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春秋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編年類
史評類
政書類
傳記類
時令類
目錄類
史鈔類
正史類
明故能如
是耳二年正月复乞致政上面谕曰今若从卿始终之
道俱尽于卿甚安在朕亦为美事但时方多故而朕复
德正
赖旧人辅佐故未能遂卿高志汝砺固辞竟不
许因谓曰朕每闻人有所毁誉必求其实汝砺对曰昔
齐威王封即墨大夫烹 (第 40a 页)
   (明/)永阳昭王敷 衡阳宣王畅 桂杨简王融
   (子象/子慥) (象/)临川静惠王宏(宏子正仁德正义理/正 德 正
子见)
   (正正德弟正则立正则弟正立信/ 立子贲 正 弟正表 正)安成康王秀
   (秀 (第 45b 页)
   子如(兄子/膺之)薛琡 杨愔(燕子献/ 郑颐)阳休之(从祖弟/斐 斐)
   (从叔/昭)李稚廉(李/翥)王昕(弟晞/ 皓)崔昂 崔季舒 高
    德正 
尉瑾
 卷第一百五十四
   孙搴 陈元康 杜弼 房谟(廉景/孙)张纂 张
   亮(赵起/徐远)(第 22b 页)
之瑟为十五弦命曰大章以祭上帝或曰重
黎举夔舜以为乐正乃命益八弦为二十三弦之瑟夔
修九韶六列六英以明帝 德正
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
重黎欲益求人舜曰一夔足矣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 (第 14a 页)
濮阳公娄仲远并进爵为
王甲寅行幸辽阳甘露寺二月丙戌帝于甘露寺禅居
深观唯军国大政奏闻三月戊戌以侍中高 德正
为尚
书右仆射丙辰车驾至自辽阳是月梁主萧庄至郢州
遣使朝贡夏闰四月丁酉以司州牧彭城王浟为兼司
空以侍 …… (第 51b 页)

射癸卯诏诸军人或有父祖改姓冒入元氏或假托携
认妄称姓元者不问世数远近悉听改复本姓是月杀
左仆射高 德正
九月己巳行幸晋阳冬十月甲午帝暴 …… (第 52a 页)
与谶合愿王勿疑帝以问高德正 德正
又赞成之于是
始决乃使李密卜之遇大畜曰大吉汉文帝之卦也帝
乃铸象以卜之一写而成使段韶问斛律金于肆州金 …… (第 54b 页)
业首陈符命请杀之乃议
于太后前太后谓诸贵曰我儿狞直必自无此意直高
德正乐祸教之耳帝意决乃整兵而东使高 德正
之邺
讽喻公卿莫有应者司马子如逆帝于辽阳固言未可
杜弼亦抱马谏帝欲还尚食丞李集曰此行事非小而 (第 54b 页)
为太原公夫人及帝将建中宫高隆之高德正言汉妇
人不可为天下母宜更择美配杨愔固请依汉魏故事
不改元妃而 德正
犹固请废后而立段昭仪欲以结勋
贵之援帝竟不从而立后焉帝好捶挞嫔御乃至有杀
戮者唯后独蒙礼敬天保十年改 (第 95a 页)
  借协音不借义

荷之为荷(胡可切/负也)(茹藘茅/蒐也)之为茹(去声/度也)鲜之为鲜(上/声)
燕之为燕(平/声)薄之为薄(必各切/迫也)(侧其切/田也)之为菑(音/灾)
(七余切/麻也)之为苴(子馀切/包苴)竟之为竟(音/境)旁之为旁(补彭切/诗驷介)
(旁/旁)屯之为屯(徒门切/聚也)(音/暮)之为莫(模各/切)为莫(音陌春秋/傅 德正
应)
(和曰/莫)个之为个(音介副也礼明/堂有左右个)为个(音干礼梓之为侯/上两个与其身三)
(附 (第 9a 页)
  太子六傅(三太/三少)宾客 詹事(丞司主簿/ 直)庶子(中允/ 司)
  (议郎崇中舍人士舍人马通事舍人校谕 德正
赞/善 文馆学 洗 文学 书 字)
  (直典膳郎设药藏郎门内/ 郎 (第 24b 页)
太妃善事二
母以孝闻徵为兼侍郎稍被亲宠以讨侯景功别封长
乐郡公除领军大将军领军加大自归彦始文宣诛高 德正
金宝财货悉以赐之乾明初拜司徒仍总知禁卫
济南自晋阳之邺杨愔宣敕留徔驾兵五千于西中阴
备非常至邺数日归 (第 19a 页)
其心莫其德音其德克明
克明克类克长克君王此大国克顺克比比于文王其
德靡悔既受帝祉施于孙子心能制义曰度 德正
应和 …… (第 126a 页)
躬弗亲庶民弗信无忌不才让其可
乎请立起也与田苏游而曰好仁诗曰靖共尔位好是
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恤民为 德正
直为正正曲为
直参和为仁如是则神听之介福降之立之不亦可乎 (第 132b 页)
叔时曰
师其何如对曰德刑详义礼信战之器也德以施惠刑
以正邪详以事神义以建利礼以顺时信以守物民生
厚而 德正
用利而事节时顺而物成上下和睦周旋不 (第 45a 页)
  (膺/之)薛琡 杨愔(燕子献/ 郑颐)阳休之(从祖弟斐/斐从叔昭)李稚廉
  (李/翥)王昕(弟晞/ 皓)崔昂 崔季舒 高 德正 
尉瑾
封隆之字祖裔小名皮勃海蓨人也父回魏殿中尚书
庄帝初河阴遇害隆之性宽和有度量起家奉朝请延
昌中道 …… (第 1b 页)
王时将受魏禅发晋阳至平阳郡为人心未一旦还并
州恐漏泄仍断行人休之性疏放使还遂说其事邺中
悉知之高 德正
以闻文宣忿之而未发及受禅除散骑
将军积其前事也文宣郊天百寮咸从休之衣两裆甲
手持白棓时魏收为中书令嘲 …… (第 57b 页)
武帝灭齐诏斛律光与季舒等六人同被优赠季舒赠
开府仪同大将军定州刺史
德正
渤海蓨人也曾祖祐魏光禄大夫祖和璧中书
博士父颢辅国将军朝散大夫祐附高允传德正幼而
敏慧有风神仪表文宣 (第 86b 页)

位寮首初闻揖逊之议犹有谏言文宣又尝问弼治国
当用何人对曰鲜卑车马客会须用中国人文宣曰此
言讥我高 德正
居要位弼不能下之乃至于众前面折 …… (第 13a 页)

德正
(第 13b 页)
德正
深以为恨数言其短又令主书杜永珍密启
弼在长史日受人请属大营婚嫁帝内衔之弼恃旧仍
有公事陈请十年夏上因 …… (第 13b 页)
子佛寺望并州城曰此是何等城或曰此是金城汤池
天府之国帝云我谓唐邕是金城此非也其见重如此
后语邕云高 德正
妄说卿短而荐主簿郭敬朕已杀之
卿劬劳既久欲除卿作州频敕杨遵彦更除一人堪代
卿者遵彦云遍访文武如卿之徒 …… (第 26a 页)
即付从事中郎王士淹推检并书与平阳公淹令录珽
付禁勿令越逸淹遣田曹参军孙子宽往唤珽受命便
尔私逃黄门高 德正
副留台事谋云珽自知有犯惊窜
是常但宣一命向秘书称奉并州约束须五经三部仰
丞亲检校催遣如此则珽意安夜当 …… (第 38b 页)
果如 德正
图遂还宅薄晚就家掩之缚珽送廷尉据犯
枉法处绞刑文宣以珽伏事先世讽所司命特宽其罚
遂奏免死除名天保元年 (第 39a 页)
史崔圣念入据其城文襄谓
收曰今定一州卿之力也犹恨尺书徵建业未效耳文
襄崩文宣如晋阳令与黄门郎崔季舒高 德正
吏部郎 …… (第 12a 页)
行令群官博议听有家事者入署不
实者陈牒于是众口嚣然号为秽史投牒者相次收无
以抗之时左仆射杨愔右仆射高 德正
二人势倾朝野
与收皆亲收遂为其家并作传二人不欲言史不实抑
塞诉辞终文宣世更不重论尚书陆操尝谓杨愔云观 (第 15b 页)
金紫光
禄大夫以魏收代之才甚怏怏不平之才少解天文兼
图谶之学共馆客宋景业参校吉凶知午年必有革易
因高 德正
启之文宣闻而大悦时娄太后及勋贵臣咸
云关西既是勍敌恐其有挟天子令诸侯之辞不可先
行禅代事之才独云千人 …… (第 16b 页)
帝女南徂李谐于广坐因称其父名曰卿
嗜熊白生不之才曰平平耳又曰卿此言于理平不谐
遽出避之道逢其甥高德正 德正
曰舅颜色何不悦谐
告之故德正径造坐席连索熊白之才谓坐者曰个人
讳底众莫之应之才曰生不为人所知死不为人 (第 19b 页)
 尼七万七千二百五十八人
报德寺元魏释老志太和四年春诏以鹰师曹为报德

 佛寺高祖本纪承明元年诏曰朕以虚寡幼纂宝历
 仰恃慈明缉熙四海欲报之 德正
觉是凭诸鸷鸟伤
 生之类宜放之山林其以此地为太皇太后经始灵
 塔于是罢鹰师曹以其地为报德佛寺
景明寺 (第 44a 页)
  事(少詹/主簿) (丞直/司) 太子庶子(中允/舍人) (司仪郎通中/舍人 事)
  (舍人校谕 德正
赞善典崇文馆学士内洗马典文/学 书 字 膳 药藏 直 设)
  (等 (第 62a 页)
礼也若配天之位既易则
太祖之号宜废祀之不修庙亦当毁尊祖报本之道其
坠于地乎汉制擅议宗庙以大不敬论今武 德正
观之
宪章未改国家方将敬祀事以和神人禘郊之间恐非
所宜言谨稽礼文参诸夏殷周汉故事配享天地之制 (第 28b 页)
 铺御座黄道褥谨按唐故事郊坛宫庙内壝及殿庭
 天子步武所及皆设黄道褥坛上立位又施赤黄褥
 将有事命撤之武 德正
观之制用紫至德以来用黄
 开元礼开宝通礼郊庙并不设黄道褥太常因革礼 (第 37a 页)
(心正而/名察)名实不爽曰质(名实内外/相应不差) 德正
应和曰莫 温
良好乐曰良(言其人可/好可乐)施勤无私曰惠 慈和遍服曰
顺 思虑果敢曰䟆 博闻多能曰 (第 2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