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編年類
政書類
職官類
法制類
正史類
金石類
  菜根箴           桑拱阳
人在两间参两天地古今流芳志节先立立志何云咬
兹菜根为贤为圣品由斯存温饱为轻道义为重常变
死生厥有定命嗤彼俗子外物役心声华世味驰逐萦

神自谓从权徇欲无害靡利薰心全品败坏得意一时
失脚终身枉寻直尺甘作小人尔欲立身菜根咬断矢
志坚贞努力 道岸
饭糗茹草土簋土硎神圣为此志气
清明陋巷箪瓢尼山蔬水千载以来孰知斯味黎藿可
采薇蕨可尝馀芬尚在齿颊犹香 (第 48a 页)
  (知拱揖客无所主而去僧亦竟不知辞谢好奇者/或更以此喜之今年予来南而四五人者相与送)

  (予至新溪且曰吾寺旧无记愿得君之文磨/刻崖石予异其朴野而能知此也遂与为记)
国朝康熙间僧慧云 道岸
得石碑于荆莽间乃古寿圣
  院碑因复创为寺
 明觉寺 于越新编在刺涪山唐开元年建会昌废
  晋天福年 (第 18a 页)
   胡应华(清河人四川/简州知州)张鸿图(清河人河南/临颍知县)
   汪锡龄(江都人/建昌道)  申大成(江都人工/部右侍郎)
   吴 道岸(江都人连/江知县)
 夏继忠(江都人西/安府通判)
   董 潾(江都人沙/县知县) 杜仁俊(江都人宝/坻知县)
    (第 10b 页)
之场半集缁黄之侣胜地有闻
名教罕补谁若此中诗书礼乐之坛仁义道德之府出
孝入弟之乡养性怡情之土竹木荫其 道岸
鱼鸟泄其
天机盖自文公之出守启洞门而提撕溯圣泽于洙泗
接薪传于濂溪陆子讲君子之喻义胡氏承婺学之精
(第 51a 页)
 其诸不法状下狱死天下快之
命工部尚书宋礼(字大本河/南永宁人)浚会通河(注见/前)

 河为元转漕故 道岸
狭水浅元末已废不用洪武中
 复因河决遂淤及帝建北京河海兼运海运险远多
 失亡而河运则由江淮达阳武陆挽 (第 25a 页)
 灵官渡一名朱张渡在县南三里西河街口此处江
 心有洲无风波之险宋朱子与张栻讲学往来城南
 岳麓问渡于此旧有坊曰 道岸
文津
 洗药桥在县儒学前玉沟水径其下 (第 47a 页)
  永乐九年二月修武陟县沁河决口
  三月浚河南黄河故道遣工部侍郎张信相视信
  访得祥符县鱼王口至中滦下二十馀里有旧黄
  河故 道岸
与今河面平浚而通之则水势可杀遂 (第 5b 页)
  (过此见父老问其姓曰苏氏又得二山名乃叹曰/吾师告我遇三苏则住遂留结庵而父老竟无有)
  (盖山神也其后僧智觊见思于此山而得法焉则/世所谓思大和尚智者大师是也唐神龙中 道岸)
  (禅师
始建寺于其地广明庚子之乱寺废于兵火/至乾兴中乃复而赐名曰梵天云十载游名山自)
  (制山中衣愿言毕婚 (第 51b 页)
语子路问)
(政章易经修/辞立其诚句)岂云循典故藉以澡身心黼座风飏德霞
天旭散阴咨询交泰陛揖让萃儒林 道岸
繄常企文渊 (第 10a 页)
  原诸额皆
御书
乾隆七年
御制无逸斋诗 无逸斋在畅春园中
皇祖所建也葺而新之以为问安憩息之所得诗二首

 几有陈编览斋无玩物凭文渊企深汲 道岸

先登堂构期勤肯仔肩惧莫胜永惟心作所
庭训倍钦承 胜地宜
慈豫高斋味至言荷风凉拂簟竹气静当轩坐爱琴 (第 27b 页)
 黄 图(江西德化人/进士六年任)  萧 柄(贵州贵阳举/人七年任)
  以上知阳山县
 徐琪玿(福建晋江人/顺治四年任)  吴 道岸(江南江都人/恩贡七年任)
 王祚昌(河南汝阳人拔/贡十二年任) 鹿应瑞(江南苏州人/十四年任) (第 109a 页)
  会贼艘云集一鹍鼓众血战殁于阵
恩恤祭葬

  吴 道岸
江南江都人顺治七年从平靖两藩入粤复广
  州叙功委连山令 (第 66b 页)
道岸
莅任念连民数被兵加意抚循
  八年秋七月逆寇马宝率众攻城 (第 66b 页)
道岸
督义兵死守
  救援不至力竭城破被执骂贼死之祀名宦
  邬象鼎浙江仁和人举进士顺治七年以参议道
   (第 66b 页)
  古之隆规开天之伟略也

天子方且回舆京室倚佩轩墀 道岸
先陟德契自持庀政
  考业基命敕几辨色以临
 黼扆视夜而启彤帷定仁义中正之极稽因革损益之
  宜不解 …… (第 28b 页)
 先师上承羲尧下与颜曾诸贤终日讲求无非此志此
  物且指明万世儒者曰存诚曰主敬曰穷理曰致知
  以至尊德性也道问学也又源头在是 道岸
亦在是 (第 48b 页)
    屋周恩载省方而问俗敦崇正学黉序增光宏
    奖群材棘闱重启契精一之授受洞见羹墙漱
    六经之芳华诞登 道岸
云书绚䌽散绮成霞墨
    迹飞烟馀光射斗萃凤阁鸾台之彦抽金函石
    室之藏咳唾宫商身言律度日星 (第 25a 页)
    文重而武轻训外吏以率先贵小廉而大法师

   师有位和衷以共襄太平蔼蔼吉人延颈而乐
   观雅化方其举三雍之礼
  道岸
先登屈
万乘之尊儒宫式焕几筵承盖阙里隆
 九拜之仪俎豆加笾考亭跻十哲之列振濂闽之绝
   学簪缨下逮 (第 4a 页)
   方一甲韶光最好是三春年年中外腾欢日航
   海梯山拜
紫宸(其七/)
   望道虚怀沧海深愈徵 道岸
迥千寻
尊称屡却廷臣表往籍如披座右箴德本性生常睟面
   岁增耳顺渐从心自兹积算无穷纪万国呼嵩
   (第 11a 页)
   尝等商王解网罗
凤诏衔来兴鼓舞鸡竿树处沛滂沱
一人有庆民胥赖贯索星消听颂歌(其十五/)
   穆皇大度秉渊兢保泰持谦 道岸
登俗跻雍熙
   殷
帝训 (第 17b 页)
   难开地诚服轩辕未服氓父老儿童皆顺则山
   川草木尽欣荣归仁自是怀柔远
大德同天曰好生(其六/)
    道岸
巍巍已诞登固天纵圣又多能 (第 15b 页)
   同拜舞愿将

圣历比恒沙(其四/)
几暇披图日影迟心源 道岸
接轩羲
乾行不息符天运厚德无疆镇地陲(其五/)
   绵长何物纪春秋甲子循环亿万周想得仙人
   临 (第 23a 页)
   圆春暖浮琼液阳和涌醴泉齐班同祝
圣辑瑞共称仙彩焕虹流渚祥凝电绕川继离时出震
   体巽以行权智勇天将纵聪明性所全心源符
   太极学海揭真诠 道岸
诞登矣斯文兹在焉
宸衷犹亹亹
圣学益拳拳游目亲图史垂髫设豆笾羹墙通寤寐孔
   孟剧周旋无逸筹经略乘 (第 1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