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雜史類
金石類
伐杀幽王取宗器(宗庙之/器也)自是之后南
夷与北夷交侵中国不绝如线春秋纪齐桓南伐楚北
伐山戎孔子曰微 管仲 吾其被发左衽矣是故弃桓之
过而录其功以为伯首及汉兴冒顿始彊破东胡禽月
氏(氏读/曰支)并其土地地广兵 (第 10a 页)
夷与北夷交侵中国不绝如线春秋纪齐桓南伐楚北
伐山戎孔子曰微 管仲 吾其被发左衽矣是故弃桓之
过而录其功以为伯首及汉兴冒顿始彊破东胡禽月
氏(氏读/曰支)并其土地地广兵 (第 10a 页)
鲍叔以求 夷吾
则天下之士不待召而自至矣
高帝践阼以刘善明勋诚欲与善明禄召谓之曰淮南
近畿国之形胜自非亲贤不使居之卿 …… (第 4b 页)
用也混于凡
品竟何以异要任之以事业责之以成务方与彼庸流
较然不同昔吕望之屠钓百里奚之饭牛宁生之扣角 管夷吾 之三败当此之时悠悠之徒岂谓其贤及升王 …… (第 37b 页)
之不容于口彼瑰伟之材不世之杰尚不能以未
遇之时自异于凡品况降此者哉若必待太公而后用
是千载无太公必待 夷吾 而后用是百世无 (第 38a 页)
夷吾 所以
然者士必从微而至著功必积小以至大岂有未用而
已成不用而先达也若识此理则贤可求士可择得贤
而任之 …… (第 38a 页)
卒窃谓姬
周盛德治兴文武政穆成康自斯厥后不能无事昔申
侯将奔楚子诲之曰无适小国言以政狭法峻将不汝
容 敬仲 入齐称曰幸若获宥及于宽政然关东诸州沦 (第 42b 页)
高帝践阼以刘善明勋诚欲与善明禄召谓之曰淮南
近畿国之形胜自非亲贤不使居之卿 …… (第 4b 页)
用也混于凡
品竟何以异要任之以事业责之以成务方与彼庸流
较然不同昔吕望之屠钓百里奚之饭牛宁生之扣角 管夷吾 之三败当此之时悠悠之徒岂谓其贤及升王 …… (第 37b 页)
之不容于口彼瑰伟之材不世之杰尚不能以未
遇之时自异于凡品况降此者哉若必待太公而后用
是千载无太公必待 夷吾 而后用是百世无 (第 38a 页)
夷吾 所以
然者士必从微而至著功必积小以至大岂有未用而
已成不用而先达也若识此理则贤可求士可择得贤
而任之 …… (第 38a 页)
卒窃谓姬
周盛德治兴文武政穆成康自斯厥后不能无事昔申
侯将奔楚子诲之曰无适小国言以政狭法峻将不汝
容 敬仲 入齐称曰幸若获宥及于宽政然关东诸州沦 (第 42b 页)
矣若此则既往之失
由前将来之虞由后在陛下惩之戒之慎之久之而已
至于主父偃乘七国并吞之后将分裂而矫推恩 管夷
吾 当诸侯争夺之时先诈力而行寓令皆一时之权术
也岂可谓明白四达若日月而悬于圣朝哉臣虽贱庸
尚不敢陈王道于 …… (第 20b 页)
纲条之致紊稽庶富之所急何施革于前弊何泽惠于
下土何脩而古治可近何道而和气克充推之本源著
于条对至若 夷吾 轻重之权孰辅于治严尤底定之策
孰叶于时元凯之考课何先叔子之克平何务惟此龟
鉴择乎中庸斯在洽闻朕将亲览 …… (第 38a 页)
小臣
斥奸豪之志则弊革于前守陛下念康济之心则惠敷
于下邪正之道分而治古可近礼乐之方著而和气克
充至若 夷吾 之法非皇王之权严尤所陈无最上之策
元凯之所先不若唐尧考绩叔子之所务不若虞舜舞
干且非大德之中庸上圣之 (第 40a 页)
由前将来之虞由后在陛下惩之戒之慎之久之而已
至于主父偃乘七国并吞之后将分裂而矫推恩 管夷
吾 当诸侯争夺之时先诈力而行寓令皆一时之权术
也岂可谓明白四达若日月而悬于圣朝哉臣虽贱庸
尚不敢陈王道于 …… (第 20b 页)
纲条之致紊稽庶富之所急何施革于前弊何泽惠于
下土何脩而古治可近何道而和气克充推之本源著
于条对至若 夷吾 轻重之权孰辅于治严尤底定之策
孰叶于时元凯之考课何先叔子之克平何务惟此龟
鉴择乎中庸斯在洽闻朕将亲览 …… (第 38a 页)
小臣
斥奸豪之志则弊革于前守陛下念康济之心则惠敷
于下邪正之道分而治古可近礼乐之方著而和气克
充至若 夷吾 之法非皇王之权严尤所陈无最上之策
元凯之所先不若唐尧考绩叔子之所务不若虞舜舞
干且非大德之中庸上圣之 (第 40a 页)
齐桓公立发兵攻鲁心欲杀 管仲
鲍叔牙曰臣幸得从
君君竟以立君之尊臣无以增君君将治齐即高徯与
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 (第 3a 页)
管夷吾 不可 (第 3a 页)
夷吾 所居国国
重不可失也于是桓公从之乃佯为召 (第 3a 页)
管仲 欲甘心实
欲用之 (第 3a 页)
管仲 知之故请往鲍叔牙迎受 (第 3a 页)
管仲 及堂阜而
脱桎梏斋祓而见桓公桓公厚礼以为大夫任政
桓公使 (第 3a 页)
管仲 治 (第 3a 页)
管仲 对曰贱不能临贵桓公以为上
卿而国不治桓公曰何 (第 3a 页)
管仲 对曰贫不能使富桓公 …… (第 3a 页)
赐之齐国市租一年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对曰疏不
能制亲桓公立以为 仲父 齐国大安而遂霸天下孔子
曰 (第 3b 页)
管仲 之贤不得此三权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
矣
桓公问于 (第 3b 页)
管仲 曰吾欲使爵腐于酒肉腐于俎得毋害
于霸乎 (第 3b 页)
管仲 对曰此极非其贵者耳然亦无害于霸也
桓公曰何如而害霸 (第 3b 页)
管仲 对曰不知贤害霸知而不用
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不信害霸信而复使小人参 …… (第 3b 页)
之害霸桓公曰善 管仲 有疾桓公往问之 (第 4a 页)
仲父 若弃寡人竖刁可使从政
乎对曰不可竖刁自刑以求入君其身之忍将何有于
君公曰然则易牙可乎对曰易牙解其子以 …… (第 4a 页)
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 管仲 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
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 (第 6b 页)
管仲 今桓公在
此则车下之臣尽 (第 6b 页)
管仲 也
晋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与之
归言诸晋文公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
君请用之 (第 6b 页)
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公曰
其父有罪可乎对曰舜之罪也殛鲧其举也兴禹 管敬
仲 桓之贼也实相以济康诰曰父不慈子不祇兄不友 …… (第 6b 页)
何损于明晋侯使复
其位
晋平公问于叔向曰昔者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不识其君之力乎其臣之力乎叔向对曰 管仲 善制割
隰朋善削缝宾胥无善纯缘桓公知衣而已亦其臣之
力也师旷侍曰臣请譬之五味 (第 7b 页)
管仲 善断割之隰朋善
煎熬之宾胥无善齐和之羹以熟矣奉而进之而君不 …… (第 7b 页)
臣矣王曰子监门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姚贾曰
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子良之逐臣棘津之雠
不庸文王用之而王 管仲 其鄙人之贾人也南阳之敝 …… (第 9a 页)
托以蕃辟召非其人遂策免之
时徐州从事臧旻上书讼第五种曰臣闻士有忍死之
辱必有就事之计故季布屈节于朱家 管仲 错行于召
忽此二臣以可死而不死者非爱身于须臾贪命于苟
活隐其智力顾其权略庶幸逄时有所为耳卒遭高帝 (第 36b 页)
君君竟以立君之尊臣无以增君君将治齐即高徯与
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 (第 3a 页)
管夷吾 不可 (第 3a 页)
夷吾 所居国国
重不可失也于是桓公从之乃佯为召 (第 3a 页)
管仲 欲甘心实
欲用之 (第 3a 页)
管仲 知之故请往鲍叔牙迎受 (第 3a 页)
管仲 及堂阜而
脱桎梏斋祓而见桓公桓公厚礼以为大夫任政
桓公使 (第 3a 页)
管仲 治 (第 3a 页)
管仲 对曰贱不能临贵桓公以为上
卿而国不治桓公曰何 (第 3a 页)
管仲 对曰贫不能使富桓公 …… (第 3a 页)
赐之齐国市租一年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对曰疏不
能制亲桓公立以为 仲父 齐国大安而遂霸天下孔子
曰 (第 3b 页)
管仲 之贤不得此三权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
矣
桓公问于 (第 3b 页)
管仲 曰吾欲使爵腐于酒肉腐于俎得毋害
于霸乎 (第 3b 页)
管仲 对曰此极非其贵者耳然亦无害于霸也
桓公曰何如而害霸 (第 3b 页)
管仲 对曰不知贤害霸知而不用
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不信害霸信而复使小人参 …… (第 3b 页)
之害霸桓公曰善 管仲 有疾桓公往问之 (第 4a 页)
仲父 若弃寡人竖刁可使从政
乎对曰不可竖刁自刑以求入君其身之忍将何有于
君公曰然则易牙可乎对曰易牙解其子以 …… (第 4a 页)
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 管仲 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
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 (第 6b 页)
管仲 今桓公在
此则车下之臣尽 (第 6b 页)
管仲 也
晋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与之
归言诸晋文公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
君请用之 (第 6b 页)
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公曰
其父有罪可乎对曰舜之罪也殛鲧其举也兴禹 管敬
仲 桓之贼也实相以济康诰曰父不慈子不祇兄不友 …… (第 6b 页)
何损于明晋侯使复
其位
晋平公问于叔向曰昔者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不识其君之力乎其臣之力乎叔向对曰 管仲 善制割
隰朋善削缝宾胥无善纯缘桓公知衣而已亦其臣之
力也师旷侍曰臣请譬之五味 (第 7b 页)
管仲 善断割之隰朋善
煎熬之宾胥无善齐和之羹以熟矣奉而进之而君不 …… (第 7b 页)
臣矣王曰子监门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姚贾曰
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子良之逐臣棘津之雠
不庸文王用之而王 管仲 其鄙人之贾人也南阳之敝 …… (第 9a 页)
托以蕃辟召非其人遂策免之
时徐州从事臧旻上书讼第五种曰臣闻士有忍死之
辱必有就事之计故季布屈节于朱家 管仲 错行于召
忽此二臣以可死而不死者非爱身于须臾贪命于苟
活隐其智力顾其权略庶幸逄时有所为耳卒遭高帝 (第 36b 页)
与黄唐角功近昭武文之迹岂近习而已哉然人君
犹不可悉天下事以适已明当有所付三官任一臣非
周公旦之忠又非 管夷吾 之公则有弄机败官之弊当
今柱石之士虽少至于行称一州智效一官忠信竭命
各奉其职可并驱策不使圣明之朝有专 …… (第 5b 页)
臣闻人君不亲小事百官有司
各任其职故舜命九贤则无所用心弹五弦之琴咏南
风之诗不下堂庙而天下治也齐桓用 管仲 被发载车
齐国既治又致匡合近汉高祖揽三杰以兴帝业西楚
失雄俊以丧成功汲黯在朝淮南寝谋郅都守边匈奴
窜 …… (第 14b 页)
政教淩迟不遵法
度群公卿士皆餍于安息遂使奸人乘衅有亏至道然
否终斯泰天道之常大王方立命世之勋一匡九合 管
仲 乐毅于是乎在岂区区国臣所可拟议愿深弘神虑
广择良能顾荣贺循纪瞻周玘皆南土之秀愿尽优礼
则天下安矣帝纳 …… (第 23a 页)
怀术以御臣臣挟利以事君君臣交利而
祸乱相寻故得失之迹难可详言臣请较而明之夫傅
说之相高宗申召之辅宣王 管仲 之佐齐桓衰范之翼
晋文或宗师其道垂拱受成委以权重终致匡主未有
忧其逼已还为国蠹者也始田氏擅齐王莽篡汉 (第 25b 页)
犹不可悉天下事以适已明当有所付三官任一臣非
周公旦之忠又非 管夷吾 之公则有弄机败官之弊当
今柱石之士虽少至于行称一州智效一官忠信竭命
各奉其职可并驱策不使圣明之朝有专 …… (第 5b 页)
臣闻人君不亲小事百官有司
各任其职故舜命九贤则无所用心弹五弦之琴咏南
风之诗不下堂庙而天下治也齐桓用 管仲 被发载车
齐国既治又致匡合近汉高祖揽三杰以兴帝业西楚
失雄俊以丧成功汲黯在朝淮南寝谋郅都守边匈奴
窜 …… (第 14b 页)
政教淩迟不遵法
度群公卿士皆餍于安息遂使奸人乘衅有亏至道然
否终斯泰天道之常大王方立命世之勋一匡九合 管
仲 乐毅于是乎在岂区区国臣所可拟议愿深弘神虑
广择良能顾荣贺循纪瞻周玘皆南土之秀愿尽优礼
则天下安矣帝纳 …… (第 23a 页)
怀术以御臣臣挟利以事君君臣交利而
祸乱相寻故得失之迹难可详言臣请较而明之夫傅
说之相高宗申召之辅宣王 管仲 之佐齐桓衰范之翼
晋文或宗师其道垂拱受成委以权重终致匡主未有
忧其逼已还为国蠹者也始田氏擅齐王莽篡汉 (第 25b 页)
所以失天下曰于人之功无所记于人之过无所遗 管
仲 论鲍叔牙不可属国曰闻人之过终身不忘然则弃
瑕录用者霸王之道记过遗才者衰乱之源夫登进以
懋庸黜退以惩过 …… (第 38b 页)
用贤岂容易
哉自非圣主明君悬鉴情伪不使毁谤得行疑似生隙
尽其材器极其智用然后政化可得而兴故齐桓公任 管夷吾 一则 (第 57b 页)
仲父 二则 (第 57b 页)
仲父 齐国大理是任之不疑也 (第 57b 页)
管仲 对桓公曰既任君子而以小人参之此最害霸也
古人以求贤不至则贤者不出故喻以蜗蚓之饵以求 …… (第 57b 页)
息兵王霸之理以一士止百万
之师一贤制千里之难裴度元勋巨德文武兼备若位
岩廊委参决必使戎虏畏威幽镇自臣 管仲 曰人离而
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治乱之本非有他术陛下当 (第 64b 页)
仲 论鲍叔牙不可属国曰闻人之过终身不忘然则弃
瑕录用者霸王之道记过遗才者衰乱之源夫登进以
懋庸黜退以惩过 …… (第 38b 页)
用贤岂容易
哉自非圣主明君悬鉴情伪不使毁谤得行疑似生隙
尽其材器极其智用然后政化可得而兴故齐桓公任 管夷吾 一则 (第 57b 页)
仲父 二则 (第 57b 页)
仲父 齐国大理是任之不疑也 (第 57b 页)
管仲 对桓公曰既任君子而以小人参之此最害霸也
古人以求贤不至则贤者不出故喻以蜗蚓之饵以求 …… (第 57b 页)
息兵王霸之理以一士止百万
之师一贤制千里之难裴度元勋巨德文武兼备若位
岩廊委参决必使戎虏畏威幽镇自臣 管仲 曰人离而
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治乱之本非有他术陛下当 (第 64b 页)
所失鲜矣
武后天授中选举多滥左补阙薛登上疏曰臣闻国以
得贤为宝臣以举士为忠是以子皮之让国侨鲍叔之
推 管仲 燕昭王委兵于乐毅苻坚托政于王猛子产受
国人之谤 (第 31b 页)
夷吾 贪共贾之财昭王锡路马以止谗永固
戮樊世以除谮处猜疑而益信行间毁而无疑此由默 …… (第 31b 页)
类而长固无必定之计亦无必实
之言计不定则理道难成言不实则小人得志国家所
病恒必由之昔齐桓公将启霸图问 管仲 以害霸之事 (第 50b 页)
管仲 对曰得贤不能任害霸也任贤不能固害霸也固
始而不能终害霸也与贤人谋事而与小人议之害霸
也所谓小人者不必 …… (第 50b 页)
硁硁然小人也夫以能信于言能果于行唯以硁硁浅
近不克弘通宣尼犹谓其小人 管仲 尚忧其害霸况又
有言行难保而恣其非心者乎此皆任不责成言不考
实之弊也圣旨以为外议云诸司所举皆有情故兼 (第 51a 页)
武后天授中选举多滥左补阙薛登上疏曰臣闻国以
得贤为宝臣以举士为忠是以子皮之让国侨鲍叔之
推 管仲 燕昭王委兵于乐毅苻坚托政于王猛子产受
国人之谤 (第 31b 页)
夷吾 贪共贾之财昭王锡路马以止谗永固
戮樊世以除谮处猜疑而益信行间毁而无疑此由默 …… (第 31b 页)
类而长固无必定之计亦无必实
之言计不定则理道难成言不实则小人得志国家所
病恒必由之昔齐桓公将启霸图问 管仲 以害霸之事 (第 50b 页)
管仲 对曰得贤不能任害霸也任贤不能固害霸也固
始而不能终害霸也与贤人谋事而与小人议之害霸
也所谓小人者不必 …… (第 50b 页)
硁硁然小人也夫以能信于言能果于行唯以硁硁浅
近不克弘通宣尼犹谓其小人 管仲 尚忧其害霸况又
有言行难保而恣其非心者乎此皆任不责成言不考
实之弊也圣旨以为外议云诸司所举皆有情故兼 (第 51a 页)
与黄唐角功近昭武文之迹岂追思而已哉然人君
犹不可悉天下事以适已明当有所付三官任一臣非
周公旦之忠又非 管夷吾 之公则有弄机败官之弊当
今柱石之士虽少至于行称一州智效一官忠信竭命
各奉其职可并驱策不使圣明之朝有专 (第 19b 页)
犹不可悉天下事以适已明当有所付三官任一臣非
周公旦之忠又非 管夷吾 之公则有弄机败官之弊当
今柱石之士虽少至于行称一州智效一官忠信竭命
各奉其职可并驱策不使圣明之朝有专 (第 19b 页)
所以不爱其死犹敢极言者诚为陛下深惜此大业陛
下若不自惜则臣何赖焉齐桓公亲扬其先君之恶以
唱 管仲 然后群臣得尽其心今陛下乃欲以十世之武
帝远讳实事岂不与桓公异哉臣恐有司卒然见构衔
恨蒙枉不得自叙使后 (第 14b 页)
下若不自惜则臣何赖焉齐桓公亲扬其先君之恶以
唱 管仲 然后群臣得尽其心今陛下乃欲以十世之武
帝远讳实事岂不与桓公异哉臣恐有司卒然见构衔
恨蒙枉不得自叙使后 (第 1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