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別集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政書類
雜史類
載記類
以诛求为干进之门既怀无餍之心广畜攘
掊之计而又身当要路手握重权虽位在丞相之下朝
省大政实得专之是犹以 盗蹠
而掌阿衡之任不止流
殃于当代亦恐取笑于将来朝廷信其虚诳之说俾居
相位名为试验实授正权校其所能败阙如此 (第 13a 页)
如今日
戴州刺史贾崇以所部有犯十恶者被御史劾奏太宗
谓侍臣曰昔陶唐大圣柳下惠大贤其子丹朱甚不肖
其弟 盗蹠
为巨恶夫以圣人之训父子兄弟之亲尚不
能使陶染变革去恶从善今刺史化被下人咸归善道
岂可得也若令缘此皆被 (第 29a 页)
定礼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卒以栖遑舍鲁奔走厄陈
虽苟合于定哀曾不容于季孟又尝履 盗蹠
之虎尾闻
南子之佩声远恶慎名未见其可其受学之门人则宰
予覆族仲由凶死此又可谓之尽善哉臣以为非也自
(第 16b 页)
施之不失其当贤若孔子不肖如 盗蹠
皆可使岂但河
东人也安石又尝为上言吴审礼巡按保甲上番还言
上番人多愿留其较艺获赏厚人极歆艳习武技至忘 (第 4b 页)
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
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
著书十馀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 盗蹠
胠箧以诋
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
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
(第 46b 页)
重罚也彼唯明主为能深督轻罪夫罪轻且督
深而况有重罪乎故民不敢犯也是故韩子曰布帛寻
常庸人不释铄金百镒 盗蹠
不搏者非庸人之心重寻
常之利深而 (第 74a 页)
盗蹠
之欲浅也又不 (第 74a 页)
盗蹠
之行为轻百
镒之重也搏必随手刑 (第 74a 页)
盗蹠
不搏百镒而罚不必行 (第 74a 页)
赋前后所遣将帅
宦官辄陷以折耗军资往往抵罪绲性烈直不行贿赂
惧为所中乃上疏曰埶得容奸伯夷可疑苟曰无猜
可信故乐羊陈功文侯示以谤书愿请中常侍一人
监军财费尚书朱穆奏绲以财自嫌失大臣之节有诏
勿劾绲军至长沙 (第 7b 页)
斩十
三人皆吴人所知也馀军纵横诈称臣军而臣军类皆
蜀人幸以此自别耳岂独浚之将士皆是夷齐而臣部
军悉聚 盗蹠
邪时有八百馀人缘石头城劫取布帛臣
牙门将军马潜即收得二十馀人并疏其督将姓名移
以付浚使得自科决而寂无 (第 27b 页)
恶乃著公私何异古人有言贞
良而亡先人之殃酷烈而存先人之勋累世乃著岂但
一月若必月旦则颜回食埃不免贪污 盗蹠
引少则为 (第 57b 页)
识时务既而告人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向冯祖思问
佞于我我有邪德乎人尝论少正卯 盗蹠
其恶孰深或
曰正卯虽奸不至剖人充 (第 34b 页)
盗蹠
为甚含曰为恶彰露
人思加戮隐伏之奸非圣不诛由此言之正卯为甚众
咸服焉郭璞常遇含欲为之筮含曰年在天位在 (第 34b 页)
并皆承引
案律对捍诏使无人臣之礼大不敬者死对捍使者尚
得死坐况游道吐不臣之言犯慢上之罪口称夷齐心
怀 盗蹠
欺公买法受纳苞苴产随官厚财与位积虽赃
污未露而奸诈如是举此一隅馀诈可验今依礼据律
处游道死罪是时朝士 (第 48a 页)
淮儿长卿东阳陈君孺虽为侠而恂恂有退让君
子之风至若北道姚氏西道诸杜南道仇景东道佗羽
公子南阳赵调之徒 盗蹠
而居民间者耳曷足道哉此
乃乡者朱家所羞也
(音/矩)章字子夏长安人也长安炽盛街闾各有豪侠章
在城西 (第 5b 页)
 昭注大阳有吴山上有虞城杜预曰虞国也帝王世
 纪曰舜嫔于虞虞城是也亦谓吴城史记秦昭王伐
 魏取吴城即此城也皇览曰 盗蹠
冢临河博物记曰
 傅岩在县北 括地志中条山亦名吴山 通典吴 (第 35a 页)
 一魁不沾泥等已歼而馀党犹众岁大凶民多从贼
 明年五月上疏极言鄜延达镇城千馀里饥荒盗贼
 状获免延安庆阳田租乃遣副将卢文善讨斩截山
 虎柳 盗蹠
金翅鹏等寻遣游击常怀斩薛仁贵参政
 戴君恩斩一条龙金刚钻开山鹞黑杀神人中虎五 (第 70a 页)
 别思取其便也竟弗之从
陈制获贼帅及士人恶逆免死付冶听将妻入役不为
年数其髡鞭五岁刑降死一等锁二重其五岁刑以下
并锁一重五岁四岁刑若有官准当二年馀并居作
后魏太武定律令当刑者赎负则加鞭二百畿内人富
者烧炭于山贫者役于圊溷女子入舂藁其痼疾不逮
平人者守苑囿
孝文时以有罪徙边者多逋亡乃制一人逋亡合门充

役崔挺上书谏曰天下善人少恶人多若一人有罪延
及阖门则司马牛受桓魋之罪柳下惠婴 盗蹠
之诛岂
不哀哉帝善之乃除其制
齐神武秉政改制诸强盗杀人者斩妻子同籍配为乐
户小盗赃满十疋以上魁首死妻 (第 9b 页)
  东坡苏氏庄子祠堂记曰谨按史记庄子与梁惠
  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要本归于老子
  之言故其著书十馀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
   盗蹠
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此知
  庄子之粗者余以为庄子盖助孔子者要不可以
  为法耳楚公子微服 …… (第 23a 页)
  意其论天下道术自墨翟禽滑釐彭蒙慎到田骈
  关尹老聃之徒以至于其身皆以为一家而孔子
  不与其尊之也至矣然余尝疑 盗蹠
渔父则若真
  诋孔子者至于让王说剑皆浅漏不入于道反覆
  观之得其寓言之终曰阳子居西游于秦遇老子 …… (第 23b 页)
  若不足阳子居蹴然变容其往也舍者将迎其家
  公执席妻执巾栉舍者避席炀者避灶其反也舍
  者与之争席矣去其让王说剑渔父 盗蹠
四篇以
  合于列禦寇之篇曰列禦寇之齐中道而反曰吾
  惊焉吾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然后悟而笑曰是
   (第 24a 页)
  世封建之所以不可行而郡县所以为良法也而
  王绾淳于生之徒乃欲以三代不能无敝之法使
  始皇行之是教 盗蹠
假其徒以利器而与之共处 (第 8b 页)
州刺史博陵崔挺上书谏曰天下善
人少恶人多(少诗/沼翻)若一人有罪延及阖门则司马牛受
桓魋之罚柳下惠婴 盗蹠
之诛(司马牛之于桓魋柳下/惠之于 (第 36a 页)
盗蹠
皆兄弟贤)
(不肖既相远而兄弟罪不相及/古法也魋徒回翻蹠之石翻)岂不哀哉帝善之遂除
其制 (第 36a 页)
此司马文王取/诸葛诞之故智)
赵思绾好食人肝尝面剖而脍之(好呼到翻按礼记内/则聂而细切之者为)
(脍 盗蹠
脍人肝而餔之庄子寓言/耳岂知后世真有赵思绾者乎)脍尽人犹未死又好
以酒吞人胆谓人曰吞此千枚则胆无敌矣 (第 25b 页)
 谓君子有杀身成仁无求生害仁(引论语夫/子之言)岂专以

 全身远害为贤哉然则 盗蹠
病终而子路醢果谁贤乎
  (第 36b 页)
(盗蹠
从卒九千横行天下而以寿终子路仕/卫孔悝之难子路死之菹于卫东门之上)抑此非
 特道之愆也(愆过/也)(第 36b 页)