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史評類
政書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目錄類
正史類
  代之法公托进献因得自成其私甚非太平之事
  也比年天下皆厚留度支钱蓄兵士者以中原之
  有寇贼也今吴元济 李师道
皆枭斩矣中原无虞
  而蓄兵如故以耗百姓臣以为非是也若选达吏 (第 34a 页)
  轻有改易各宜自安如妄自疑惧敢相扇动朕即
  赦元济不问回军讨之自然破胆不敢妄有异说
十三年田弘正请自黎阳度河讨 李师道
裴度奏曰魏 (第 49b 页)
而取况
讨伐之义权变为先引古證今取则不远汉光武时彭
宠据有渔阳攻伐未下家奴窃发肘腋斩首而来唐元
和中 李师道
父子盗据全齐四五十年崛强难制其裨
将刘寤倒戈攻城遂至族灭近代梁太祖时刘知俊兄
弟以同州叛入李茂贞梁祖 (第 8a 页)
 玉泉子见闻真录五卷(纪唐懿宗至/昭宗时事)封氏见闻记五

(唐封/演撰)天祚承归记一卷(唐萧叔和撰/记睿宗即位)唐末见闻八卷
(纪僖昭/两朝事)金华子杂编三卷(伪唐刘荣远记/太中咸通后事)燕南记三卷
(唐谷况撰以建中时河朔/叛惟易定张孝忠不从)唐故事稽疑十卷(唐崔/立撰)平蔡
录一卷(唐郑澥记李愬/平吴元济事)平淮西记一卷(唐路隋撰记吴/元济始末事)
河南记一卷(薛图存撰记元和/中平 李师道
事)元和辨谤录三卷(李德/裕撰)
太和摧凶记一卷(记太和甘露事诛/郑注等作十八传)乙卯记(李潜用撰 (第 21a 页)
 使所畏上徵之将用为御史大夫卢把沮之终潮州
 刺史
崔弘礼博陵人磊磊有大志通兵略及进士第署东都
 留守元和中天子讨蔡 李师道
谋袭洛胁阻朝廷以
 释蔡危弘礼为钳揣贼情部分设张东都无恐迁留
 守判官擢汾州刺史官至刑部尚书赠司空 (第 12b 页)
 万馀人投甲请命贼平加检校司空入朝召对麟德

 殿赐与蕃渥及讨 李师道
徙义成节度使许以忠武
 兵自随不三旬再败贼濮阳拔斗门斩数千级上言
 许郑兵合不可用遂复镇忠武徙邠宁军 …… (第 33a 页)
 元和元年对制策乙等调盩厔尉为集贤校理月中

 召入翰林为学士迁左拾遗四年旱建言乞尽免江
 淮两赋以救流瘠且多出宫人纳之 李师道
上私钱
 六百万为魏徵孙赎故第言徵任宰相太宗用殿材
 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
 赐 (第 43a 页)
师道
人臣不宜掠美从之河东王锷将加平章
 事言锷诛求百计不恤彫瘵今若假以名器诸节度
 且争裒割生人以求所欲 (第 43a 页)
 弘正许之乃籍民田所当者易以他地疏道二十里
 以酾水旱还濡田七百顷于河南自是滑人无患入
 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寻复帅郑滑 李师道
平徙平卢
 军节度使王庭凑围牛元翼诏援棣州平遣将李叔
 佐率兵二千往众溃归薄州堞城中兵寡平悉公帑
  …… (第 28b 页)
 王师讨蔡以度视行营诸军还奏攻取策与上意合
 且问诸将才否度对李光颜义而勇当有成功不三
 日光颜破时曲兵上叹度知言进兼刑部侍郎王承
 宗 李师道
谋刺用事大臣已害宰相武元衡又击度
 刃三进断靴刜背裂中单又伤首度帽毡厚得不死
 哄导骇伏独驺王义持贼 …… (第 31b 页)
 承宗惧度遣辩士柏耆胁说乃献德棣二州纳质子
 又谕程权入觐始判沧景德棣为一镇朝廷命帅而
 承宗势乃离 李师道
怙彊度密劝诛之乃诏宣武义
 成武宁横海四节度会田弘正请自黎阳济以合兵
 宰相皆谓宜度曰魏博军度黎阳即 …… (第 34a 页)
 联易生顾望是自战其地弘正光颜素少断士心盘

 桓果不可用不如养威河北须霜降水落绝阳刘深
 抵郓以营阳谷则人人殊死贼势穷矣上曰善诏弘
 正如度言 师道
果擒五坊使杨朝汶收大贾张陟家
 直券根引数十百人列箠梃捕卢坦家客责偿卢大
 夫逋券久乃悟卢群券坦子上 …… (第 34b 页)
 为从史内连承宗外请兴师以图身利且武俊有功

 于国陛下前以地授 李师道
而今欲夺承宗地赏罚
 不一沮劝废矣上卒用承璀谋讨承宗从史果反覆
 兵久暴无功既而从史部将王翊元奏事垍 (第 44a 页)
 裴德融薛融薛逢薛延望续会要十四卷
 王彦威唐典七十卷  薛珰唐圣运图二卷
 温大雅今上王业记六卷
 薛图存河南记一卷 (李师/道
事)
 李潜用乙卯说一卷(李训郑/注事)
 李德裕柳氏旧闻一卷上党纪叛一卷(刘从/谏事)
 裴廷裕东 (第 21a 页)
  请平潞州议         张孚敬
臣昨承圣谕欲掣回潞州讨贼之兵更易巡抚官著用
心设法抚𠞰或待其自定夫更易巡抚官设法抚𠞰仰
见圣谟之所在矣如掣回兵马或待其自定非愚虑所
能及者臣昨因同官臣一清具疏所见既同已附名回
奏矣及退思省益加悚惧夫自古帝王虽神武不杀未
有不诛天下之乱贼者也乱贼不诛未有能安天下之

民者也孟子称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武王亦一怒
而安天下之民今我皇上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以大振
中兴之业此其机也夫朝廷纪纲本不失也而失之有
渐祖宗国势本不弱也而弱之有由昔唐吴元济反于
淮西宪宗命诸将讨之元济求救于逆党王承宗 李师
二人数上表请赦元济不从已而王师无功乃遣中
丞裴度诣行营宣慰度还言淮西必可取知制诰韩愈
言淮西三小州残 …… (第 23b 页)
败可立而待然所未可知者在陛下断与不断耳 李师
夜遣贼徒击杀度不得或请罢度官以安贼党宪宗
怒曰若罢度官是奸谋得成朝廷无复纲纪吾用度一
人足破二贼度言 …… (第 24a 页)
夺其功必争进破贼矣宪宗悦度将行言于宪宗曰臣
若灭贼则朝天有期贼在则归阙无日宪宗为之流涕
已而淮西果平 李师道
忧惧不知所为遣使奉表献沂 …… (第 24b 页)
之全力其破败亦有可立
而待者倘蒙圣断驻兵征𠞰平此一方则威行于缘边
风闻于天下而无敢有不逞者犹王承宗 李师道
之归
命于宪宗也或以广西可抚而潞城独不可抚何也夫 (第 26a 页)

李师道
功加同平章事入朝移镇成德军乱遇害 布
宏正子为河阳节度使会魏博节度李愬病不能军乃
诏布镇魏博牙将史宪 …… (第 19a 页)
 怦嗣节度累迁同平章事以讨王承宗功进中书令
 为其子总所毒死 总济次子既毒其父即领军政
 诏嗣节度封楚国公进同平章事会吴元济 李师道
 
平总恐乃用谭忠谋上疏愿奉朝请髡发为浮屠诏
 张宏靖领其军总入朝至定州卒
 朱克融滔族孙以偏校随刘总入 …… (第 24a 页)
  右宣武据四州(汴宋/亳颍)传二姓
吴少诚幽州潞人为李希烈将希烈僭逆为陈仙奇所
毒夷其妻子函首献朝诏以仙奇为淮西节度使少诚
杀仙奇德宗因授少诚申蔡光等州节度观察留后进
拜节度使后拒命围许州诏削夺官爵讨之师不利乃
赦其罪顺帝即位进同平章事封濮阳郡王卒 少阳
本沧海清池人与少诚同在军友善少诚养为弟少诚
死少阳杀其子元庆自称留后诏拜节度使卒 元济

少阳子少阳死匿不发丧请于朝求世袭不许乃出兵
反诏诸路军讨之李愬入蔡城俘元济斩于京师
  右彰义据三州(申光/蔡)一姓三世
刘悟其祖正臣平卢节度使悟事 李师道
(第 29b 页)
师道

命王师讨之 (第 29b 页)
师道
以悟将兵拒守复疑悟悟乃还兵取
郓杀 (第 29b 页)
师道
传首京师拜义成节度使彭城郡王兼幽镇
招讨使治邢州进同平章事卒子从谏领留后请命拜
节度使入朝还镇进同平 (第 29b 页)
卯立皇子宁为
邓王宽为澧王宥为遂王察为深王寰为洋王寮为绛
王审为建王(此皆以当时州/名为封国之名)  李师道
总军务久之朝
命未至 (第 12a 页)
师道
谋于将佐或请出兵掠四境高沐固止之
请输两税申官吏行盐法(以表谨事朝廷不/袭朝廷所为也)遣使相继
奉表 (第 12a 页)
诣京师杜黄裳请乘其未定而分之上以刘辟未
平己巳以 师道
为平卢留后知郓州事 堂后主书滑
涣久在中书(堂后主书即今之堂/后官滑户八翻姓也)与知枢密刘光𤦺相 …… (第 12a 页)
请诣戍所如诏书军府由是获安 壬申以平卢留后 李师道
为节度使 戊子刘辟至长安并族党诛之
武宁节度使张愔有疾上表请代十一月戊申徵愔为
工部尚书以东都留守王 …… (第 15b 页)
又精于巽卒
获其用(句音钩为程异以理财/进用张本卒子恤翻) 魏徵玄孙稠贫甚以
故第质钱于人平卢节度使 李师道
请以私财赎出之
上命白居易草诏居易奏言事关激劝宜出朝廷 (第 37a 页)
师道
何人敢掠斯美望敕有司以官钱赎还后嗣上从之出
内库钱二千缗赎赐魏稠仍禁质卖(程大昌曰魏徵宅/在丹凤坊直 …… (第 37a 页)
李纳跋扈不恭(李纳/之罪)
(以兴元赦令/遂蒙含贷)王武俊有功于国(谓与李抱真/破朱滔也)陛下前许 师道(言许李师/道承袭)
今夺承宗沮劝违理彼必不服由是议 (第 38b 页)
(李纳/之罪)
(以兴元赦令/遂蒙含贷)王武俊有功于国(谓与李抱真/破朱滔也)陛下前许
师道(言许 李师/道
承袭)今夺承宗沮劝违理彼必不服由是议 (第 38b 页)
 上密问诸学士曰今欲用王承宗为成德留后
割德棣二州更为一镇以离其势并使承宗输二税请
官吏一如师道何如 (李师道
事见/上卷元年)李绛等对曰德棣之
𨽻成德为日已久(贞元初王武俊/破朱滔取德棣)今一且割之恐承宗
及 …… (第 2a 页)
旅拒者挟众而拒上命/也处昌吕翻三息暂翻又如字)所是二税官吏愿因
吊祭使至彼自以其意谕承宗令上表陈乞如 师道
例 …… (第 2a 页)
镇属九门县)刘济引全军攻围乐寿久不能下(按刘/济时)
(军瀛洲而攻乐寿乐寿时/属深州在瀛洲南六十里) 师道
季安元不可保察其情
状似相计会各收一县遂不进军(谭忠之为田季安计/者白居易已窥见之)
(矣/)陛下观 …… (第 13a 页)
无不愤怒
耻与为伍且谓承璀诱重胤逐从史而代其位彼人人
麾下各有将校能无自危乎傥刘济茂昭季安执恭韩
师道
继有章表陈其情状(张茂昭田季安/程执恭 (第 17a 页)
李师道)
并指承璀
专命之罪不知陛下何以处之(处昌/吕翻)若皆不报则众怒
益甚若为之改除(为于/伪翻)则朝廷之 …… (第 17a 页)
右曰李绛必谏不
如且止 秋七月庚子王承宗遣使自陈为卢从史所
离间(间古/苋翻)乞输贡赋请官吏许其自新 李师道
等数上
表请雪承宗(数所角翻承考异曰实录淄青幽州累有/章表请赦 宗按刘济素与成德有怨攻)
(之最力 (第 19b 页)
官九
十员请有司注拟行朝廷法令输赋税田承嗣以来室
屋僭侈者皆避不居郓蔡恒遣游客閒说百方兴终不
(郓 李师道
蔡吴少阳恒王承宗也/恒户登翻间古苋翻说输芮翻) (第 3b 页)
李师道
使人谓宣
武节度使韩弘曰我世与田氏约相保援今兴非田氏
族又首变两河事(言田兴悉心奉朝廷/变两河藩镇故 …… (第 3b 页)
所恶也
(恶乌/路翻)我将与成德合军讨之弘曰我不知利害知奉诏
行事耳若兵北度河我则以兵东取曹州(曹州 李师/道
巡属也 (第 3b 页)


惧不敢动田兴既葬田季安送田怀谏于京师辛巳
以怀谏为右监门卫将军 李绛奏振武天德左右良
田可万顷请择能 …… (第 3b 页)
讨吴元济 甲辰李光颜又奏破淮西
兵于南顿(南顿汉县属汝/南郡唐属陈州) 吴元济遣使求救于恒郓
王承宗 李师道
数上表请赦元济上不从(恒户登翻郓/音运数所角) …… (第 19b 页)
(翻/)是时发诸道兵讨元济而不及淄青 师道
使大将将
二千人趣寿春(趣七/喻翻)声言助官军讨元济实欲为元济
之援也 (第 20a 页)
师道
素养刺客奸人数十人厚资给之其人说 (第 20a 页)
师道
(说输/芮翻)用兵所急莫先粮储今河阴院积江淮租
赋请潜往焚之募东都恶少年数百劫都市焚宫阙则
朝廷未 (第 20a 页)
暇讨蔡先自救腹心此亦救蔡一奇也 师道

之自是所在盗贼窃发辛亥暮盗数十人攻河阴转运
院杀伤十馀人烧钱帛三十馀万缗匹榖二万馀斛于 …… (第 20a 页)
揽取也)光颜举刃叱去于是人
争致死淮西兵大溃杀数千人上以裴度为知人 上
自李吉甫薨悉以用兵事委武元衡 李师道
所养客说 (第 21b 页)
李师道
曰天子所以锐意诛蔡者元衡赞之也请密往 …… (第 21b 页)
刺之(说输芮翻下/同刺七亦翻)元衡死则它相不敢主其谋争劝天
子罢兵矣 师道
以为然即资给遣之王承宗遣牙将尹
少卿奏事为吴元济游说(为吴于/伪翻)少卿至中书辞旨不
逊元衡叱出之承 …… (第 22a 页)
私第见客许之陈中师按张晏等具服杀武元衡张弘
靖疑其不实屡言于上上不听戊辰斩晏等五人杀其
党十四人 李师道
客竟潜匿亡去(传考异曰旧张弘靖/ 曰初盗杀元衡京)
(师索贼未得时王承宗邸中有镇卒张晏辈数人行止 …… (第 24a 页)
实骤于上前言之宪/宗不听及田弘正入郓按簿书亦有杀元衡者但事暧)
(昧互有所说卒未得其实按旧吕元膺传获 李师道
将/訾嘉珍门察皆称害武元衡者然则元衡之死必 (第 24a 页)
师道)
(
所为也但以元衡叱尹少卿及承宗上表诋元/衡故时人皆指承宗耳今从薛图存河南记) 秋七
月庚午朔灵武节度使 …… (第 24a 页)
诏数王承宗罪恶(数所/具翻)绝其朝贡曰冀其
翻然改过束身自归攻讨之期更俟后命 八月己亥
朔日有食之  李师道
置留后院于东都本道人杂沓
往来吏不敢诘(本道人谓兖/郓淄青人也)时淮西兵犯东畿防禦兵 …… (第 24b 页)
悉屯伊阙 师道
潜内兵于院中至数十百人谋焚宫阙
纵兵杀掠已烹牛飨士明日将发其小卒诣留守吕元
膺告变元膺亟追伊阙兵围之 …… (第 25a 页)
净故尝为史思明将勇悍过人为 师道
谋多买田于伊
阙陆浑之间以舍山棚而衣食之(为师于伪翻/舍始夜翻)有訾嘉
珍门察者(訾即移翻姓/也门亦 (第 26a 页)
姓也)潜部分以属圆净圆净以 师道
钱千万阳为治佛光寺(分扶问翻治/直之翻下同)结党定谋约令嘉
珍等窃发城中圆净举火于山中集二县山棚入城 …… (第 26a 页)
勿谓部曲不
我欺人情与足下一也足下反天子人亦欲反足下易
地而论则其情可知矣 丁酉武宁节度使李愿奏败 李师道
之众时师道数遣兵攻徐州(数所/角翻)败萧沛数县
(败补迈翻萧沛皆汉县唐属徐州九域志萧/在州西五十里沛 (第 29b 页)
在州西北一百四十里)愿悉以步
骑委都押牙温人王智兴击破之十二月甲辰智兴又
师道
之众斩首二千馀级逐北至平阴而还(平阴古/肥子国) …… (第 29b 页)
等州(宾蛮当作宾峦武德四年以故秦桂/林郡地置淳州永贞元年更名峦州) 丙寅加
幽州节度使刘总同平章事  李师道
闻拔陵云栅而
惧诈请输款上以力未能讨 (第 34b 页)
师道
检校司空 王锷 (第 34b 页)
故以三州之众举天下之兵环而攻之(环音/宦)四年然后
克之官军之攻元济也 李师道
募人通使于蔡察其形
势牙前虞候刘晏平应募出汴宋间潜行至蔡元济大
喜厚礼而遣之晏平还至郓 (第 19b 页)
师道
屏人而问之(还音旋/屏必郢)
(翻又卑/正翻)晏平曰元济暴兵数万于外阽危如此(阽余廉/翻临危)
(也 (第 19b 页)
)而日与仆妾游戏博奕于内(奕当作弈/弈棋也)晏然曾无忧
色以愚观之殆必亡不久矣 师道
素倚淮西为援闻之
惊怒寻诬以他过杖杀之(以刘晏平之善觇其智识必/有过人 (第 19b 页)
李师道
不能委心) …… (第 19b 页)
董重质为春州
司户重质为元济谋主屡破官军上欲杀之李愬奏先
许重质以不死
十三年春正月乙酉朔赦天下 初 李师道
谋逆命判
官高沭与同僚郭昈李公度屡谏之(昈侯古翻有考异/曰新传又 郭航) …… (第 21a 页)
(名按航乃牙将昈所使诣李愿者/非幕僚同谏者也今从河南记)判官李文会孔目官
林英素为 师道
所亲信涕泣言于 (第 21b 页)
师道
曰文会等尽心
为尚书忧家事(心为于/伪翻)反为高沐等所疾尚书奈何不
爱十二州之土地(十二州郓兖曹濮淄 (第 21b 页)
青齐海登莱沂密也)以成沐等之功
名乎 师道
由是疏沐等出沐知莱州(莱州古莱子之国/后魏置光州隋改)
(莱/州)会林英入奏事令进奏吏密申 (第 21b 页)
师道
云沐潜输款于
朝廷文会从而构之 (第 21b 页)
师道
杀沐并囚郭昈凡军中 (第 21b 页)

效顺者文会皆指为高沐之党而囚之及淮西 (第 21b 页)


忧惧不知所为李公度及牙将李英昙(昙徒/含翻)因其惧
而说之使纳质献地以自赎(说式芮翻/质音致) (第 21b 页)
师道
从之遣使
奉表请使长子入侍并献沂密海三州上许之乙巳遣
左常侍李逊诣郓州宣慰 上命六军修麟德殿右龙
武 …… (第 22a 页)
承宗及成德将士复其官爵(削王承宗官爵/见上卷十一年)  李师道
暗弱军府大事独与妻魏氏奴胡惟堪杨自温婢蒲氏
袁氏及孔目官王再升谋之大将及幕僚莫得预焉魏
氏不欲其子入 (第 24b 页)
(质音/致)与蒲氏袁氏言于 师道
曰自先
司徒以来有此十二州(李正已初据有十五州及李纳/拒命徐州入于朝廷德棣入于)
(朱滔有十二州而已 …… (第 24b 页)
何无故割而献之今计境内之
兵不下数十万不献三州不过以兵相加(三州谓请/献沂密海)
力战不胜献之未晚 师道
乃大悔欲杀李公度幕僚贾 …… (第 24b 页)
其用事奴曰今大祸将至岂非高沐冤气所为
若又杀公度军府其危哉乃囚之迁李英昙于莱州未
至缢杀之李逊至郓州 师道
大陈兵迎之逊盛气正色
为陈祸福(为于/伪翻)责其决语(决语决为一定之/说不依违持两端)欲白天子 (第 25a 页)
师道
退与其党谋之皆曰弟许之(弟与/第同)它日止烦一表
解纷耳 (第 25a 页)
师道
乃谢曰向以父子之私且迫于将士之情
故迁延未遣今重烦朝使岂敢复有二三(重直用翻朝/直遥翻使疏)
(吏翻 (第 25a 页)
复扶又翻朝使/谓朝廷所遣使者)逊察 师道
非实诚归言于上 (第 25a 页)


顽愚反覆恐必须用兵既而 (第 25a 页)
师道
表言军情不听纳
质割地上怒决意讨之贾直言冒刃谏 (第 25b 页)
师道
者二舆榇
谏者一又画缚载槛车妻子系累者以献 (第 25b 页)
师道
怒囚之
(史炤曰孟子曰系累其子/弟赵氏注云系累縳结也)五月丙申以忠武节度使李
光颜为义成节度使(李光 (第 25b 页)
颜自许/州徙镇滑州)谋讨 师道
也以淮西
节度使马总为忠武节度使陈许溵蔡州观察使以申
州𨽻鄂岳光州𨽻淮南(不复以蔡/州为节镇)  …… (第 25b 页)
汉/都尉许商凿此通海故以商河为名后人加水焉宋白)
(曰县南有滳/河因以为名)会县为平卢兵所陷(平卢兵 李师/道
之兵也)华击却
之杀二千馀人复其县以闻诏加横海节度副使 六
月癸丑朔日有食之 丁丑复以乌重胤领怀州刺 (第 26a 页)

镇河阳(淮西已平故乌重胤/自汝州复还镇河阳) 秋七月癸未朔徙李愬
为武宁节度使乙酉下制罪状 李师道
令宣武魏博义
成武宁横海兵共讨之以宣歙观察使王遂为供军使 …… (第 26a 页)
简同平章事充淮南节度使 八月壬子朔中
书侍郎同平章事王涯罢为兵部侍郎 吴元济既平
韩弘惧九月自将兵击 李师道
围曹州 淮西既平上
浸骄侈户部侍郎判度支皇甫镈卫尉卿盐铁转运程
异晓其意数进羡馀以供其费(史言镈异逢 …… (第 26b 页)
慰勉仅无溃乱今旧将旧兵悉向淄青(谓旧所遣讨蔡/之将讨蔡之兵)
(悉遣之讨 李师道)
闻镈入相必尽惊忧知无可诉之地矣(言镈/在度)
(支减刻粮赐军士犹可诉之于/庙堂今既为相无可诉之地矣) …… (第 27b 页)
(谓献德/棣二州)韩弘舆疾讨贼(谓自将讨 李师道)
岂朝廷之力能制
其命哉直以处置得宜能服其心耳陛下建升平之业
十已八九何忍还自堕坏(堕读曰隳/坏音怪) …… (第 28a 页)
 甲午盐州奏吐蕃遁去 壬寅以河阳节度使乌重
胤为横海节度使丁未以华州刺史令狐楚为河阳节
度使重胤以河阳精兵三千赴镇河阳兵不乐去乡里
(乐音/洛)中道溃归又不敢入城屯于城北将大掠令狐楚
适至单骑出慰抚之与俱归先是田弘正请自黎阳渡

河会义成节度使李光颜讨 李师道(先悉/荐翻)
裴度曰魏博
军既渡河不可复退(复扶/又翻)立须进击方有成功既至滑
州即仰给度支(义成节度使治滑州魏博 …… (第 30b 页)
心指其成效也)上从之是月弘正将全师自杨刘渡河
距郓州四十里筑垒(此自杨刘直进不复迂其路至阳/榖也旧史 李师道
传曰距郓州九)
(十里田弘正传曰四十里今考异曰/河南记云营于阳榖西北 从实录)贼中大震 功德
使上 …… (第 31a 页)
众迎之(帅读/曰率) 戊辰以春州司户董重质为试太子詹
事委武宁军驱使李愬请之也(时徙李愬镇武/宁以讨 李师道)
 戊寅
魏博义成军送所获 (第 31b 页)
李师道
都知兵马使夏侯澄等四
十七人上皆释弗诛各付所获行营驱使曰若有父母
欲归者优给遣之朕所诛者 (第 31b 页)
师道
而已于是贼中闻之
降者相继(降户/江翻)初李文会与兄元规皆在李师古幕下
师古薨师道立(薨立见二百三 (第 31b 页)
十七卷元年)元规辞去文会属 师道
亲党请留(属之/欲翻)元规将行谓文会曰我去身退而安全 …… (第 31b 页)
汝留必骤贵而受祸及官军四临平卢兵势日蹙将士
喧然皆曰高沐郭昈李存为司空忠谋(为于伪翻下不/为同 师道
检校)
(司空故/称之)李文会奸佞杀沐囚昈存以致此祸 (第 32a 页)
师道
不得
已出文会摄登州刺史召昈存还幕府 上常语宰相
(语牛/倨翻)人臣当力为善何乃好立朋党朕甚恶之(好 …… (第 32a 页)
即古缗国城陈留风俗传云东缗)
(者故阳武户牖乡后汉于任城县西南七/十五里置金乡县因穿山得金故曰金乡) 李师道
性懦
怯自官军致讨闻小败及失城邑辄忧悸成疾(悸其/季翻)
是左右皆蔽匿不以实告金乡兖州之要地也既失 (第 32b 页)

其刺史驿骑告急左右不为通(为于/伪翻) 师道
至死竟不知

十四年春正月辛巳韩弘拔考城杀二千馀人(考城汉/古县唐) …… (第 32b 页)
(属曹州九城志在汴/州东一百八十里)丙戌 师道
所署沭阳令梁洞以县
降于楚州刺史李听(沭阳汉廪丘县后魏曰沭阳以其/地在沭水之阳也唐属海州九域)
(志 …… (第 33a 页)
县/地唐属兖州宝)
(应元年改为鱼台小城北有鲁公观鱼台而名之观鱼/台即春秋鲁隐公如棠观鱼之地元和四年 李师道
请)
(移县于/黄台市)中使迎佛骨至京师上留禁中三日乃历送诸
寺王公士民瞻奉舍施惟恐弗及有竭产充施 (第 33a 页)
州及丞/县寻废州及县仍移兰陵县置于废鄫州故城中唐又)
(改兰陵为丞县县西北有/丞水败补迈翻丞时證翻) 李师道
闻官军侵逼𤼵民治
郓州城堑修守备(治直之翻/堑七艳翻)役及妇人民益惧且怨都 …… (第 1b 页)
知兵马使刘悟正臣之孙也(刘正臣见二百一十/七卷肃宗至德元载) 师道
使之将兵万馀人屯阳榖以拒官军悟务为宽惠使士
卒人人自便军中号曰刘父及田弘正度河悟军无备
战又数败(数 (第 2a 页)
所/角翻)或谓 师道
曰刘悟不修军法专收众心
恐有他志宜早图之 (第 2a 页)
师道
召悟计事欲杀之或谏曰今
官军四合悟无逆状用一人言杀之诸将谁肯为用是
自脱其爪牙也 (第 2a 页)
师道
留悟旬日复遣之厚赠金帛以安
其意悟知之还营阴为之 (第 2a 页)
师道
以悟将兵在外署悟 …… (第 2a 页)
(人别奏各减一人若镇守已下无副使或𨽻属大军镇/者使已下傔奏并四分减一所补傔奏皆令自召以充)
从谏与 师道
诸奴日游戏颇得其阴谋密疏以白父又
有谓 (第 2b 页)
师道
者曰刘悟终为患不如早除之丙辰 (第 2b 页)
师道

遣二使赍帖授行营兵马副使张暹令斩悟首献之勒
暹权领行营时悟方据高丘张幕置酒去营二三里二 …… (第 2b 页)
备不可匆匆暹请先往白之云司
空遣使存问将士兼有赐物请都头速归(军中称都/将为都头)
受传语(传语谓 师道
遣使/者所传言语也)如此则彼不疑乃可图也使
者然之暹怀帖走诣悟屏人示之(屏必郢翻/又卑正翻)悟潜遣人 …… (第 3a 页)
人今军势日蹙
吾曹何为随之族灭欲与诸公卷旗束甲(卷与/捲同)还入郓
州奉行天子之命(言奉行诏旨/以诛 李师道)
岂徒免危亡富贵可图
也诸公以为何如兵马使赵垂棘立于众首良久对曰
事果济否悟应声骂曰汝与司空合谋邪立斩 …… (第 3b 页)
所居也)有仇
者报之使士皆饱食执兵夜半听鼓三声绝即行人衔
枚马缚口遇行人执留之(恐行人遇兵走还城/报 师道
令执留之)人无知
者距城数里天未明悟驻军使听城上柝声绝(天明则/柝声绝)
使十人前行宣言刘都头奉帖追 …… (第 4a 页)
居宅谓之牙城)寻纵火斧其门而入牙中兵不
过数百始犹有𤼵弓矢者俄知力不支皆投于地悟勒
兵升听事使捕索 师道(索山/客翻)
(第 4b 页)
师道
与二子伏厕床下索
得之(索山/客翻)悟命置牙门外隙地使人谓曰悟奉密诏送
司空归阙然司空亦何颜复见天 (第 4b 页)
(复扶/又翻) 师道
犹有幸
生之意其子弘方仰曰事已至此速死为幸寻皆斩之
(代宗永泰元年李正已得/淄青四世五十四年而灭)自 …… (第 4b 页)
绕慰安之斩赞 师道
逆谋者二十馀家文武将吏且惧
且喜悟见李公度执手歔欷出贾直言于狱(直言被囚/见上卷上)
年置之幕府悟之 …… (第 5a 页)
直氏翻复扶又翻为于/伪翻夏侯澄禽见上卷上年) 壬戌田弘正捷奏至
乙丑命户部侍郎杨于陵为淄青宣抚使己巳 李师道
首函至自广德以来垂六十年藩镇跋扈河南北三十
馀州自除官吏不供贡赋至是尽遵朝廷约束(呜呼兼/并易也) (第 5b 页)
(坚凝之难读史至此盍亦知其所以得鉴/其所以失则知资治通鉴一书不苟作矣)上命杨于陵
李师道
地于陵按图籍视土地远迩计士马众寡校 …… (第 5b 页)
之适均(于音/乌)以郓曹濮为一道
(郓音运/濮音卜)淄青齐登莱为一道兖海沂密为一道上从之
刘悟以初讨 李师道
诏云部将有能杀 (第 6a 页)
师道
以众降者 (第 6a 页)
师道
官爵悉以与之意谓尽得十二州之地遂补署文
武将佐更易州县长吏(更工/衡翻)谓其下曰军府之政一切
循旧自 …… (第 6a 页)
(刘悟奏言/其功也)癸酉加田弘正检校司徒同平章事先是
师道
将败数月(先悉/荐翻)闻风动鸟飞皆疑有变禁郓人亲
识宴聚及道路偶语犯者有刑弘正既入郓悉除苛禁
纵人游 …… (第 7b 页)
角翻沮在吕翻挠奴巧翻)有司督察甚严潼关吏至
𤼵人囊箧以索之(索山/客翻)然终不能绝及田弘正入郓阅 李师道
簿书有赏杀武元衡人王士元等及赏潼关蒲
津吏卒案乃知向者皆吏卒受赂于贼容其奸也(案文/案也)
(亦谓之 …… (第 8a 页)
驴入关九月戊寅腰斩东市先
是三分郓兵以𨽻三镇(此言郓青沂分为三/镇之初先悉荐翻)及王遂死
朝廷以为 师道
馀党凶态未除命曹华引棣州兵赴镇
以讨之沂州将士迎候者华皆以好言抚之使先入城
慰安其馀众皆不疑华视事三 …… (第 14a 页)
承元出家财
以散之择其有劳者擢之谓曰诸公以先代之故不欲
承元去此意甚厚然使承元违天子之诏其罪大矣昔 李师道
之未败也朝廷尝赦其 (第 29a 页)
师道
欲行诸将固留 …… (第 29a 页)
之其后杀 师道
者亦诸将也(事见上卷元和/十三年十四年)诸将勿使
承元为 (第 29b 页)
师道
则幸矣因涕泣不自胜且拜之(胜音/升)十将
李寂等十馀人固留承元承元斩以徇军中乃定丁未
承元赴滑州(将 (第 29b 页)
骇曰张御史忠义必为其帅告此馀人不如迁之别/馆即以众出君君出门骂众曰汝何敢反前日吴元济)
(斩东市昨日 李师道
斩于军中同恶者父母妻子皆屠/死肉喂狗鼠鸱鸦汝何敢反行且骂众畏恶其言不忍)
(闻且虞生变即击君以死君抵 …… (第 2b 页)
言入责悟曰公所为如是欲效李司空邪此军中安知
无如公者 (李师道
为司空贾直言旧僚属也故犹称其钺/官言 (第 20b 页)
李师道
悖逆刘悟倒戈 (第 20b 页)
师道
而得节)
(今悟效 (第 20b 页)
师道
所为昭义军中亦/将有效悟所为而取节钺者)使李司空有知得无笑
公于地下乎悟遂谢直言救免承偕囚之府舍(曰 …… (第 20b 页)
血衣犹在此军何负朝廷乃以为贼乎
愈曰汝曹尚能记先太师则善矣夫逆顺之为祸福岂
远邪自禄山思明以来至元济 师道
其子孙有今尚存 (第 22b 页)
此馀从杜牧书)与大将刘武德及亲兵谋
以悟遗表求知留后司马贾直言入责从谏曰尔父提
十二州地归朝廷(谓杀 李师道
以郓青等州归朝廷也/事见二百四十一卷宪宗元和十四)
(年/)其功非细祗以张汶之故(张汶事见上卷穆宗 (第 23b 页)
 李德裕言于上曰议者皆云刘悟有功(刘悟以诛 李/师道
为功)
稹未可亟诛宜全恩礼请下百官议(下户/嫁翻)以尽人情上
曰悟亦何功当时迫于救死耳非素心徇国也藉 (第 15b 页)
顾彦晖治所)建遣行营都
指挥使李简击荛斩之 戊寅朱全忠出兵击朱瑄遣
其子友裕将兵前行军于斗门(据旧书 李师道
传斗/门城在濮阳县界)
李茂贞王行瑜擅举兵击兴元(不以天子之命/举兵故曰擅)茂贞表
求招讨使不已遗杜 (第 2b 页)
 唐宋璟常贬楚州刺史为政清毅简肃不可干以私
  (唐书/本传)
  李听字正思洮州人为楚州刺史时宪宗方讨

  师道
听振励军士掩贼遂取海州攻朐山降之怀
  仁涟水望风纳款(唐书李/晟传)
 五代何敬洙广陵人南唐楚州团 (第 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