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史部
 得举家法可称云武后革命知泰奏置东都诸关十

 七所讥敛出入百姓惊骇卒罢不用知默与 监察御
 史王守慎
来俊臣周兴掌诏狱卒陷酷吏子孙禁锢
 为张氏羞知元子景升知泰子景佚开元中皆显官
 (唐书张/知謇传) (第 48a 页)
 诸侯之衰政在大夫而春秋终矣故大夫又次之而
 后举其要义正其名号别其爵命辨其伦类定其次
 叙而谨其始圣人始以心法变文制作至是则 王法
 成
矣故终之以王法共三十一篇始为升天之阶望
 道之门耳或曰圣人制经无一字之辞说但一章一
 句才万馀言而已 (第 9a 页)

为新格二卷太后自制序其二卷之外新编六卷堪为
当司行用为垂拱留司格时韦方质详练法理又委其
事咸阳尉 王守慎
又有经治之才故垂拱格式识者称 (第 2b 页)
馀人同脩则
天自制序其二卷之外别编六卷堪为当司行用为垂
拱留司格时韦方质详练法理又委其事于咸阳县尉 王守慎
有法理之才故垂拱格式最为详密其律唯改
二十四条文有不便者大抵仍旧至神龙元年六月二
十七日又删定垂拱格 (第 3b 页)
 (怀鲁而行此不正之礼其后隐弑桓篡桓之子孙又/自相攘夺者终春秋之世焉平王在位五十年晚节)
 (举措如此不足以怀鲁而祇以败 王法成
鲁祸王室/其有不衰乎然则王之正之将如何曰隐公上不敢)
 (违其父下不敢废其弟而自以为摄天子于是锡命 (第 3b 页)
  (履祥按左氏传于隐公之篇多误于庄公之篇多缺此考春秋者所当知也隐传之误如仲子之谓子氏
之薨尹氏之卒是也左氏既误以隐妻子氏之薨为仲子故此以仲子为未薨而王赗之其曰不及裹尸
谓曰惠公之绥曰豫凶事谓赗仲子之豫也文之四年十有一月成风薨五年王使荣叔归舍且赗九年
秦又来归僖公成夙之禭以此例之则归赗当是惠公仲子俱殁之后其殁在春秋之前左氏盖误解矣
惠公妻其妾嫡其庶王法所当正也平王不惟不之正而反成之且鲁之于朝聘未数数然也平王将以
怀鲁而行此不正之礼其后隐弑桓篡桓之子孙又自相攘夺者终春秋之世焉平王在位五十年晚节
举措如此不足以怀鲁而相以败
王法成
鲁祸王室其有不衰乎然则王之正之将如何曰隐公上不敢
违其父下不敢废其弟而自以为摄天子于是锡命焉则是受天 (第 2b 页)
  书新旧唐书后
旧唐书有傅而新唐书无傅者凡二十七人祖孝孙唐
衢字文籍韦辞王正雅张杨赵仁本赵道兴阎巨源良
吏之李君球李璿酷吏之万国俊忠义之成三郎尹元
真邵真赵晔文苑之邓玄挺李拯方伎之僧玄奘神秀
一行隐逸之 王守慎
徐元纪孙处玄烈女之魏衡妻王 (第 11a 页)
淇妻王氏张世/章妻沈氏薛嵉妻刘氏徐国义妻钱氏王武千妻)
(沈氏贺国铣妻韩氏陈廷瓒妻杜氏余曾礼妻朱/氏 王法成
妻曹氏范士英妻张氏金宗泗继妻陶) (第 31a 页)
则天自制序。其二卷之外,别编六卷,堪为当司行用,为《垂拱留司格》。时韦方质详练法理,又委其事于咸阳尉 王守慎,
又有经理之才,故《垂拱格》、《式》,议者称为详密。其律令惟改二十四条,又有不便者,大抵依旧。

然则
赐衣一副、绢一百匹。」寻寿终。

自则天、中宗已后,有蒲州人卫大经、邢州人李元恺,皆洁志不仕;蒲州人 王守慎
、常州人徐仁纪、润州人孙处玄,皆退身辞职,为时所称。

卫大经

卫大经者,笃学善《易》,口无二言。 ……荐之。起家拜朝散大夫,致仕于家,在乡请半禄。元恺诮之曰:「无功受禄,灾也。」元恺年八十余,寿终。 王守慎

王守慎
者,有美名。垂拱中为监察御史。时罗织事起, 守慎
舅秋官侍郎张知默推诏狱,奏 守慎
同知其事, 守慎
以疾辞,因请为僧。则天初甚怪之; 守慎
陈情,词理甚高,则天欣然从之,赐号法成。识鉴高雅,为时贤所重。以寿终。

徐仁纪

徐仁纪者,圣历中
卷秋官尚书裴居道、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岑长倩、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韦方质、删定官袁智弘、咸阳尉 王守慎
奉诏撰。加计帐、勾帐二式。垂拱元年上新格,武后制序。

《删垂拱式》二十卷

又《散颁格》七卷中书令
武后革命,知泰奏置东都诸关十七所,讥敛出入。百姓惊骇,樵米踊贵,卒罢不用,议者羞薄之。

  知默与 监察御史王守慎
、来俊臣、周兴掌诏狱,数陷大臣。 守慎
虽其甥,恶鞫引之暴,不得去,请度为浮屠,后许之。而知默卒陷酷吏,子孙禁锢,为张氏羞。

  知玄子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