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史類
地理類
編年類
史評類
政書類
職官類
詔令奏議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正史類
雜史類
 祖又命苏绰撰大统式隋则律令格式并行
陈科三十卷 麟趾格四卷 唐格十八卷 留司格

一卷 留本司行格十八卷 散颁天下格七卷 永
徽留本司格后十一卷 垂拱格十卷 新格二卷
散颁格三卷 留司格六卷 太极格十卷 开元前
格十卷 开元后格十卷 开元格抄一卷 开元新
格十卷(李林甫/等修)开成详定格十卷 (狄兼/谟
撰)梁格十卷 朱
梁格目录一卷 后唐长定格一卷 傍通开元格一
卷 宋乾德长安格十卷(陶谷/修)开宝长 (第 34b 页)
 说(闻喜人礼/部员外郎)
唐进士(年号失考/总录于后)
 狄仁杰(阳曲人地官侍郎/同平章事谥文惠) 狄兼谟(阳曲人杰族/孙尚书左丞)

(第 16b 页)
 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

魏 谟开成五年汾州 刺史
狄兼谟
开成中太原尹河东节度使
符 彻开成中河东节度使
韦 博开成中河东节度判官历昭义节度使
李固言武宗会昌 (第 59a 页)
 事俄兼知制诰疏宰相皇甫鏄剥下状鏄自诉上曰
 乃欲报怨邪鏄不敢对儒衡论议劲正有风节且将
 大用宰相令狐楚忌之会草 狄兼谟
制引武后事盛
 推仁杰功以沮止之儒衡泣见上曰臣祖平一当天
 后时避事终老不涉于累上慰勉之繇是薄楚迁中 …… (第 20a 页)
 州刺史节度使李全略利其货杀之开成中沧州节

 度使刘约奏稷子叔泰生五岁为郡人匿养得不死
 送至京师诏授九品官使奉锷祀 狄兼谟
(第 29a 页)
汝谐
仁杰族孙及进士第辟襄阳使府刚正
 有祖风令狐楚荐授左拾遗数言事历刑部郎中蕲
 邓郑三州刺史岁旱饥发粟 …… (第 29a 页)
 行简从祖弟敏中友爱东都所居履道里疏沼种树
 构石楼香山凿八节滩自号□吟先生为之傅暮节
 经月不食荤称香山居士尝与胡杲吉旼郑据刘嘉
 卢慎张浑 狄兼谟
卢贞燕集皆高年人慕之绘为九
 老图居易于文章精切最工诗多至数千篇当时士
 人争傅鸡林行贾售其国相率篇 (第 46a 页)
 十四刑部尚书致仕太原白居易年七十四已上七
 人合五百七十岁会昌五年三月二十一日于白家
 履道宅同宴宴罢赋诗时秘书监 狄兼谟
河南尹卢
 贞以年未七十虽与会而不及列(白居易集/) (第 67a 页)
(好呼/到翻)
上器之顾待甚渥人皆言且入相令狐楚忌之思有以
沮之者(沮在/吕翻)乃荐山南东道节度推官 狄兼谟
才行(行/户) …… (第 18b 页)
(孟/翻)癸亥擢 兼谟
左拾遗内供奉(以资序尚浅未除正官/令于左拾遗班内供奉)
(犹监察御/史里行也) (第 19a 页)
兼谟
仁杰之族曾孙也楚自草制辞盛言天
后窃位奸臣擅权赖仁杰保佑中宗克复明辟(事见武/后纪)
儒衡泣诉于上且 (第 19a 页)
请行检勘且言官典
罪在赦前者请宥之上许之既而果得缯帛妄称渍污
(渍疾智翻/污乌故翻)敕赦之给事中 狄兼谟
封还敕书曰官典
犯𧷢理不可赦上谕之曰有司请检之初朕既许之矣
与其失信宁失罪人卿能奉职朕甚嘉之 十二 (第 38a 页)
御史
郎官疏太子过恶议废之曰是宜为天子乎群臣皆言
太子年少(少诗照/翻下同)容有改过国本至重岂可轻动 御史

中丞狄兼谟
论之尤切至于涕泣给事中韦温曰陛下
惟一子不教陷之至是岂独太子之过乎癸亥翰林学
士六人神策六军军使十六 (第 5b 页)
 涵        李 乂
  李 谅        白居易
  陆 亘        胡德言
   狄兼谟        
李 绅
  崔 蔇        刘禹锡
  卢周仁        李 昌
  李道枢        (第 15b 页)
 王仲舒字宏中祁人元和中苏州刺史堤松江为
  路变屋瓦绝火灾赋调与民为期不扰自办(唐书/本传)
   狄兼谟
(第 34a 页)
汝谐
太原人文宗时为苏州刺史以治
  最擢给事中(唐书狄仁杰传/)
  刘禹锡字梦得中山人苏州刺史以政最赐 (第 34a 页)
  殷 侑(宝历元年任详名宦)    李 宪(御史中丞)

  沈傅师(详名宦)     裴 谊(检校右散骑常侍兼御史中丞)

  吴士矩         狄兼谟(字汝谐太原人御史中丞)
  罗 让(会稽人御史中丞)    敬 昕(御史中丞)

  李 凝(御史中丞)    李 班( (第 22a 页)
  沈傅师(详名宦)     裴 谊(检校右散骑常侍兼御史中丞)

  吴士矩        狄兼谟(字 汝谐
太原人御史中丞)

  罗 让(会稽人御史中丞)    敬 昕(御史中丞)

  李 凝(御史中丞) (第 22a 页)
御史中丞狄兼谟
论之尤切至于涕泣给事中韦温
曰陛下惟一子不教陷之至是岂独太子之过乎癸亥
翰林学士六人神策六军军使十六 (第 52a 页)
 于是中外切齿于鏄

狄兼谟(字汝谐仁/杰族曾孙)
为左拾遗
 中书舍人武儒衡有气节好直言上器之顾待甚渥
 人皆言其且入相令狐楚忌之思有以沮之乃荐兼
  (第 37a 页)
 于是中外切齿于鏄

以狄兼谟(字 汝谐
仁/杰族曾孙)为左拾遗
 中书舍人武儒衡有气节好直言上器之顾待甚渥
 人皆言其且入相令狐楚忌之思有以 (第 37a 页)
 子颇好游宴昵近小人贤妃日夜毁之上召宰相及
 两省御史郎官议废之皆言太子年少容有改过国
 本至重岂可轻动中丞 狄兼谟
论之尤切至于流涕
 给事中韦温曰陛下惟一子不教陷之至是岂独太
 子之过乎翰林及神策六军使数十人复表论 (第 35b 页)
 (故事就弼第置酒相乐尚齿不尚官洛阳多名园古/刹诸老须眉皓白衣冠甚伟都人常随观之已而图)
 (形妙觉僧舍谓之洛阳耆英会司马光年未六十以 狄兼谟
故事与焉 白居易故事居易在洛称香山)
 (居士与胡杲等九人为尚齿会人/绘为九老 (第 33a 页)
狄兼谟
年未七十)
十二月户部献今岁民数
 时天下凡二十三路东南际海西尽巴𤏡北极三关
 东西六千四百八十五 (第 33a 页)
 愿欲建为储贰未几晋王薨不复言东宫事久之
 有是命中外庆悦开成三年上以太子宴游败度
 不可教导将议废黜 御史中丞狄兼谟
雪涕以諌
 翼日翰林学士六人洎神策六军军使十六人又
 进表陈论上意稍解其年薨时传云德妃宠衰贤
 妃杨 (第 61b 页)
 (退后许百官得以次进/对也巡对见集览本年)质实(搢绅注见汉武帝元朔/元年万乘注见秦始皇)
 (二十/六年)
  书法(书美之也书拾遗始此终纲目书以为拾遗/六元稹等李渤 狄兼谟
李虞李愚张谊皆美)
  (之也惟李/虞为讥辞)
郑馀庆罢○尊太上皇后为皇太后○六月高崇文破
鹿头关连 (第 27b 页)
 (为然罢群于是/中外切齿于鏄)质实(湖南观察使注见宋文帝元嘉/十六年衡阳社稷注见新莽天)
 (凤元年李光颜京兆人流/言注见汉元帝初元五年)
狄兼谟
为左拾遗
 (中书舍人武儒衡有气节好直言上器之顾待甚渥/人皆言其且入相令狐楚忌之思有以沮之乃 (第 12a 页)
兼)
 (谟
才行 (第 12a 页)
左拾遗兼谟
仁杰之族曾孙也楚自革制/辞盛言天后窃位奸臣擅权赖仁杰保佑克复明辟) (第 12a 页)
 (儒衡泣诉于上曰臣曾祖平一在天/后朝辞荣终老上由是薄楚之为人)集览(平一武儒/衡曾祖名)
 质实 (狄兼谟
太原人明辟注/见汉孺子婴初元元年)
(庚/子)十五年春正月上暴崩于中和殿闰月太子即位考
(上当作帝 (第 12b 页)
 (初太子永之母王德妃无宠为杨贤妃所谮而死太/子颇好游宴眤近小人贤妃日夜毁之上召宰相及)
 (两省御史郎官议废之皆言太子年少容有改过国/本至重岂可轻动中丞 狄兼谟
论之尤切至于涕泣)
 (给事中韦温曰陛下惟一子不教陷之至是岂独太/子之过乎翰林及六军使数十人复表论之 (第 4a 页)
 造(祁人河阳/节度使)
  萧 洪(河阳三城/节度使)  王 质(河东人虢州刺/史迁河南尹)
   狄兼谟(太原人仁杰/后邓州刺史)
 王晏宰(温人光/州刺史)
 (武/宗)敬 昕(河东人河/阳节度使)  崔 碣(博陵人/河南尹)
  (第 3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