民谈辄泣下(贾/志)

徐效贤字宗义四川江津人举人嘉靖中知澄城勤恤
 民隐访求利病简催科息斗讼兴学校修武备有古
 循吏风时人有今郑宛如古 郑后
徐又似前徐之谣
 历任四年卒于官祀名宦(澄城/县志)
郑光溥字伯公山东益都人进士嘉靖时以御史左迁
  (第 54b 页)
毬饮宴至暮次日入门于延寿寺驻跸金人供奉甚厚)
(六月初二日太子请道君圣眷打毬宴会太子捧卮跪/观道君 郑后
按子砥在燕山所云日月必不妄今从之)
上皇以乌凌阿色哷美有迎奉劳遗以后宫曹氏曹氏武
穆王彬之裔宁德后近 (第 30a 页)
 (得为使而往说之可令其归伏广/野君韦昭曰广野在河内山阳县)质实(一统志云高/阳里名在开)
 (封府杞县西二十九里陈留古地名春秋时属 郑后/
为陈所并故曰陈留秦始置陈留县汉为陈留郡治)
 (晋末郡县皆废隋初复置属宋州后属梁郡唐初属/杞州又改属 (第 24b 页)
 中兴书目晋阳秋本二十二卷今止存宣帝一卷怀
 帝下一卷唐人所书康帝一卷馀亡盛不名春秋而
 曰阳秋者避郑太后名也
 周密曰简文 郑后
讳阿春故以春秋为阳秋
习氏(凿齿/)汉晋阳秋 (第 1b 页)
至诚说之庶彼有感铸至金首以太后为
请金主曰先朝业已如此岂可辄改铸伏地不能言勋
再三恳请金主乃许归徽宗 郑后
之丧与帝母韦氏遣
铸等还 三月壬寅命普安郡王瑗出就第朝朔望
丙午金以乌珠为太傅 辛亥放齐安郡王士□于 (第 7b 页)
  (梁/路)(复以开封县省/入属开封府)

皇清因之编户七十八里
  陈留县
 上古(冇莘/城)(春秋为留地属 郑后/
为陈所并故曰陈留)(始置陈留县/属三川郡)
  (置陈留/郡治此)东汉(因/之)三国(魏属陈/留 (第 12b 页)
  (水及朝歌自在河北洹水在今安阳县北去朝歌/殷都一百五十里混而一之河之南北境不几于)
  (无辨/乎)阳樊温原攒茅初与 郑后
复与晋(左氏隐公/十一年王)
  (与郑人苏忿生之田温原絺樊隰郕攒茅向盟州/陉隤怀杜注攒茅隤属汲郡馀 (第 11b 页)
  居寺已见中城云峰寺万善寺无考
原辽圣宗统和六年四月幸延寿延洪二寺(辽史游/幸表)
原十二年四月以景宗石像成幸延寿寺饭僧(辽史圣/宗纪)
原十五年四月幸延寿寺(辽史游/幸表)
原兴宗重熙十一年十二月幸延寿寺饭僧诏宋使观
击鞠(同/上)
原燕京兰若相望大者三十有六然皆律院自南僧至
始立四禅寺曰大觉招提竹林瑞像延寿院主有质坊

二十八所僧职有正副判录或呼司空(松漠/纪闻)
原童贯蔡攸帅师入燕号抚定勒碑于延寿寺以纪功
将佐姓名皆列于碑留十日乃回(东都/事略)
原太上北至燕山寓上延寿寺(北狩/行录)
原道君以丁未五月十八日到燕山于延寿寺驻跸所
取本朝辂辇逍遥子俱在延寿寺安放七月中旬 郑后
体违和渊圣诸后同来延寿寺候问(燕云/录)
原京师延寿寺凡五六所大约皆为祝釐而建惟琉璃 (第 9a 页)
王安中字履道以文章有时名交结蔡攸攸善之引入
禁中太上赐宴饮半酣是时 郑后
有宠犹未至中宫上
出示郑氏簪玉花上有双飞玉燕攸谓安中曰岂可无
诗安中即作诗进曰玉燕双双扑鬓云碧纱衫子 (第 13a 页)
眷毬场晏会二太子捧卮跪劝道君 郑后
维时躬亲打
毬迎待之礼至重至厚是时康王登宝位赦傅至燕山
二太子得之封呈道君道君即召贵妃相贺喜动龙颜 …… (第 12a 页)
旬于昊天寺相见亲王东序驸马
西序道君居在左面渊圣居右面皇太子次南面西酒
五盏自早至午礼毕而归七月中旬 郑后
体候违和渊 (第 1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