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史類
地理類
編年類
史評類
政書類
史鈔類
詔令奏議類
時令類
目錄類
正史類
传中十二年春楚灵王乐乾溪不能去也国人苦役
初灵王会兵于申僇越大夫常寿过杀蔡大夫观起起
子从亡在吴乃劝 吴王
伐楚为间越大夫常寿过而作 (第 49a 页)
杀公若不能其圉人曰吾以剑过朝公若必曰谁之剑
吾称子以告必观之吾伪固而授之末则可杀也使如
之公若曰尔欲 吴王
我乎遂杀公若定公十年侯犯以
郈叛武叔与孟懿子围郈弗克秋二子及齐师再围之 (第 70b 页)
 葛附凤(平定人辽/州学正)    郭 邵(运司/人)
 李振宗(崞县/人)      冯允升(代州人/进士)
  李祗
(曲沃/人)      郑维纲(临汾/人)
 张 过(阳城/人)      薛 毅(蒲州人/进士) (第 26a 页)
 无恤为能忍询然亦愠知伯知伯归因谓鞅使废无
 恤鞅不听无恤由此怨知伯鞅卒无恤代立是年越
 围吴无恤降丧食使楚隆问 吴王
无恤姊前为代王
 夫人鞅既葬未除服北登夏屋请代王使厨人操铜
 斗以食代王及从者行斟阴令宰人各以斗击杀 (第 61a 页)
 囚杀守者迎贲等入乃屠潮妻子磔城上潮怨贲还
 攻雍丘贲趋门躏死巡驰骑决战身被创不顾士乃
 奉巡主军间道表诸朝腾笺嗣 吴王
祇府祇举兖以
 东委巡经略潮以贼众四万薄城人大恐巡谕诸将
 曰贼知城中虚实有轻我心今出不意可惊而溃也 (第 36a 页)
适心之所否为莫)时访逮民间及
政职所宜辄密以闻若见纳用则归之于上不用终不
宣泄(宣明也布/也泄漏也) 吴王
以此重之然于公朝有所陈及辞
色虽顺而所执者正军国得失自非面见口未尝言王
常令中书郎(中书郎魏曰通事 …… (第 17a 页)
 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
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
初明帝在东宫不交朝臣不问政事惟潜思书籍(思相/吏翻)
即位之后群下想闻风采居数日独见侍中刘晔语尽
日众人侧听□既出问何如曰秦始皇汉孝武之俦才

具微不及耳帝初莅政陈群上疏曰夫臣下雷同是非
相蔽国之大患也若不和睦则有雠党(左传晋却芮曰/有党必有雠)
有雠党则毁誉无端毁誉无端则真伪失实(誉音/余)此皆
不可不深察也 癸未追谥甄夫人曰文昭皇后(甄之/人翻)
 壬辰立皇弟蕤为阳平王(蕤如/佳翻) 六月戊寅葬文帝
于首阳陵(葬于洛阳东北首/阳山因以名陵)  吴王
闻魏有大丧秋八
月自将攻江夏郡太守文聘坚守(文聘时屯石阳祝穆/曰魏初定荆州屯沔)
(阳为重镇晋立沔阳 (第 23a 页)
县江夏郡自上昶移理焉今临嶂/山在汉阳军西六十里晋沔阳县治也意石阳即此地)

(夏户/雅翻)朝议欲发兵救之(朝直/遥翻)帝曰权习水战所以敢下
船陆攻者冀掩不备也今已与聘相拒夫攻守埶倍终
不敢久也先是朝廷遣治书侍御史荀禹慰劳边方(先/悉)
(荐翻治直之/翻劳力到翻)禹到江是发所经县兵及所从步骑千人
乘山举火(乘登/也) 吴王
遁走 辛巳立皇子囧为清河王
 吴左将军诸葛瑾等寇襄阳司马懿击破之斩其部
将张霸曹真又破其别将于寻阳( (第 23b 页)
此江北之寻/阳汉故县地) 吴丹
阳吴会山民复为寇(吴会吴郡会稽也会/工外翻复扶又翻)攻没属县

分三郡险地为东安郡(三郡豫章丹阳新都也吴录/曰东安郡治富春或曰三郡)
(丹阳吴会稽也项安世家说曰丹阳 (第 23b 页)
以多赤柳在丹阳/山晋书南史并用杨字若丹阳则今江陵府枝江县楚)
(之始封余按二汉志丹阳郡本秦鄣郡汉武帝更名丹/阳郡若丹阳县班志注误诚如项氏所云晋宋以后以)
(丹阳郡为丹阳尹治秣陵二汉之丹杨郡治宛陵宛陵/晋宋属宣城郡治所既异汉魏之时自当依二汉志为)
(丹阳/郡)以绥南将军全琮领太守(绥南将军/吴所创置)琮至明赏罚
招诱降附(诱音酉降/户江翻)数年得万馀人 吴王
召琮还牛渚
罢东安郡 冬十月清河王囧卒 吴陆逊陈便宜劝 (第 24a 页)
吴王
以施德缓刑宽赋息调(调徒/吊翻)又云忠谠之言(谠音/党善) (第 24a 页)
(朝直遥翻恟许拱翻睢音虽守/式又翻将即亮翻骑奇寄翻)郡县官多望风降走惟
东平太守嗣 吴王祗
济南太守李随起兵拒之(东平郡/郓州济)
(南郡本齐州齐郡天宝元年更名/临淄郡五载更今郡名嗣祥吏翻)(第 21b 页)
祎之弟也(祎吁/韦翻)
县之不从贼者皆倚 吴王
为名单父尉贾贲帅吏民南
击睢阳斩张通晤(单父古县时属睢阳/郡单音善父音甫)李庭望引兵欲
东徇地闻之不 …… (第 21b 页)
石邑寻移石邑于井陉县于旧石邑县置恒阳县)
(以在恒山之阳为名/则此石邑在井陉也)馀皆三百人戍之 上以 吴王祗
为灵昌太守河南都知兵马使(上谓玄宗/使疏吏翻)贾贲前至雍
丘有众二千先是谯郡太守杨万石以郡降安禄山( …… (第 38b 页)
迎/岂有更出斗者今从李翰张中丞传及新传)庚子潮引
贼精兵攻雍丘贲出战败死张巡力战却贼因兼领贲
众自称 吴王
先锋使三月乙卯潮复与贼将李怀仙杨
朝宗谢元同等四万馀众奄至城下众惧莫有固志(复/扶)
(又翻下日复疮 …… (第 39b 页)
贞皆坐死家属徙岭外杨国
忠不能救由是始畏翰 郭子仪至朔方益选精兵戊
午进军于代(此代谓/代州) 戊辰 吴王祗
击谢元同走之拜
陈留太守河南节度使(守式又翻/使疏吏翻) 壬午以河东节度 (第 40b 页)
翰曰汝常轻我(事见二百十六/卷天宝十一载)今定何如翰
伏地对曰臣肉眼不识圣人今天下未平李光弼在常
李祗
在东平 (第 9b 页)
(李祗
即谓 (第 9b 页)
吴王
祇)鲁炅在南阳(炅火/迥翻)陛下留臣
使以尺书招之不日皆下矣禄山大喜以翰为司空同
平章事谓火拔归仁曰 (第 9b 页)
上赐而遣之 十一月广
平王俶郭子仪来自东京上劳子仪曰吾之家国由卿
再造(劳力/到翻) 张镐帅鲁炅来瑱 吴王祗
李嗣业李奂五
节度徇河南河东郡县皆下之惟能元皓据北海高秀 (第 14b 页)
  (饮马清泉锦石斑野妇采桑成队出山童沽酒/满瓶还顾渚桥头有船卖寻诗直叩碧桃关)
 吴山 西吴里语在长兴南四十三里梁吴均卜宅
  唐吴筠又居之山下有溪名吴山湾昔 吴王
送女
  至此有潮高三尺倒流七十里名 (第 25b 页)
吴王
送女潮
 浮云山 长兴县志在县西南六十里
 八座山 吴兴掌故在县西南四十里唐吴珙吴顼
  吴崧皮光业 (第 25b 页)
  沙山在江阴县东四十五里初本平陆晋宋间江

  潮涌沙而成杨吴败吴越兵于沙上即其地
  白鹿山在江阴县东五十里宋志云昔 吴王
出猎
  得白鹿于此因名
  黄山在江阴县东北六里亦取春申君姓为名上
  有席帽峰舆地志云上有石室为 (第 9a 页)
  来凤桥阊门外跨运河 新桥浒墅关北跨运河
  普思桥南新桥西跨运河一名北新桥
   右长洲县
  花桥元和县东北
  苑桥县东北旧传有 吴王
苑囿于此 (第 22a 页)
太守与陈留长史杨朝宗将胡骑千馀东略地郡县官
多望风降走惟东平太守嗣 吴王祗
济南太守李随起
兵拒之祗祎之弟也郡县之不从贼者皆 (第 53b 页)
吴王
为名
单父尉贾贲帅吏民南击睢阳斩张通晤李庭望引兵
欲东徇地闻之不敢进而还 上议亲征太子监国杨
国忠使 …… (第 53b 页)
势退入九门时常山九
县七附官军惟九门藁城为贼所据光弼遣裨将张奉
璋以兵五百戍石邑馀皆三百人戍之 上以 吴王祗
为灵昌太守河南都知兵马使贾贲前至雍丘有众二
千先是谯郡太守杨万石以郡降安禄山逼真源令河
东张巡使为长 …… (第 62b 页)
兵遂杀守者潮弃妻子走
故贾贲得以其间入雍丘庚子潮引贼精兵攻雍丘贲
出战败死张巡力战却贼因兼领贲众自称 吴王
先锋
使三月乙卯潮复与贼将李怀仙杨朝宗谢元同等四
万馀众奄至城下众惧莫有固志巡曰贼兵精锐有轻
我心今 …… (第 63a 页)
辰思顺及弟太仆卿元贞皆
坐死家属徙岭外杨国忠不能救由是始畏翰郭子仪
至朔方益选精兵戊午进军于代 戊辰 吴王祗
击谢
元同走之拜陈留太守河南节度使 壬午以河东节 …… (第 64a 页)
之南安禄山将武安珣毕思琛攻之五月丁巳炅众溃
走保南阳贼就围之太常卿张垍荐夷陵太守虢王巨
有勇略上徵 吴王祗
为太仆卿以巨为陈留谯郡太守
河南节度使兼统岭南节度使何履光黔中节度使赵
国珍南阳节度使鲁炅国珍本牂柯 …… (第 68a 页)
乾真已至遂降之俱送洛阳安禄
山问翰曰汝常轻我今定何如翰伏地对曰臣肉眼不
识圣人今天下未平李光弼在常山 李祗
东平鲁炅 …… (第 72b 页)
为陛下扫除范阳馀孽上赐而遣
之十一月广平王俶郭子仪来自东京上劳子仪曰吾
之家国由卿再造张镐帅鲁炅来填 吴王
祇李嗣业李
奂五节度徇河南河东郡县皆下之惟能元皓据北海
高秀岩据大同未下 己丑以回纥叶护为司空忠义 (第 119b 页)
 郡皆降于禄山(是时朝廷徵兵未至关中恟惧会禄/山方谋称帝留东京不进故朝廷得)
 (为之备兵/亦稍集)
东平(今泰安府东平/州天宝初置郡) 太守吴王祗(信安王/祎之弟)
起兵讨贼
 禄山以张通晤为睢阳(即宋州/注见前)太守东略地郡县官
 多望风降走惟东平太守嗣 (第 47b 页)
吴王祗
济南太守李随
 起兵拒之郡县之不从贼者皆倚 (第 47b 页)
吴王
为名单父(汉/县)
 (今曹州府/单县是)尉贾贲帅吏民击斩通晤有众二千诏以 …… (第 47b 页)
 (思明所败比还/王元志酖杀之)
以虢王巨(高祖子凤/之曾孙)为河南节度使
 贼围南阳太守卿张垍荐虢王巨有勇略上徵 吴王
 祗
还以巨代之引兵出蓝田贼解围走 (第 57b 页)
 署表九月令谋卒十月齐王诰即帝位于金陵国号
 唐遣丞相玠奉册诣吴主称受禅老臣诰谨拜稽首
 上尊号曰高尚思元弘古让皇立王后宋氏为皇后
 子景通为 吴王
更名璟(唐王宴群臣于天泉阁李德/诚曰陛下应天顺人惟齐邱)
 (不乐因出齐邱止德诚劝进书唐主执书不视曰 (第 51b 页)
 厚所以礼番客也苟有不至吏当坐死若将军部伍
 不戢载义必杀为盗者遂罢守兵使两卒司其门虏
 无敢犯开成二年卒赠太尉(旧唐书/本传) 吴王
(岘/) (第 74b 页)
  (顿玄宗亦书复潞州皆帝启之也而世世无有所/与又甚矣光武建武六年十九年唐玄宗开元十)

  (一/年)
太尉周勃诛陈豨定代地○立兄子濞为 吴王
 (更以荆为吴国/濞喜之子也)
集览(濞刘仲之子服虔曰濞普懿反/索隐曰澎濞字也披位反正义)
 (曰年表云濞都吴其/实在江都喜刘仲名) (第 40b 页)
 (见周显王四十五年陜济阴郡名注见汉光武建武/八年濮阳郡名注见周安王五年云中郡名注见秦)
 (王政三年河南道名注/见宋主昱元徽元年)
东平 太守吴王祗
起兵讨贼
 (禄山以张通晤为睢阳太守东略地郡县官多望风/降走惟东平太守 (第 34b 页)
吴王祗
济南太守李随起兵拒) (第 34b 页)
 (之郡县之不从贼者皆倚 吴王
为名祗祎之弟也单/父尉贾贲帅吏民击斩通晤有众二千诏以祗为灵)
 (昌太守河南/都知兵马使)集览(嗣 (第 35a 页)
吴王祗
唐制皇兄弟皇子皆封/国为亲王亲王子承嫡者为嗣王)
 (祗名也乃太宗/子吴王恪之后)质实(睢阳郡名注见 (第 35a 页)
汉后主延熙十/八年宋东平郡名注见汉献帝)
 (兴平元年济南郡名注见汉景帝/三年单父县名注见秦二世元年)
  书法(于是书讨贼凡六 吴王祗
颜真卿颜杲卿/张巡太子回釳等祗其唱也故重予之)
以永王璘为山南节度使颍王璬为剑南节度使
 (二王皆不 …… (第 35a 页)
 (按颜真卿传颇乃其/子之名集览误甚)
以虢王巨为河南节度使
 (贼围南阳太常卿张垍荐虢王巨有勇略上徵 吴王祗
还以巨代之引兵出蓝田贼解围走)质实
 (吴郡名注见汉献帝建兴三年南阳县名注见周赧/王十七年宛虢州名注 (第 47b 页)
  以死节遂仆地死于马足之下

 唐张巡南阳人天资高迈略细节开元末擢进士为
  清河令调真源安禄山反巡率吏士起兵时 吴王
  祗
奉诏督河南诸郡兵巡与单父尉贾贲募豪杰
  应之祗因表巡经略兖以东军事令狐潮为雍丘
  令降贼而雍丘旋 (第 56a 页)
  峰山有史聪者亦以傀儡为业见妇及女皆艳丽
  而旺且老因绐旺出求食至青山夜杀之明日聪
  独返携其妇女幼侄入武昌山 吴王
祠越数日持
  利刃胁唐氏氏曰汝杀吾夫吾不能杀汝以复雠
  忍从汝乱耶遂遇害聪裹以席置荆棘中明日徙 (第 5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