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別史類
正史類
 承旨陶榖本姓唐避晋高祖讳改焉榖唐彦谦之孙

 也
柏氏李翱 柏良器
神道碑柏氏系自有周叔虞封晋其
 支子有受邑于伯为采地者因以为姓后世生宗宗
 以直显景公厉公之时三郤恶 (第 11a 页)
数千游汴水夜入宁陵城(滉呼广翻将即亮翻将兵之/将音同上 考异曰新书 柏)
(良器
传曰 (第 2a 页)
良器
为武卫中郎将以兵𨽻浙西希烈围宁/陵遏水灌之亲令军中明日拔城 (第 2a 页)
良器
以救兵至择弩)
(手善游者沿河渠夜入及旦伏弩𤼵乘城者皆死疑韩/滉遣栖曜及 (第 2a 页)
良器
同救宁陵旧栖曜传曰将强弩数千)
(夜入宁陵与此共/是一事今参取之)明日从城上射希烈(射而/亦翻)及其 (第 2a 页)
(副大使/储帅也)澭怨之擅通表朝廷遣兵千人防秋济怒发兵
击澭破之(朝直遥翻为刘/澭归朝张本) 左神策 大将军柏良器(唐/左)
(右神策大将军正二品史炤曰柏皇氏古帝号/后为氏颛帝师柏亮父帝喾父柏超之裔也)
募才勇
之士以易贩鬻者监军窦文场恶之(恶乌/路翻)(第 15b 页)
良器
妻族
饮醉寓宿宫舍(宫舍宫中直宿之舍也史言宦官恶 (第 15b 页)
柏/良器
能举其职因其妻党犯卫禁而文)
(致其/罪)十二月丙戌 (第 15b 页)
良器
坐左迁右领军自是宦官始专
军政(为宦官挟兵权以胁天子张本右领军十六卫之/一也时南牙诸卫具位而已北军掌 …… (第 15b 页)

(良器
为/左迁)九年春正月癸卯初税茶(尔雅释木云槚苦茶/郭璞注云树大小似)
(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 (第 16a 页)
 (人六年之粮馀十万四千缗以充来年和籴之价其/江淮米钱僦直并委转运使折市绫绢絁绵以输上)
 (都偿先贷户部钱诏/行其策边备浸充)
冬十一月壬子朔日食
十二月以 柏良器(柏氏古柏国之/后以国为氏)
为右领军
 神 (第 66a 页)
大将军柏良器
募才勇之士以易败鬻者监军 (第 66a 页)
 (能屈之虽欲不如/是盖莫能自免也)集览(窦相谓窦参也姜公辅姓名/也辅音户𢥠詟晋灼曰𢥠古)

 (悚字心战惧也詟/之涉反失气言也)
十二月以 柏良器
为右领军
 (神策 (第 16b 页)
大将军柏良器
募才勇之士以易贩鬻者监军/窦文玚恶之左迁右领军自是宦官始专军政矣)
 质实(左迁注见宪/宗元和八年) (第 16b 页)
  冯 伉(魏州元城人第五经宏辞调长安尉三迁膳部员外郎李抱真卒伉持节临吊归之帛不
受时醴泉令缺德宗曰前使泽潞不受币者其人清可用也遂以授伉县多嚚猾数犯法伉为著谕
蒙书十四篇劝之务农进学而教以忠孝终同州刺史卒赠礼部尚书)



   柏良器(字公亮魏州人以父造死安禄山难乃学击剑欲报贼父友王涣见之曰尔额文似临淮
王面黑子似颜平原乃荐之李光弼授兵平山越迁左武卫中郎将年二十四更战陈六十二录功
封平原郡王图形凌烟阁)
  柏 耆(良器子有纵横学王承宗叛杖策诣裴度愿得天子一节驰入镇掉舌下之度为言乃以
左拾遗往既至以
(第 8b 页)
  冯 伉(魏州元城人第五经宏辞调长安尉三迁膳部员外郎李抱真卒伉持节临吊归之帛不
受时醴泉令缺德宗曰前使泽潞不受币者其人清可用也遂以授伉县多嚚猾数犯法伉为著谕
蒙书十四篇劝之务农进学而教以忠孝终同州刺史卒赠礼部尚书)



  柏良器(字 公亮
魏州人以父造死安禄山难乃学击剑欲报贼父友王涣见之曰尔额文似临淮
王面黑子似颜平原乃荐之李光弼授兵平山 (第 8b 页)
鍪弧著勚名振务挺簪缨克嗣苏烈乘雾平羌
李芃开壁纳降陈利贞仗剑定乱高霞寓获铠诏藏
傅良弼建牙于银州之塞 柏良器
图形于麟阁之厢
张归霸拔矢而转败刘如谦枕戈而警懈高行周乘 (第 21b 页)
 于栖筠奏授大理评事观察支使 柏良器
(第 6b 页)
公亮
年十七在太尉李光弼幕中大历初以
 左金吾卫将军加检校光禄大夫兼苏州别驾加试
 殿中监监察御史刺史李栖 (第 6b 页)
 者欤不然道合则留不合则去乃天民矣事见通鉴
唐德宗皇帝贞元八年春三月庚午刘玄佐卒夏四月

其子士宁自称宣武留后寻以为节度使(以新纪/通鉴修)杀谏
议大夫知制诰吴通玄乙未贬窦参为彬州别驾左丞
赵憬兵部侍郎陆贽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以新旧/纪修)
子吐蕃寇灵州(通鉴/)五月陆贽请台省长官举其属从
之寻复止(以吕祖谦/标目修)癸酉李纳卒其子师古自称平卢
留后寻以为节度使(以新纪/通鉴修)六月吐蕃寇泾州(旧纪/)
七月己未司农少卿裴延龄判度支(以吕祖谦/标目修)大水(以/通)
(鉴/修)冬十一月壬子朔日有食之(以新旧/纪修)十二月神策

将军柏良器
左迁右领军军政始专掌于宦官(以吕祖谦/标目修)
唐德宗皇帝贞元九年春正月癸卯初税茶(以吕祖谦/标目修 (第 23b 页)
  (武干绝伦者治第侈甚德宗毁其中寝而禁/第舍踰制 亭馆入官为群臣赐宴之地)

 李光弼将荔非元礼(中潬破周挚代李嗣/业卒于相州 之)
 郝廷玉(善格斗/善布阵)
 李国臣  柏良器(年二十四更六十四战伏/弩解李希烈宁陵之围)
 李抱玉(从光弼战河阳差功/第一 详见代宗)
 崔光远(元宗西狩留为京兆尹奔斩乘火乱入宫阙/者 (第 38a 页)
    张又新传云工部侍郎荐之子

   柏良器
传末云子耆别传
    柏耆传云父良器为时威名将
  卢怀慎子奕奕子把把子元辅其传各相称引世
    (第 4a 页)
  张万福(元城人三世明经止县令州佐万福乃学/骑射从征辽东有功累摄寿濠舒三州刺)
(史代宗召见曰欲一识卿面后以利州刺史镇咸/阳李正已反屯兵埇桥江淮漕船不敢踰涡口德)

(宗乃以万福为濠州刺史漕遂通改泗州为杜亚/所忌召拜右金吾将军图形淩烟阁阳城等论裴)
(延龄事伏阁不去帝震怒左右惧不测万福大言/曰国有直臣天下无虑矣吾年八十与见盛事遍)
(揖城等劳之天下益重其名/以工部尚书致仕卒年九十)王栖曜(濮阳人性谨/厚善骑射累)
(授试金吾卫将军袁晁乱浙东栖曜与战日十馀/遇生擒晁授浙西都知兵马使李希烈陷汴州将)
(袭宋州栖曜以强弩三干涉水夜入希烈遂不敢/东贞元初终鄜防节度使子茂先累官河阳节度)
(使) 柏良器(魏州人父造以获嘉令死安禄山难乃/学击剑欲报贼父友王奂荐之李光弼)
(迁左武卫中郎将年二十四更战阵六十二李希/烈围陵宁遏水灌之期翌日拔城良器以救兵至)
(择善射者沿汴渠夜入及旦伏弩发乘城者皆死/录功封平原郡王图形淩烟阁终左领金吾卫大)
(将军子耆有纵横学王承宗叛耆诣裴度言愿得/天子一节驰入镇掉舌下之乃以左拾遗往既至)
(以大义动承宗至泣下乃请献二/州以二子入质由是声震一时)
杜羔(洹水人贞/元初及进) (第 45a 页)
击剑欲报贼父友王奂荐之李光弼)
(迁左武卫中郎将年二十四更战阵六十二李希/烈围陵宁遏水灌之期翌日拔城 良器
以救兵至)
(择善射者沿汴渠夜入及旦伏弩发乘城者皆死/录功封平原郡王图形淩烟阁终左领金吾卫大)
(将 (第 45a 页)
 (终无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睢阳陷与巡/俱死于贼) 柏良器(魏州人父友王奂见之曰尔额/文似临淮王面黑子似颜平原)
 (殆能立功乃荐之学光弼年二十四更战阵六十二/李希烈围宁陵良器以救兵至择善射者沿汴渠夜)
 (入及旦伏弩发贼乘城者皆死/录功封平原郡王图形凌烟阁)
韩弘(滑州匡城人庄/重寡言沉谋勇)
 (断初试大理评事累官司徒/中书令卒赠太尉谥曰隐)张万福(魏州元 (第 57b 页)
 (睢阳陷与巡/俱死于贼)柏良器(魏州人父友王奂见之曰尔额/文似临淮王面黑子似颜平原)
 (殆能立功乃荐之学光弼年二十四更战阵六十二/李希烈围宁陵 良器
以救兵至择善射者沿汴渠夜)
 (入及旦伏弩发贼乘城者皆死/录功封平原郡王图形凌烟阁)韩弘(滑州匡城人 (第 57b 页)
四。考覆谬妄,乃非坦途。朕大启康庄,以端群望,俾示投荒之典,用正向方之流。可漳州司户。」

柏耆者, 将军良器
之子。素负志略,学纵横家流。会王承宗以常山叛,朝廷厌兵,欲以恩泽抚之。耆于蔡州行营以画干裴度,请以朝
,请以镇兵三万助讨贼,有诏嘉劳,进检校尚书右仆射,封南阳郡公。李希烈陷汴州,滉遣裨将王栖耀、李长荣、 柏良器
以劲卒万人进讨,次睢阳,而贼已攻宁陵,栖耀等破走之,漕路无梗,完靖东南,滉功多。

时里胥有罪,辄杀
哥舒曜、韩游环、浑释之、辛京杲自有传。若荔非元礼、郝廷玉、李国臣、白孝德、张伯仪、白元光、陈利贞、侯 仲庄、
柏良器,皆章章可称列者,附次左方。

附 荔非元礼

  荔非元礼起裨将,累兼御史中丞。光弼守河阳, ……修垒堞,昼夜执戈徼巡。从幸兴元,殿军骆谷,授防御招收使。帝还都,复镇奉天,几二十年。卒,赠洪州都督。

附 柏
良器

 
 柏良器,字公亮,魏州人。父造,以获嘉令死安禄山难。乃学击剑,欲报贼。父友王奂为光弼从事,见之曰:「 ……胡参分据小伤、蒸里,又击破之。是时年二十四,更战阵六十二。

  李希烈围宁陵,遏水灌之,亲令军中明 日拔
城。良器以救兵至,择弩手善游者,沿汴渠夜入,及旦,伏弩发,贼乘城者皆死。录功封平原郡王,入为左神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