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地理類
政書類
史評類
職官類
史鈔類
正史類
目錄類
載記類
雜史類
天灾地变都在秦凉成灭之国也世祖曰善吾意亦以
为然命公卿议之 弘农王
奚斤等三十馀人皆曰牧犍
西垂下国虽心不纯臣然继父职贡朝廷接以蕃礼又
王姬釐降罪未甚彰谓宜羁縻而已今士 (第 31b 页)
 桓懿献梁皇后 桓邓皇后 桓思
   窦皇后 孝仁董皇后 灵帝宋皇后 灵思
   何皇后(王美人姬 弘农王)
献帝伏皇后 献穆曹皇后
  魏
   武宣卞皇后 文昭甄皇后 文德郭皇后 (第 5b 页)
乘之辛未还宫大赦天下改光熹为昭宁并州牧董卓
杀执金吾丁原司空刘弘免董卓自为司空九月甲戌
董卓废帝为 弘农王
六月雨至于是月
  灵帝建宁四年熹平六年光和六年中平六年即 …… (第 52b 页)
  位二十二年
孝献皇帝讳协灵帝中子也母王美人为何皇后所害
中平六年四月少帝即位封帝为渤海王徙封陈留王
九月甲戌即皇帝位年九岁迁皇太后于永安宫大赦
天下改昭宁为永汉丙子董卓杀皇太后何氏初令侍
中给事黄门侍郎员各六人赐公卿以下至黄门侍郎
家一人为郎以补宦官所领诸署侍于殿上乙酉以太
尉刘虞为大司马董卓自为太尉加鈇钺虎贲丙戍太

中大夫杨彪为司空甲午豫州牧黄琬为司徒遣使吊
祠故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䓁冬十月乙巳葬灵思皇
后白波贼寇河东董卓遣其将牛辅击之十一月癸酉
董卓为相国十二月戊戌司徒黄琬为太尉司空杨彪
为司徒光禄勋荀爽为司空省扶风都尉置汉安都护
诏除光熹昭宁永汉三号还复中平六年
初平元年春正月山东州郡起兵以讨董卓辛亥大赦
天下癸酉董卓杀 弘农王
白波贼寇东郡二月乙亥太 (第 53b 页)
帝崩太子即位太后临朝大
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
以胁太后卓未至而进见杀卓到废帝为 弘农王
而立
献帝京都大乱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
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 …… (第 2a 页)
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卓遂杀太后及 弘农王

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冬十二月始起兵
于已吾是岁中平六年也
初平元年春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 (第 2b 页)
  安思阎皇后 顺烈梁皇后(虞美人/陈夫人)孝崇匽皇后
   桓懿献梁皇后 桓邓皇后 桓思窦皇后
  孝仁董皇后 灵帝宋皇后 灵思何皇后(王美/人)
   (弘农王/
唐姬)献帝伏皇后 献穆曹皇后
 魏
  武宣卞皇后 文昭甄皇后 文德郭皇后 明
  悼毛皇后 明元郭 …… (第 2a 页)
后临朝后
兄大将军进欲诛宦官反为所害舞阳君亦为乱兵所
杀并州牧董卓被徵将兵入洛阳陵虐朝廷遂废少帝
弘农王
而立协是为献帝扶 (第 96a 页)
弘农王
下殿北面称臣
太后鲠涕群臣含悲莫敢言卓又议太后踧逼永乐宫
至令忧死逆妇姑之礼乃迁于永安宫因进鸩崩在位 …… (第 96a 页)
故如此者数竟不克时有识之士心独怪之后遂因何
氏倾没汉祚焉明年山东义兵大起讨董卓卓乃置
农王
于阁上使郎中令李儒进鸩曰服此药可以辟恶王
曰我无疾是杀我耳不肯饮彊饮之不得已乃与妻唐
姬及宫人饮宴为 …… (第 96b 页)
关东略得姬傕因欲妻
之固不听而终不自名尚书贾诩知之以状白献帝帝
闻感怆乃下诏迎姬置园中使侍中持节拜为 弘农王
妃初平元年二月 (第 97a 页)
弘农王
于故中常侍赵忠成圹中
谥曰怀王帝求母王美人兄斌斌将妻子诣长安赐第 (第 97a 页)
前殿遂胁太后策废少帝曰皇帝在丧无人子之心威
仪不类人君今废为 弘农王
乃立陈留王是为献帝又
议太后蹙迫永乐太后至令忧死逆妇姑之礼无孝顺
之节迁于永安宫遂以弑崩卓迁太尉领前 …… (第 52a 页)
白波谷转寇太原
遂破河东百姓流转三辅号为白波贼众十馀万卓遣
中郎将牛辅击之不能却及闻东方兵起惧乃鸩杀
农王
欲徙都长安会公卿议太尉黄琬司徒杨彪廷争
不能得而伍琼周珌又固谏之卓因大怒曰卓初入朝
二子劝用善士故相 (第 53b 页)
不尽礼事之或著文章称美谧以方贾谊渤海石崇
欧阳建荥阳潘岳吴国陆机陆云兰陵缪徵京兆杜斌
摰虞琅邪诸葛诠 弘农王
粹襄城杜育南阳邹捷齐国
左思清河崔基沛国刘瑰汝南和郁周恢安平索秀颍
川陈眕太原郭彰高阳许猛彭城刘讷中 (第 59b 页)
免为宰人使负酒食从驾还京师以辱之寻拜安东将
军降爵为公太延初为卫尉改为 弘农王
后为万骑大
将军太武议伐凉州斤等三十馀人议以为不可帝不
从凉州平以战功赐僮𨽻七十户又以斤元老赐安车 …… (第 22b 页)
纵横人心离解加以比年以来天灾地变都在秦凉诚
灭亡之国也帝曰善吾意亦以为然命公卿议之 弘农
奚斤等三十馀人皆表曰牧犍西垂下国虽心不为
纯臣然继父职贡朝廷接以蕃礼又王姬釐降罪未甚
彰谓且羁縻而已 (第 63b 页)
县亳邱自号亳邱子门曰归厚之门室曰慎终之室楚
王玮辟为掾玮诛坐免举秀才除郎中时 弘农王
粹以
贵公子尚主馆宇甚盛图庄周于室广集朝士使含为
之赞含援笔为吊文文不加点其序曰帝婿王弘远华
池丰室 (第 14a 页)
  林事在刘劭传特叙五人焉
董遇字季直弘农人也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
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遇采柜负贩而常挟持经书

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及建安初王纲小设郡
举孝廉稍迁黄门侍郎是时汉帝委政太祖遇旦夕侍
讲为天子所爱信至二十二年许中百官矫制遇虽不
与谋犹被录诣邺转为冗散常从太祖西征过 弘农王
冢太祖疑欲谒顾问左右左右莫对遇进曰春秋之义
国君即位未逾年而卒不成为君 (第 58b 页)
弘农王
即阼既浅又
为暴臣所制降在藩国不应谒太祖乃过黄初中出为
郡守明帝时入为侍中大司农数年病亡初遇善治老 (第 58b 页)
元曰
燕元令称统府府置四佐王公以下称臣凡所封拜一
如王者以翟斌为建义大将军封河南王翟檀为柱国
大将军 弘农王
弟德为车骑大将军范阳王兄子楷征 (第 8a 页)
 改元四(建宁四/) (熹平六/) (光和六/) (中平六/)
孝献皇帝名协灵帝中子母王美人灵帝崩董卓废少
帝为 弘农王
立帝年九岁以己巳嗣立在位三十二年
以庚子禅位于魏后十三年壬子崩寿五十四
 改元四(初平四/) (兴平 (第 14b 页)
如议甲戌卓复会群僚于崇德前殿(复扶/又翻)
遂胁太后策废少帝曰皇帝在丧无人子之心威仪不
类人君今废为 弘农王
立陈留王恊为帝袁隗解帝玺
绶以奉陈留王扶 (第 21a 页)
弘农王
下殿北面称臣太后鲠涕(言/不)
(敢出声但鲠/咽而流涕也)群臣含悲莫敢言者卓又议太后踧迫永
乐宫(踧 …… (第 21a 页)
 辛亥赦天下 癸酉董卓使郎令李儒酖杀 弘农王
辩 卓议大发兵以讨山东尚书郑泰曰夫政在德不
在众也卓不悦曰如卿此言兵为无用邪泰曰非谓其
然也以为山东 (第 26a 页)
(文书郡主簿/所职略同)方居母丧闻之诣洛證晏不反弘等纵兵
抄掠(抄楚/交翻)广汉主簿李毅言于太守 弘农王
浚曰皇甫
侯起自诸生何求而反且广汉与成都密迩而统于梁
州者朝廷欲以制益州之衿领(汉广汉郡治雒泰始二 (第 32b 页)
彼必骇扰不知所为擒之必矣魏主
曰善吾意亦以为然于是大集公卿议于西堂(魏平城/太极殿)
(有东/西堂) 弘农王
奚斤等三十馀人皆曰牧犍西垂下国虽
心不纯臣然继父位以来职贡不乏朝廷待以藩臣妻
以公主(妻七/细翻)(第 13a 页)
援)而全忠兵
寖彊益骄倨铎知不足恃表请还朝(朝直/遥翻)徙铎为义昌
节度使鹿晏弘之去河中王建韩建张造 晋晖
李师泰
各帅其众与之俱(见上卷本年/帅读曰率)及据兴元以建等为巡
内刺史不遣之官晏弘猜忌众心不附王建 …… (第 5b 页)
(数所/角翻)待之加厚二建相
谓曰仆射甘言厚意疑我也祸将至矣田令孜密遣人
以厚利诱之十一月二建与张造 晋晖
李师泰帅众数 …… (第 5b 页)
奔行在(诱音酉晏考异曰实录九月山南西道节/度使鹿 弘为禁军所讨弃城奔许州晏)
(弘大将韩建王建张造 晋晖
李师泰各帅本军降田令/孜以建等杨复光故将薄其赏皆除诸卫将军十一月)
(戊午朔建等以军三千至行在田令孜 …… (第 6a 页)
与巨万拜诸卫将军使各
将其众号随驾五都(田令孜先已募新军五十四都分/𨽻两神策军今得王建韩建张造) (晋晖
李师泰五将之兵不敢分/其众𨽻两军别号随驾五都)又遣禁兵讨晏弘晏弘 …… (第 6a 页)
南岐州/废帝三年改为凤州以西界有凤凰山而名)时军民
杂糅锋镝纵横(糅女救翻/纵子容翻)以神策军使王建 晋晖
为清
道斩斫使建以长剑五百前驱奋击乘舆乃得前(异考/ 曰)
(毛文锡王建纪事云光启二年正月辛巳车驾 …… (第 24a 页)
曰三泉县本汉葭萌县地后魏正始/中分置三泉县以界内三泉山为名九域志在府西南)
(二百一十里/帅读曰率) 晋晖
及神策军使张造帅四都兵屯黑水
(从驾五都王建以一都戍三泉晖造以四都屯黑水黑/水在兴元成固县西北太白山 …… (第 26b 页)
监军使以避指斥复规与敬瑄为巢窟今从之)往依陈
敬瑄(为敬瑄令孜/并命张本)复恭斥令孜之党出王建为利州

史晋晖
为集州刺史张造为万州刺史李师泰为忠州
刺史(王建等归田令孜见/上中和四年卜一月) 五月朱玫以中书侍郎 (第 28b 页)
今从旧史而存碑)
(志年月以/广传闻)将佐共请宣谕使李俨承制授杨渥淮南节
度使东南诸道行营都统兼侍中 弘农郡王(杨行密请/李俨承制)
(见二百六十三卷天复二/年渥字承天杨行密长子)
 柳璨蒋玄晖等议加朱全 (第 22a 页)
    (赐名全忠即/位改名晃)

开平元年(是年四月即/位始改元)春正月辛巳梁王休兵于贝州
(自沧州还休兵贝州/且因魏博粮饷也) 淮南节度使兼侍中东面诸道
行营都统 弘农郡王
杨渥既得江西(谓并钟匡时也事/见上卷天祐三年)
骄侈益甚谓节度判官周隐曰君卖人国家何面复相
见遂杀 …… (第 1b 页)
(仍称/天复)馀皆禀梁正朔称臣奉贡蜀王与 弘农王
移檄诸
(淮南杨渥/爵 (第 11b 页)
弘农王)
云欲与岐王晋王会兵兴复唐室卒无应
(卒子/恤翻)蜀王乃谋称帝下教谕统内吏民叉遗晋王书
(遗唯/季 …… (第 11b 页)
卢约以处州降吴越(僖宗中和元年卢约据处/州至是而亡降户江翻)  弘农
以鄂岳观察使刘存为西南面都招讨使岳州刺史
陈知新为岳州团练使庐州观察使刘威为应援使别
将许玄应为监军 …… (第 18a 页)
艘苏/遭翻)殷释存知新之縳慰谕之二人皆骂曰丈夫以
死报主肯事贼乎遂斩之(史言刘存陈/知新忠壮)许玄应 弘农王
之腹心也常预政事张颢徐温因其败收斩之 楚王
殷遣兵会吉州刺史彭玕攻洪州不克(彭玕附楚见上/卷唐昭宣帝 …… (第 19a 页)
更全义名宗奭) 辛亥以吴越王镠兼淮
南节度使楚王殷兼武昌节度使各充本道招讨制置
使(欲使两浙湖南攻 弘农王
杨/渥先分授以杨氏所统二镇) 晋周德威壁于高河 …… (第 20b 页)
其次子秘
书少监宗懿为遂王 冬十月高季昌遣其将倪可福
会楚将秦彦晖攻朗州雷彦恭遣使乞降于淮南且告
弘农王
遣将泠业将水军屯平江(泠卢经翻姓也平/江县本汉罗县地)
(后汉分立汉昌县孙吴立汉昌郡后又为吴昌县隋省 …… (第 22b 页)
二十五万斤诏许之湖南由是富赡
 壬申淮南将吏请于李俨承制授杨隆演淮南节度
使东面诸道行营都统同平章事 弘农王(李俨承制事/始二百六十)
(三卷唐昭宗/天复二年)
钟泰章赏薄(杀张颢/之赏也)泰章未尝自言后踰
年因醉与诸将争言而及之或告徐温以泰章怨望请 (第 41b 页)
事 保塞节度使胡敬璋
卒静难节度使李继徽以其将刘万子代镇延州(保塞/静难)
(二镇时/皆属岐) 是岁 弘农王
遣军将万全感赍书间道诣晋
及岐告以嗣位(间古苋翻岐晋/淮南之与国) 帝将迁都洛阳 …… (第 4b 页)
光寻使人潜杀其兄守文归罪于杀者而诛之
二月万全感自岐归广陵(前年淮南使万/全感使晋及岐)岐王承制加 弘农王
兼中书令嗣吴王(唐昭宗天复二年封杨行密/吴王今岐王承制加隆演嗣)
(王/)于是吴王赦其境内 高沣求救 (第 20a 页)
  屋(商辂通驷桥记通驷桥宋淳祐间枢密马天骥/所建石其墩而架以木行者便焉历年既久风)
  (摧雨蚀木朽腐不支行者病焉天顺庚辰 弘农王/
君出宰是邑政教兼行士民向应乃进耆老于庭)
  (而告之曰徒杠舆梁之成见于周礼诚为政之先/务也矧通驷为 (第 4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